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福利 王中伟
新闻实务课程主要是指新闻的采写编评等,但新闻实务课不仅仅是一门技术课,更包含着“道”。在我国,“道”最主要的体现就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及在这一观念指导下对何为新闻、新闻的导向性、新闻报道的正面与负面等问题的理解。对上述问题的理解,必须建立在对国情的了解中,不能只依靠对马新观相关理论和概念生搬硬套。当下,许多新闻专业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是不了解国情。
加强国情教育对于新闻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具有两重意义。一是我国的新闻实践要坚持以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但为什么不是其他的新闻观?理不清这个问题,在新闻实践中就可能会左右摇摆,找不到方向,向西方新闻观念倾斜。为此,学生必须了解我国的国情和中国的道路选择。二是新闻实践面对的是具体的新闻事件,涉及国家的方方面面,如果只了解新闻传播学这一单一学科的知识,就难以发现有价值的选题和进行判断。国情教育是做好新闻实务的基础,帮助人们理解何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1]只有了解世界和中国,才能理解我国所走的道路以及我们的选择。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李彬指出,中国新闻业之所以是现在的形态,实际上是中国在三种主义——自由主义与私营报业,保守主义与党国报业,马克思主义与革命报业、人民报业——之间做出的选择[2]。因此,熟悉国情至少要从近现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开始,要了解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的过程中如何在各种道路之间的不断探索和尝试,马克思主义道路是中国主动选择的结果,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从这个角度去看,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当下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同样,只有了解国情,才能理解我国老一辈革命家和国家领导人如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新论述,都是在一定的国情条件下提出的,是对我国的舆论工作有长期指引作用的。如果脱离这个语境去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比如“毛泽东所说的(报纸要)联系群众,是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来的。例如党报版面的编排顺序,就考虑到以农民为主的中国群众的文化心理和接受水平”[3]。
除了从历史层面了解中国的国情,还要了解中国的当下情况。著名新闻人范敬宜曾指出:“新闻院校学生的普遍问题是对中国国情不了解,这也是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我希望从清华出来的学生了解国情民生、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精神,中西融会,视野开阔。”[4]新闻专业学生需要对国家的大政方针、重大决策部署、工作重点等有所了解,如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带一路、民法典等。只有了解这些国情,我们才能理解中央的决策部署,才能理解当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发展。比如,习近平总书记最近几年大力提倡讲好中国故事、改进宣传方式,要求“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5]。之所以有这样的观点,是适应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要求。
只有了解国情,才能增强新闻专业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自觉在日常实践中关注那些跟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培养自己对热点议题的捕捉与采写能力,而不是过于依赖自己生活圈子展开新闻实践。
不了解国情,新闻实务就难以展开。因为新闻实务面对的是具体的选题,而选题的背后都涉及国情的某些方面。如果对选题不了解,就可能带着偏见、偏激的情绪进行报道,就可能在新闻报道中带来非理性的分析。范敬宜在《总编辑手记》中就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对社会上出现的许多不良现象,在分析其原因时都归诸市场经济。按照这个逻辑,市场经济岂不成了万恶之源?为什么中央还要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这就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中国社会具体运转的简单化认知带来的刻版思维。一些新闻专业的大学生在做新闻选题时,也喜欢把问题归因为制度不完善或有关部门不作为,远远低估了事情的复杂性。无论是国家大事还是社区小事,都是国情的一部分,也都具有自身的复杂性。只有尽可能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在新闻实践环节才能更客观地进行报道,而不是让报道成为一种简单的发泄和粗暴的指责。
从更具体的角度讲,如果对国情缺乏了解,那对新闻价值大小的判断、新闻报道角度的寻找等这些新闻实务中的基本操作就成了无基之塔。因为在新闻实务中,需要的是记者对具体事实的判断力,而不是去拿“重要性”“冲突性”等概念去硬套事实。比如,2017年9月28日,教育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主题是“从数据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在这次发布会上,出现了很多值得关注的新闻点,其中一个就是国内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5年超过4%。但很多大学生对“4%”这个数字的重要意义不了解,因此就认识不到其新闻价值。这里的一个背景是: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而我国自1993年提出这一目标后直到2012年才首次实现。
因此,新闻专业大学生在学习本专业的相关课程外,还需要通过阅读其他专业的书籍与社会实践,了解这个国家各个方面的知识。李彬教授在给学生推荐的书中就既包括专业类,也包括通识类,后者涵盖哲学、国史、经济、政治、社会、心理等各个方面的书籍,如《西方哲学史》《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经济学原理》《黄河边上的中国》等等。
目前的高校教育对于大学生了解国情提供了不少途径,比如作为所有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假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途径对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
“记者走基层”是我党新闻工作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通过走基层,记者不仅能够报道来自一线散发着土味的新闻,还能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在《教育部关于提高高校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能力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就指出:“加强国情教育,强化实践育人,建设一批‘进基层、懂国情、长本领’新闻传播实践育人项目,推动师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培养学生为党为国为人民的深厚情怀和担当意识。”在新闻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也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走基层的方式来了解国情,这既可以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展开,也可以拿出一段时间(比如假期)集中展开。
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中,许多大学生关于校园内的选题往往局限在跟自己生活和学习相关的范围内,如恋爱、图书馆、食堂、考试等。这不仅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也让他们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基于这一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可以入手但相对陌生的选题。比如,笔者组织过学生采访校园中早起的人,如食堂的厨师、打扫卫生的环卫工人等,了解他们生活的酸甜苦辣。除了在校内采访中“走基层”,笔者还组织学生采访了“外省人在南疆”系列报道,让学生走出校园去采访其他省份的人在新疆南疆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与感受,由此不仅了解了普通人的故事,还了解了国家这些年的经济发展、人口流动与迁徙以及由人口流动所带来的留守儿童、迁徙人口的归属感、“疆二代”(父辈来自其他省市,自己在新疆出生长大的人)等话题。类似的实践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最鲜活的新闻来自人民以及向群众学习的重要性。正如范敬宜所说,“我的一条经验是‘离基层越近,离真理越近’。因为党的一切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中的战士,政策的得失利弊,群众最有发言权”[7]。
近些年来,一些新闻院校开始拿出整块时间组织学生下基层进行新闻实践,通过新闻采写来了解基层、反映基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新闻大篷车、上海大学的“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政法大学共同发起的“新闻学子走基层”、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重走西北角”等活动都属此类。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边远山区、革命老区和乡村田野等,这对于了解真实的中国具有重要作用。比如陶建杰在总结上海大学的“新闻实践采风田野训练计划”取得的效果时就指出,“通过一次实践活动,学生记者充分了解了中国社会的多样性、复杂性,原先遇事爱冲动、想问题易偏激的‘愤青’心态变得理性,逐渐培养起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8]。
了解国情一般是两个途径,一是通过阅读,二是通过实践。对新闻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专业实习尤为重要。对于专业实习,以往较为强调学习专业知识和实操经验。但专业实习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就是了解国情。一些学生去媒体,尤其是基层的媒体实习时,会感觉缺乏锻炼意义。单从专业性上来说,诸如县级融媒体这样的机构可能需要学习的专业技能不多。但在基层媒体实习,恰恰是了解基层的一次非常宝贵的机会。比如农村老人的娱乐活动是什么、农村养老院靠哪些财力维持、乡村小学的学生午饭和晚饭吃什么、基层干部是如何执行国家的各项规定的等等。只有深入基层更加了解国情,回到课堂的新闻专业大学生对新闻选题的判断、对新闻规范的理解才能更为深刻。否则,很多学生对新闻采写还停留在书本概念上,用生硬的概念来理解新闻业务,如所谓“社会真相”“舆论监督”等。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了解国情时过多地借助于碎片化的阅读,导致对许多问题的认识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缺乏系统性。为此,应该引导新闻专业的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来了解国情。同时,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专业课之外,需要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社会学等方面的书籍;一些偏综述类的新闻报道和纪录片也值得新闻学生关注,如《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这至少为新闻传播教育提供了两个指引:一是要想扎根中国大地,就需要熟悉国情,了解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二是教育不仅仅是技能的学习,还在培养人的道德。具体到新闻专业,就是说新闻实践的背后更是一种责任,即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而这必然需要建立在对国情的了解上。在新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让学生增强对国家、对基层的了解。只有了解了人民的疾苦,才有可能增强这种责任意识。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人民性”原则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