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

2023-12-11 01:30郭乡平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智慧经济全球化

郭乡平

摘 要: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认为,经济全球化是人对象化、社会化的客观过程,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具有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应然价值和符合人自身本质的基本特征。如何审视经济全球化进而得出积极肯定的历史理论,对于理解经济全球化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全球化;中国智慧

中圖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23.001

本文立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展开对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分析,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应然价值以及基本特征,阐释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智慧,为审视经济全球化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可以更加清晰地领略经济全球化进行中的中国智慧。

1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必然性

1.1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促使分工进一步深化为国际分工。现代大工业生产方式的运用,促使生产工具迅速改进,商品生产量不断增加。为消化剩余商品,获得所需原材料,只能转向国外市场。分工就其范围而言,逐渐发展为国际分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其次,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打断了原有的垄断贸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资本,进行不平等的贸易往来,在市场中形成垄断贸易,但这种贸易形式依旧属于区域性贸易。生产力的普遍进步则打断了这种垄断贸易,加快了经济全球化进程。再次,生产力的普遍发展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建立。17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出口剩余产品、掠夺原材料等手段抢占世界市场;19世纪,大工业兴起,地域限制被打破,促使世界市场真正形成,经济全球化则随着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而形成。

1.2 资本对外扩张的直接产物

资本的本性就是尽可能多地追求自行增殖,这种本性根源于生产资料私有制。在私有制下,需要被用来满足资产阶级自身的需要。在前资产阶级社会,人们的物质、精神需要较为有限,因而,人们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只为满足自身的直接需求。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们的生产活动不再为满足自身需要,而是变成了获取价值的需要。为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资产阶级开始发明机器。在此推动下,科技水平得到质的提高,资产阶级将其应用在生产领域,使生产的商品越来越多,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为缓解国内市场压力,资产阶级便突破国家界限,建立世界市场,各国被卷入商品流转中,进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

1.3 经济市场化的必然结果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商品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并覆盖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过程,市场经济应运而生。各经济主体设法寻求价格最低的原材料产地,寻找最有利的商品销售市场,生产物美价廉的商品,取得竞争优势。这种无节制的逐利欲望必然要求无限广阔的市场,只要市场足够大,经济增长就具有无限的扩张性,直到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市场经济中。从这个意义上讲,市场经济本质上不是全国化,而是全球化,其自身就具有突破地域限制的内在冲力,本能地冲破国家壁垒,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契合性,经济全球化则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拉开序幕。

1.4 各经济主体的能动选择

经济全球化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在社会领域,规律通过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表现出来,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是其发展的重要特征。因而,经济全球化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人们有意识的主观选择。20世纪70年代初,西方国家出现“滞胀”危机,为摆脱这种危机带来的影响,西方国家大力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经济管控,开放国际市场,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学者认为,“全球化不过是执行不受欢迎的新自由主义正统经济战略的政治借口”。由此看来,经济全球化一方面是历史规律发展的必然过程,另一方面,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竭力推行的结果,是各经济主体的能动选择。

2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经济全球化的应然价值

2.1 和平发展是基础

“没有共同的利益,就不会有统一的目的,更谈不上统一的行动。”和平发展,无疑是人们共同的利益诉求,符合人们的本性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认识到和平对于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只有和平,人们才能免受战争的痛苦,也只有和平,人们才能生存、发展,创造出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任何一个国家,没有和平的外部环境,就不会强大和富裕。因为在缺乏和平的环境下,国家很难将精力放在对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创造上。尽管战争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被动地推动了科技的进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这种进步是短暂的,所产生的破坏则是长期的。因而,和平才是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应有原则。

2.2 公平正义是关键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主题。国际分工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不平等属性,在资本主义状态下更是形成了“中心—边缘”式的国际分工格局。对此,马克思表示,国际分工在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它表现为文明和精巧的剥削手段。”马克思深刻认识到国际分工在资本主义支配下的剥削本质,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公平、非正义性的分工格局。马克思指出,这种分工格局绝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终极状态,国际分工格局必将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当前,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式,我们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在全球化时代,整个人类社会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各国只有公平公正地参与全球治理,共同应对挑战,世界才能和谐发展。

2.3 互利共赢是目标

马克思指出,共同利益是国际互利共赢的动力,“要使各国真正联合起来,他们就必须有一致的利益。”因缺乏共同的利益,致使人类社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但资本主义对高额利润的追逐促使其不断开辟国外市场,使世界逐渐联系在一起,各民族国家之间分工合作、相互依赖的状态改变了国际社会的交往形态,为各国家谋求互利共赢奠定了基础。在经济全球化进程前,各国处在“你得即我失”的状态中,国际交往无法实现共赢。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国际互动逐渐频繁,各国家在相互交往的实践中意识到可以实现互利共赢。互利共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理性选择,也是不断发展的目标。

2.4 自由发展是归宿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依赖于交往的发展,正是由于交往才使人从片面走向全面。在马克思的视角中,人们之间进行交往才衍生出社会,进而伴随着普遍交往的扩大,交往转变为世界交往,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历史在向世界历史转变的过程中,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民族交往的兴盛。这些物质条件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马克思指出,地域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的交往,使人呈现出落后、愚昧状态。要克服地域对人的发展的阻碍,就必须扩大交往,而国际分工的发展,正是打破了这种限制,尤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出现,国际分工更加深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呈现前所未有的紧密,人的交往朝着世界性的普遍交往发展,人将成为真正的自由且全面发展的人。

3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3.1 联系的普遍性

分不仅是区别,更是发展,通过发展形成新的合,因而,分的过程亦是合的过程。普遍联系着的事物,也就是合着的事物,即由若干分着的因素相互合着。但若干分的因素相合,并不是将分消灭。合由分构成,分亦由合构成,分与合是合着的,处在普遍联系中。从联系的观点出发,可以发现经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影响及问题等都处于相互联系中。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注意到的是由工业革命引起的生产力的极大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使各国在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之外存在剩余产品,进而进行交换,由此表现为经济领域的交往,从而推动世界历史的发展,在世界历史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资产阶级为攫取超额利润,在更大的范围内活动,促使世界市场形成,“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3.2 差异的包容性

马克思认为,任何生产劳动都是异质性与同质性的统一。一方面,对于不同产品而言,生产所需的具体劳动在其目的、方法等方面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产品而言,劳动的质量、效率等也有所差异,因而,生产劳动具有异质性。另一方面,各生产活动都必然耗费人的劳动力,各具异质的劳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抽象劳动,是劳动的同质性。在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在生产水平、生产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并不是完全的对立,是基于劳动同质性的差异,这就意味着这些差异具有相容性。因而,尽管国家利益在各国发展过程中仍起着主导作用,但生存与发展不仅是各国家的最大利益,也是全人类的共同利益。人们必须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在碰撞中寻求合作,在差异中寻找共同,追求相互受益的共生。

3.3 交往的平等性

马克思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平等是其运行的最重要准则之一。“作为交换的主体,他们的关系是平等的关系”。当今世界已进入马克思所预言的世界历史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家早已处于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中,在这个共同体中如何处理国家间因发展水平不同而造成的不平衡关系,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交往体系中,普遍交往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普遍交往,他们在表面宣称各国家拥有平等的权利参与国际事务,但在实际中无处不显霸权主义,使马克思所设想的“普遍性”交往变成了“特殊性”交往,为脱离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利益群体的压迫,我们需要建立真正符合人类共同利益的交往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以平等为基础,以共赢为目标。

3.4 发展的协作性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协作产生新生产力。在马克思看来,分工与协作是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既对立又统一。从对立方面看,分工是把复杂的劳动简单化,强调专业的独立性;协作则把不同的劳动进行整合,强调工作的协同性。从统一方面看,分工与协作相互依存。一方面,分工以协作为基础,在协作的基础上,生产力向分工发展。分工的发展必然导致交换的出现,交换的出现又反过来推动分工的发展。在交换过程中进行的供求平衡本身就是协作的一种结果。另一方面,协作以分工为前提,没有分工,协作就无从谈起。分工越发展,各产业的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紧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多种多样的分工与协作形式相互作用,各国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各有分工、合作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4 马克思国际分工理论视域下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智慧

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有所不同,我国始终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让世界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参与过程中所提出的理念、举措等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中国智慧。

4.1 以分工为前提,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和平力量胜过战争力量,国际形势朝着正向发展。同时,也出现经济危机、环境恶化等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国际形势的现实状况,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的提出为面对复杂的全球挑战提供了有效举措、贡献了“中国方案”。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其基本内涵被凝练为五个方面。

其一,合作共赢的经济共同体。面对南北差距越来越大,发展不平衡现象,我国始终坚持以协商化解分歧,努力寻找各国间的最大公约数,建立公正、平等的伙伴关系。其二,公平正义的安全格局。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新旧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因而,“我们要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续安全的新观念。”其三,开放包容的发展前景。面对世界经济发展增长乏力,我国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共享性、互惠性,促使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其四,和而不同的文明交流。各国家及地区因地理位置、社会制度等不同,孕育了不同文明。对于多样性的文明,我们秉持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包容原则,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其五,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缓解当前生态环境恶化、濒临崩溃现状。我国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应对已出现的环境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朝着清洁、可持续方向发展。

4.2 以分工为优势,倡议“一带一路”

为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性问题,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各国共同商量,共担责任、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首先,以和平为基础。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没有和平,一切无从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的和平立场,以“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是对我国对外交往中倡导和平发展道路的积极诠释。

其次,以发展为核心。“一带一路”倡议促使周边国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中,为各国提供发展机会,解决发展困境。同时,对于发展不平衡问题,鼓励经济发展水平较差的国家及地区搭乘中国发展快车,共享发展机遇,构建合作共贏的伙伴关系。

最后,以公共产品为属性。我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就在于缩小各国间差距,实现包容发展,提供更多的地非竞争、非排他性公共产品。

4.3 以分工为契机,谋划“新发展格局”

当前我国处于“两个大局”交汇期,机遇与挑战都发生新的变化,需要从战略角度制订策略,有效应对。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根据我国现行比较优势,面对“两个大局”,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抉择。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突出矛盾仍在供给侧,产品供给无法满足人们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而,要实现供求动态平衡,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不断在“通”上下功夫,实现生产体系内部循环,解决“卡脖子”类的瓶颈问题。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就二者关系而言,国内循环发挥着基础作用,为国内国际双循环奠定基石。国际市场是国内市场的延伸,通过发挥我国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打造我国竞争新优势。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也绝不是放弃国际分工与合作。相反,通过分工合作,促使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紧密相连,紧抓国际循环不放手,始终保持与世界的联系,进而提升国内循环水平。

参考文献

[1]戴维·赫尔德.全球大变革[J].杨学冬,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1):586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87.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92.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2月16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523.

[7]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362.

猜你喜欢
中国智慧经济全球化
当代全球视野中的国学继承与创新
为世界奉献“中国智慧”
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视角解读《红楼梦》中贾瑞的人物形象
云南民族民间工艺生存发展分析
G20杭州峰会的“中国智慧”
G20的“中国智慧”
探究新时期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
全球治理的中国智慧与角色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