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视角下的建筑遗产价值:体系建构、量表开发与实证检验

2023-12-11 10:01梁嘉祺杜亚男白焕霞
中国名城 2023年11期
关键词:遗产量表价值

李 渊,李 锐,梁嘉祺,杜亚男,白焕霞,张 娜

引言

在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时代需求下,人们对建筑遗产的价值认知不断深入,有关建筑遗产价值的研究逐渐发展。在概念内涵上,建筑遗产兼具“建筑”和“遗产”的双重属性:建筑指建筑物、构筑物及与其相关的一切建造活动;遗产是地球自然进化和人类发展过程中积淀的精华,后人根据主流的价值观有目的、有选择地予以继承或传承[1]。学界尚未对建筑遗产的定义达成共识,但对一些相近概念如历史文物建筑、文物建筑等有一定的阐释。综合来看,建筑遗产可以被认为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经由后人根据主流的价值观有目的、有选择地予以继承或传承的建筑物、构筑物、人类聚落以及它们的环境、附属设施的总称[2-3]。

价值既指对象物所具有的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的物质属性,又受人类主观判断及需求影响,其实质是一种关系范畴[1]。在遗产语境下,价值是遗产形成的前提,遗产的认定过程便是围绕遗产价值展开论证的过程[4]。建筑遗产作为一种特定的遗产类型,其价值同样具有主体认知性,包括作为物质客体的价值及其能够被主体认知的非物质部分,是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一种关系。因此,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理解和讨论不应脱离多元主体视角,包括认定遗产价值的专家视角和感知遗产价值的大众视角。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遗产涉及历史、科技、经济、文化、艺术、旅游等多个科学。然而,当前有关建筑遗产价值的讨论大多立足单一学科视角,或聚焦特定认知群体,较少从多学科、多主体视角进行全面考察。现有研究大多将建筑遗产或其所在地作为案例区域,缺乏针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理论探讨、测量工具和实践证据。

扎根理论方法是定性研究中最被广泛认可的科学方法,多被学者用于自下而上的概念探索和理论构建[5]。在应用上,扎根理论常结合访谈数据或文本资料作为分析材料,深度访谈是其中的重要方法,能够获取丰富的访谈资料。近年来,扎根理论方法也常被纳入量表开发的研究中,如窦璐在生态旅游景区服务场景的量表开发研究中利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及网络资料进行了编码和维度构建[6]。因此,本文将基于对文献的系统梳理建构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结合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方法应用开发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并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实证分析,以检验测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研究秉承人本主义理念,从多元主体视角理解建筑遗产价值并提供测量工具,将有助于厘清人与建筑遗产之间的关系,赓续建筑遗产对于社会及人类文明发展的价值与启示,促进建筑遗产的保护与价值传承。

1 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

1.1 遗产价值研究进展

国际遗产相关组织对遗产价值的讨论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并随着对遗产认知的提升而不断深入,相关论述基本奠定了遗产价值的权威话语体系。1931年《关于历史性纪念物修复的雅典宪章》提出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此后,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与发展,不同组织在其他国际文件中提出了更多的观点。这一现状持续到1972年,《保护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再次强调这三大价值的重要性,使之成为最基础、最经典的遗产价值,遗产价值讨论迎来第一个转折点。1999年,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系扩大到包含美学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社会价值、精神价值的五大类。2004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提出要突出普遍价值,从更具概括性的视角界定遗产价值的核心,这成为遗产价值讨论的第二个转折点,为后续遗产价值的讨论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国际上相关学者从遗产保护、经济发展、遗产旅游等角度针对不同遗产类型提出了多种价值。其中,作为西方遗产保护发展历史上论述遗产价值的先驱,1903年Riegl立足于纪念物的遗产保护,按照时间推移逻辑将纪念性遗产的价值划分为往昔价值(历史价值和岁月价值)和现世价值(使用价值和艺术价值)[1]。此后,西方学者越来越重视遗产的经济价值,例如Frey等将其单独列为一类遗产价值,足见对遗产经济效益的重视[7]。但也有学者认为经济价值属于遗产的使用范畴,将其扩展成独立分类不符合价值哲学[1]。上述讨论兼顾了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但学者们所提出的遗产价值类型大多呈平行排列,缺乏价值体系的系统性与层次性。

国内关于遗产价值的讨论受西方的影响,大多沿用了三大价值体系。2015年,《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新增了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构成五大价值体系。在不同学科视角下,相关研究呈现出多元特性。地理学视角研究内容广泛、维度丰富、综合性强。部分学者按照遗产价值的空间架构对其进行层级分类,例如陈耀华等依据系统论构建了本底价值、直接应用价值和间接衍生价值[8]。部分学者聚焦具体遗产类型提出特定的价值类型,例如亚太地区文化遗产的风貌价值[9]、乡村世界遗产的景观价值[10]、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继承价值和额外价值[11]、城市遗产的文化价值[12]等。遗产学注重宏观理论逻辑,强调遗产价值体系的层次性和包容性,例如刘卫红将大遗址的价值评估分为本体价值和衍生价值[13],王巍等从类别和属性角度划分核心价值/内在价值、外化衍生价值/社会价值[14],孙华结合哲学价值论划分内在存在价值和外在使用价值,并在具体价值划分上考虑遗产的本质属性[1]。旅游学相关研究具有突出的学科特殊性,包括旅游服务与体验的无形性、旅游目的地的可游憩性、旅游发展的经济性,以及旅游者和居民的主体感知性等。例如,梁学成提出世界遗产具有旅游价值[15],陈幺等在研究遗址保护区居民感知与态度评价时提出游憩价值[16],田彩云等认为文化遗产地的游客感知价值包括愉悦休闲价值[17]等。在其他学科视角方面,李明等立足农学视角划分了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的历时性、静态的共时性和横向的共时性维度[18],梅青从建筑学视角针对鼓浪屿提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19],张成渝等从地理、建筑、民俗学的交叉视角提出自然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建筑艺术价值[20],于磊等通过梳理与工业遗产价值相关的文件提出价值评定的14个指标建议[21]。

1.2 建筑遗产价值研究进展

权威文件并未针对建筑遗产这一特定类型提出相应的评价标准和阐释内容,但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认识到建筑遗产的重要性,并就其遗产价值内容展开了讨论。国外学者对建筑遗产价值的建构大多围绕某一建筑类型或具体案例展开,例如Bakri等针对吉隆坡的文物建筑提出了美学价值[22],普鲁金将古建筑遗产价值细分为建筑美学价值等[23],Feilden认为历史建筑具有情感价值[24]。部分学者同时考虑了特定的学科视角,例如Gholitabar等从旅游视角提出葡萄牙建筑遗产的建筑价值[25],Giannakopoulou从希腊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双重视角提出文化价值[26]等。然而,这些研究不免在遗产对象、学科视角、区域范围等方面存在局限性。少数学者基于更宏观的视角进行了综合讨论,例如Del等通过分析文献和国际宪章提炼出建筑遗产保护过程中40个有影响力的语义价值[27],但语义价值本质上聚焦语言与符号的意义表达,难以构成评价建筑遗产价值的成熟体系。建筑遗产价值的理论建构还需要考虑更多建筑遗产类型,并参考遗产价值体系的相关维度。

国内学界关于建筑遗产价值的研究主要从建筑学视角出发,或针对特定的建筑遗产类型,或借鉴相关理论方法,或在探讨建筑遗产保护及相关问题时涉及价值议题。其中,宋刚等针对近现代建筑遗产提出了文化情感价值等附属价值[28]。在理论借鉴方面,徐进亮根据价值二元性划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29]。在更综合的视角下,秦红岭将建筑文化遗产价值划分为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3],张军等在建筑遗产价值评估研究中增加了情感价值和使用价值[30]。在建筑遗产价值与遗产保护方面,吕舟在探讨文物建筑的价值及其保护时将历史价值作为核心与灵魂[2],王一丁等增添了风貌价值[31]。

综上,国内外当前有关建筑遗产价值的研究集中于对建筑本体的诠释,较少从不同主体需求进行多元探讨。尽管少量研究关注到旅游者与居民视角,但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并未被考虑在内。同时,当前大多数研究从遗产保护视角出发,仅少量研究关注到遗产与城市发展的重要关联性,“发展”作为与“保护”相辅相成的重要命题仍然缺乏研究。此外,对于不同的建筑类型,学者们在价值认定上存在差异,仍需探索构建更具普适性与包容性的建筑遗产价值体系。

1.3 建筑遗产价值体系建构

根据梳理可知,当前对于遗产价值和建筑遗产价值的建构大致可分为平行罗列式和层级递进式。后者增强了价值体系的深度性和层次性,但多止步于两层,深度和广度仍有局限。基于此,本文遵循以下步骤进行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建构:(1)基于文献梳理形成建筑遗产价值初始项目库;(2)借助Nvivo 12进行词频分析,整合与筛选价值要素;(3)根据各价值维度与指标内涵进行要素提炼与层级建构;(4)根据价值维度间的逻辑关系形成初始理论体系。

初始项目库经由文献检索、筛选、精读、提取形成。首先,对1900—2022年国内外建筑遗产价值相关文献、著作、国际宪章等资料进行广泛检索,获取文献资料共计1 541篇。其中,英文文献以Web of Science为数据源,以“heritage”“architectural heritage”“value”为主题词进行组合检索;中文文献以中国知网为数据源,以“遗产”“建筑遗产”“价值”为主题词进行组合检索。经标题、摘要、全文筛选,剔除相关性较弱的文献,共计保留相关英文文献、著作、国际宪章等36篇,中文文献、著作76篇。保留文献涵盖地理学、遗产学、旅游学、农业学、建筑学以及交叉学科等多元视角,包含遗产保护、遗产管理、遗产旅游、价值评估、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等多应用目标。围绕上述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与梳理,据此形成建筑遗产价值初始项目库,使其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与代表性。以宏观探讨遗产或自然文化遗产价值、建筑遗产价值的文献为例,梳理其价值类型如表1所示。

根据词频分析形成共计32个初始维度和234个初始指标(表2)。其中,使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存在价值同时出现在维度层和指标层,且在指标层出现的频次较高,表明这些要素虽然被部分学者认为具有更高层次的价值内涵,但更多的学者认为其不具备足够的概括性从而将其单独作为一项类别进行讨论。在后续分析中,这类价值要素将归入指标层。此外,部分价值维度和指标间存在语义内涵的相似性和交叉性,需要进行二次整合与提炼。

在价值维度层面,通常认为有形的、显性的物质特性是外在表征,无形的、隐性的非物质特性是内在特性,外在表征是内在本体的延伸或衍生。因此,建筑遗产价值的一级维度可以根据物质特性划分为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这种划分方式符合价值哲学和建筑遗产的特性[1]。语义价值涉及对建筑遗产的认知、解读和社会化利用,应当归属于建筑遗产的外在价值。此外,建筑遗产依存于特定的空间,空间价值伴随建筑从建成到成为建筑遗产的整个过程;同时,建筑只有在经过历史积淀和时代发展后才能成为遗产,这期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产生时间价值。因此,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都是建筑遗产的伴生特性,其含义又可以延伸/衍生出更丰富的价值要素。在维度库中,往昔价值和现世价值应归属于时间价值。

具体到指标层面,将频率值不低于5的价值指标作为单独类型,以此为基础根据词义和语义内涵对频率低于5的指标进行归类合并。其中,美学价值和审美价值存在含义上的共通性,但美学价值通常针对被评价的客体或本体提出,审美价值往往与进行评价的主体有密切的关联性。物质化的建筑遗产经由建筑师的创造而具备美学价值,经由观赏者的感知而呈现审美价值,二者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进行动态交互,不应刻意区分。由于美学价值在相关文献中的出现频率高于审美价值,因此以美学价值为指标概念对审美价值进行合并。此外,部分指标对同一价值要素进行了多尺度的拆解,例如社区范围价值、地方范围价值、国家范围价值、全球范围价值,其本质是对建筑遗产空间价值的多尺度划分。同样地,过去时价值、现在时价值、将来时价值是对时间价值的多阶段划分。

综上,对于维度层与指标层之间的交叉项,以及各层内部指标间的相似性,本文对上述维度与指标进行二次整合与提炼(表3),并剔除与建筑遗产明显关联较弱或表意不明的价值元素,例如生物价值、关联价值等。经过提炼,维度层与指标层的核心要素具有74%的解释力度。

对上述价值维度与指标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抽象,建构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图1)。在特定空间建成的建筑或遗留的建筑遗址、遗迹等具有伴生的空间属性。随着时间推移,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经由历史积淀被选择性传承而成为建筑遗产。一方面其所伴生的空间价值增强,另一方面产生伴生的时间价值构成建筑遗产的本底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作为被广泛认可的遗产价值,是建筑能够被视为建筑遗产的必要条件,构成建筑遗产价值的内在部分。同时,文化价值、精神价值通常是隐性的、非物质的、难以量化的,属于内在价值维度。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是显性的、物质的、可量化的外在价值。因此,在理论逻辑上,本底价值是建筑遗产的伴生价值,在时间推移中衍生出遗产的内在、外在价值;本底价值构成了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形成基础,具有继承与发展的逻辑关系。在维度划分与量表测量上,本底价值与内在价值、外在价值之间并非是相互包含的关系,三者均由各二级指标含义及属性特征所提炼概括得到,因此同处于一级维度。

图1 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

此外,美学价值往往来源于艺术创造与人对艺术表现的感知,可以视为艺术价值的衍生或外延,归入建筑遗产的外在价值维度。类似地,情感价值取决于感知主体的信息获取和情感反馈,是建筑本体要素之上经由认知加工处理后形成的,当属建筑遗产的外在价值。社会价值取决于建筑遗产对社会作出的外在贡献,需经由对内在价值的二次转化实现,同样应为外在价值。综上,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由3个核心维度和13个核心指标构成。其中,本底价值、内在价值、外在价值同为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中的一级维度;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为本底价值的二级指标,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精神价值为内在价值的二级指标,经济价值、美学价值、使用价值、情感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为外在价值的二级指标。

建筑遗产价值初始维度库(n=32) 建筑遗产价值维度词云外在价值(4)、内在价值(4)、使用价值(3)、文化价值(2)、经济价值(2)、衍生价值(2)、基本价值、存在价值、应用价值、往昔价值、现世价值、无形价值、有形价值、显性价值、隐性价值、本体价值、核心价值、社会价值、语义价值、间接价值、附属价值images/BZ_30_1833_498_2211_816.png建筑遗产价值初始指标库(n=234) 建筑遗产价值指标词云历史价值(27)、文化价值(23)、艺术价值(19)、科学价值(16)、经济价值(14)、社会价值(12)、情感价值(8)、美学价值(8)、环境价值(7)、使用价值(5)、审美价值(5)、精神价值(5)、功能价值(3)、存在价值(3)、教育价值(3)、旅游价值(3)、风貌价值(3)、史料价值(2)、政治价值(2)、科技价值(2)、认同价值(2)、象征价值(2)、选择价值(2)images/BZ_30_1813_903_2231_1285.png

2 建筑遗产价值量表开发

2.1 深度访谈与扎根分析

由于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形成于系统性文献梳理与词频分析,是典型的专家视角,为补充建筑遗产价值感知的多元主体视角,充分考虑大众对建筑遗产的认知程度,本文通过深度访谈的方式获取实证数据,并结合扎根理论方法进行访谈文本编码与分析,从而对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进行补充和修正。深度访谈面向非遗产或非建筑遗产相关专业人士,访谈对象包含多类利益相关主体,年龄跨度较大,涉及建筑遗产价值不同的传播渠道(遗产地当地传播、跨区域社会传播、网络传播、校园传播)。访谈采用滚雪球法进行便利抽样,当受访者不再提供新的可编码信息时停止抽样。访谈于2022年10月9日—16日开展,共计访谈相关从业人员两名(26—28岁)、个体商户两名(45—50岁)、自媒体博主两名(21—23岁)、在校学生12名(19—30岁)。访谈时间为0.5—1 h。样本数量满足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分析的最小数量要求,访谈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完整性。

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首先,将访谈资料编制为代码,过程如下:(1)删减与建筑遗产无关、无实质性的内容(如口头语、过渡句等)以及重复、过度夸张的资料,获得342条原始语句,共计1.6万字;(2)选取其中300条原始语句,在Nvivo 12中按照随机顺序进行编码,形成初始编码(即a1—a300),其余42条原始语句用于检验理论饱和度;(3)对原始语句进行提炼,删除重复内容,得到106个初始概念,经过反复提炼和抽象形成27个代码(A1—A27)。

其次,对所有代码进行三级编码,即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表4),过程如下:(1)提炼代码的核心内容,结合各类遗产价值内涵,形成20个开放式编码(C1—C20);(2)利用Nvivo 12识别开放式编码之间的因果、包含、并列关系,进一步归纳、抽象、整合为13个主轴编码;(3)在主范畴的基础上,挖掘统领性的核心范畴,分析核心范畴与主范畴之间的关联[6],整合形成本底价值、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3个选择性编码。为检验理论饱和度,将剩下的42条原始语句按同样方法进行编码分析,并未发现新的概念,表明上述范畴和维度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根据编码结果,13项主轴编码能够完全被涵盖在本文所构建的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内,表明受访者对建筑遗产价值的认知与专业人士的研究存在一定的共性。在价值指标的内涵阐释上,建筑遗产价值指标的具体阐述根据受访者提供的直接或间接表达进行补充、修正。

2.2 量表开发与测量修正

借鉴已有量表开发方法[4],提出本研究建筑遗产价值量表开发的程序和方法(图2)。首先,建立建筑遗产价值的量表项目库(表5),结合相关文献、受访资料和专家意见完善各项指标含义。其次,开展网络预调研并进行量表修正。预调研问卷包括人口学特征部分和由31个题项组成的量表部分。测量量表采用李克特5级评分,从1至5表示“很不同意”至“很同意”。预调研工作在2022年11月3日—6日进行,共发放并回收线上问卷110份。样本男女比例基本持平,大多数年龄为18—45岁、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职业与建筑遗产无关,且参观过建筑遗产。

代码 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A13 实质载体 C6 存在价值 空间价值 本底价值A19 空间的感受 C12 空间价值A17 年代和时间积淀 C10 年代价值 时间价值A27 时空对话的载体 C19 时间价值A1 建筑空间记录历史信息与社会经济活动C1 史料价值历史价值内在价值A2 城市发展的见证A3 反映当时科学技术A4 保证历史的可信度A5 历史人物的居所A8 保证文脉的延续 C3 传承价值A9 建筑遗产对后世有价值A6 工艺及其代表文化的研究价值 C2 研究价值 科学价值A7 值得研究的代表作A20 历史质感和文化价值 C13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A21 建筑表现形式体现文化内涵 C14 建筑艺术价值 艺术价值A24 作为现代设计的借鉴 C16 借鉴价值A25 在精神层面有积极影响 C17 精神价值 精神价值A10 旅游发展与经济效益 C4 旅游价值经济价值外在价值A11 成为热门打卡点 C5 营销价值A12 影视宣传促进出游意愿A14 赋予城市建筑特色 C7 城市环境价值 环境价值A15 建筑遗产的特殊氛围 C8 环境价值A16 建筑形式吸引 C9 视觉价值 美学价值A23 视觉冲击、赏心悦目A22 从细部发现建筑审美 C15 审美价值A18 作为居住使用 C11 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A26 建筑承载记忆 C18 情感价值 情感价值A1 建筑空间记录历史信息与社会经济活动 C20 社会价值 社会价值

问卷回收后利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进行信度分析,以此检验问卷结构及测项的有效性。信度分析与量表修正的步骤与标准如下:(1)通过预调研问卷KMO值与巴特勒球形检验衡量该量表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2)以测项与总体的相关系数(Item-Total Correlation,CITC)小于0.4且删除测项后Cronbach’s α值增加为标准删减测项[32];(3)参考专家意见与受访者反馈,修改表意不明的测项,删减易造成混淆的指标。根据分析结果,预调研问卷KMO值为0.909,巴特勒球形检验显著,P值为0.000,证明该量表适合进行因子分析。CITC值均大于0.4,且删除测项后Cronbach’sα值减少,因此测项均予以保留。对部分表意不明或易造成混淆的测项进行语义表述修正,共计修改6个测项描述,得到可用于正式调研的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

3 建筑遗产价值量表检验

3.1 问卷实证与量表提纯

开展正式调研并通过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实现量表提纯。由于测量量表共31个测项,根据样本量大于测量题项数量10倍的要求[34],本研究所需基础样本量为310份。为获得更为严密、稳定的测量量表,本研究同时采用三角互证法,即将样本量随机对半,一半进行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另一半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4,35],因此样本量需扩大至620份。正式调研于2022年11月8—13日以线上发放问卷形式展开,共回收有效问卷626份。样本的男女占比分别为41.37%和58.63%,大多数年龄为18—45岁,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职业大多与建筑遗产无关,来自全国29个省份及地区,且大多实地参观过建筑遗产。

随机抽取313份进行信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问卷结构及测项的有效性并进行问卷提纯。其中,信度分析的步骤与标准和预调研一致。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量表提纯遵循如下标准:(1)旋转后因子载荷小于0.5的测项删除[35];(2)旋转后同一测度因子中测项内涵不一致者删除[36];(3)只有一个测项的因子删除[35];(4)CITC值低于0.4的测项删除[37]。分析发现,KMO值为0.966(〉0.8),巴特勒球形检验显著,P值为0.000,CITC值均大于0.4,但删除测项1、2、25之后,Cronbach’sα值由0.979提升至0.981,因此删除以上3个测项。经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处理后,根据量表提纯标准删除9个测项,抽取共同因子8个。

如表6所示,8个因子的载荷系数都高于0.5,提纯效果良好;解释了90.157%的总方差,超过60%的贡献率门槛[34],测项信息可以有效地提取出来。提纯后18个测项的Cronbach’sα值为0.972,各因子的信度值均大于0.7,证明提纯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内部一致性。最后,对提纯量表再次进行相关系数检验,18个测项的CITC值仍均大于0.4,予以保留。至此,量表的因子结构已比较稳定。其中,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方差贡献率较高,体现其在大众认知中的重要性。

因子 测项 载荷 比率 λ α历史价值建筑遗产作为保留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传承历史的价值 0.745 11.072% 1.993 0.928建筑遗产能够验证相关历史信息,具有补正历史的价值 0.706科学价值建筑遗产蕴涵的科学技术信息对当下建筑技术等相关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0.735 10.804% 1.945 0.909建筑遗产蕴涵的科学技术信息对建筑科学与技术史等研究具有科研价值 0.719建筑遗产对当下审美与艺术创作有所贡献 0.683艺术价值14.868% 2.676 0.937建筑遗产能够呈现具有一定审美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0.703建筑遗产具有对最初艺术形态、艺术概念复原的艺术价值 0.741建筑遗产能够展示和传承精神层面的有益信息 0.651精神价值 建筑遗产具有精神教育意义,帮助提升个人内在品质 0.727建筑遗产能够形成时空上的精神链接,提供想象空间 0.715经济价值13.904% 2.503 0.904建筑遗产能够促进多产业发展并产生经济效益 0.729 10.680% 1.922 0.887建筑遗产能够作为营销对象提升地区吸引力 0.729环境价值建筑遗产能够赋予城市独有的建筑特色和风格,改善城市风貌 0.697 8.416% 1.515 0.902建筑遗产具有景观性,能够提供特殊的环境氛围 0.587美学价值建筑遗产带来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并帮助提升审美趣味 0.675 9.241% 1.663 0.840建筑遗产的精致做工和细致处理从细节处体现建筑审美 0.691情感价值建筑遗产与人产生情感联系并引起共鸣,满足情感需求 0.656 11.172% 2.011 0.866建筑遗产代表正向的心理暗示或产生积极的心理指向 0.817

3.2 测量量表信效度检验

对剩余3 1 3 份问卷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结果显示,χ2/df =2.07,RMSEA=0.075,RMR=0.014,CFI=0.969,NFI=0.952,NNFI=0.955,PGFI=0.567,PNFI=0.666,模型拟合较好[38]。各测项的标准载荷系数值均大于0.7,显著性良好,与因子间有较强的相关性[38]。整体而言,建筑遗产价值提纯量表在构思上是可接受的。

进一步通过内部一致性信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区分效度检验量表的信效度。根据分析结果(表7),在内部一致性信度方面,各因子的Cronbach’sα系数和组合信度CR值均大于0.8,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可靠性[34];在内容效度方面,由量表开发过程中的文献综述、深度访谈、预调研和专家意见等程序来保证[4,34];在结构效度方面,各因子的AVE值均大于0.7,收敛效度良好[4,39]。因子间AVE平方根值均高于相关系数,区分效度良好[4,39](表8)。

因子 测项 FL α AVE CR历史价值建筑遗产作为保留历史信息的载体,具有传承历史的价值 0.919 0.934 0.866 0.928建筑遗产能够验证相关历史信息,具有补正历史的价值 0.942科学价值建筑遗产蕴涵的科学技术信息对当下建筑技术等相关工作具有参考价值 0.904 0.929 0.834 0.909建筑遗产蕴涵的科学技术信息对建筑科学与技术史等研究具有科研价值 0.922建筑遗产对当下审美与艺术创作有所贡献 0.913艺术价值0.948 0.834 0.938建筑遗产能够呈现具有一定审美感染力的艺术效果 0.935建筑遗产具有对最初艺术形态、艺术概念复原的艺术价值 0.892建筑遗产能够展示和传承精神层面的有益信息 0.914精神价值 建筑遗产具有精神教育意义,帮助提升个人内在品质 0.834建筑遗产能够形成时空上的精神链接,提供想象空间 0.882经济价值0.907 0.770 0.909建筑遗产能够促进多产业发展并产生经济效益 0.891 0.887 0.797 0.887建筑遗产能够作为营销对象提升地区吸引力 0.894环境价值建筑遗产能够赋予城市独有的建筑特色和风格,改善城市风貌 0.884 0.887 0.825 0.904建筑遗产具有景观性,能够提供特殊的环境氛围 0.932美学价值建筑遗产带来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并帮助提升审美趣味 0.858 0.892 0.724 0.840建筑遗产的精致做工和细致处理从细节处体现建筑审美 0.843情感价值建筑遗产与人产生情感联系并引起共鸣,满足情感需求 0.921 0.882 0.775 0.873建筑遗产代表正向的心理暗示或产生积极的心理指向 0.838

4 结果与讨论

针对当前建筑遗产价值研究缺乏从多学科、多视角、多主体出发的全面考察,缺乏可供参考的理论逻辑框架和可供借鉴的实证测量工具,本文通过文献综述与计量统计的方法建构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结合深度访谈与扎根理论方法开发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三角互证法和因子分析进行信效度检验。结论如下:(1)建筑遗产价值与遗产价值存在共性与特性;(2)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由本底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内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和外在价值(经济价值、使用价值、环境价值、美学价值、情感价值、社会价值)构成;(3)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由内在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精神价值)和外在价值(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美学价值、情感价值)构成;(4)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与测量体系存在差异,时间价值、空间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存在大众认知缺失的问题,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的大众认知度较高。

建筑遗产价值与遗产价值理论体系的共性主要体现在价值哲学意义上的本底价值方面,即与建筑属性和遗产本质伴生而成的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1],以及内在价值层面被广泛认可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等。此外,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还包含由建筑特性衍生而成的价值类型,例如可发挥建筑空间功能的使用价值、可体现建筑外观的环境价值等[14]。在指标阐释上,相较于遗产价值而言,建筑遗产价值既要满足遗产的特性,又要具备建筑的特性,需要结合建筑属性有所侧重。一方面,结合建筑的固有属性和遗产价值的哲学意义,考虑纵向、动态的时间特征和横向、静态的空间尺度,通过本底价值建立建筑遗产价值体系的底层逻辑;另一方面,重视建筑遗产价值的主体感知性,结合建筑遗产的客体视角和价值感知的主体视角,从可表征性、可观测性、可量化性角度进行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的类型划分。

建筑遗产价值理论体系与测量量表体现出专家视角与大众认知的差异。其中,受访者对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感知虽然有超越受教育程度限制的优点[1],但由于其概念的抽象性,受访者在与建筑遗产的实际接触中难以自我觉察或极易忽视这类伴生价值。文化价值往往需要通过进一步阐释才能被公众理解并认同[4,33],它与美学价值等直观表征出来的价值类型相比理解难度较高,这可能是造成认知缺失的原因。社会价值与情感价值在认知上易产生交叉与重叠,而情感价值含义更宽泛、更具包容性,易被大多数人所认知或认同[33],社会价值则通常需要与相关社会活动相结合以便直接感知。此外,艺术价值和精神价值对建筑遗产价值提供了较高的贡献率,表明其大众认知度较高,与专家视角的普遍认知一致,但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大众认知相对适中。精神价值的重要性与当前权威话语视角存在一定的认知分歧,未来研究与应用实践应重视建筑遗产的精神价值,建立建筑客体与感知主体的精神链接。

5 结语

总体而言,本研究关于建筑遗产价值的系统梳理可以促进人们对建筑遗产价值构成和内涵的理解,为建筑遗产价值研究建立理论框架。在方法上,本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深度访谈和问卷实证,运用词频分析和扎根理论方法开发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为主观测量工具开发提供了技术路径参照。同时,建筑遗产价值测量量表经过预调研、正式调研、三角互证和因子分析多环节的检验、修正与再检验,具有高解释性和高稳定性,能够应用于未来建筑遗产价值的相关研究,为建筑遗产价值的感知、认知及其影响机制分析提供测量工具。在实践上,本研究揭示了不同话语视角下的认知差异,能够帮助建筑遗产管理者和相关工作者更好地理解主体价值感知,为价值阐释、展示等工作提供借鉴,助力固态、静态遗产的大众传播与价值传承。

作为一项探索性研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目前学界针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研究并未达到十分成熟的阶段,因此本研究对于建筑遗产价值概括的合理性、全面程度仍需在后续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其次,本研究通过文献梳理、深度访谈与问卷检验结合的方式针对建筑遗产价值进行普适性理论体系构建与量表开发,但所调研的大众群体样本有限,难以平均囊括各类相关主体,未能实现全年龄段覆盖,未来的调研范围、对象应更为广泛。在未来的研究当中,应当进一步扩大样本范围,并结合不同遗产案例进行检验。未来可以针对不同主体在建筑遗产价值方面的认知差异进行更微观的分析,以寻找原因解释、揭示影响机制,例如借助眼动追踪、生物电技术进行精细化具身测量,或结合手段—目的链等质性分析方法进行深层次心理挖掘。

猜你喜欢
遗产量表价值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中学生智能手机依赖量表的初步编制
PM2.5健康风险度评估量表的初步编制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