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军年
创新是在原有知识经验储备的基础上,对特定领域的知识信息进行解构内化与迁移应用,从而生产出新知识经验的过程。目前,很多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往往过度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记忆与理解,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都较为单一,无法帮助学生对语文知识技能展开迁移应用与创新实践,导致学生大多缺乏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在既有知识储备基础之上,通过对知识信息的深入剖析以及迁移应用将它转化为具有应用价值的新知识的行为,创新强调跳脱出传统思维与常规视野的限制,学会在所接受的知识信息内容中发掘具备利用价值的关键重点,再将它转化为新的产出内容。常规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仅关注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记忆程度,导致很多学生在面对各类文本时往往只按照固定的、模板化的思维方式来对文本信息进行搜寻、分析与应用,缺乏运用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对文本内容进行非常规探索的能力。学生对文本信息的真实内涵缺乏深入洞察与理解,语文综合素养难以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能够让学生学会跳出常规的思维模式,使用全新的眼光去审视看待语文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并运用联想思维与丰富的想象力将看似不同的知识内容进行关联与衔接,进而从中发现新的知识规律,对语文知识体系进行拓展延伸,学会在原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构建具有独创性的新知识内容[1]。在长期的培养训练之下,学生的信息筛选与整合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认知思维与实践应用能力也会得到全面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会得到不断提升。
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学校、教师、家长均保持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思维,认为课堂教学的关键点在于提升学生对教材知识内容的记忆与掌握水平,而非帮助学生把握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时,很多教师会让学生对考试重点进行机械性记忆,而学生由于缺乏对语文知识的深入洞察与理解,思维灵活性受到限制,难以发现不同语文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因此受到阻碍。一方面,僵化的应试教育理念使得现阶段很多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模式过于保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机械性记忆,没有预留足够多的时间合理规划课堂教学的流程并设计有效的课堂互动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另一方面,应试教育理念更强调向学生灌注知识信息,学生的自主性受到了抑制,难以对语文知识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创新能力也无法得到有效培养。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背景下衡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依据,与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知识联想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实践应用能力等有着密切关联。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进行提升,从而帮助学生依托对既有知识的迁移应用来进行创新。但在现阶段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能力水平以及性格品质不够了解,往往会采用错误的教学方法来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训练,从而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难以达到预期目标。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时所选择的教学内容局限在教材文本之中,没有使用各类信息技术工具来对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延伸,严重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在规划语文课堂教学流程时仅安排了对学生单向输出的环节,没有通过组织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至日常实践中,导致学生难以在实践应用中巩固自身的创新能力,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
不同学生因家庭背景、认知水平、思维能力以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的差异在创新能力水平上有着不同表现。要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教学培养模式,让学生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但在目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因课程教学的任务量较多,往往忽视了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心理需求以及外在能力表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缺乏客观、准确的衡量评估,难以找到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正确着力点。另外,教师也没有根据不同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差异设置科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方案,导致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无法及时追赶教学进度,而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难以感受到课堂教学中各类知识要点与难点问题的挑战性,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高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以质疑与批判的眼光来审视所接触的各类信息内容,不全盘接受或相信他人总结的知识经验,而是能够通过独立思考与观察实践来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积极发现问题、探索新知。例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正式开始之前借助多媒体设备所呈现的多元化教学场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与后续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导入问题,让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独立思考,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在设置导入问题时,教师需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知识要点进行分析,让学生尝试以不同的眼光与思维路径重新看待固有的知识经验,学会对固有观点展开质疑批判,探索更多超出常规限制的想法,从而对原有语文知识体系进行创新[2]。
例如,在教学《谏逐客书》时,教师可以先使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与秦王朝相关的纪录片或影视作品片段,让学生大致了解秦王嬴政决定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的相关历史背景,并向学生提问:“如果你是秦王嬴政的客卿,你会赞同秦王嬴政的决策吗?”“如果你不赞同秦王嬴政的决策,你会怎么劝谏呢?”借助这一导入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将历史背景迁移至现实生活中,从而尝试调动自己的思维解答问题,锻炼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多为单向传输,学生在课堂上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主动思考与探究,思维难以得到有效地激活,创新能力的培养也受到了较大阻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要跳脱出传统教学思维理念的限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重新定位自己在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从领导者与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与陪伴者,并在这一教学思维理念的基础上开展课堂互动交流,鼓励学生与教师以及不同学生之间对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会对固有知识经验体系进行质疑批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聆听学生的表达,给予学生充足的发言机会,从而引导学生有逻辑地梳理自己的观点并进行顺畅清晰的表达。在学生发表观点之后,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从而让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在语文学科知识中进行思考与探寻,找到具有应用价值的创新点[3]。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学生能够与教师以及同学交换彼此的想法,在观点的分享与高质量的辩论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创新思维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教学《记念刘和珍君》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后两节展开讨论,分析鲁迅对刘和珍君为向政府请愿而牺牲这一代价的看法,并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探讨这样的牺牲是否有意义,从而让学生跳脱出文本中作者观点的限制与影响,构建属于自己的理念体系,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
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让学生接触到丰富多元的知识信息,提取与常规知识体系存在一定差异的信息内容,通过对差异点的分析判断与深入研究找到创新点。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拓展延伸,避免将学生的思维、视野局限在教材内容中。教师可以在分析文本时引入学界不同派别对文本内容的观点,让学生自主研究与文本相关的各类研究资料中的具体信息内容,跳脱出固有体系与专家权威解释的限制,在参考不同的观点后展开独立思考,根据既有知识经验逐步构建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对文本做出新的诠释,从而全方位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让学生在与更丰富的知识信息进行接触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与能力[4]。
例如,在教学《祝福》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拓展《狂人日记》这一阅读材料,让学生分析对比鲁迅是如何表达底层人民群众的苦难的,以及在表现方式与表达效果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鼓励学生在对比分析中对文本进行新的阐发,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包括对学生认知思维的激活,还需要让学生在各类实践活动中对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内容进行迁移应用,从而将创新思维转化为实际创新成果,进而实现创新能力的有效锻炼。为此,教师需要结合语文课堂内容设计丰富多元且充满趣味性的课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应用汉语知识,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并结合文本展开创作实践,在创作中体会文本内容是如何组织编排的,掌握文本的基础脉络架构。此外,教师还需让学生尝试跳脱出固有的创作思维体系,将课堂上所学习的以及课后阅读调研中所获取的知识信息应用到创作活动中,融入生活经验与情绪感受,学会在创作中表达自我意图,充分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例如,在教学《故都的秋》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围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自然风景展开创作,学习郁达夫在文本中所使用的表达手法,并内化为自己的创作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与创新。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加大了对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的需求,现代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也使得高中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能够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使学生能够更加灵活地迁移应用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水平。而现阶段,很多语文教师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关注,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且僵化,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难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教师需要通过合理设置问题、引入多元情境、组织创新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展开创新思考并参与创新实践,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