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下经济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绿色引擎

2023-12-12 13:30熊立春王凤婷吴伟光
绿色中国·B 2023年9期
关键词:龙泉市林业森林

熊立春 王凤婷 吴伟光

新型的绿色朝阳产业

“林下经济”是我国提出的新型森林经营生产活动概念范畴,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现生态产品和服务价值、促进山区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业态。

广义的“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

2012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专门颁布《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了发展林下经济战略,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19年12月新修订的《森林法》首次明确提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并经过科学论证的前提下,可以合理利用公益林林地资源和森林景观资源,适度开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等”。这以国家立法形式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对林下经济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颁布了《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明确指出林下经济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兴绿色朝阳产业,林下经济产业既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实现山区农村“精准脱贫”与全面“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浙江省龙泉市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努力让林下经济产业成为农户增收的绿色引擎,取得了显著成效。该市以提高林地利用率和林业综合经济效益主要抓手,实施“一亩山万元钱”林业发展模式,鼓励广大农户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截止2022年年底,全市累计建成林下经济种养植基地以及森林康养基地2.6万亩,带动农户就业约5万人次,参与林下经济生产、加工、宣传和销售人员约4万人,约实现2000余户低收入农户家庭增收。

政府重视 政策配套

龙泉市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是全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市),是浙江省林地面积最大、森林蓄积量最高以及林业与社会发展关联度最高的区县(市)。截止2022年年底,全市林地面积398万亩,森林面积38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4.73%,林业产值为5.45亿元,常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中,超50%来自林业产业。

龙泉市高度重视“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和“浙江省林业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县”两项试点工作,积极盘活森林资源,通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努力实现“活树变活钱、叶子变票子,青山变金山”。

为了促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该市先后颁布或实施《龙泉市木本油料产业提升项目实施方案》《龙泉市森林可持续经营规划》,《关于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指导思想全面实施生态产业强市的意见》《龙泉市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管理办法》《龙泉市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一系列保障政策,支撑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增强林业富民能力。

“十三五”期间,龙泉市财政投入资金约10000萬元并引入工商资本约5000万元,重点支持建设林下种植(中药材、灵芝)、林下养殖(禽类、畜类、蜜蜂、棘胸蛙)、林下产品加工(笋、香榧、油茶)和森林旅游(龙泉山景区、披云山景区、昴山景区、森林人家、森林康养)等基地建设。每年另安排500万元用于“林区人家”提升项目建设。此外,积极吸收一批林业专业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充实林业基本队伍,逐步提高林业队伍整体素质,为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已实现“一亩山万元钱”基地31170亩,其中林下三叶青、铁皮石斛、灵芝的年亩均收入达1.3万元以上。

创新林业金融服务

2018年6月《龙泉市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管理办法》正式出台。按照规定,经营主体可以其基地的林下经济预期收益申请贷款,真正实现了资产流动。该贷款全称为“育林贷-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具体贷款额度以经营主体的林下经济预期产出收益价值确定,并且贷款只能用于林下经济生产经营活动。调研样本林下经济经营主体“项永年灵芝谷”、“龙泉市泉灵谷”和“龙泉双岙家庭农场”,均有林下经济预期收益贷款的经历,及时解决了经营资金周转问题并降低了融资成本。

龙泉市大力培育和扶持林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积极引导林地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经营大户集聚,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十三五”期间,龙泉市培育新型经营生产主体70家,其中森林小镇5个、林业专业合作社10家、家庭农场30家、村级惠民担保合作社5家、森林人家20家,进一步壮大了林下经济经营力量,调动了农户生产积极性。

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瓶颈

尽管林下经济作为朝阳产业在各地受到热捧,对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但当前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仍面临一些瓶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林下经济定位不高,缺乏科学规划引领。林下经济产业是一种新的产业业态。尽管产业发展门槛较低、见效较快、综合效益较高,但要使林下经济成为地区未来发展的主导产业,不仅需要在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选准产业发展方向,避免因无序竞争和市场饱和,导致产业发展受阻。因此,制定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尤为重要,访谈发现,一些地区并未针对林下经济产业制定系统、科学的发展规划,导致部分林下经济产品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主观意志决策、缺乏科学论证、盲目跟风等现象,对未来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二是技术服务支撑薄弱,生产经营标准化低。强有力的技术服务支撑,并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生产,是支撑林下经济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并确保产品品质的前提。从实地调研情况来看,目前专门从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相关研究机构及人员十分匮乏,对于林下经济优良品种选育、经营模式、产品储存与精深加工等关键环节的技术研发与技术储备不足,难以对林下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调研发现,目前绝大多数林下经济产品尚未制定较为规范的生产经营标准,经营者主要依靠经验实施种养殖方案,难以确保产品生产生态化及其品质优质化。

三是经营主体实力不强,带动引领能力偏弱。经营主体是引领带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目前龙泉市相关龙头林下经济经营主体数量偏少,而且现有相关经营主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市场拓展能力有限,对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支撑与带动作用尚未真正发挥。值得关注的是,多数林下经济经营主体负责人为农民,学习新知识、新理念以及营销模式的意识不足,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尽管有企业参与林下经济经营,但参与程度还不高,并且大多面临土地、基地配套设施服务、高素质劳动力不足、产品品牌不多和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

四是配套生产设施不足,基地扩大规模受限。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直接相关的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尤其是林下种养殖基地配套基础设施待完善。主要表现为:产业道路、育种、晾晒、储藏、管理房、丁字桥等配套设施条件较为薄弱;生产设施用房建设土地审批门槛高;农村电商网络功能发挥尚不充分,林下经济基地扩大受限等困难,导致产业规模化经营程度不高,处于低收益甚至无收益的徘徊阶段。

多措并举促林下经济

为了提升林地综合开发水平,更好地发挥林下经济促农致富增收作用,应充分利用森林资源生态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产业,多措并举破解林下经济发展难题。

一是科学制定产业规划,实现林下经济产品多元化。加强宣传和引导,注重产业发展特色,形成“林下抓种植、林中抓养殖、林间搞旅游、林上搞采集”的立体林下经济发展格局,通过制定龙泉市林下经济产业总规划,按照林下经济一村一品,多镇一带,打造浙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中心、全国林下经济产业重点县。同时按照现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模和条件,加强区域内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和示范点的建设。既要保障区域内林下经济产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又要在区域内部实现一定差异的产业发展格局。打造特色林下经济产业的同时,要兼顾区域内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小众的林下经济产品发展,例如地方唯一性、仿野生等类型的产品。实现林下经济产品多元化,满足人民群众对林下经济产品需求的多样化,使之真正成为林区经济和农民增收的支撑产业。

二是提升技术与服务支撑,实现生态化标准化经营。林下经济产业依托森林发展,产品生长周期长,需要一定技术积累与服务保障才能支持产业持续发展,实现生态化标准化经营。因此,应建立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研究机构,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支撑林下经济产业研究技术力量发展,为林下经济产品种苗选育、产品研发、生产技术提升、经营标准制定、产业链延伸和销售市场调研等全产业链发展提供帮扶,形成特色的林下经济技术支持体系。主动运用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强产业高层次技术人才下沉乡村,打通基层林下种养殖关键技术屏障,并通过科技特派员对本地乡土专家进行培训指导。在此基础上,制定区域林下经济生态化发展标准体系,积极发展绿色生产方式和绿色产业,不仅需要从源头上控绿,还需要从生产的各个节点上调控,加大绿色生产和研发投入力度,打造具有绿色内涵的公共品牌产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绿色林下产品。

三是人才資本“两进两回”,壮大林下经营主体。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离不开专业的产业人才和乡贤能人带动。“两进两回”经验,即青年人才回乡村、乡贤回乡村,技术、资金进乡村。搭建两回人员相关的林下经济自主创业平台,培育新型农创客。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返乡人员创业创新热情。要留得住人才,为相关人员做好配套服务和政策咨询工作,对创业创新典型进行褒奖,力争引进技术可用,资金投入有回报,促使两回人员能够真正扎根乡村做实林下经济产业。在此基础上,积极培育专注林下经济经营的林业新型主体,如家庭林场、林下经济合作社、精深加工企业等,通过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来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与增收,让新型经营主体成为林下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力。

四是完善配套基础设施,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一般而言,自然条件较好、适宜发展林下经济的部分林区较为偏远,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足。为了破解上述难题,需加强交通、林下经济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加强种养殖基地产业路建设、完善种养殖基地林下产品采收加工基础设施设备配置。尤其要对已建成的种养殖基地相关产业路、棚舍、生产和管理用房等直接服务于林下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用地,纳入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用地范围进行审批。此外,通达的物流运输体系、电子商务体系也亟需建立,从而与配套基础设施共同补齐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硬件短板,保障优质林下经济产品快速进入消费市场,降低生产、销售成本,增加产品收益,最终实现农民 增收。

(熊立春: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木材安全国家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凤婷: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吴伟光: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

猜你喜欢
龙泉市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浙江省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究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龙泉:政府规划议案被暂缓表决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如何发挥地灾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以龙泉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