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云
餐饮行业,外卖几乎已经成了“第二战场”。很多餐饮品牌,甚至为了抓住外卖业务,专门开发出套餐,以获取“外卖党”的欢心。
然而,有一个餐饮品牌却不按常理出牌,近期还在自家的官方渠道上发出声明——不做外卖。理由有三:一是打包会让菜品状态和品质打折;二是外卖菜品缺少现场烹饪的锅气;三是顾客体验比营业额更重要。
这家特立独行的餐饮品牌就是费大厨辣椒炒肉(以下简称费大厨)。日前,在里斯品类创新战略咨询举办的“品类创新全球峰会”上,笔者对费大厨创始人费良慧进行了专访。
费良慧出生于湘菜“小炒”的发源地——湖南衡阳。采访时,他语速极快,湖南人的爽利感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在谈到费大厨的现在和将来时,他认为在“跑得更快和跑得更远”之间,宁愿选择后者。显然,一个品牌的成长轨迹,与创始人的价值观息息相关。
“如果到一个地方吃饭,你会找当地人都喜欢的老字号,还是喜欢去当地规模最大的连锁餐厅?”采访时,费良慧抛出这个问题。
答案似乎不用思考——去老字号品尝正宗的当地美食,一定是绝大多数美食爱好者的选择。
中国人的民以食为天,成就了餐饮业如今近5万亿元的规模,并且和其他行业不太一样的独特点在于,餐饮是一个集视觉、嗅觉和味觉于一体的行业。
也就是说,一道菜好不好,不完全取决于嘴巴里品出来的味道——在吃之前,眼里看到的、鼻子闻到的,都会对味觉印象产生一定的影响,一道真正的美食通常要求的是色香味俱全。
在中国的餐饮体系里,川湘两地的菜系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特征,从区域走向了全国,并风靡年轻人群体。当然,这两个菜系所独有的鲜香麻辣的口感,也成为它们形成味觉记忆的不二法宝。
不过,相比于川菜的连锁化和规模化程度,湘菜的发展有点配不上它的江湖地位,其品类影响力远远大于品牌影响力。直到近几年,才有一些湘菜品牌破圈,并从区域走向全国。
业内人士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湘菜里分为衡阳、浏阳、岳阳以及湘西等分支菜系,每个地区又有不同的特色菜,比如衡阳流行小炒,浏阳擅长蒸菜,常德的钵子菜与砂锅、火锅同属一脉……
在费良慧看来,费大厨要想破圈,必须要走大单品战略。“我们衡阳的代表菜就是小炒,辣椒炒肉不仅在我们餐厅,在整个湘菜里点单率都是最高的,所以我们选择从辣椒炒肉切入,做自己擅长的事。”
2018年,在衡阳和长沙两地沉淀了十几年的费大厨第一次走出湖南,成为湘菜中率先从区域走向全国的品牌。
费大厨把首站定在了深圳,费良慧表示这个选择不是盲目的:费大厨要想走出去,必须从一线城市开始验证,深圳的湖南人多,年轻人也多,是最合适的试验田。
费大厨在深圳市场的火爆程度出乎意料,为继续向北上广进军打出了一个好样板。2021年和2022年,费大厨落户上海和北京后,一号难求。今年4月費大厨广州首店开业,排队12小时不间断。至此,费大厨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拥有90多家直营店。
不过,对于坚持直营的费大厨而言,这样的成长速度在行业中并不算快。采访中,费良慧表示:“我希望费大厨最终能成长为一个强品牌,这个强主要是指品牌影响力,而不仅仅是门店规模,所以我们不会只为了规模而加快开店的速度。”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我国新注册148家辣椒炒肉相关企业,同比大幅增加159.6%,2022年受疫情影响,新注册量降到104家。今年截至10月26日,已新注册123家辣椒炒肉相关企业。
虽然在庞大的湘菜体系里,辣椒炒肉只是一个品类,但其增速也从侧面证明了湘菜近几年的发展势头。
湘菜的流行,还可以从另一个变化中得到证实,比如商场里直接将“小炒肉”放到门头上的餐饮品牌越来越多。面对这样的局势,同质化竞争几乎不可避免,那么,“辣椒炒肉”又有什么护城河呢?
“餐饮行业,被模仿是常态。所以,我们坚持做一家有烟火气的餐厅,而不是一个工业化的餐厅。”在入行26年的费良慧看来,餐饮行业和科技行业不同,没有产品专利,能依靠的就只有餐饮人的“坚守”,这种坚守最终会在消费者的每一次尝试后获得认可。
费良慧所说的坚守到底是什么?结合前文所述的“色香味”,笔者在费大厨上海长宁龙之梦店的现场感受,或许能对这个问题做出解答。
刚一进门,辣椒炒肉的香气扑面而来,随之涌现在脑海中的,是小时候放学回家,妈妈在厨房炒菜的画面:喷香的米饭盛在一只绿色的小电饭煲中,用章丘铁锅盛装的小炒肉放在桌面的灶台上,随着火苗的跳动,肉片在锅中滋滋作响。
除了嗅觉、视觉上的设计,菜品好吃才是关键。中式菜肴,菜品的口感既与食材有关,又与火候分不开,所以在费良慧的眼里,大厨才是费大厨的品牌护城河。目前,费大厨一家门店通常配备15名大厨,其中包括1名总厨。在门店总厨之外,还设置区域总厨,类似督导,对区域内的餐厅负责。这样的人员投入,在中央厨房流行的餐饮业显得有些“重”。
不过,费良慧认为,做生意虽然要考虑成本,但费大厨在大厨上的投入不设限。“只有夯实自己认可的理念和定位,做深、做透,才能真正拥有竞争壁垒”。目前,费大厨已经获得湖南省餐饮行业协会认证的“湘菜名师最多的湘菜品牌”称号。
长期以来,餐饮行业普遍的观点是,西餐的标准化是其大规模连锁的助推器,而中餐中的“盐少许、糖适量”等烹饪方式,很难实现标准化。
随着中央厨房在餐饮行业的普及,以及近年来预制菜的兴起,中餐在标准化方面的难题似乎已经迎刃而解。只是,在费良慧看来,还有另一种“解法”。
子承父業的费良慧本身也是一名大厨,在过去20多年的经历中,他知道,菜品的标准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味的稳定性。那么,怎样才能让一道菜的口味具备稳定性呢?费良慧认为这与二方面要素相关:一是食材,二是厨师。
在食材采购方面,费大厨采用的是“买手制”。以辣椒炒肉这道菜为例,辣椒和肉这两种食材都属于公司的战略级食材,所以买手会在全国各地寻找最符合要求的食材,以保证食材的稳定性。
再看厨师,费大厨采用的是“菜品负责制”,即一名大厨只对2~3道菜负责,每道菜品从研发,到洗、配、切、炒,一路负责到底。即便是最平常的米饭,都由1名专属大厨负责。
菜品稳定性的背后,当然离不开大厨队伍的稳定,但餐饮行业的跳槽几乎已经成了常态。为了更好地激励大厨,费良慧设计了一个清晰的职业晋升通道,从10号大厨依次可以晋级到1号大厨,一名合格的大厨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还可以晋升为店总厨,店总厨可以升级为区域总厨。此外,费大厨还推行“师徒制”,以提高大厨们的荣誉感。
作为一个以辣椒炒肉为大单品的湖南特色餐厅,费大厨在菜品的设置上非常克制:每家门店只有30道菜品。为了让消费者保持新鲜感,菜品的更新采用了末位淘汰制,当某个菜品点单率长期倒数,就会被新的菜品取代。
当然,新菜品在正式上市前也有相当严格的测评流程:首先要经过包括费良慧在内的大厨们的测评,其次是内部员工盲测,通过这些测试后的菜品还要接受“测评专用店”的真实测评。这家店位于长沙的黄兴路步行街,不仅人流量大,而且年轻顾客居多,通过这个店测评的菜品才有资格在全国门店上新。
※※※
激励机制要想真正执行下去,还需要薪酬体系的配合。
“我们不敢说和五星级餐厅比,但至少收入在同行里是属于偏上的。”费良慧将顾客的评价、菜品的点单率等因素与大厨的薪资挂钩,也就是说门店生意与大厨的收入直接相关。这让大厨们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不再只是打工人,而是一个餐厅的“合伙人”。
采访中,费良慧耿直地表示,费大厨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开放加盟,“因为餐饮行业其实是个良心行业”。
在他看来,加盟虽然可以提高拓店速度,但风险也很大,比如加盟商可能会为了成本和利润,降低对供应链的管理及人才的培养,从而损害品牌形象和口碑。
不过,直营也非一路坦途。
费良慧承认,虽然目前费大厨已探索出“校企培养—专业培训—内部评测—大厨承诺”这套完善的专业大厨培养“四步法”,但由于餐饮业的服务属性,无论是社会认同还是自我认同感都比较低,“所以,大厨的人才供给仍然是餐饮行业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