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研究

2023-12-13 13:58郑金丽董宇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关键词:立德树人新时代挑战

郑金丽 董宇

摘要:感恩是中华民族傳统美德,是一种跨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美德伦理。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不仅是赓续中华传统美德的路径选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文章首先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价值功能,然后阐明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现实挑战,最后提出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实践进路。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教育;价值功能;挑战;实践进路;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041-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能力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3SKSZ061)的研究成果

2019年5月,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锤炼品德修为。面对美好岁月,要有饮水思源、懂得回报的感恩之心,感恩党和国家,感恩社会和人民。[1]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一种跨越时空、具有永恒价值的美德伦理。这种美德伦理的获得与个人的社会角色定位和地位系统有重要联系。作为社会存在物,人势必会与他人之间形成一种恩情施报关系。而感恩就是在恩情施报关系中形成的个体对他人、社会和国家所予恩惠产生积极认知并欲意回馈的一种德性。这种德性内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的关系,包括孝亲尊师,感念父母师长养育培育之恩;博爱众人,感念社会关爱之恩;忠党爱国,感念国家护卫培育之恩等。它是处理人伦关系、家国关系的美德伦理。“中华民族是懂得感恩、投桃报李的民族”[2],高校要把德育放在重要位置,努力做到每一堂课不仅传播知识,而且传授美德。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加强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不仅是赓续中华传统美德的路径选择,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因此,诠释感恩德性的价值功能,分析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现实挑战,探索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实践进路,对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道德资源,引导大学生有道德、讲道德和守道德,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而感恩作为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理应融入大学生的美德谱系。加强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能提升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大学生以“情”明德、以“德”修德、以“行”践德。

1.以“情”明德,洞悉道德规范

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是“伦理本位”社会[3],中国人尤为注重情理。情理是“天理”与“人情”二者之间正义衡平的感觉[4]。这种正义衡平需要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既遵循理性标准又兼顾人情关系,通过情与理的共同运作建立起为人处世的伦理准则。而这里,以“情”明德之“情”指人情,是指在血缘、地缘和业缘关系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人际间的情感表达和交往关系。以“情”明德是指个体通过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人情关系知晓与自身社会角色相匹配的道德伦理。个体处于社会关系丛中,与他人存在不同层次的人情关系,而不同的人情关系背后具有不同的伦理遵循。因此,大学生应清楚认知人伦关系中自身的角色定位,明晰角色对应的道德规范与行动伦理,进而更好地践行角色责任和义务,成为合格的社会人。

一是知悉家庭伦理。家庭伦理是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的道德规范。中国家庭伦理强调以家庭为本位,以父系关系为主轴,具体表现为“孝父母”“悌兄弟”的伦理规范。首先,大学生“为人子女”,“孝父母”是首要的家庭伦理。它不仅蕴含内在精神层面的爱敬父母,还包括外在行为层面的奉养双亲。其次,大学生“为人兄弟姐妹”,“悌兄弟”是重要的家庭伦理。“兄友弟恭”成为处理同辈关系的道德准则。孝、悌都是基于血缘亲情的恩情回馈,是父子(女)、兄弟姐妹之间情感性的、非功利性的交互报偿行为。

二是明晰社会伦理。社会伦理是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规范,具体表现为“尊师长”“友他人”“忠国家”的道义原则。儒家的“仁义”原则强调对他人普遍施以仁爱与敬重。首先,“学生”身份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会角色之一,“尊师长”是处理师生关系的重要伦理。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责任,不仅以专业学识丰富大学生的知识谱系,还以高尚人格塑造大学生的“三观”。因此,大学生应对师长的培育心怀感恩,并以“尊师长”来表达自身对恩师的尊敬与感激。其次,大学生是群体中的个体,带有鲜明的社会性特征。“友他人”是维系己群关系的情感纽带,是“仁义”原则在人际交往领域的投射。因此,大学生应以“友他人”来报偿群体的关爱之恩。最后,大学生作为国家公民,应“忠国家”,用忠党之心、爱国之情回报国家恩情。

“孝、悌、尊、友、忠”均是个体对父母、兄弟、师长、他人和国家所予恩情的积极反馈,是基于感恩德性的双向情感互动互益过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获得自我角色身份认知,知悉角色应遵循的伦理准则,明确自己对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最终形成孝亲尊师、兄友弟恭、友爱他人的优良品行,厚植国盛家兴、忠党爱国的家国情怀。

2.以“德”修德,完善价值谱系

以“德”修德是指通过推崇高尚品格来陶冶和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在这里,以“德”修德特指以感恩美德提升个体道德素养。感恩作为一种德性,既是个人私德,也是社会公德。感恩不仅可以修炼个体道德,满足“小我”,还能基于同理心和共情感,促成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同感共情,并沿着由我及他、推己及人逻辑,将恩情外推至他人、社会及国家,从而培育社会道德和家国大德,实现“大我”。

一是严私德。私德是对个人品格的规约与回应,是一种个人道德。“严私德”要求大学生以感恩德性为基础,严格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感恩源于人类反哺报恩的自然本能,也能衍生出爱心、同情心、责任心等优良品质。当他人陷入困境时,在感恩德性的引领下,大学生不仅能将恩情回馈于帮助过自己的人,还能将恩情扩散,给予他人无私馈赠。

二是守公德。公德是對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知与定位,是一种关系道德。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感恩不仅包含血缘关系下孝亲爱长的孝道文化,还规定了血缘关系之外的朋友、师生等人伦关系的处理原则。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感恩能推动互助互惠伦理精神的产生,形成知恩图报的道德规范。在感恩德性的引领下,大学生能遵守互助互惠、知恩图报的社会规范,实现自爱向博爱、“爱亲”向“爱人”的升华。

三是明大德。大德是对个体与国家关系的透视和彰显。在个体与国家的关系中,感恩表现为忠党爱国的家国大德,是个体对国家培育之恩、护卫之恩的报答。在感恩德性的浸润下,大学生能形成对集体和国家的尊崇感,并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引领自身的道德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任而奋斗。

在感恩德性的熏陶下,大学生能够实现个人私德与社会公德的统一、自我价值与家国命运的同构,促成“小我”与“大我”的融合。

3.以“行”践德,增强行动自觉

感恩德性是人们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有益于实践的个人生活整体的善的品质”[5]。以“行”践德是指大学生以自身实际行动践行感恩德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大学生将感恩德性转化为感恩行为的道德实践过程,也是引领大学生走向知行合一的过程。而知行合一是新时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的最终目标,是认识与实践、规范与行为的辩证统一。

一是以知促行。大学生将感恩德性转化为感恩行为是一个动态实践过程。感恩德性在一定情境中会成为一种行为动机促使大学生产生道德行为,使大学生做到“知恩图报”,将感恩德性转化为感恩德行。

二是以行求知。感恩德性在行为实践中养成,不仅通过道德行为表现出来,还能使道德行为成为一种习惯,潜移默化地引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当大学生面临道德两难困境,需要做出选择时,隐伏于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习性会化作一种品质定式和行为习惯,促使大学生自觉完善感恩德性。

由此,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完善德性,达成“内在善”,并在“内在善”的指引下践行感恩行为,实现“外在善”。两者互融共促,共同推动大学生感恩德性与德行的养成,实现大学生感恩人格在知行合一层面的完整体现。

现代化促进了人们的个体化、理性化,推动了社会进步。然而,随着现代性的全面渗透,一些人的行为与人性、情感道德愈来愈远[6],甚至出现道德信仰危机。在此背景下,高校大学生的感恩德性培育面临诸多现实挑战。

1.共情能力不足,淡化大学生的感恩意识

感恩德性具有化育人心的力量,源于其运用交互报偿模式“形成一种‘社会共情’关联系统”[7]。这种关联系统以个体共情能力为基础,通过搭建与他者的情感链接以及他我同构的情感认同,引起自我与他者共情。同时,共情也是一种促使个体自觉实施美德行动的充分必要条件。拥有共情能力的人往往具有较强的同情心、同理心,能与他人同情共感,并能推己及人,将关爱和恩惠传递给他人。但是,部分大学生共情能力不足,以自我为中心,存在情感冷漠、道德淡漠等伦理危机,他们不会换位思考,不能设身处地理解和回应他人,不懂感恩,不知感恩,不会感恩。这既会使大学生对他人的困境视而不见,不能为他人提供关怀与帮助,也会使大学生对他人的恩情熟视无睹,难以体会他人为自己所付出的努力和代价,以致漠视父母养育之恩、老师教育之恩、国家培育之恩等。

2.传统美德有时被忽视,弱化大学生的感恩认同

随着现代性进程加快,传统美德经历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的交汇与碰撞,有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消解,这容易引发一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道德的认同危机。

一方面,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导致个别大学生漠视传统道德规范。在不良观念的影响下,个别大学生有时不认同传统道德观念,弱化了对感恩德性的认同。另一方面,外来与本土的碰撞导致个别大学生忽视本土道德原则。个别西方国家企图对我国进行价值观渗透,导致个别大学生有时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极尽推崇,而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视为“老土”,缺乏道德伦理自信,弱化了对感恩德性的认同。

感恩德性蕴含着在家尽孝的孝悌责任、在外互惠的守望互助精神、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它既是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关系交往伦理,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大学生对感恩美德伦理的认同感,助推大学生在道德实践中获得感恩德性与德行。

1.仪式展演:以特定情境熏陶感恩,激发情感共鸣

感恩德性的激活需要情境创设。情境创设是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运用具体的活动场景和教学资源,将内隐的、抽象的教学知识外显化、形象化,以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情境创设触发大学生的情感性反应,不仅能赋予大学生在场感和参与感,还能激发大学生与他人共情,增强大学生对感恩德性的理性认知。

一要借助节庆仪式的展演力量。节庆是传承传统美德伦理的鲜活载体,它主要通过仪式展演来实现。仪式展演能够将感恩德性凝缩于仪式形式,无形地融入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过程。譬如,劳动节、教师节、国庆节等节庆能让大学生沉浸于仪式展演的文化氛围,建立心理上的情感联系,使其由外至内地感受感恩德性的力量,激活感恩德性的集体记忆,实现对感恩德性的情感共鸣与价值共振。

二要发挥集体活动的凝聚功能。集体活动是社会成员依据共同目的而展开的行为实践活动。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感恩为主题的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三行情书等文娱活动,关爱留守老人等社区公益活动,乡村支教、暑期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组织集体活动,为学生提供同频共振的场域和情感共鸣的机会,可以使其通过对他人处境的感同身受,产生同理心、同情心,从而提升共情能力,增强感恩情怀。

2.资源汲取:以传统美德涵养感恩,提升价值认同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集体价值共识,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文明,能够为当代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培育大学生的感恩德性需要以传统感恩美德伦理为滋养,将其渗透于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对感恩德性的认同感,培育“存道德之心、行道德之事、做道德之人”的新时代青年。

一要汲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为大学生感恩德性培育提供文化土壤。感恩蕴含着孝父母、悌兄弟、友他人和忠国家等优秀价值理念,这些价值理念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的感恩道德品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吸纳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将孝悌友忠等价值理念有机融入感恩教育,实现感恩德性教育在“应然”层面与“实然”层面的有机结合,增强大学生对感恩德性的道德自信和以实际行动感恩父母、博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能力素养。

二要根据新时代发展要求,赋予传统感恩美德伦理新的时代意蕴。感恩德性生成于过去,立足于现在,指向于未来,具有跨越时空阈限的永恒魅力和时代价值。而传统感恩道德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元素,如尊卑观念等,因此,教育者要革故鼎新,剔除糟粕内容,传承精华内容,并注入民主、平等、正义等现代性价值理念。同时,还应借鉴吸收国外感恩文化的优秀成果。要通过对传统要素与现代要素、本土要素与外来要素的抽取重组,重构契合新时代的感恩美德伦理,增强大学生对感恩德性的价值认同。

3.榜样示范:以模范力量带动感恩,培养感恩德行

大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发展的关键阶段,高校对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引导至关重要。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个体往往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获得自身的行为。因此,高校应借助榜样示范力量获得大学生对感恩德性的认同。

一要利用榜样的“镜像效应”。榜样示范主体具有高尚品格和模范行为,对大学生的行为塑造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榜样示范能为大学生提供“拉康式镜像体验”,即大学生通过“照镜子”式的情感体验获得对自我形象的感知与认同。在感恩榜样的人格感化、思想感染、行为示范下,大学生个体能够反观自我缺点,认知自我不足,并在思想、行为上不断向榜样靠近,进而生成感恩品质,并将感恩德性外化为感恩德行。

二要发挥榜样教育的“涟漪效应”。即通过塑造道德楷模,引导大学生观察、学习、模仿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和知恩图报的道德行为,逐渐养成感恩德性。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是一种“涟漪效应”,即榜样示范影响如同水波纹一样由内而外层层扩散并产生系列反应。当道德榜样的感恩言行受到社会广泛认可和赞美后,大学生会效仿道德榜样的感恩行为,并在模仿过程中深化感恩认知,激发感恩情感,不断提升自我的道德自觉与行动自觉。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同沙特国王萨勒曼通电话[N].人民日报,2020-03-28(01).

[3]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6.

[4]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情理社会中的社会交换方式[J].社会学研究,2004(05):48-57.

[5]李兰芬,王国银.德性伦理:人类的自我关怀[J].哲学动态,2005(12): 40-45.

[6]杨敏.“个体安全”研究:回顾与展望———现代性的迷局与社会学理论的更新[J].创新,2009,3(11):5-11.

[7]翟学伟.“孝”之道的社会学探索[J].社会,2019,39(05):127-161.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Gratitude Virtu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Zheng Jinli1, Dong Yu2

(1. Chongqi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 Chongqing 400000, China; 2.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Chongqing 400000, China)

Abstract: Gratitude is a traditional virtu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 virtue ethics that transcends time and space and has eternal value.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strengthening the cultivation of gratitude and virtu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nly a path choice to continue traditional Chinese virtues, but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he article first analyz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gratitude mor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then clarifies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of cultivating gratitude mor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and finally proposes practical approaches for cultivating gratitude morality among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 new era; college students; gratitude moral education; value function; challenge; practical approac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virtue

猜你喜欢
立德树人新时代挑战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第52Q 迈向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