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彦淞 李瑞君
贝聿铭基于自身经历以及对于中国江南传统文化的理解,运用现代主义设计手法将江南的环境特征、民居建筑的形式和色彩等元素有机地融入到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中,在建筑功能布局及建筑形式的规划与设计中将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风格特征与现代建筑美学巧妙地结合起来,营造出现代性与传统元素相得益彰的形式特征,对如何在现代建筑中追求地域性的设计探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江南传统民居元素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1.1.1 建筑形态构成
贝聿铭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并未采取国内博物馆普遍使用的多层复合式的集中建筑形态,而是根据基址周边环境的特殊情况,建筑形体采用了“不高、不大、不突出”的设计方式[1]。苏州旧城的规划要求博物馆建筑的高度不得超过16 m,因此地面上的建筑采用了单层的建筑形式,将博物馆的仓库和办公室等附属功能都布置在了地下,使地面上空间的利用发挥到了极致。由于是单层结构,不同功能区域之间需在整体的布局上更为紧凑,各展厅之间的衔接也较为简洁,将建筑围合起来的空间与自然环境、历史街区和建筑融为一体。既充分利用了场地的环境条件,又塑造出了属于江南建筑独有的文化韵味。
1.1.2 平面布局形式
新馆的平面布局继承了江南民居传统庭院的设计手法,采取了对称、群聚的格局。贝聿铭巧妙地利用新馆中的湖水,与邻近的拙政园、忠王府有机地融合,在博物馆的时代特征中延续了江南民居的建筑特色。从整体上分析,新馆建筑呈南北方向布局,主要由中部、西部和东部3 个区域组成。中部为新馆入口、大厅和庭院。西部为新馆主要展示区,有常设展厅和不定期的特展厅。东部为新馆次展区、现代艺术展厅及各种服务和管理区;同样东部也是通往忠王府的必经之路。新馆与拙政园建筑环境相融合,彼此借景、相得益彰,既能满足古建筑环境的需要,又能将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新馆的设计布局形式充分展示了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美学理念,并融汇当代建筑美学一种追求不对称性的特征,使中国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艺术形式与现代的建筑理念相协调。
1.2.1 形式的选择
中国的古建筑高度一般要低矮一些,古人相信这种靠近地面的建筑形式,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天人合一”的思想[2]。新馆延续了江南民居中的设计理念,在形体上达到与旧馆的融合。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通过几何图形和形体的变化、拼接与组合,表达出他对现代建筑的独特见解;在新馆的外观形态上可以看出明显的几何形状的设计要素(图1),极具现代特征。在贝聿铭各种类型的建筑作品中,让大家看到了现代主义依然充满生机,这绝不是一种机械的表现,而是所展现出现代主义多种表达可能性的艺术意象。
图1 建筑外观形态(来源:作者自摄)
新馆内部装饰也与建筑外观采用同样的几何形式母题,甚至连室内顶部的灯具都是几何形状的。此外,贝聿铭的作品通常都是简约的,但是根据苏州地区的实际情况,新馆内墙壁的装饰、开窗的方式、窗户的设计都要比他之前的作品要繁复一些。在传统与现代的过渡之中,把西方罗马的神殿、哥特式的三角形风格与苏州传统的三角形风格结合起来,使得中西文化相互交融。
1.2.2 色彩的搭配
与造型相比,建筑中色彩的表现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建筑形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色彩能够最先吸引大众的视线。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居建筑都有自己独特的色彩意象,江南传统民居也是如此。粉墙黛瓦的设计风格是江南传统民居建筑设计的符号,既体现中国江南水乡的传统文化,又具有中国水墨画的独特之美[3]。
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中采用了“黑白灰”的色彩体系,借鉴了江南传统民居中青砖、粉墙、黛瓦这种典型的颜色组合方式,白色的墙壁、几何形墙面上的灰色花岗岩包边、屋顶上的灰色瓦片,一切都融入到了粉墙黛瓦之中。新馆的颜色搭配为江南传统民居增添了新的意蕴,以简洁质朴的风格,充分展现出江南文化的灵秀与浪漫。
1.2.3 材料的使用
贝聿铭在新馆的设计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江南民居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运用现代新技术与材料,充分体现出苏州传统民居的特色元素,展示出典雅、质朴的建筑风貌。江南传统民居以木梁和木椽构架结构为主,但贝聿铭在新馆材料的使用上选择了钢材,再用优质的木材进行装饰;这样既能防止蛀虫、不易变形,又能保持苏州的传统风貌,使建筑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贝聿铭重视对混凝土的研究,发掘其力学特性和视觉表现,在建筑设计中融入了混凝土的结构和装饰,并忠实于材质本身,在使用上更具表现性。他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可塑性,在建筑外部和内部墙面上,采用深灰色石材和墙面的边缘装饰,与白色墙面相映成趣。
贝聿铭同样合理的运用了玻璃材料,由于玻璃本身具有透明、反射等特点,因此在光与影的艺术变化中不会影响建筑外观本来所具有的特性。新馆的设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玻璃天窗,自然光透过透明的玻璃折射洒入屋内,使每一件展品都充满灵动感。这不仅满足了贝聿铭“让光线来作设计”这一追求,而且还能在视觉和空间上保持原有的建筑风格。同时,再加上灯光和人的移动,使整个空间充满生机。
2.1.1 屋顶
新馆的屋顶采用了“硬山式”设计手法,屋顶整体上由1 根主梁和4根垂脊梁支撑,与山壁平行或比山墙低,这种设计的目的在于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预防火灾的发生与蔓延。屋顶的外观也极具特色,坡屋顶采用了江南传统民居屋顶的形式;在庭院中利用坡顶的坡度排水,体现出“四水归堂”之意。“大屋顶”的设计风格所展示出的艺术特征是传统建筑审美的象征;在贝聿铭的重新诠释下,屋顶成为一种新的几何形态,可以说是传统建筑形式在现代建筑中的一种创新。
2.1.2 池塘
古人为了弥补自然条件上缺少山川河流的不足,从而采用人工的方式来表现山水意境,使“咫尺山林”中的自然之美得以重现[4]。江南传统庭院的池塘由水、石、植物三大要素构成,在新馆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当属大池塘;池塘在整个新馆中所占比例不大,但构成要素有树木、凉亭、廊桥、露台等多种元素,使人感觉到整个池塘充满活力与生机。池塘中的水与拙政园的水同源,充分彰显出二者在相同地域文化下的渊源。
池塘边的一座假山极具艺术感(图2);贝聿铭从米芾的山水画《云雾山图》中汲取灵感,选用不同于太湖石的花岗岩材质,依其形状大小、颜色深浅前后排列,营造出高低起伏的感觉,让观众在视觉上获得更多的感官享受。与传统园林中的假山不同,既不是清雅秀美,也不是雄伟挺拔,而是将现代设计思想融合在一起,以石头为主要材料、白墙为绘画纸张,营造出一副立体的“画卷”。
图2 池塘边的假山(来源:作者自摄)
2.2.1 大门
大门是庭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连接室内外空间的主要通道,也是引导人们从室外走向室内的重要标志物。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运用院落空间,将室内和室外的景色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大门中央为2 个倾斜的玻璃重檐式金属框架结构,大门两侧的墙体由黑色的花岗岩所砌筑而成[5]。而圆形玻璃门的设计,像是一幅绘画的构图方式,描绘着馆外独特的景色。新馆大门的设计手法,既融合了传统的建筑文化,也融合了现代建筑艺术风格。
2.2.2 窗户
江南传统民居中最忌讳的是把风景直接尽收眼底,而是通过借景、漏景、框景等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构景方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容纳无穷景象,达到“人之所为,如天成”的效果。除此之外,新馆的窗户大多数采用框景、漏景的方法,墙壁上有各种几何形状的轩窗,通过“造景”的方式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沟通,达到了一种“虚与实”的境界。
在新馆中另外一种不同的方式就是高窗的使用(图3)。一类是从中国传统建筑中吸取老虎天窗的设计方式,并将其改造成现代的三角形高窗,再与斜坡屋顶形成一个转角,从而产生立体的造型效果。另一类是格子高窗,它位于屋顶的侧面,可以满足新馆内光照的需求,使自然光变得柔和、细致,不会突然“闯”入室内。
图3 展厅中的高窗(来源:作者自摄)
2.2.3 屏风
屏风作为中国传统的室内元素,贝聿铭并没有直接使用;而是以其特有的“流水屏风”的效果,抽象地将整个新馆的民族元素充分展现出来。“屏风”的设计选用黑色的大理石为主要材料,把室外池塘中的水引入到室内,利用循环水流融入到静止的构筑物中形成天然的幕布,随着水的流动形成一个壮观的“流水屏风”景象。另外,水流可以提高室内的湿度,从而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流水屏风”的设计充分地表达出传统与现代文化元素的融合。
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手法的研究,深入了解江南传统民居元素与当代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表达方式。在新馆的设计中,贝聿铭基于对江南传统民居文化和民居建筑的了解,运用现代主义设计手法,把“中而新,苏而新”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既现代又传统的建筑形式。贝聿铭的探索,为中国传统民居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使传统民居文化在当代建筑中得以充分地表现出来,对于建筑设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传统民居建筑元素是当代设计中的重要资源,要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而汲取其精髓,不能简单地生搬硬套和照搬照抄,应把继承摆在表面上。因此,在未来的设计中,设计师需要在历史、文化等方面进行持续地学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将传统民居文化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运用现代设计中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多角度、全方位地构建具有民族特征和时代特色的现代设计方法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