冉莹雪
[摘 要]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现实启示下,在教育数字化战略的深入推进下,深入思考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重要问题势在必行。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具有丰富的内涵机理,并非二者概念的简单“嫁接”,而是彰显“1+1>2”的融合共助育人范式的创变革新。数智技术对精准思政的加持具有高度的价值意蕴,二者呈现出“因人而定、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因效而循”的五重价值耦合。数智技术的赋能增益从丰富主体范畴、延伸时间维度、拓展空间覆盖三个方面实现路径优化,为提升精准思政的育人实效提供重要支撑与关键助力。
[关键词]数智技术;精准思政;赋能;价值耦合;思政育人
[中图分类号]D64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23)06-0086-06
[DOI]10.13980/j.cnki.xdjykx.2023.06.013
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元宇宙为代表的数智技术全域性介入社会发展,深刻推动着人类社会的思维认知和行为实践的变革。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1]。教育部发布的《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也明确提到“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坚持边建边用边完善,提高相关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行、服务质量”[2]。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在教育数字化战略的助推下,新兴科学技术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发展重要且必要。以数据和智能作为驱动的教育模式正在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常态,同时不断推动着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的优化和精准化。因此,深入分析数智技术对精准思政的赋能效用,将有益实现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边界拓展,更为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完善数字化育人格局。
一、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内涵阐释
精准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在信息化高速发展语境下为适应教育对象全方位需求而生成的理念和模式,其提出和发展已有几年时间。数智技术则是在互联网web3.0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普及条件下诞生的新兴信息技术集合,技术理念和应用不断迭代演变。要想厘清二者的内在关系与功能价值,就要首先明确内涵和要义。
(一)数智技术的出场前提与丰富内涵
新概念,必然是在一定的范式话语下提出的。数智技术在第四研究范式的视域下得以兴起与发展。范式是哲学概念,本质是对科学理论框架和体系的概括,而研究范式就是对开展科学研究的参照系坐标和基本方式的集合。目前,研究范式已经经历了四代革新,第四研究范式在实验科学、理论推演、计算机仿真等前三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基础上[3]形成,其以数据为驱动,在海量数据的密集型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研究框架和研究模式。随着数智时代的深入,数字技术和智能手段也愈渐成为第四研究范式的方法延展与呈现方式。尽管,人工智能在数智时代下被广泛提及,甚至有学者已经提出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第五研究范式,但是其基础设施以及运行理念还未尽成熟,因而本文的数智技术将主要以第四研究范式为基础和切入点。
第四研究范式为数智技术的生成提供了支撑,也正是第四研究范式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愈发普及,促使着数智技术的兴起。数智技术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延伸,是大数据技术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发展的结果。因而在广义上,数智技术就是在大数据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数据和智能技术所形成的应用集合,其以大数据为底座,在云计算的算法和5G移动通信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建构为有机生态体系。狭义而言,数智技术是结合数字技术的数据化模式和智能技术的自我学习、系统分析的功能,在数字技术的基础上增添智能分析的技术环节,使其在以大数据为核心生产要素的前提下拥有自主分析、智能决策和自我学习提升的能力[4]。
“由一个新范式指引,去采用新工具、注意新领域。甚至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用熟悉的工具去注意以前注意过的地方时,会看到新的不同的东西。”[5]随着我国社会的数智化发展,第四研究范式视域下教育的数字化、数智化创变逐渐生发,其以数据要素智能地投射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思维、实践应用、治理方法等已日益成为一种新形态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范式。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在2023年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了“提高相关数字化平台建设、运行、服务质量”[6]的工作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教育问题也提出了要“推進教育数字化”[7]的战略部署。可见,在数据辅以智能的有机赋能和驱动下,数智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机遇。第四研究范式视域下的数智技术,更加突出以“数”为基础和核心的资源储能和运作机理,通过“智”的分析手段实现“数”“智”有机结合的范式生态。
(二)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核心要义与现实旨归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快建成适合每个人的教育,努力使不同性格禀赋、不同兴趣特长、不同素质潜力的学生都能接受符合自己成长需要的教育。”[8]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应考虑到不同教育对象个体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并针对性、动态性、实效性地给予精准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依此精准思政的教育理念逐渐生成。
“精准”二字源自“精准思维”,展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治国理政的思维方法和工作理念,其要求精确把握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性地高效解决问题。在国家建设中,精准思维指导下的精准扶贫、精准施策等具体实践实现了治国理政过程中由群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的关键转向。精准思政,是精准思维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体现,亦是“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9]。一般意义上,精准思政是指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在精准思维的引导下,以大数据、云计算等智能技术手段为中介、以学生个体现实的具体问题为着眼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精准育人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因而“精准”在一定程度上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育人方式和理念,其从信息获取、问题分析、方案制定、资源供给到管理评估等思想政治教育环节都需要精准介入,形成了“包括精准识别、精准定制、精准滴灌到位的内涵生成序列”[10]等丰富内涵。
数智技术的发展使精准思政成为可能,主要体现在数智技术对精准思政的赋能增益功用。“赋能”并非二者的简单“嫁接”或“移植”,而是数智技术在精准思政领域内的助推作用以及精准思政在数智技术加持下的精准发力。数智技术凭借“数据+智能”的综合属性和技术优势,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亟待突破传统方式的高效化与针对化的育人难题,彰显“1+1>2”的融合共助育人方式效能。数智技术与精准思政具有高度的耦合内嵌性,二者之间保持着持续的数智技术精准思政化和精准思政数智技术化的有机交互运动,特别是数智技术的各要素不仅深度融入精准思政的各个过程,颠覆了传统的、概念上的精准思政理念,更拓宽了精准思政的结构设计和运用场景,推进了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下“数智育人”模式的构建。
二、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价值耦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曾指出: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1]。可见,信息技术同思想政治工作的结合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架构的内在机理与形势必然。数智技术赋能助力精准思政的教育理念,具备高度的价值耦合性,在二者的融合共生视域下实现了“五因”的价值突破。
(一) 因人而定:数智技术精准聚焦育人对象
“培育什么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人”也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主体,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开展以及因何开展都要关照到“人”的现实问题。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首要契合点,就是精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一方面,通过数智技术精准聚焦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主体数据。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以线下面对面的方式呈现,学生主体个性化的基础性信息如性格特征、兴趣特长、思想行为变化等只能通过人为方式去发现和掌握,存在无针对性、不全面的缺陷。而数智技术能够通过大数据手段广泛汇集与高效聚类教育对象的各项基础信息,进而利用智能分析方法将学生精准识别与分类,自主学习学生的信息特征,从而对学生形成持续动态的“精准画像”,辅助教育者精准把握教育对象的基本情况,构建“一人一策”的精准育人方案。
另一方面,利用数智技术精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发展需求。随着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以及学生校园生活丰富多彩,教育对象的成才与成长需求愈加多样与多元,因而在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通常难以及时发现和精确把握教育对象的隐蔽的、潜在的多重需求。数智技术通过其大数据底座和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对教育对象的需求进行实时的持续观测和精准定位,进而为教育者提供精准化的研判依据,并依此为教育对象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特别是教育对象在网络社会中的思想与行为需求难以在现实中如实显现,进而数智技术能够借助其本身的网络作用空间高效地将教育对象的网络习惯与网络行为进行数据汇集和智能分析处理,拓宽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动态需求的认识范围和提高教育者对教育对象的掌握能力。
(二)因事而化:数智技术精准化解育人之事
“事”指事情、办事情,数智技术加持下的精准思政就是要为学生针对性地把思想上的“事”办好。一方面,数智技术准确把握和分析学生从思想到行为状态上的“难事”“急事”,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事”展开精准划分,高效汇集数据信息,准确定位关键矛盾。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顶层设计虽日趋完善,但在教育对象个性特征和主体诉求的认识方面还存在着短板问题,教育对象在追求个性发展中频受阻碍。因而,利用广泛的数据汇集和点对点的精确对接,能够通过架构事件集合系统,将“事”按级、按类进行归档处理,系统根据育人方案和处理预案的输入和处理,机器自主学习并智能调取。依此,教育对象在社会转型发展和学习生活中面临困扰的“事”时,教育者能够实时精准调取预制育人方案,通过借鉴与参考方案直击教育对象的痛点、难点和矛盾点,高效化解和疏通育人难题。
另一方面,除了教育对象个体的“事”需要精准化解,国家的事、社会的事、他人的事同样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和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数智技术在大量汇集教育对象所关注的历史事件、社会现实等“事件”“事实”中挖掘,通过数据智能驱动的量化频次概率、关系网络等技术处理,辅之人工智能自主分析数据和智能决策,可视化呈现并建构事件等级分类和收集汇总平台,精确瞄准起到重要影响的“事”和学生高度关注的“事”。教育者通过数智技术对“事”的把握,主动建立“事实的联系”去掌握“全部事实的总和”,科学有效地掌握教育对象对“大事”“小事”的思想认知,使思想政治教育从关心每一个人向关心每一个人的每一件事转变,为有效防范破解学生思想上的重大风险提供有效的方式。
(三)因时而进:数智技术精准提升育人时效
“时”,指“准时”“适时”,数智技术在时间维度上可以实现适时把握青年学生思想动态的客观需要。精准思政的深入必须以了解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为前提,其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个性化的自我意识、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以及多样化的思想观念决定了其极易受影响的主体特质。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在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下,若精准思政只做表面功夫、只是“每个人”都来“上大课、开大会、听大讲座、说大道理”而非精细把握其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这显然违背了精准思政育人的原则和要求。因而,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其利用技术手段将“时间”问题最小化,同时又将“时间”优势最大化。也就是说,数智技术避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延时和遗漏问题,将全面记录和分析教育对象全时、瞬时的思想动态和行为数据,为教育者提供持续动态的育人依据,进而结合育人需要和发展态势对教育对象开展准时、适时的思想政治教育。
除了对教育对象各方面數据的精准把握,数智技术的赋能还能够为教与学的状态捕捉以及教育主客体的信息互通提供实时的、全时的监测与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过程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与关键,尽管育人活动并非每时每刻都进行,但是教育主客体的思想与行为活动却是时刻发生着的,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发展或反复的变化,因而全时且瞬时的收集记录重要且必要。此外,在智能技术作用于精准思政的语境下,育人过程的整体状态、实时效果、后续结果等信息数据可以实现动态捕捉和即时分析。甚至教育者育人全过程以及教育对象自我教育的全过程都可以实现不间断、全天候的数据叠加和诊断,进而在精准思政的精度和准度的基础上突破时间的僵化和限制,确保精准思政在后台形式上实现连贯的运作与反馈,从而为提升精准思政的时效与实效持续储能蓄力。
(四)因势而新,数智技术精准捕捉育人态势
“势”指“趋势”“形势”,宏观意义上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家发展新形势和国际关系新趋势。因势而新,在数智技术的加持下能够在恰当判断和准确把握宏观社会发展形势的基础上助推精准思政创新发展。一方面,在国家“大势”面前,数智技术能够精准提取与国家建设和国际影响相关的发展形势与舆论走势,预测并研判对教育对象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多维度因素。教育对象多为“00后”“05后”的大学生群体,他们突破以往封闭、禁锢的思想观念,在以开放和包容的姿态拥抱世界之时又备受西方国家多极、多变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渗透和影响。因而,在国家和世界发展的大势面前,数智技术富有将国家以及国际信息数据化、可视化以及趋势化的势能,通过海量性数据汇集以及聚类处理,精准研判每个事件形势以及发展趋势的影响因子,以此帮助教育者创新精准思政的方法、内容和载体等。凭借对形势和趋势的精确把握,针对性地创新育人对策,有力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的价值意蕴。
另一方面,“势”在微观意义上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下教育对象思想动态的变化形势。在教育对象思想活动的“小势”面前,数智技术能够及时捕捉其思想动态、轨迹状况、发展趋势等变化,一对一、点对点地进行分析与对接,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微观层面的细致刻画、精准“把脉”。同时,教育对象的“势”在一定程度上还展现为“新势”,也就是其在生活和学习中思想与行为方面的新态势和新趋势。正因为有了数智技术的赋能,根据动态信息数据及时把握教育对象话语、活动态势所呈现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自主生成有迹可循的预测趋势,并将其动态性、可视化地进行呈现成为可能。教育者在此基础上能够精准掌握每位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在过去与现在的表现态势并且科学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以此为依据提前部署精准育人的对策与方案,助力创新精准思政的内容与形式。
(五)因效而循:数智技术精准评估育人成效
评估,即“评价”“估量”。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评估就是基于育人目标对育人效果和结果展开评判,这一过程是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关键环节,为持续开展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重要的可遵循的原则。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评估通常是表面化的、机械化的指标体现,特别是对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评估具有主观性和隐蔽性的问题。鉴于评估是对于育人成效的质和量的评判,自然不可缺少智能技术的赋能。同时,精准思政的关键更在于精准,数智技术不仅能给予育人成效质与量的科学分析和研判,更能够动态性和精准化地将育人成效智能生成和精确比对,突破人工评估的种种限制。一方面,数智技术精准评估育人成效的质量。育人成效的评估标准从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形式载体等方面体现,质与量的把握和测评难以仅依靠人为力量的主观认定,因而数智技术可以借助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工具以及大数据的统计方法对育人成效进行科学探测与智能决策。另一方面,评估是集持续性与阶段性、动态与静态为一体的概念,而思想政治教育也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而对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评估也并非对其某一完结过程的结果评判,更要从持续动态的变化轨迹中去挖掘育人效果的变动趋势。智能技术以其大数据的技术底座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各要素数据进行采集和挖掘,借助智能分析与自主评估决策手段精准解析育人成效。同时,数智技术的存储和比对功能不仅能够对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前与后”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比对,还能够对相似情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进行比较,依此精准清晰地分析并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从而为后续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精准的依据。
三、数智技术赋能精准思政的路径优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提出“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网络育人能力,扎实做好互联网时代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工作要求。在网络时代互联互通的背景和影响下,数智技术已然成为赋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育人因素和优化要素。如何充分利用数智等前沿技术赋能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准确地引导青年学生,一直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赋能加持下,精准思政被赋予了更多的可能性,精准思政也因此具备了实施优化路径的基础和前提。
(一)赋能丰富精准思政的主体范畴
育人工作不是单枪匹马就可以完成的。尽管如今有数智技术的精准辅助,但是不能仅靠单一力量就轻松完成育人工作。为此,一方面需将学校里的管理者、教育者和服务者融为一体的同时丰富并延伸到家庭、社会、学生主体中去,全员树立数智思维下的思政育人理念,实现育人主体的生活化介入和针对性互动相统一的育人模式。通过数智技术精准匹配不同教育主体的教育范围,并高效分配受教育者思想行为的问题点,从而实现个个担当、人人负责的“多元主体”下的精准思政。唯有此才能将数智技术真正同精准思政有效融合,使其作用充分发挥、落实到位。
另一方面,还应注意将全员作为教育对象,着力实现数智技术赋能下的精准思政“全在数量、精在质量”的工作效果。全员教育者精准对接受教育者全员,借助数智技术实现“一对一、点对点”的精细化思政教育,借助数智技术的桥梁作用实现二者实时、共时的有机双向互动,使得教育主客体得到充分且广泛的交流互通。同时,还应在精准思政的教育主客体关系构建上保持适度张力,形成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主客体间自适应性形态,消弭因数智技术作用下双方出现边界模糊抑或情感疏远的症候。
(二)賦能延伸精准思政的时间向度
数智技术在精准思政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还应注重其在思想政治教育时间向度的延伸与扩展。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聚焦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不同阶段,而数智技术加持下的精准思政则应将其扩展延伸到受教育者全员从入学到毕业受教育的各个阶段以及其受教育本身的全程。精准思政在精细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的同时还应持续地记录与挖掘其数据信息,避免出现断点和空白点,从而形成更为完整、系统的数据档案。不仅如此,通过智能移动设备、学习应用软件的数据汇集与整合,能够精准捕捉教育对象学习活动、社会活动等行为数据,进而打造全时段的自适应行为系统,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精准化和针对性的全时、实时与适时育人生态与研判机制。
此外,還应借助足够时间维度的数据量构建趋势预测机制,在有效预测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趋势的基础上架构防范和处理前置化机制,降低精准思政全程掌控难度。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数据通过不间断的、全程全时段的叠加、检测、反馈等环节的采集与分析,大大优化精准思政的系统体系架构,提高全程精准育人的精准度与可信度,集合教育全过程的数据库构建为思政工作提供持续的数据支撑和科学的个体信息。
(三)赋能拓展精准思政的空间覆盖
思想政治教育是全方位的,其在精准化方式下也更是如此。数智技术对精准思政的加持将其覆盖范围延伸并拓展,实现空间维度的全方位育人。首先,精准思政应在课内课外资源上实现全覆盖。一方面,借助数智技术,深入挖掘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认知、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可,精确捕捉并把握其变化特点与规律;另一方面,课外场域下可设立数智赋能中心,运用数智分析找准切入点,在联通学生资助、心理健康教育、学业辅导等工作中强化发力,为受教育者提供全面的数据资源共享和共现。其次,精准思政应在网内网外优化供给上实现全覆盖。空间范围的延伸毋庸置疑是思想政治教育场域的拓展,传统网外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现有效精准服务,而数智技术在技术层面能够实现网上网下的智慧课堂、智慧教室等活动平台的联网和联动,实现育人内容的精准调配和供给。最后,精准思政应在校内校外协同育人的基础上实现全覆盖。精准思政的全覆盖不光仅指课内课外、网内网外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更广泛意义上还应包括校内校外的协同力量。因此,数智技术在精准思政育人方式的顶层设计中应涵盖“政府—社会—社区—家庭”等领域及其内置的各主体的数据共享与协同,通过设置数据接口以及实时数据库建设,发挥数智技术的大体量、多样性的独特优势,在空间各场域内形成多方位的数据联动与共享的覆盖机制。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e.gov.cn/s78/A12/gongzuo/yaodian/202302/t20230221_1046541.html,2023-02.
[3]刘越,曲建武,宋林萱.精准+智慧:第四研究范式视角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22(09):119-128.
[4]王秉.何为数智:数智概念的多重含义探赜[J/OL].情报杂志:1-7.http://kns.cnki.net/kcms/detail/61.1167.G3.20230407.1035.012.html,2023-06.
[5]〔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2023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e.gov.cn/s78/A12/gongzuo/yaodian/202302/t20230221_1046541.html,2023-02.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22:34.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84.
[9]都晓.论精准思政概念生成及与课程思政的辩证关系[J/OL].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2):1-10.
[10]吴满意,景星维.精准思政:内涵生成与结构演化[J].学术论坛,2019(05):133-139.
[11]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Empowering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RAN Yingxue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China)
Abstract:Under the inspiration of the spirit of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deepening promotion of the digital education strategy, it is imperative to deeply consider the important issue of empowering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inking with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The empowerment of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has rich connotations and mechanisms, not just a simple “grafting” of the two concepts, but a creative innovation that highlights the fusion of the “1+1>2” paradigm of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The support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for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 high value connotation, and the two present a five fold value coupling of “determined by people, transformed by events, advanced by the times, new by the situation, and followed by effectiveness”. The enabling gain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realizes path optimiz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enriching the subject category, extending the time dimension, and expanding the space coverage, providing important support and key help for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ci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digital intelligence technology; accu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mpower; value coupling; educating people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