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瑞芳
今年暑期,我在浙江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名师工作室暑期特训活动。这次特训对我的影响很大,特别是浙派教育专家卢明团队提出的“教师要做教育的设计师”,让我感触颇深。
教师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如何面向未来,回归教育本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之具有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能力和品格?下面,我就教师如何做教育的设计师,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做处理教和学关系的设计师。“教”是教师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向,有效组织和实施课内外教与学的活动,达成学科育人的目标;“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或者任务,将学科知识与技能转化为自身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从关注“教”转向关注“学”,从关注知识的回忆与再现、技能与概念到培养学生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终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教师要设计丰富的课程,设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内生动力,引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学习任务与活动,在过程中识别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反思学生的学习行为。
做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设计师。互联网时代,学生能更加快速、更加便捷地找到各种问题的答案。教师不能就此罢休,更应该关注学生真正深入理解问题的程度和多维度探索问题的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用“为什么考出了驾照,在指定车位却不会停车?”的现象与学生不会解决实际问题进行了类比,点明了根源在缺乏真实情境的介入,难以形成结构性认知。学生在校学习中会遇到来自于学科探索的典型抽象情境,或是考试中的创设情境,或是来自于周遭的真实生活情境,无论面对哪类问题,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真正构建起自己的认知,阐述自己的理解。
做引导学生乐于分享的设计师。学生不仅是知识的“消费者”,也是知识的生产者与分享者。学习的最大挑战在于如何迁移所学的知识,并在不断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甚至重构知识本身。教师要鼓励学生有不同想法,并把这些想法和创意分享出来。这种学习不仅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多次自主“输入”,更强调学生不断创造性地“产出”。课堂上,学生的分享环节就是生生、师生思想激烈碰撞,产生深度理解学科知识和迁移运用学科知识的场景,也是课堂教学的高潮部分。
做引导学生敢于评价反思的设计师。2022 版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一体化”。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环节,以此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测教与学的效果,其与教和学构成一体,互相影响,彼此支撑。扎实的评价环节能够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标。
核心素养之于学生的发展,具有根源性和支撑性的作用,势必帮助学生未来更好地发展。教师要牢记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理念的第一要义,回归课堂,站好学科的岗,做好当代教育的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