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论述运用“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进行备课、授课和课堂评价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八桂教学通 小学数学 融合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086-04
在数字化教育背景下,数字资源平台越来越普及,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八桂教学通”数字教材平台(简称“八桂教学通”)以多种版本数字教材为核心,由教学课程组织工具、教学课件工具、资源库、题库、学科工具库、课堂活动库、授课工具库等基础模块构成,具有备课、授课以及教学管理等功能,可以帮助教师高效备课、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八桂教学通”的应用可以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实现数字资源有效共享,推进数字教材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文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论述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备课、授课以及开展课堂评价的做法。
一、运用“八桂教学通”,实现高效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八桂教学通”将传统纸质教材内容进行数字化处理,融合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元素,集教材、学科工具、数字资源、应用数据为一体,具有立体化、可互动的特点。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备课,可以提高备课效率,优化教学设计。
(一)分析数字教材,明确教学重难点
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是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要思考的问题。利用纸质数学教材备课,教师要把教材中的每一道例题都做一遍,仔细揣摩例题的编写意图,花费的时间比较多。利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备课,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选择学生熟悉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因材施教,从而节约了备课时间。以教学“观察物体”一课为例,教师在“八桂教学通”点击“添加教材”功能,可以搜索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字教材,再点击“加入书架”,就能查阅对应的数字教材。教师在“教材课程”栏目新建课程“观察物体”,即可查询与本课相关的所有教学资源,通过阅读教材、阅读教师用书、观看与数字教材例题配套的在线教学资源,可以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深入理解编者的编写意图,吃透教材,制订本课教学目标。比如: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学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从物体的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形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能力。
(二)整合数字资源,做好教学设计
利用纸质数学教材备课,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进行二次分类和整理,而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备课,可以方便、快捷地整合数字教材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范围,开阔学生的视野。
首先,教师可以比对不同版本数学教材中“观察物体”一课的学习内容,思考如何利用多版本数字资源进行备课和授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备课时可以点击“八桂教学通”的“数字教材”栏目,搜索与本课相关的不同版本数字教材内容。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版本数字教材可以发现,北师大版数字教材中的“观察物体”安排了“我搭你画”“看图猜想”“观察连线”“想象画图”四个层次的教学活动,以观察多个物体的教学活动推动教学进程;人教版数字教材编排了两次多个物体的“观察连线”活动,随后进入“观察想象”教学环节,教学层次与北师大版数字教材的编排有所不同;苏教版数字教材是先观察一个物体,再逐步过渡到观察多个物体。三个版本的数字教材在教学目标上虽然有所不同,但是也有相同之处,即都要求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有可能一样,也有可能不一样,经历操作、观察、想象、判断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借鉴苏教版数字教材“先易后难,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在导入新课环节带领学生复习观察单个物体的方法,明确观察物体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为后面观察多个物体做铺垫。在探究新知环节,教师可以保留北师大版数字教材中的任务情境,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观察物体,激发学习兴趣。此外,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将“八桂教学通”自带的教学资源添加至本课教学中,利用“数字课程”编辑功能,选择适宜的微课、教案、课件、视频、习题、试卷等,根据教学重难点和学生的学情,对教案、习题、试卷等进行修改、补充,使其更加切合教学实际。
(三)运用数字功能,优化教学过程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的“笔记”功能做批注,标注各个教学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采取的教学策略,同时“插入”相关的图片、视频、课件等,写清楚本课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直观地呈现教学过程。
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功能可以提高备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设计个性化教学方案。比如,小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在备课时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利用“八桂教学通”的“编辑课程”功能添加学生熟悉的动画片《名侦探柯南》片段,让教学导入变得有趣。教师呈现的动画片段与观察物体有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再如,学生在课堂中的观察有局限性,当学生经历了运用正方体搭建立体图形的操作与观察活动后,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自带3D效果的小数工具进行验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可见,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功能进行数学备课,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二维观察到三维想象的过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二、活用“八桂教学通”,演绎精彩数学课堂
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数字教材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让数字教材真正赋能课堂教学。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要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教学“观察物体”一课时,教师可以播放备课时添加的《名侦探柯南》动画视频,视频中的柯南用三维眼光观察物体,直观形象,其敏锐的观察力,使学生意识到了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探索欲和观察事物的兴趣。接着,教师以“柯南破案”为主线,利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功能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创设了4个场馆情境,开展不同层次的观察活动。一是在“3D馆”开展初次观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对单个物体进行观察,制造悬念,比如出示柯南观察到一个物体正面的形状(如图1),请学生尝试从这个角度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思考问题“这个物体是什么样的”,在观察与思考活动中经历从二维图形到三维图形的转化过程,获得直观想象经验,发展空间观念。二是在“体验馆”进行深层次的观察活动。教师出示柯南布置的观察任务,要求学生4人一组,从不同角度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立体图形
,在操作、观察、拍摄、表达等活动中学会辨认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明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学生在观察学习活动中积累活动经验,培养乐于思考的习惯。三是在“挑战营”开展想象观察活动。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画出从正面、上面、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在观察和想象中学会合情推理,实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空间观念。四是在“智慧园”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数学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课堂练习活动”功能设计的“明察秋毫”活动(如图2),要求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观察立体图形,不断挑戰自我,进一步学会观察和辨别,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操作演示,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在“观察物体”一课中,三视图是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重要载体,可以培养学生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能力,为小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巧妙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各项数字功能的技术优势,创新教学方法,将静态知识转化为动态知识,突破教学难点。
“八桂教学通”具有强大的辅助功能,可以呈现多样化的学习情景,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教师灵活运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技术演示,有利于学生在观察活动中提高观察能力,发展空间想象能力。比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搭建而成的立体图形,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外接平板功能,将学生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图形形状进行拍照并上传到教学平台,同时选取照片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行二次观察,让学生全面了解物体的特征,掌握观察的方法,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在观察操作、评价辨析的过程中掌握“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各不相同”这一知识点。再如,在数学活动中,有的学生仅仅依靠想象来判断自己看到的图形形状,这有可能得到错误答案。为帮助学生理解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运用“八桂教学通”的小数工具“三视图摆几何图形”呈现立体图形旋转的效果,同时完成演示和验证,得出立体图形的左面和右面相同、上面和下面相同、前面和后面不同的结果(如图3)。利用“八桂教学通”进行操作和演示,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可以让静态的物体转动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观察位置决定观察结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促进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
(三)设计信息化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
布鲁纳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构建知识。在信息化教学活动中,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实践操作等方式,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数字功能设计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丰富多样的问题情境,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同时利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分享、质疑问难。比如,学生经历了两个层次的观察活动后,教师放手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再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投影”功能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学生围绕作品进行讨论,让学生在展示交流中学会总结和反思,正确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观察立体图形时所看到的形状。这样的探究学习活动具有挑战性,学生从中能够收获成功的快乐、享受探究的乐趣。再如,在分层练习中,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的“平板”功能开展“明察秋毫”活动,要求学生根据给出的立体图形判断某一个面的形状,学生参与度高、互动性强,不但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提高了观察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打开“八桂教学通”的小数工具“根据三视图摆几何图形”,让学生上讲台进行操作,旋转立体图形并进行观察和验证,找到问题症结,及时修订答案,丰富活动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提高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如,在结课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柯南观察的这个物体可能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此时,学生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观察经验,可以再次展开想象,找出答案。学生利用“八桂教学通”外接软件的克隆功能拖动小正方体搭建立体图形进行验证(如图4),如此就能够明白从正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但还原出来的立体图形使用的小正方体个数可能不同,搭建的立体图形之形状也可能不同,而在正面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后面能够遮挡无数个小正方体。
三、巧用数字功能,助力课堂评价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可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数学课堂评价应当注重过程性评价、多元化评价。教师利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巧用各种教学工具,开展学生自主评价、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多元化評价,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
例如,在本课练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八桂教学通”的“课堂练习活动”功能设计图形分类活动和观察判断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使用平板电脑完成练习并将结果上传到平台。教师结合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以及“八桂教学通”统计的数据,针对学生练习中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同时请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体差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全面掌握本课知识,突破学习难点。比如,在4人小组观察、拍照环节,学生将观察照片上传到“八桂教学通”平台,教师可及时获取学生的作品,在展示学生作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评、互评,最后点评学生的作品,并进行总结。学生在多元评价中明白,如果拍摄角度不对,照片就会出现问题,受视角“近大远小”的影响,观察者拍摄的照片会出现立体图形某一个面的平面图形方格大小不一的情况。在小结环节,学生要评价自己的学习收获,教师运用“八桂教学通”的“思维导图”功能,与学生共同回顾本课知识,快速绘制知识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整合并构建知识网络,提高总结概括能力。
总之,运用“八桂教学通”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努力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将数字教材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能力,善于挖掘数字教材平台隐藏的各种功能,将教学与各种数字化学资源融会贯通、整合应用,开展互动性、多元化的学习活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谭国池.数字化学习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2017(9):79-80.
[2]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46-49.
[3]王毓.基于数字平台的数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J].新课程(中),2019(3):131.
[4]张彤.基于数字教学资源平台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功能现状[J].新课程(下),2018(9):117.
注:本文系广西数字资源应用研究专项课题“基于数字教材应用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实践研究——以桂林市凤集小学为例”(2022ZJY154)的阶段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钱聪(1982— ),广西桂林人,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数学教学。
(责编 欧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