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素就不会得脂肪肝”“O型血更招蚊子”“家附近有变电站很危险,需要搬家”……2022年度十大科学辟谣榜发布,一些广泛传播的伪科学谣言得到了回应。近年来,每次发布类似榜单都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说明社会公眾对提升科学素养的需求更为旺盛,对权威科普知识的需求更为迫切。
文本解读
角度一:互联网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容易成为滋生谣言的“温床”。
各类谣言中,尤以伪科学谣言有“杀伤力”。这些谣言往往围绕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领域,穿着诸如量子科技、干细胞治疗等“科学马甲”,以“科普”的形式传播,使其平添了几分“可信度”。如果不及时澄清,很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
角度二:伪科学谣言时常出现,一定程度上由于权威声音的缺位。
公众对医疗健康、食品安全等信息相对敏感,一旦遇到困惑,如果没有及时、权威的信息予以解答,不少人会选择“宁可信其有”,无意中成了谣言的“放大器”、“伪科学”的“二传手”。
角度三: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
面对伪科学谣言的纷扰,应该加大“辟谣”力度,对谣言内容进行科学、全面解读。通过加强开展广泛、深入、持久、多媒体的科普宣传,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喜闻乐见的内容让权威科学知识直抵人心,必定能让科学跑赢谣言,更好营造尊重科学、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运用示例:科学是最好的谣言“粉碎机”。广泛播撒科学的种子,用事实击败讹传,用科学击碎谣言,让科学知识更好入脑入心,就能让伪科学难留“藏身之所”。同时,创新探索,丰富形式,不断强化互动式、服务式、场景式传播,才能既增强公众的科普参与感,又提高科普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因此,不但要普及科学知识,更要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使群众具有明辨是非和自我学习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对谣言的“免疫力”。——谷业凯
(摘编自《人民日报》、中工网等/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