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 鑫
(温州大学,浙江 温州 325035)
何谓舞蹈影像?对于舞蹈影像这个概念的界定众说纷纭,因为它本身作为一种交叉跨界的艺术形态,狭义上舞蹈影像是舞蹈艺术与影像技术演进下的再发展,广义上舞蹈影像就是一种言说表达方式与手段。舞蹈编导将舞蹈影像视为一种创作理念,为广大编导开启了新的艺术大门,促使他们投身于舞蹈创作中;而新媒体艺术家则将舞蹈影像看作新媒体技术在舞蹈中的展示行为,通过奇妙的艺术手段将科技与艺术有机地相融合,并且舞蹈影像随着技术和观念的转变不断被拓展定义。在国外,舞蹈影像的创作浪潮掀起得相对较早,具有先锋精神的艺术家都纷纷以一种跃跃欲试的姿态开启了技术与艺术接轨的创作按钮。反观国内的舞蹈影像的发展则是相对起步较晚,但如今来看本土舞蹈影像创作也可谓是雨后春笋,艺术家们都不约而同踏入这个全新的领域,开启新的探索,形成了一种创作主体的跨界对话与艺术形态的多元融合的视觉景观。
视觉文化是随着当代社会文化转型而出现的一个热点问题,它不仅是一种值得关注的文化现象,也是一种日渐成熟的文化研究。视觉文化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反映了人类的视觉文化现象和表现形式,它在艺术、传播、实践等各个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对视觉文化的理解和研究,有助于推动文化交流和文化创新的发展。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宣布一个“世界图像时代”的降临,视觉文化的来临,强化了以影像来传递信息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深刻改变了文化格局。在视觉文化下的舞蹈影像创作,呈现出高度视觉化、多维呈现、流动性强、可复制性强等特点,这些特点让舞蹈影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在当代艺术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发展空间。视觉文化下的舞蹈影像创作不仅扩大了舞蹈作品的受众范围,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舞蹈,通过摄影、录像和网络媒体等工具,舞蹈作品能够在更广阔的平台上传播和分享,从而让更多人接触到舞蹈艺术。
艺术的演进离不开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对技术单一性的颠覆,也带来了对艺术多元化发展的开拓。技术与艺术在各个发展历程中都始终保持着紧密的关联性,正是这种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催生出影像技术与舞蹈艺术的跨界合作。
技术作为人类对自然界改造和利用的方式,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还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和文化现象,是一种审美体验和价值判断,也是一种创造力和想象力的体现。技术与艺术的跨介行为表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介质跨越、领域跨越与文化跨越等。随着当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与艺术之间的联系将变得日渐紧密,纵观整个艺术演进历程就不难发现,艺术随着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变革,就会很容易发现两者相互交织与跨界融合的奥秘。印刷技术深刻影响了艺术表现形式和外在形态,尤其在书籍插图、花纹和版画中;影像技术打破了传统艺术的时空局限;计算机技术催生新艺术衍生及创作表现形态则发生了由客观到虚拟,由具象到抽象的变革;互联网技术则让艺术形态呈现出全新的特征。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融合,舞蹈影像便是两者结合所催生的“结晶”。
影像与舞蹈的各种形式的关系就是身体的运动与视觉再现之间的可能关系,两者通过将彼此互为主题或动机并进行着有影响力的对话。舞蹈是一种在场性艺术,需要实时的呈现,而影像则是一种提供再现的技术,影像通过某种介质把舞蹈吸收、铭刻与传播。如今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影像与舞蹈进入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时代。“这种复杂缠绕的二重奏发生在舞者的运动中,同时也被摄影机镜头所捕捉,成为跨界合作的一种新运动形式。”[1]舞蹈艺术与影像技术的结合可以让影像更生动,让舞蹈更直观。总之,影像和舞蹈之间的跨界对话不是单向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通过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人类身体和心灵所承载的无穷魅力。所以不管技术与艺术也好,影像与身体也罢,“这里的‘跨’并不是瞎掺合,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借力、互融共生的艺术探索。”[2]正如福楼拜所说“艺术与科学总会在山顶重逢。”
舞蹈影像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与当代舞蹈、视觉艺术、影像艺术与剪辑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视觉文化的深化,舞蹈形象的创造趋于视觉化,从传统舞蹈创作的舞台呈现到舞蹈影像创作的屏幕呈现,将彰显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当代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实践,不管是在西方语境还是在国内认知中,对当代舞蹈的理解都是比较复杂和宽泛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卿青教授对当代舞蹈有着比较深入地认识,她提到:“当代舞蹈代表了舞蹈作为一门艺术的当代发展,代表了舞蹈在当下的最前沿的探索,也代表了舞蹈对媒介以及当下世界里不同地域文化、人的境况、当代世界问题等最新思考和回应。”[3]正是由于当代舞蹈的不可确定性,才有了在舞蹈影像中所构造的多种身体形态的可能性。在舞蹈影像的创作实践中使得各种艺术类别的“本体语言获得了深入开掘,而且艺术间的跨界合作的实践也更为多样和丰富,舞蹈也已不再满足于单纯寻求自身本体上的突破,而是更强调视觉呈现。”[4]当代舞蹈的视觉倾向具体表现在身体语言上倾向用流畅的画面与断顿的姿态展现身体审美文化,以重复和叠加的动作语言强化视觉体验,强调身体语言表现的现代性意义;舞蹈空间上倾向于在日常空间起舞,在自然环境中舞动,借用光影与色彩传达。这种创作行为颠覆了从前艺术家对自己门内艺术的精尖追求的艺术理念,促成了创作主体的跨界化,舞蹈编导不仅只深掘舞蹈动作的创作,还需要思考身体影像化后,肢体语言的视觉呈现,如由李翠颖导演的影像作品《映雪红珊》为了呈现出视觉上的冲击力,舞者穿着耀眼的红裙在雪地里舞动,展现出东北风光的极地之美与生命之光,广袤无垠的冰雪上这一抹红,打破剧场视觉的平视角和固定性。影像表达成为新时代创作者的自然语言,即时反馈他们的视觉书写。
如果说当代舞蹈的视觉倾向是一种当代舞蹈创作应对“图像时代”当下所带来的跨界合作的艺术创作理念,那么舞蹈影像所呈现出来的视觉景观还包含创作过程中镜头语言的创作行为与后期剪辑的创意。镜头语言是指摄影镜头作为创作核心,通过多种手段实现了艺术创作的语言表达方式。在镜头语言中,舞蹈影像的意义在于突破物理力学原理的限制,通过技术手段重塑舞者的肢体动律,从而对舞蹈表演中舞者与舞蹈、舞者与空间、身体与镜头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定义。镜头语言的创作方式是非常多元与丰富的。首先,不同镜头语言的运用可以创造不同维度的审美体验,传统舞台观演难以达到这种视觉满足。如舞蹈影像作品《水舞涧》,就用了大量的远景、特写、俯拍等镜头语言,特写的镜头能让观众清晰察觉到舞者的肌肉和水珠在指尖流过的路线。其次,剪辑节奏也是重新定义舞蹈影像最终屏幕呈现的关键因素。著名策展人特琳·多尔蒂认为:“视觉上流畅的表演实际上是通过特定角度的影像剪辑实现的,这些画面打破了观众对运动的传统认知。在影像中,舞者的舞姿是连贯的而不间断的,能够持续地传达信息,从而创造出一种异于常态却又富有美感的视觉反差。”[5]比如,在舞蹈中单腿旋转是一个常见的动作,虽然画面分开看只是局部特写,但通过有意识地切换连接可以让整个动作更加顺畅,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形象”。视觉文化的来临,让我们每个人都置身其中,新的技术与形式语言使我们产生了全新的观看与感知方式。镜头语言的重构阻断了叙事场景中的连续性与流畅感,而就是在这种被打破的时间与空间再造的新环境下所产生的戏剧性,赋予舞蹈影像全新的创作形式、情感关联与意义衍生。
如果说当代舞蹈的视觉倾向与镜头语言的视觉重构是一种思考怎么表现的外在形式,那么最终表达什么则决定内在思想。语言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工具,隐喻是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在语言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一种古老的思维方式,可以帮助人类认识并理解世界。在舞蹈影像创作的视觉隐喻实践中,舞蹈影像中的构成视觉隐喻的视觉元素最为明显的表现方式就是身体语言与环境语言的运用。舞蹈影像的身体语言隐喻的发生机制“建立一个隐喻系统,将动作、形象和表达联系在一起,身体动作作为喻体对应着的舞蹈形象作为喻本,它们共同指向着创作主体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等精神层面的指向,一旦隐喻构建完成,观众会通过视觉的移情机制和完形机制来理解和共鸣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世界。”[6]例如,侯莹舞蹈剧场的舞蹈影像作品《门》,这部作品创作于中国油画院陈列馆陈丹青“画册作为静物”写生展的现场,在一扇又一扇的门框内,行者们好像在前进又停顿,创作主体在探索无意义的意义和无表达的表达。这种深刻的哲理观念,通过重复叠加的动作语言呈现,让观众陶醉在所谓“无意义”的艺术境界中。视觉隐喻不仅是视觉文化时代下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交流方式,隐喻的手法是间接性的、委婉的,更加意味深长。如今视觉形象的目的已经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信息传达,而是依托视觉隐喻的力量赋予图像以更深远的意义和内涵。因此,“关注视觉文化背后的视觉隐喻,是理解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以及在其影响下的现代生活世界的必由途径。”[7]
在全媒体时代的催生下,舞蹈艺术的多元化创生开始步入公众领域,与主流舞蹈文化相融相生,促使舞蹈影像这种创作形式的影响力也大幅度提升,这就需要我们对视觉文化下的舞蹈影像创作进行全新的价值审视。舞蹈影像作为一种融合了媒介技术的产物,“它对舞蹈创作的空间场域、身体语言形式的探索以及对舞蹈影像的表达内容与呈现形式的重新定义,表征出全媒体时代下的舞蹈文化、形态、审美的多样性、包容性与开放性,推动了传统艺术的更新换代、创意表达与媒体化走向。”[8]正如约翰·伯格所言:“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9]正是因为舞蹈影像这不可抵挡的创作趋势,使得舞蹈影像创作可以起到引导大众审美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为大众对舞蹈文化的认知树立了必要的审美观念与审美标准。在长期主流文化的浸润下,表现主题的趋同化和身体语言的程式化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大众审美文化的漩涡。而在当下多元文化格局的语境中,舞蹈影像艺术的先锋性与实验性特质,从一定程度上说是对传统舞台舞蹈创作的审美文化的一种补充。
随着视觉时代的兴起,舞蹈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受到媒介交互技术的演进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对当代艺术的创作理念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对艺术实践行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舞蹈家们不再自恋的把镜头对准舞者身体的局部,而是都不约而同的争取以一种影像力量在艺术领域去掌握某种新的话语权。”[10]当代媒体的巨大影响力和身体表达方式减弱的现象引发了艺术家的共鸣,他们开始主动审视当今世界的视觉体系和价值观,并试图通过对话和融合来进行反思。对视觉文化下舞蹈影像的创作路径、审美特征与价值启示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深入去认识和理解舞蹈影像通过身体语言与镜头语言共同构建的影像书写与视觉话语,使得进一步去推动舞蹈创作的独立化和舞蹈观念表达的个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