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嘉 文
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86.5亿元,同比下降2.33%。
在已公布今年三季报的10余家调味品企业中,超过半数企业营业收入、净利润下降:“酱茅”海天味业营业收入、净利润双降,中炬高新、加加食品亏损,佳隆股份净利润同比下降1421.43%。
调味品卖不动了吗?
在位于北京南三环的某大型农贸批发市场内,刘平租了个十几平方米的门店,专门用来卖米面粮油和调味品,其货架上的调味品都是2023年上半年的产品,也有2022年的。“我也想进8月以后的新货,但是厂家不给,他们也要消化库存。酱油的保质期在18到24个月,日期越往后的产品肯定越不好卖。”
记者致电给刘平供货的经销商,对方表示,海天味业日期最新的货品是5月、6月的货,厨邦、千禾的货最新的也是7月左右的,9月、10月生产的货几乎拿不到。
“后续品牌可能会通知产品涨价,这样商超也会加速这波库存的销售速度。”上述经销商坦言,“我们的库存压力较大。现在供给各个渠道的产品价格不一样,日期越新的产品价格越贵。像社区商店、小卖铺的产品销售速度快,他们也尽可能会选择进货价格便宜一些的产品,然后通过‘打折’‘特价’等促销手段尽快把产品卖出去。”
卖不出去的调味品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海天味业董事会秘书对投资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在努力调节经销商库存水平,确保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
库存高、产品卖不动或也是巨头们难以突破业绩增长困境的一大原因。
当前,调味品巨头普遍面临业绩增长压力。今年前三季度,海天味业实现营业收入186.5亿元,同比下降2.33%;实现净利润43.29亿元,同比下降7.25%。加加食品实现营业收入12.18亿元,同比下滑4.28%,亏损2537.76万元;中炬高新的亏损约12.72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403.89%;佳隆股份的净利润同比减少1421.43%。
巨头们的日子过得也不太平。今年10月,海天味业的股价创2019年3月以来的新低,市值也从曾经的超过7000亿元缩水到如今的2050亿元,跌幅超过70%;中炬高新深陷“高管内斗”,中炬高新董事长余健华公开表示,中炬高新错失了不少发展机遇,管理团队频繁更换,主营业务无明显发展,产品创新后劲不足,产能扩张缓慢,经营业绩连续下滑;加加食品的控股股东卓越投资及实际控制人杨振、杨子江、肖赛平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成本上涨是巨头们业绩遇阻的首要原因。海天味业表示,公司于2021年底提价,主要产品提价幅度在3%-7%不等,提价综合考虑了成本变化、销售策略、企业持续发展等多种因素。提价对毛利和利润的效果之所以不太显著,主要是由于近年来成本端超预期上涨所致。
加加食品则表示,公司主要原料为大豆、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受到国家产业政策、国际市场价格及国际贸易关系影响。原材料价格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
库存高、产品卖不动或也是巨头们难以突破业绩增长困境的一大原因。海天味业对投资者表示,今年三季度末相对于二季度末的渠道库存有所下降。但多位进购海天味业旗下产品的经销商均对记者表示,目前仍在消化库存,且今年内,供给各个渠道的产品或均要以库存为主。开源证券表示,当前行业弱复苏,海天味业仍面临渠道高库存以及低利润率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为走出低谷,调味品巨头们开始做出战略调整,制定新的战略规划。
海天味业表示,调味品行业是充分竞争的行业,近年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经济周期的波及,行业发展受到一定冲击。公司也在应势而变,加快在产品、渠道、供应链、内部管理等方面的变革,更加贴近市场和消费者,从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力争未来5年企业能恢复到正常增长的曲线上。
加加食品也表示,在未来5年,公司将实施“1+1”品牌战略,“加加”专注于以酱油为核心的调味品;“盘中餐”专注于植物油,产品主要以纯正花生油、花生调和油、茶籽调和油等包装油为主,向中高端食用油市场发展。
中炬高新也表示,公司正在开展未来三年发展战略及目标规划工作,将重点聚焦调味品主业,力求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超一流的健康食品企业集团。
“制定战略规划是为了给投资者信心。”有投资者在海天味业的投资者论坛留言表示,现在看来,调味品企业还没找到突破业绩增长瓶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