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与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4-01-31 21:50王瑞军朱世荣刘中深胡志凤李东周永福成国力王杨王东纯王小军朱文才
食品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人才能力教育

文 王瑞军 朱世荣 刘中深 胡志凤 李东 周永福 成国力 王杨 王东纯 王小军 朱文才

1.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黑龙江省工信委食品农产品;3.哈尔滨米旗食品有限公司;4.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

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行业市场内部的人才都处于饱和状态,但是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市场上的岗位有限,人才的饱和、岗位的缺乏提高了学生们的就业难度。很多专业的人才饱和度非常高,导致现阶段的专业不对口现象十分常见,高校的就业率也不能达到标准,而且每年还有高职院校、中职院校学生需要就业,大批的下岗人员需要再就业,这加大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导致我国每年的就业形势呈现超饱合的状态。高校通过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能够有效的提升就业率,这对学校和学生都是十分有利的,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能够吸引更好的生源,学生也能运用自身的能力在各个行业施展拳脚,发挥自身的价值,实现理想抱负,同时能为社会提供一定的工作岗位,有效的缓解了现阶段高效毕业生和社会的就业压力。

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迅速,为了培养更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各高校不同程度实行了扩招政策,可以使更多学生有受到高等教育机会和获得高等教育资源。与此同时,当高等教育在群体规模中逐渐扩大的基础上,我们也要通过不断的教学改革,来确保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有效促进社会的进步。要提高教学质量,改善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和教学方式,首要任务就是能够满足现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发展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目标,并不断督促内部教师向着发展目标前进。创新创业作为能力目标,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应该得到全面支持,但同时要特别关注,创新创业与其他学科建设目标相比更为复杂,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创业者应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成为全能型人才,创业成功率才可能提升,这对创新创业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促使各高校开始积极探索适当的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型。

“渐进式”创新创业教育人才模式,主要是针对没有大范围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院校,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步骤:首先,让学生知晓创新创业的价值和重要性,特别是创新创业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性,从而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此项学习的兴趣。其次,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的过程中,利用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实训平台等场所为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的场地和配套支持,保证学生们在校期间可以积累真实创新创业的经验,利于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再次,要对以上的实训工作进行实践模拟,给予学生了解企业内部的场景的机会,让学生切实参与到全真模拟创业当中,感受在社会上创业的特点,为后续的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最后,高校应该邀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与学生展开面对面的交流,开展有关创新创业的讲座,对学生们的困惑给予指导与建议,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支持,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一体两翼”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针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管理学学生而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中的“一体”指的是发挥创新创业教学作用的创业学院,“两翼”指的是面上的覆盖和点上的突破,面上的覆盖是针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类有关创业的活动或比赛,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将此项工作逐步的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创新创业学习;点的突破主要是指创业指导团队对学生在创业学习过程当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保证有效解决学生创新创业道路上面临的难题,确保学生们的创业之路能够顺畅,提高创业学院整体的教学质量,保证学校的创业成功率。

这种模式是针对具有良好创新创业意识的金融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这种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教师或企业内部教师为导师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项目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学生也会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当学生在创业过程当中寻求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的帮助时,导师团队要做出合理的解答,保证教学质量的及时性和科学性,降低外部环境对于创新创业学生的影响风险,同时也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保障机制,在学生创业能力提升同时,对于他们创业成功的可能发挥正向引导作用。

为了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意识,首要任务就是优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方案的制定符合现阶段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发展规律,更好的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创新创业人才教育的优点。创新创业教育“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根据各个专业特点来开展的,各个专业应该根据不同的特点,制定出符合本专业发展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简单的借鉴其他专业的方案,这种做法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们的能力,所以,方案的制定应该具有针对性、前瞻性,满足专业教学的发展需要。

为了促进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应该建立健全的保障措施,并完善运行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人才培养方案顺利的开展,向着预期的发展目标稳定前进。制度内容应该包括加强平台建设,提高实践场地教育教学工作质量,以此确保我们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得到高效执行。培养能够紧跟时代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保证教育事业的先进性。同时也要注重引进先进设备,在各种设备的辅助之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而且这也有利于高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按照制度办事,保证各项教育工作符合行业标准要求,学生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配合。

对于学生而言,可能对现阶段的发展形势比较模糊,缺乏创新型思维,这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极其不利的。因此,在工作过程中,应该促使学生强化创新型思维意识,这才符合现阶段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创新型思维与传统的思维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思维的培养能够促使学生们发现或者寻找新的方式,是重要的思考过程,能够将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落实到实际情况中,学生们会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种创新型思维也是促进创业者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既要满足学生创新思维的锻炼,又要保证教学方案的顺利落实,这能够提高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确保教学水平能够达到行业内部标准要求,这样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型思维,能够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幻莫测的环境,积极发掘现阶段市场发展的方向,更好的开展创业工作。

创新型内在素质的培养是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根本要素,在新时代环境下,对于人才的要求也逐渐多元化,内在素质能力的培养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竞争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对学生而言,自身的内在素质可能会涉及到知识、情感、技能等多个方面内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的传授有关专业领域的知识,还要对学生的精神层面和心理结构层面进行优化和教育,这样也能够促使学生们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强大的抗压能力,在实际的创新创业过程当中,可能会面临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内心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树立积极的心态,在压力来临时也能够展现出超强的意志力。此外,在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也应定期开展培养学生素养的教学活动,带领学生一步步的完成计划目标。

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离不开有效的监督管理,高校领导者应该肩负起监督管理的责任。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领导者应该关注毕业生创新创业成功率,以实际的成功率为要求,保证学校内部的教学质量。此外,还要定期对创业指导教师的能力进行考核,鼓励教师走出学校、走进企业,明确现阶段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的创业教学能力。学校还应该与多个企业进行交流沟通,寻找与本学校适合合作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实践机会,还要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积累到相关的实践经验,为后续的创业打下有力的基础。

因此,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采取如下措施。

注重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培养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高校应该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创业市场和机会,掌握创业技巧和管理知识,提高创业成功的概率。

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活动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活动。高校应该为学生开设实践课程,并引导学生走进实践。

建立创业孵化和创业投资机制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建立创业孵化和创业投资机制。高校应该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投资机构,为学生提供创业支持和投资资金,促进学生的创业实践和创业成功。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和资源。

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同时,高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益意识,引导学生发挥创新创业的积极作用,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高校应该引进和培养优秀的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需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与就业的对接度和效果。

加强评估和监测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加强评估和监测。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评估和监测体系,对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效果和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估。同时,还应该加强对创业市场需求和趋势的研究和预测,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和创业服务的策略和举措,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

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大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出台有关创业型人才的政策和规定。

综上所述,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需要注重创新意识和创业素养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创业孵化和创业投资机制,注重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评估和监测,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好工作,才能实现高校培养创业型人才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培养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社会发展的趋势,能够有效缓解当前阶段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现阶段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三种,教师应该在现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教研组也应该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制度,利用创新思维进行人才培养,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内在素质能力,同时加强高校领导者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监督力度,保证能够切实提高毕业生创新创业能力。

猜你喜欢
人才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人才云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