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茂林
在教师整体素质中,心理素质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教师的心理状况既影响和决定自己的工作质量,又影响和决定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学校教育工作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心理健康万万不可忽视。
教师良好的心理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教师的乐观、活泼、幽默、善于合作会感染学生,使学生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反之,如果教师悲观、严酷、冷淡、随意训人,会让学生处于恐惧之中。优秀的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和谐、温馨的气氛,引领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有些教师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多数是心理失调,把怨气带进了教室,让学生感到紧张恐惧、如坐针毡,难以安心学习。
教师良好的心理有助于调节师生关系。教师关心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就会得到学生的感谢与尊重,在这种气氛中,学生是轻松的、愉快的,能够化消极为乐观、由懒散变勤奋。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利于老师的教,又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师生关系就成了教学质量。
教师良好的心理会成为学生效仿的对象。老师和气、温柔、善良、上进,会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老师简单、粗暴、凶煞、懒散,有的学生也会效仿。许多学生对电影、电视剧、戏剧里正面人物的言行举止可能印象不深,但是对反面人物的一举一动却印象深刻,常常以模仿为乐。所以,教师一定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形象,教师一定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教师良好的心理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愉悦的心理状态,会让人的智慧、情感、能力得到正常发挥。相反,如果心理受到伤害,被扭曲,人会处在一个或悲伤、或愤怒、或消沉的状态,这种状态必然影响工作。所以教师要加强修养,尽量保持良好的心态,经常提醒自己要镇静。为了学生,也为了自己,精神要振作,兴趣要广泛,情绪要稳定,做事要公平,这既是自己作为一个教师应有的修养,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具备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