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探索

2023-12-11 12:04谢慧敏
广西教育·A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融合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以柳州市鱼峰区为例,论述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探索,涉及宏观层面的思政素养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的融合、中观层面的思政课程与其他各门学科课程的内容的整合以及微观层面的思政课程“四环节”教学模式构建等三个方面。

【关键词】小学思政 课程融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3)28-0004-04

思政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明确了国家育人目标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整体架构,自此,学科核心素养成为深化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和新航标。在思政课教学中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当前思政教育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学界普遍认为,素养是在多学科知识运用、多场景问题解决的复杂过程中生成与发展的。因此,很多学校开始从学科交叉融合的角度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本文以小学思政课程为载体,探索小学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教学模式。

一、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概述

(一)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内涵

课程融合以深化学生素养发展为目标,将原本分化的学科课程及其相关的教育活动进行整合与重构,形成具有综合育人价值的课程组织样态。国内外对于课程融合的研究经历了多个时期,从赫尔巴特的课程联络论到杜威、帕克主张的命题统整,从泰勒的学科联合到黄甫全等学者提出的学科重组,这些观点都趋向以学习者主体发展为基点,建立一种突破学科边界的课程秩序。崔群指出:“课程融合,形在‘融,意在‘合,应呈现综合性、开放性、多元性、共享性、发展性。”本文中的小学思政课程融合主要是指建立在学校课程运行框架内的课程融合。从学校课程管理者的角度来审视,课程融合需要学校多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持;只有基于学校顶层规划和课程实施评价的融合推进,才能形成更加完善的课程融合体系,真正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二)小学思政课程融合背景分析

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思政教育改革,学校思政教育逐渐趋于常态、规范。以柳州市鱼峰区为例,2017—2019年,本辖区小学思政课程常态实施率上升近30个百分点,部分学校思政课程建设特色突出,成效显著。然而从教学效能看,小学思政课教学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学“失衡”。教师将思政课上成了教知识、讲道理的品德教育课,缺乏生活链接与迁移转化,课堂教学无趣、无效。二是目标“失度”。教师把思政课等同于德育活动,制定的课程目标零散、泛化,活动属性大于课程属性。三是实施“失效”。思政课教学形式单一,缺少体验式学习和实践性活动,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转化率受限。四是衔接“失准”。思政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落实缺少区域共性,表现为校际分化,从而导致思政课程学段衔接存在诸多困难。“四失”现状反映了学校在课程实施人员、教学资源、课时安排及教师评价机制等方面,与当前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存在矛盾。因此,学校应当促进学科内、学科间、领域间的开放联结,比如:促进思政课程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的整合融通,建立目标依据和目标适配的双向链接,生成具象的指向素养发展的教学路径,以破解目标“失度”之局;促进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的融合,创设多元的学习情境,整合运用多领域教育资源进行教学,破除教学“失衡”、实施“失效”的困境。可见,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是推進小学思政课程从素养意识到教学落实、从单一泛化到整合聚焦、从衔接失衡到平稳接序的有效路径。

(三)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理论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以下简称《方案》)在标准编制与教材编写中指明了小学思政课程内容建构与课程实施的方向: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有机融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法治、国家安全、民族团结、生态文明、生命安全与健康等教育内容;二是坚持素养导向,体现育人为本,注重与学生经验、社会生活的关联,加强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注重统一规范与因校制宜相结合,统筹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将理念、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育人实践活动。从以上描述可知,思政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是《方案》指定的育人载体,这使得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在内容维度上存在更多的“可融合性”,而将育人与主体经验、社会生活及现有资源进行链接,体现了课程实施“融合点”的多维建构性。“可融合性”与“融合点”的设定是课程从三维目标转向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导向,也是实现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基础和依据。《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课内课外联结,实现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相配合。要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体验,促进感悟与建构;要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生产劳动、研学旅行等方式走向社会,增进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由此可见,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思政课程,应当打通学科边界,通过内容与资源的补充、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识与社会的链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这也是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基本方向。

二、小学思政课程融合路径

将思政课程培养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可知,与其他学科课程相比,思政课程培育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具有更高的适配性。二者均以国家意志为基础,注重人的适应性发展,表现为思政课程在内容和组织形式上与学校的自主性课程匹配度更高,思政课程的实施更依赖本土教学资源。本文根据杨中枢提出的“学校课程管理三维结构”理论,结合课程管理的主体、客体、过程等内容,探索小学思政课程融合路径(如图1)。一是目标融合,将思政素养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融合;二是内容整合,将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三是教学融通,构建思政课有效教学模式。

小学思政课程以课程实施为主线,通过目标融合、内容整合、教学融通,体现素养导向,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内容层面的整合与延伸,主要是构建共同性课程(思政课程、关联课程、少先队活动)和差异性课程(校外体验课程、社会服务课程)。共同性课程涉及三类课程同质化内容的整合,通过深化课程建设,夯实学生素养根基;差异性课程以学校育人文化和基础课程为底色,强调学生的体验与实践,实现课程的拓展与延展。小学思政课程实施一体化推进策略,即构建以“教师引导与支持”为主要方式的课程实施策略,通过入境、理脉、实践、展评四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由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的转化、由意识观念到意志品质的转化。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是对学校原有课程系统的补充和完善,与其他各类课程共同促进学校育人目标的达成。

三、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案例解析

(一)目标融合,推进小学思政课程融合顶层设计

促进小学思政课程融合,学校首先要做好思政课程融合的顶层设计。学校课程是学校基于育人目标和学校文化而构建的校本化的课程体系。将小学思政课程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融合,从中提炼出来的目标就是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教学目标。

例如,柳州市柳石路第二小学将法治观念、健全人格的思政课程素养目标与本校“树立生命意识,提高生命质量”的育人目标融合,一方面利用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知识逻辑,构建“感知生命—善待生命—呵护生命家园”分级课程,实现原有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序列化升级;一方面将思政课程与校本课程资源进行整合,丰富了学校自主性课程内涵,探索出了思政课程融合校本化实施路径。像这样将思政课程素养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融合的学校还有很多,比如柳州市箭盘山小学以“亲元”学校文化为底色,结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家乡”教育内容,开发了“柳州创新知多少”系列主题课程;柳州市窑埠街小学依托红色校本课程,结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开展了“传承红色文化,继承红色血脉”少先队活动和红色场馆研学活动。根据“学校课程管理三维结构”理论,将思政课程教学目标与学校育人目标融合,从宏观层面进行“主体相融”,打破了思政课程与学校自主性课程“各自为政”的局面,有利于学校借助国家课程的知识逻辑促进校本课程的体系化、序列化,有助于实现小学思政课程素养目标的校本化和具象化表达。

(二)内容整合,建立双轨驱动式课程机制

1.小学思政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整合,构建共同性课程

小学思政融合课程包括共同性课程和差异性课程两类课程。共同性课程包括思政课程+少先队活动、思政课程+关联性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要在不同学科、不同课型中找到与思政课程在主题、内容方面的融合点,通过开展主题式教学,让学生在共同性课程学习中实现知行合一。

例如,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传统文化”,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主题是“中华传统节日”,主要是让学生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科技版综合实践活动实践与探究三年级下册编排了“传统节日”主题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传统节日和地域习俗的包容性、多样性等特点,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培养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感受家乡文化,关心家乡发展”涉及家乡习俗,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身边可触可感的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习俗和风俗,意识到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以上三门课程均围绕“中华传统文化”这一主题展开,对应思政课程的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因此,教师可以设计主题为“弘扬中华文化,续写百年辉煌”的共同性课程(见表1),从而创建一个思政课程资源库,以便思政课教师从这个课程资源库找到课程融合的教学资源、教学案例等,并有效开展教学活动。

2.小学思政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构建差异性课程

差异性课程包括思政课程+校外体验课程、思政课程+社会服务课程。教师可以把思政课程与校本课程整合,设计情境式、体验式、任务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教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时,柳州市德润小学的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柳州市鱼峰区人民法院,让学生在参观活动中了解法官、法警、律师、审判员等不同职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特点;柳州市西江路小学利用家长资源和地域优势,带领学生走进柳州工业博物馆,让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的活动中体会柳州工业人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意识到要尊重劳动者、感谢劳动者。以上是基于同一学习内容开展的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案例。虽然两所学校的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类别不同,前者为“思政课程+校外体验课程”,后者为“思政课程+社会服务课程”,选取的课程融合资源也不同,但都做到了让学生进行情境体验式学习,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劳动者工作的内容和特点。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差异性课程主要以本土化、社会性资源为依托,需要教师遵循“以校为本、生本适配”的原则。

共同性课程与差异性课程都是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的主要课程。共同性课程可以加速思政課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融合,通过课程内容整合、教学共研、资源共享,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差异性课程主要是促进学校自主性课程的序列化建构。共同性课程与差异性课程为破解思政课程“衔接失衡”这一难题提供了实操策略。

(三)教学融通,利用“四环节”教学模式落实小学思政课程融合目标

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教学通常需要多个课时并以分段的形式推进。根据“学习中心”理论,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效能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参加主题学习活动,运用入境、理脉、践行、展评的“四环节”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下面以“弘扬中华文化,续写百年辉煌”共同性课程为例,论述运用“四环节”教学模式开展思政课教学的做法。

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入境”。入境是指教师将学生带入主题学习情境,这是思政课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主题学习情境通常由某一学科延伸出的话题引出问题,教师通过链接资源和“头脑风暴”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加深学生对主题关联概念的认识,再将问题情境转化为学习任务。例如,在“弘扬中华文化,续写百年辉煌”主题教学中,教师先利用语文教材单篇教学拓展课外语篇,带领学生欣赏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引出“中华文化”这一核心概念。教师接着播放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最后,教师设计学习任务:请你围绕“节庆习俗有文化”这一观点搜集相关事例。这个教学环节围绕“中华文化”这一核心概念,通过归纳法和演绎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元样态,把“中国传统节日里的文化密码”这一议题与综合实践活动单元主题“传统节日”联系起来,完成问题情境向学习任务的转化。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理脉”。理脉就是厘清核心任务(问题)的脉络。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分析学生前一阶段的学习思考过程,以某一具体问题或案例切入教学,为学生搭建思维支架,将大问题或大任务分解为多个小问题或小任务。例如,学生经过第一个教学环节的学习,对中华文化与中国传统习俗的关系已有所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进行总结:节庆习俗中的文化藏在诗词中、藏在美食中,还藏在民俗和庆典活动中。接着,教师拓展教学内容“端午习俗的南北差异”,让学生明确节庆习俗也是地域文化的一种标识。最后,教师以“壮乡节日集锦”引出探究性学习任务群:(1)了解同一节日各地不同的习俗。(2)探究民俗与地域环境的关系。(3)了解节庆习俗的象征意义。(4)探究从习俗中传承下来的礼仪文化。这一教学设计体现了从深化主题理解到核心学习任务的转化,有利于学生从大问题“节庆习俗有文化”聚焦到一个个小问题如节庆习俗的地域特点、美食传承、礼仪习俗等,链接真实场景,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三个教学环节是“践行”。“践行”即开展实践性、体验性学习活动。在这个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思政课程主题关联学习任务,开展探究、考查、参观、体验等活动,提高价值认知,丰富情感体验。在这个教学环节,各学习小组根据安排开展学习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和行动支持,比如协助或陪同学生参观、为学生答疑解惑、引导学生提炼观点、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呈现学习成果等,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明确“我”与“传統文化”的关系,树立文化自信。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展评”。展评就是对学习活动进行小结,展示学习成果。在这个教学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升华情感。“弘扬中华文化,续写百年辉煌”主题教学即将结束,教师可以将三年级、四年级学生集中起来上课:三年级学生开展调查,汇报“节庆习俗有文化”学习成果;四年级学生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展示“乡土文化有发展”学习成果,然后提出议题“是什么让一些小众的、地域性的传统文化能够流传至今”,引出“听竹编技艺传承人梁伯伯的讲述”教学活动,最后让学生填写《我的心愿卡》,引导学生将主题认知与个体行为建立关联。“展评”教学环节是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目的是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效,促进学生的交流互动。以上教学以集中大课的方式进行,可以设计不同主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需要注意的是,“展示”教学环节仅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检验方式,并不一定都要跨年级实施。

“四环节”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旨归,促使教师以行动研究的思维构建课程内容、实施有效教学,从而有效解决了思政课教师课程研究内驱力不足、学习主体效能感不强的问题。

小学思政课程融合打通了思政课程在课程目标、内容建构、教学实施等方面实现跨学科融合的通道,突破了思政教育中因学科分化而导致的课程与生活脱节、认知与素养割裂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当前思政课教学改革,提高了思政课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郝志军,杨清,刘晓荷.中小学跨学科课程融合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22,42(10):60-69.

[2]叶文梓,刘佳,李庆红.论中小学课程融合的内涵、要求与路径选择[J].基础教育参考,2023(6):3-14.

[3]杨中枢.我国中小学学校课程管理:意义、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材·教法,2003(7):15-18.

作者简介:谢慧敏(1981— ),湖南衡阳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学校课程开发与构建、项目式课程实施等。

(责编 欧孔群)

猜你喜欢
课程融合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下日语视听说类与文化概况类课程融合初步探讨
“课程融合”视域下民办高校电气自动化专业渐进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基于“课证融合”的《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研究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发酵工艺学和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融合与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