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与海洋生死相依

2023-12-12 13:30铁铮陈鷟
绿色中国·B 2023年9期
关键词:黄海大海海洋

铁铮 陈鷟

6月10日,中国海洋大学再次举行驻校作家聘任仪式。随后,《黄海传》新书首发式举行。此书作者、著名作家赵德发接过聘书后,以《走近海洋  亲近海洋》为题,做了一场生动的学术报告。

我坐在他的身边,听他讲述自己认知海洋的心路历程以及文学创作实践。听着听着,我的胸中涌起了阵阵波澜。我深深感受到,只有和海洋生死相依的人,才可能用心、用情为海洋立传,才可能用神奇的文字为世人再现大海的无穷魅力。

心中的海洋曾面目狰狞

1955年,赵德发出生在莒南县西南部的一个山村。那里离海有100多里。他22岁之前没见过海,对海的印象,都是从爷爷那里得到的。

爷爷年轻时,经常去海边。他赶着头骡子,在家乡收购花生米、花生油,到青口(江蘇省赣榆县城)卖掉,再装满盐贩往临沂。后来,这种生意被禁止了。做农活的闲暇,他常常端着烟袋,向别人讲“东海”见闻。他说,东海什么都有,是个宝库。

赵德发从爷爷嘴里听到了海的可怕。海里有大风大浪,淹死人是常有的事。爷爷讲的“海笑”更是让他惊恐。海“笑”的时候,是它打算杀人了。海水突然退下,海底有鱼、有虾、有珍珠、有宝石。正在大伙高高兴兴埋头捡的时候,海水又一下子合在一起,把那些人活活淹死。这时候海就“哈哈”大笑,离海很远都能听见……

他听了这个故事后在想:这海也太坏了,它怎能这样笑呢?它怎能笑着杀人呢?后来长大了,他才从书上得知,爷爷讲的“海笑”,其实是海啸。但是大海狰狞大笑、吞没活人的形象,一直存留在他的心中。

第一次看海是1977年。身为教师的他,暑假里出差。听说当地离海只有16里路,便借了辆自行车兴冲冲地赶了过去。结果大失所望,近处是一片烂泥滩,远处是一片黄水汤。自行车轱辘让烂泥糊住,他只好沮丧地原路返回。

初近海洋并无好感

1990年,赵德发从山东大学作家班毕业后到日照工作,算是真正走近了海洋。尽管当地的百里海滩非常漂亮,但作为农家子弟,他的心理对海洋还是有抵触的。

1992年春天,他到日照市第一海水养殖总场挂职。半年的时间,他喜欢那儿的人,却不喜欢那儿的海。到那儿没几天,他就感到浑身酸软、骨头发疼、神思倦怠。当地人却没有任何感觉。他想,这是大海欺负农家子弟呢。他只好用上了电褥子,骨头缝里的湿气从皮肤上汹涌而出,使他夜不成寐。他听着房外的涛声,臆想着大海正在黑夜里狰狞而笑。

一天黄昏,他和场里人相约下海。他只会“狗刨”,不知不觉就离开岸边。他转过身往回游,却怎么也靠不了岸。这是遇到退潮时的暗流了。他惊恐万分,突然沉下去猛蹬海底,靠弹力挣扎着回到了浅水处。爬上岸后他心有余悸,心里说,这海太阴险啦!

9月初,日照沿海遭遇了罕见的风暴潮,养殖场大堤首当其冲。他与干部群众一起抢险,漆黑漆黑的夜里,海浪“轰”地撞到堤上,让他感觉到整个大地都在颤抖。腾空十几米高的浪头裹挟着泥沙“哗”地砸到头上、身上……大堤被撕开了一道口子,人们辛辛苦苦喂养的对虾全都消失在了大海中。他站在被黑夜与海水包围着的残坝上,清清楚楚地听见了大海的笑声……

挂职的那段日子里,他常在一早一晚去海边,久久地坐在那儿。这海是怎么形成的?这海存在了多少时间?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它与人类到底是什么关系?……

看着渔民们随潮而动、海里谋生,他还想到:地球上的生物分两类。一类以海为生,如渔民、鱼、虾、蟹、螺等等;另一类则以土为生,如农民、牛、羊、庄稼等等。看到渔民忙忙碌碌却收获不多,听他们讲海里的鱼一年比一年少,他突然暗暗惊慌:等把海里的鱼打尽后,以海为生的渔民会不会来争夺农民的土地?

拖着一条农民子弟的尾巴,他走近了大海,却没有亲近大海。他想写一些海洋题材的作品,以证明挂职见效,但一提笔就心虚。他去渔业重镇岚山头采访,还随渔民下海捕鱼,进一步积累素材,但写了几个短篇小说发表后都不理想。

他想,还是先写土地上的故事吧。于是,他用8年时间写了系列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缱绻与决绝》《君子梦》《青烟或白雾》。随后,又用8年写了“传统文化姊妹篇”《双手合十》《乾道坤道》,中间还写了一些中短篇小说和散文随笔。

此后,在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他对大海还是没有亲近起来。因为一次海上遇险,更增加了恐惧心理。2003年夏天,他参加一个访问团出访。从海参崴返回途中,乘坐的破旧游艇突然熄火,在近乎黑色的海上漂了40多分钟。幸亏那天没起风浪,不然性命堪忧。事后好长时间,他一看到海就心有余悸。

横渡黄海后决定写海

对海洋由走近到亲近,发生在2008年。

那年秋天,赵德发带领日照市十来位书画家去韩国平泽市进行艺术交流,乘坐日照到平泽的班轮横渡黄海,来回都是18个小时。

秋高气爽,大海碧蓝,他长时间站立在甲板上。想到黄海的形成,想到古代中国人的东渡移民,想到当年从东方过来的遣唐使和留学僧、留学生,想到海上丝绸之路,想到在这片海域发生的一次次海战,想到中华民族的好多光荣、好多耻辱都写在黄海之上,他不由得心潮澎湃,双眼含泪。他第一次感觉到,黄海与自己息息相关。面对大海,他做出决定,《乾道坤道》写完后,就写海上的故事。

在那次横渡黄海中,他发现了船上的带工群体。这些中国人、韩国人,几乎以船为家。按规定乘客可以携带几十公斤行李。他们被两国的商人雇用,来来回回带紧缺物资过海赚取佣金。他查阅资料,去日照港采访,得知带工现象曾在英法之间、日韩之间十分活跃,但随着经济大潮的改变不再存在。中国山东半岛几个港口与韩国之间的带工,在经历一段辉煌之后,也走上穷途末路。一波一波,恰似潮水。于是,他写了中篇小说《下一波潮水》,发表在《十月》杂志,被《小说月报》头题转载。

从那时起,他对海洋日益亲近。在他的眼里,大海美丽怡人。他家离海有3公里,从窗子就可以看到。在书房工作一会儿,到窗前站着眺望大海,是他休养身心的最佳方式。他经常到海边,与大海做零距离的亲近。

更重要的,是他从理性上亲近了大海。他认识到,海洋对于地球极端重要。海洋孕育了生命,让地球成为生命摇篮。有了海洋,地球才成为宜居星球。海洋联通了世界,航运业让人类的联系更加便捷。人类与海洋共存以来形成的海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的行为影响了海洋,改变了海洋,进而让全世界面临生态灾难。对此,应保持足够警觉。

海洋成了笔下的主角

从2012年起,赵德发开始大规模创作海洋题材文学作品。

2015年,他完成了长篇小说《人类世》。他从地质历史学家提出的“人类世”新概念入手,写当今人类的种种造作对海洋的影响:海岸线改变、海平面上涨、海洋生物减少等等。书中写了一个从美国留学归来的年轻房地产商,填海造楼盘,显示着资本力量的强悍。他还写了一个地质大学老教授,忧思深重,却不被人理解。小说在《中国作家》2016年第1期发表,被《长篇小说选刊》第3期转载,获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

2018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经山海》。书中写了一个海边小镇,主人公是一个叫吴小蒿的女镇长。他让吴小蒿以农家女儿的眼光观望海洋,以大学历史专业的思维考察海洋,在海边建起一座渔业博物馆,用来展示海洋文明和渔业文化。这部小说在《人民文学》2019年第3期发表,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登上中国第四届长篇小说金榜,被改编成电视剧《经山历海》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

除了小说,他还以纪实文学来写海洋。2017年阴历六月十三,他参加日照市举办的“渔文化节”。目睹渔民祭海的盛大场面,与几位船老大交谈,他深受触动。他梳理了传统渔业历史,记叙船老大这个角色的历史性终结,写了两万字的《晃晃悠悠船老大》,发表在《中国作家》2018年第1期纪实版上,获得浙江省作协等单位举行的改革开放40年国际海洋题材散文大赛二等奖。

辽宁营口市有个鲅鱼圈,地处渤海湾北部,上百年来有许多日照渔民闯关东,到那里打鱼,有的已经繁衍了三四代。他听说后一直想去采访。2021年春天大连海事大学请他讲课,借机去了鲅鱼圈,从日照老乡那里听说了好多故事。他写了一篇1.5万字的《鲅鱼圈的诱惑》,发在《中国作家》2022年第2期纪实版。

“煮海为盐”为黄海立传

长篇纪实文学《黄海传》刚刚举办了新书发布会。这部书是山东文艺出版社约赵德发写的。起初他还有点犹豫。但他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能让他把身边的黄海全面地描画一番,把他30年来关于海洋的积累与思考诉诸文字。他停下正在进行的海洋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全力以赴准备为黄海立传。

首先是案头准备。他网购了许多书,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他读了许多关于海洋的书籍与资料。其中有基础性的海洋学著作,如《海洋与文明》《海洋变局5000年》《海权论》《海陆的起源》等。也有好多专业性较强的书籍,如航运史、渔业史、盐政史、海军史、海盗史、移民史等等。

这是一项艰苦而细致的工作。第一章《亘古沧溟》,分为四节“浩瀚大水哪里来”“洪州石河可曾有”“黄海之名何时得”“海中生物知多少”,总共不到两万字,但内容涉及地理学、历史地质学、生物学等许多学科,将其读透并融会贯通,才能写出来。完成书稿后,他列出的“主要参考文献”有70多种。

2022年夏天,他由日照出发,从黄海南端走到黄海北端。在他看来,这不只是一次为了写作《黄海传》所必需的采访,更是向黄海致敬的一个仪式。

他去的地方很多,包括重要的地理标志、沿海景点、渔村渔港、海上建筑、相关博物馆和展览馆等等,在多个地方与海洋渔业部门的人座谈,与渔民交谈。他在青口河入海口久久伫立,想像着爷爷当年赶着牲口来这里贩盐的情景。他走进盐城的中国海盐博物馆,看着丰富的展品流连忘返。他在“大江之尾海之端”界碑旁边,看长江与黄海泱泱交汇。

在辽东半岛最南端的老铁山海岬,看黄海与渤海联袂扬波。在鸭绿江入海口,看夕阳落到有甲午海战沉船的海域,看湿地上鸥鸟纷飞,生机勃勃。还到国家深海基地看刚去远洋考察归来的“蛟龙号”及其母船,看青岛的水准零点景区,参观山东港口展览馆和青岛港、烟台港、大连港、连云港,以及吕四、日照、石岛等地渔港……

有些事物,必须到现场亲眼看到,下笔才有底气。他在资料上看到,烟台山上有一块“燕台石”,清末浙江人林炳修于石上刻有四言诗十句。到现场看了,他发现这里刻的原诗与网上的有所不同。“镇海齐燕”实际上是“镇齐接燕”;“蚕而食之”是“蚕而食焉”。他拍了照片,在写作中改正。

沿苏北沿海行走,忽然在海边看到一处雕塑,原来是纪念小沙东海战的。此前,他对这场有16名新四军干部、战士、家属牺牲的海战并不知道,于是肃立致敬,写进了书中。

看到一些历史遗迹,他身临其境,引发了深深的思考。在琅琊台上,他感受秦皇漢武观沧海、求仙药的心情。在旅顺白玉山顶俯瞰军港,为当年北洋水师与俄国海军在这里的惨败感慨万千。行进在黄海西岸一座座桥梁和拦海大堤上,为天堑变通途而兴奋。到了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想到黄海亿万年历史,他更是思绪奔涌,回来专写一章《望洋兴叹》,作为全书的尾声。

通过阅读和采访占有了大量素材。他对它们进行提炼、挑选、加工、升华。他把这个过程比作古人的“煮海为盐”。他努力让自己成为“老盐工”,取来一罐罐、一缸缸黄海水,满腔热情去煮。烟熏火燎,日复一日。终于,熬出30万个盐粒子,组合成这部《黄海传》。

海洋是自己的归宿

《黄海传》全书完稿后,赵德发又到海边走了走。

看着大海的潮舌一次次舔着自己的脚趾,他突然十分感动。

他想,黄海亘久,万古澎湃,而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在短短的生命中,能与黄海结缘,为黄海作传,他感到欣慰之至、荣幸之至。

他对海洋的亲近,还在持续。

目前他正在写着海洋题材的系列长篇小说。第一部叫《月虹》,今年写完。他计划在70岁时,完成这个分为三部、篇幅上百万字的总体计划。

他和老伴早就商量好,也嘱咐女儿了,等生命结束后实行海葬,魂归大海。现在,每当看到海,他就想到那是自己的归宿,心中竟然是一种踏实沉稳的感觉。他说,这算是生死相依的亲近吧!

猜你喜欢
黄海大海海洋
大海捞金
东方湿地 黄海明珠
问大海
黄海简介
冬日的大海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令人兴奋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