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路径探赜

2023-12-13 13:58杜建君
成才之路 2023年32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杜建君

摘要:红色文化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人民群众与先进分子,通过共同努力形成的先进文化。在红色文化的积极影响下,我国逐步实现了发展和创新,在此过程中红色文化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吸收,并在马列主义的指导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革命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历史文化内涵,是宝贵的育人资源。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有助于引领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推动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思政教育温度、拓展实践活动。高校应努力探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借助红色文化进一步强化思政教育“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红色文化;高校;思政教育;價值意蕴;路径;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3)32-0029-04

红色文化具有丰富且深刻的内涵,联结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艰难险阻,走向胜利的精神力量。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认识到红色文化育人的独特优势,注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其有效利用,使大学生在历史传承中汲取营养,在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同时,对大学生人格与价值取向进行有效塑造,为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有助于引领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

互联网时代,微博、抖音、微信、哔哩哔哩等新媒体平台的崛起,丰富了学生的信息获取渠道,但有些网络信息中掺杂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负面思想冲击着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不利于学生成长成才。高校作为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时代新人的重任。红色文化蕴含着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艰苦奋斗、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思想氛围,并为培育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基础与精神指引,使学生在面对各种网络舆论时能够做出正确判断,逐步形成主流意识形态[1]。

2.推动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红色精神在无形之中推动着中华民族逐步走向强大,是革命时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浴血奋战、不怕牺牲的家国精神,是建设时期为实现国家富强迎难而上、埋头苦干的拼搏精神,是改革时期为实现人民幸福大胆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红色文化凭借其强大的感召力与感染力在新时代仍闪耀着真理的光芒,指引着人民脚踏实地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应做好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明确信仰、坚定信念。红色文化所弘扬的红色精神蕴含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激励学生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精神动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提供了精神支撑。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以深厚的家国意识、开阔的历史视野、敏捷的科学思维学习思政理论知识,更好地推动学生将红色精神中蕴含的高尚品质与宝贵精神融入日常实践,在未来发展中怀有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地前进。

3.提高思政教育温度

部分大学生思维活跃,但政治敏感度较低,对思政理论性的内容缺乏学习兴趣,容易将思政理论课教学看作沉闷、枯燥的理论说教,存在学习抵触情绪。红色文化涵盖红色历史、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是一种优质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融入思政教育可以转变思政教师的教育思维,可以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有效解决学生认为思政课教学枯燥乏味的问题。同时,红色文化相较于传统思政课教学内容更具直观性、通俗性,教师在理论知识教学中引入红色故事可以强化话语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并将晦涩难懂的道理借助生动真实的故事呈现出来,通过“情理结合”使思政课堂更具温度[2]。

4.有利于拓展实践活动

高校思政教育应努力解决思政课与学生实际相脱节,以及思政教育应达到的效果与学生接受教育后实际达到的思想道德水平之间存在差距的问题,而开展实践活动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有效手段。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展览馆等物质文化资源的价值,拓展实践活动载体,丰富实践内容,以此深化学生对红色文化的感性认识,增强思政教育影响的延展性与深远性。

1.坚持“政治方向”原则

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点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第一要务,只有方向正确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所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高校应充分考虑选择的路径能否实现思政教育最终目标,引领学生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推动其主动为国家富强而奋斗,保证思政教育方向不偏离。

2.坚持“守正创新”原则

“守正创新”指既要“做实事”,又要大胆创新,不断推陈出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高校需继承学校思政工作的优良传统,开展必要的理论传授,做好说服教育工作,坚守思政教育方式方法的“正”,并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对思政教育进行实时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彰显思政教育方式方法变革的“新”。

3.坚持现实主义原则

坚持现实主义原则,就是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思政教育内容与目标等制订融入计划。高校的思政教育面向不同学科的学生,其对红色文化的兴趣点、接受能力等有一定差异,所以教师应综合考量,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教学计划[3]。同时,教师应根据本地情况,将资源集中、靠近学校的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点,保证教育效果最优化。

4.坚持历史性原则

坚持历史性原则,是指要尊重历史事实、实事求是地运用红色文化。当前,网络中有的人为吸引他人注意,故意歪曲历史事实。所以,教师从网络中筛选红色文化资源时要坚持历史性原则,对其进行全方位考究,保证其能够在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1.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

思政课堂的主要目的是向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通过理论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并规范其行为模式。与其他教育方式相比,思政课堂更具稳定性与针对性。所以,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时,高校应利用好思政“第一课堂”,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保证红色文化融入效果。具体来说,高校应根据红色文化的特点与优势,结合思政教学内容将红色文化与思政课堂相结合,强化理论的亲切感与感染力[4]。比如,教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授“中国精神”相关内容时,可以播放《热血兵团》这部电视剧的片段,使学生感受兵团人热爱祖国、甘于奉献的精神,并借助电视剧营造的氛围推动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堂上,教师则可以宣传党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等,引导学生主动关注国家发展的战略部署。

为更好地在思政课堂上发挥红色文化价值,教师应灵活应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让教学效果最大化。其一,参与式教学法。教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授“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道德品格”这一章节时,可以围绕“传承红色精神,学习时代楷模”这一主题开展讨论活动,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使每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5]。其二,探究式教学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重难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构建知识框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为什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指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大别山革命史料,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28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使学生真正理解并认同马克思主义,并自觉将其转化为行动指南。其三,展示式教学法。该教学法可以深化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互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围绕红色文化开展课堂活动,激活思政课堂。教师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讲授“中国精神”时,可以组织学生演唱《唱支山歌给党听》《保卫黄河》《在太行山上》等经典曲目,使学生深刻缅怀革命先烈的卓越功勋,体会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敢为人先的革命精神。

2.充分应用红色旅游景区

(1)加强与红色旅游景区的沟通合作。首先,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加强学生与红色旅游景区的沟通交流。高校可以创建“红色旅游交流群”,由红色旅游景区宣传人员在群内发布景区历史背景、交通路线、附近景点等信息,便于学生深入了解,为其后期自主开展思政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其次,高校可以组织学生为红色旅游提供志愿服务,担任景区讲解员。在担任讲解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学习与红色旅游景区相关的资料,进而在学习中升华精神境界。最后,高校可以让学生参与红色旅游纪念品设计与红色文物陈列工作。大学生精力充沛、爱好广泛,对承载着红色文化的旅游纪念品兴趣浓厚。高校可以与红色旅游景区携手开发纪念品,让学生担当主力军,使其在参与设计纪念品的过程中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政治觉悟。红色旅游景区的红色文物可以展示真实的历史文化与事迹,高校应创造条件使学生参与到文物陈列中,在重现革命历史与革命英雄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深化学生对红色文物的理解和认识,升华其对革命精神的感悟。

(2)开展红色旅游活动。首先,高校可以开展网上红色旅游活动。当前,智慧旅游逐渐成为新的旅游方式,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景区。高校应该充分利用这一高新技术,将虚拟红色旅游引入教育教学,使学生足不出户就能游览红色旅游景区,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具体来说,高校可以建立“红色旅游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通过佩戴头盔、眼镜,使用一体机等方式让学生自主浏览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如延安革命纪念馆、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6]。其次,高校可以开展线下红色旅游活动。学生处、团委等部门可以在重要节日或纪念日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景区游览及现场体验活动。比如,可以在井冈山革命遗址参观中开展穿红军衣、吃红军饭等活动,让学生在切身体验中感悟红色精神的内涵。教师可以将思政课堂搬到红色旅游景区,进行现场教学,推动思政教育迈向新台阶。

3.线上资源引入与线下文化打造齐头并进

新时代,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应画好“线上线下同心圆”,使其萦绕在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全方位融入。在“人人在网、处处有网”的时代,网络已成为思政教育资源建设的重要场域和发力点。高校应打造“互联网+红色”新模式,为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资源建设增添底色。具体来说,应做到以平台为纲,强化微信、微博、新聞客户端的建设,增加学生需要、想要、喜欢的服务功能,增强平台黏性,为应用其宣传红色文化奠定基础;应做到以内容为王,打造有厚度、温度与深度的思政教育内容,强化学生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推动其进行自我教育;应做到以形为要,灵活应用图文、短视频等形式将红色要素生动立体地呈现给学生,为其在思政教育中扎根起效夯实基础[7]。

校园文化具有引导、凝聚等功能,在价值塑造、行为养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将红色文化转化为思政教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借助文化培育学生。首先,可以在校园环境建设中融入红色元素。比如,可以在图书馆、体育馆、学生公寓、餐厅等区域设立英雄雕像、先进人物雕像等,或将重要历史事件以雕像的形式呈现出来,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在给学生提供丰富馆藏资源的基础上,传播红色文化资源,积极引进与红色文化有关的书籍,并开展“新征程、新奇迹”等主题演讲活动,或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聘请专家讲解红色故事,逐步引导学生将个人梦想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结合起来。其次,可以把握时间节点的契机,用特色活动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比如,可以在国庆节组织开展红色知识竞赛活动、“追思先辈事迹,感悟初心使命”主题征文活动等;可以在伟大革命人物诞辰纪念日开展红色基地瞻仰、红色演出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实现价值塑造;可以在建党节或建军节开展革命前辈英雄宣传活动,用英雄的革命事迹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努力奋斗。

4.提升思政教師红色文化素养

(1)构建红色文化知识体系。思政教师应深入学习红色文化知识,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为在思政教育中灵活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夯实基础。首先,应研读红色文化书籍,如《红岩》《青春之歌》《红色的起点: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实》等,系统深入地了解红色历史。高校可以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开展读书交流会、经典分享会等,让其在思想交流、观点碰撞、思维激荡中对红色文化产生新的见解与认知,更好地从书籍中汲取精神养料。其次,应观看红色经典影视作品。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能够以动态的形式还原革命历史、传递红色文化,便于教师深刻感悟红色文化的精髓,如观看《地道战》《上甘岭》《红色娘子军》《地雷战》等红色影视作品。最后,应走访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是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深化红色文化认知的重要资源,思政教师可以在节假日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如革命历史纪念馆、重要会议旧址等。

(2)强化红色文化运用能力。首先,高校应为思政教师搭建合作交流平台,强化思政教师间的交流合作,使其在智慧碰撞中提升红色文化运用能力。高校可以为思政教师设立专门的“工作室”,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分享在思政教育中运用红色文化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案例,并共同探讨红色文化价值取向、运用方法的延伸等,拓展红色文化运用的思路[8]。其次,高校应开展“研讨沙龙”活动,邀请红色文化领域的专家面向思政教师开展主题研讨会,共同探究红色文化最新理论成果,拓展思政教师红色文化知识的广度与深度。最后,高校应定期组织思政教师参加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的专题培训会,邀请名师进行教学示范,并开展红色文化运用竞赛活动,借此提升思政教师的红色文化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可以在引领学生形成主流意识形态、推动学生树立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政教育温度、拓展实践活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高校应秉承坚持“政治方向”原则、坚持“守正创新”原则、现实主义原则、历史性原则等,通过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充分应用红色旅游景区、线上资源引入与线下文化打造齐头并进、提升思政教师红色文化素养等途径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从多维度对学生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启迪,引导其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严锴,张瑾.依托地方红色文化提升思政教育质量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4):83-85.

[2]张新奎,李小旭.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价值与路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23(Z1):39-43.

[3]王娇,严实.新媒体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与策略[J].传媒,2023(02):86-88.

[4]付安玲,肖朝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红色文化传承功能的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22(11):131-136.

[5]卢蔡,程世利,杨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2):60-62.

[6]张莉.山西红色旅游资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及应用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41(24):36-40.

[7]田珊.数字化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的价值及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2(07):155-159.

[8]胡燕.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2(20):47-49.

Exploration of the Value Meaning and Path of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Du Jianjun

(Northeast Electric Power University, Jilin Province, Jilin 134400, China)

Abstract: Red culture is an advanced culture formed through joint effort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uniting the people and advanced elements. Under the positive influence and leadership of red culture, China has gradually achieved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In this process, red culture has also absorbed excellent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formed a unique revolutionary culture unde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Leninism, containing rich revolutionary spirit a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which is a valuable educational resource.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n help guide students’ mainstream ideology, promote students to establish firm ideals and beliefs, increase the temperatur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expand practical activities. Universities should strive to explore an effective path for integrating red culture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further strengthen the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ough red culture, such as "understanding reason, increasing trust, advocating morality, and practicing hard",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with both morality and talent.

Key words: red culture; universiti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value implications; path;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思政教育立德树人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