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互联网新闻频道的实践路径
——来自台湾中天新闻的转型观察与思考

2023-12-12 00:48:54杨尔希
传媒论坛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主播

陈 超 杨尔希

台当局“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以制播新闻内容屡次违规、内部自控机制失灵、新闻制作受到股东干扰等为由[1],未通过一贯主张两岸和平交流、反对“台独”的中天新闻台换照申请。中天新闻台于2020年12月11日被迫从有线电视网下架,成为台湾地区历史上首个被台当局关闭的有线电视台。面对民进党当局的“赶尽杀绝”,中天新闻果断转型进军新媒体,王牌栏目整体移师至互联网平台,并探索增加具有新媒体调性的新闻产品。

这一身不由己的“乘风破浪”,被视为岛内传统电视的一次“大象转身”。纵观近三年来中天新闻的表现,似乎印证了此前台湾地区多位新闻传播学者“转型数位、绝处逢生”的判断:开播第一年,中天电视频道订阅数暴涨成为台湾地区最大的新闻YouTuber,YouTube上的观看数达到24亿,拿下当年23个热门事件观看次数第一名。[2]同时,Facebook粉丝专页追踪者以62%的速度高速增加。此后,中天电视又获颁YouTube“年度数位转型大赏”,[3]YouTube网红频道粉丝数排名在台湾地区位列第12名。[4]可以说,互联网新闻频道的“中天模式”开始成为一种现象,接受来自各方的掌声与嘘声。其为传统媒体思辨融合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实战经验,这也是本文研究的缘起。

无论传播载体与传播渠道发生怎样改变,作为组织存在的媒体,始终绕不开如何维系正常运转、解决更好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来说,就是媒体要在公认的评价标准下,让生产的内容直接或间接产生价值,达到变现之目的。传统媒体圈层,通常把收视率高低作为判断栏目或频道价值大小的依据,以求获得充足广告投放支持。进入新媒体赛道后,判断依据变成更直观的网络流量。这些量化后的粉丝量、点击率、点赞数,不仅与媒体的平台收益挂钩,还影响IP价值开发与商务拓展的可能。回归当下中天新闻的现实情境,较为理想的运行状态是合理减少制播投入,最大程度带入更丰富的流量。检视发现,彻底转型网络制播后,中天新闻的内容运行架构主要由内容制播平台、经营平台、粉丝互动平台构成。新架构试图体现轻量化特征,强调三者之间的系统性、协同性与促进性。本文拟从内部平台框架入手,检视其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具体运行情况,试图找出促进互联网新闻频道发展的关键。

一、内容吸引力:关键领袖、互动议程与融入垂类

建立互联网思维是尽快适应新媒体、融入新媒体的前提。新媒体环境下受众以用户、内容以产品之名出现,要求内容创作者不断洞察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稳定满足且持续保障用户体验。在用户中心理念指引下,中天新闻重构了内容制播体系,不断从品质、投入、流量三个维度探索平衡点。除了保留新闻部、社群中心等原有核心内容生产部门外,中天新闻还瞄准互联网垂类新闻市场,增加了以猎奇、健康、旅游生活、选举等为主题的新闻生产部门。

(一)培植具有辨识度影响力的意见领袖

中天新闻主账号延续了24小时大时段播出,但明显减少了整点新闻播报频次。主要表现在从14点时段开始,持续增加《大新闻大八卦》《头条开讲》《正常发挥》《全球大视野》等新闻评论类的直播比例。从侧重新闻现场转向注重观点输出。中天新闻的“新闻深一度”路径,实则是打造网络时代具有标识性的意见领袖(Opinion Leader),进而提高在网络公共平台的话语权与影响力。目前,中天新闻意见领袖的培养以主播与常驻嘉宾为主。

主播中心制是中天新闻培养主播型意见领袖的重要方式。通过对主播人气、涵养学识、语言表达、擅长领域等关键要素考量,匹配适合的新闻栏目类型,做到人尽其用、有的放矢。实操中,主播与栏目高度捆绑。频道在日常宣传推广,或者在YouTube小窗直播预告时,都会将主播形象照与栏目名作为展示重点。当然,形成意见领袖的关键还在“内功”。以《晚间新闻——卢秀芳辣晚报》为例,晚间黄金档是各家新闻频道争夺的焦点,较其他媒体播报制作好的新闻片不同,中天新闻在《晚间新闻》的呈现上采用大量的新闻PPT和现场访谈,因此,对主播的信息抓取、逻辑表达、临场发挥等驾驭能力有较高要求。中天新闻选择从业30多年、多次荣获电视金钟奖、华鼎奖等殊荣的卢秀芳坐镇,一方面保证了新闻品质的专业性,另一方面其亲和力和对岛内社会乱象的辛辣评论形成鲜明反差,收放自如的表达进一步凸显了主播价值。另外,自带流量的人气主播丹申广,在《正常发挥》中常以犀利幽默的方式,评论政治挖掘内幕、监督时政嘲弄政客为看点,在树立栏目独特的风格的同时,也成就了主播在部分网友中“意见领袖”的位置。

常驻嘉宾则扮演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的角色。他们往往深耕某个行业或领域多年,拥有多元可靠的信息渠道,观点与见解被相关群体接受或信任。以新闻深度开展同题差异化竞争,常驻嘉宾的分量至关重要。频道尽可能避免常驻嘉宾戏剧性、情绪化地表达立场,而是提倡科学、理性、克制地阐述观点,提出有利于事件向好发展的建设性意见。2022年,台湾地区疫情暴发之际,“流行疫情指挥中心”的一系列错误指挥,导致岛内各种防疫乱象频出。中天新闻持续邀请台当局前“健康署署长”、公卫专家邱淑媞做客《晚间新闻》。邱淑媞对各方最新数据信手拈来,并以丰富的公共卫生实务经验,对台当局强行通关自产高端疫苗、筛检程序合理性、防疫旅馆漏洞等进行了事实分析说明。同时,为雾里看花的台湾民众及时梳理科学的自我防疫策略,提升了节目社会价值,赢得了网友认可。再如,两岸问题专家赖岳谦,一直致力于戳穿蔡英文当局所谓“抗中保台”说。他擅长在政治新闻中抽丝剥茧、由小见大娓娓道来,既合情又合理。儒雅、谦谦君子的正面形象,也让赖岳谦在台湾“名嘴”中具有较高辨识度。

(二)把“热点”变“亮点”的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引导舆论尤其是网络舆论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影响社会的重要方式。在建构内容传播影响力上,中天新闻以“敢说真话”“壮大监督的力量”为主打,放大编辑部门的信息整合、策划能力,强化对相关新闻热点事件的抓取速度,及时提取具有讨论价值的议题,力争引领网络热门话题。

面对政客论文造假、疫情乱象、“莱猪”入台等社会热点时,中天新闻在议程设置上追求最大化靠近真相,监督当局是否滥用公权力。邀请事件中的核心利益关系方独家发声,以此披露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进而形成新的讨论话题,在推动议程设置上占据主动性。

多元互动是中天新闻开展议程设置的另一大特色。从现阶段实践表现看,一是基于网络实时互动性,在直播过程中第一时间将网友的观点与态度,通过大屏、滚动字幕、主播播报等方式呈现;二是开设以记者“辫子妹”为特色的街头海采投票,捕捉民众对社会热点话题的第一态度,形成话题讨论切口;三是趣味互动,在《晚间新闻》增加“大家来造句”环节。编辑从当天新闻事件中选取具有争议性的同期作为“造句模板”,邀请嘉宾和网友一起“脑洞大开”造句,表达对某一政治人物或新闻事件的观感。

(三)大直播+短视频的垂类引流

垂类赛道是互联网资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多元化的话题剑指引流增量。中天新闻在拓展生产垂类内容时,充分考虑了在地化风格,细分了台湾地区受众关心的话题。同时在垂类内容生产时,注重了融通与融合。

一是强调共时性。加大“一刀不剪”的直播力度。具体做法是:对于网友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在其子账号开辟直播窗口。网友看到的不再是媒体加工过滤的只言片语,而是完整经历新闻现场。网友也可在直播过程中留言,由现场记者及时追问新闻当事人。二是深耕Facebook等社交平台,抓取可作为垂类动态的素材开展短视频加工。同时,研判稿件池中具有垂类流量的新闻片段,进行二度包装。

二、经营平台影响力:借船出海与多路变现并进

“触网”后的中天新闻对“经营”的概念进行延展,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对制播内容落地渠道的经营;二是借渠道引流经营IP等资源获得盈利。前者解决的是新媒体环境下内容的覆盖问题,后者解决的是机构整体的生存问题。

(一)借船出海:多渠道、多平台分发

在深耕互联网播出平台实践中,中天新闻一方面保留了在中天新闻网、快点TV等自营网络平台的播出渠道,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在YouTube、Facebook、LINE等商业平台布局,多渠道“借船出海”模式,主要有三方面好处:

一是规避搭建网络视听平台成本。另起炉灶建设和维护网络视听平台,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人力投入,还避免不了平台培育的时间成本。长期对接市场的互联网商业视听平台,基础功能较为完善,在稳定性、安全性上也更胜一筹,大大减少了运维成本。二是有利于更加接近用户。比如,YouTube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影片搜索与分享平台,数十亿用户使用该平台发布和观看视频。因此,选择在YouTube开设播出渠道不失为融入互联网主流视听平台的主动而为。Facebook日活跃用户数近1900万,其群组、分享等功能,为中天新闻网络社区传播提供了平台。三是有利于人群覆盖最大化。网络平台的差异性客观上会导致分众化的出现,因此积极占领平台有利于在交叉中实现网络平台的全覆盖。中天新闻作为台湾本土媒体,立足台湾市场,主动与LiTV线上影视、YAHOO新闻网等本地人常用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开通观看渠道满足覆盖需求。

利用上述平台,中天新闻还呈现出主账号(频道账号)+子账号(栏目账号)+新闻碎片(视频拆条)的矩阵式传播。给予用户更多观看选择。

(二)多路变现:流量收益、文创收益与电子商务

围绕变现经营,中天新闻既遵循常规动作,也适当尝试自选动作。从常规动作看,主要是内容输出的平台变现。平台收益是中天新闻不容忽视的重要渠道。根据平台收益评价体系,各档栏目中主播都会邀请观众按赞、订阅,同时点击子频道观看直播。另外,中天新闻还会制作短片,请观众对中天新闻发布的视频观看30秒以上,以此获得平台奖励。

从自选动作看,中天新闻至少采取了三种模式:一是以“捍卫言论自由”名义公布捐款二维码,邀请网友通过汇款方式支持中天新闻发声。二是文创产品模式。通过在产品中植入中天元素进行售卖。三是电子商务模式。类似传统电视的广告播放,中天新闻多介绍旗下“快点购”购物平台相关商品,同时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以滚动字幕等方式介绍相关甄选产品。

三、粉丝凝聚力:以会员制增强用户黏性

品牌IP(Intellectual Property)常直译为知识产权,其建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以内容为媒,通过特征性的叙事方式和表现形式,逐渐导向某种价值观,被类型人群认可支持并产生黏性。创办于1994年的中天新闻,长期深耕新闻领域,在屡次重要报道与行业专业奖项加持下,已形成了自身的新闻品牌IP。最具辨识度的是品牌Logo,与荧幕上的主播记者、新闻摄影棚、SNG直播车等要素,共同构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天新闻品牌IP。它们作为中天新闻的态度显性表达,影响粉丝的价值认同。进入互联网平台后,这类粉丝不仅是稳定直播流量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创收的重要支撑。

“会员制”是中天新闻目前粉丝经营的重要方式。根据规则,粉丝每月支付会员费得到中天新闻的特别礼遇。以每月支付1000元新台币为例,会员可享有网络线上主播见面会、生日当天主频道滚动字幕送祝福、参观中天新闻摄影棚及制播场景、获取中天新闻台历、主播签名照等独家商品,以及相关演出或景区门票。另外,中天新闻还将会员的特别权力开放到旗下电子商务贩售产品,以折扣等方式进一步体现会员的“与众不同”,增加会员与中天新闻IP品牌黏性。

四、潜存隐忧:网络KPI下的新闻品质取舍

尽管中天新闻的互联网频道已运营近三年,但压力与挑战依然有增无减。一方面,中天新闻要维系并拓展日常流量和粉丝增量KPI双达标;另一方面,因高度依附于YouTube平台,中天新闻还要遵循其盈利规则与分成模式。

从YouTube官方统计数据看,中天新闻总收入总体呈上涨趋势,资产净值大约为1亿新台币,预估每月赚取412万新台币。不过有相关人士指出,上述收益与有线电视相比仍有不小差距。除此之外,其“斗内”认购累计金额虽在全台湾地区最高,但经过平台分成后实际收益也大打折扣。初步估算,目前,中天新闻需要日均浏览量至少超过100万、“斗内”金额日均超过200万新台币才能维系其正常运转。

当前,试探新闻品质底线的做法也应引起重视与反思。新闻品质关乎公信力与影响力,是媒体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因素。但在网络KPI的倒逼下,中天新闻也出现了失范现象。

唯流量论下的泛娱乐化倾向。互联网的交互特质让严肃的新闻播报兼具专业性与互动性。可在流量力压下,新闻品质发生了摇摆,主要表现在对互动“度”的把握失衡。以主播、嘉宾与网友互动为例,为了达成主账号或子账号订阅及点击观看数任务,主播和部门嘉宾在节目允诺达到相关数字后将满足网友提出的要求。于是,有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跳网红热舞,有主播边吃汉堡炸鸡边播新闻,还有主播cosplay漫画人物主持谈话节目。另外,一些男性嘉宾在网友的怂恿下,在直播间涂口红、脱衣服秀腹肌。上述互动与新闻议题的讨论无关,如此“放飞自我”本质是对某些网友低级趣味的妥协。

唯变现论下的新闻商品化倾向。新闻具有信息产业属性。互联网背景下,其作为产品的商品性质更为凸显。然而,新闻的商品性并不等同于商品化。一旦新闻商品化后,将对新闻IP带来严重冲击,影响其作为新闻专业性与公信力。检视发现,为了引流变现最大化,中天新闻在新闻播出过程中,通过主播、滚动字幕见缝插针地向观众介绍旗下电子商务平台的产品信息,同时利用讨论的新闻议题,寻找植入展示平台所售商品的可能性。另外,中天新闻对部分广告进行了新闻化包装,让民众难辨其广告本质。

五、结语

在笔者看来,流媒体平台Pluto TV出现或许算是互联网新闻频道的最初雏形。在中天新闻之前,内地SMG旗下的看看新闻网就已尝试打造“Knews24”品牌,开播了24小时互联网新闻频道,而后由于盈利模式模糊最终昙花一现。诚然,中天新闻模式下的互联网新闻频道运行与岛内的现实环境不无关系。其中既有媒体自身对新闻理想的执守,更有台湾民众捍卫新闻正义、追求多元发声的呼喊。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势必会持续走强。中天新闻快人一步提前为互联网新闻频道生态布局,有利于总结制定行业融合转型发展的具体范式。在不断竞争调适中,一个更加低成本、轻量化、强传播的区域性互联网新闻频道或将给学界和业界带来更多有价值的思考。

猜你喜欢
主播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THE ONE WINS WITH THE GROWTH MINDSET
Special Focus(2021年1期)2021-03-22 08:01:26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少先队活动(2020年9期)2020-12-17 06:17:31
『人气』主播
幽默大师(2020年10期)2020-11-10 09:07:08
#24.1%职业主播月入过万#
时代邮刊(2020年3期)2020-02-27 09:17:18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