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颖,孙 聪
文化景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载体,在乡村振兴和文旅发展的浪潮中,对于文化景观遗产的重视程度逐渐升高。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助推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村落发展的各种方面,为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发展带来挑战与机遇。目前旅游适应性理念研究涉及领域相当丰富,包含城市规划领域[1-4]、旅游特色小镇方面[5]、建筑领域[6-7]、乡村领域[8-16]、文化景观[17-20]等方面,其中关于文化景观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古镇方面,在传统村落景观层面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历史文化名村漆桥村,对其文化景观进行深入分析,探寻村落面对旅游发展的困境,从旅游适应性视角为漆桥村提供了一个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的创新方法,旨在为其他同类型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相应的文化理论支撑,以指导其他地区同类型村落的实践。
适应性概念最初源于自然科学,是指个体或系统通过改善遗传或行为特征更好地适应变化,并在变化的过程中通过遗传的方式保留相应的适应性特征。旅游适应性设计是以旅游地原形态和文化为基础,通过对旅游地做出预见性的合理设计,使旅游地延续性适应其空间形态、社区文化,更新性适应现代化设施,有效降低旅游带给旅游地的负面影响。以“适应性”为标准进行旅游地建设,实现自然和文化发展的动态平衡[21]。通过适应性设计理念的旅游能促使传统村落正向发展。
首先,文化景观属于旅游规划中首要因素。一方面,文化和旅游在学科属性上呈现交叉,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与其生态环境本身不可分割,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互为因果的一种属性关系;另一方面,文化景观归属旅游的资源属性分类,旅游规划的核心要素便是对旅游地文化景观的整体提升和优化,通过景观的载体来表达文化的内涵和意义,丰富文旅业态的文化内容。其次,文化景观决定旅游规划专项方向。将文化景观与旅游规划结合,有助于构建具有垄断性、排他性、独特性的旅游品牌。文化景观提供要素支持,旅游规划促进其重新整合提升,两者相互影响,共同构建村落的文化旅游体系。最后,文化景观商品化促进旅游经济增长。在文化经济的发展背景下,旅游发展需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产品作为地方旅游经济的核心,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发展规划是从整体区域发展的角度发挥了综合体价值,进一步论证了保护规划的重要意义。
首先,旅游发展带来经济效益,对文化保护提供经济支持。将旅游业发展与资源型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相融合,使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本体资源得到开发与充分利用,也能让当地居民参与景观历史遗迹的开发,改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方式,影响村落景观资源开发度和文化传承度。其次,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空间在顺应时代的变革中出现空间上不断波动变化的情况,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空间的功能不同,旅游介入进一步强调文化景观空间的时代变更性。最后,通过对旅游业的适当开发,促进遗产地居民深入学习当地独特文化、了解不同时期的文化景观特征,不断深化增强居民不同时期的认同感。旅游的演变机制从人群的置换结构出发,因为文化景观受人文影响波动较大,故旅游会加速整体文化景观的演变机制,受多方旅游要素的冲击,呈现文化景观的差异性。
随着对非遗文化的关注逐步升高带来村落文创产品的高速发展,文创产品的开发实现对村落地域性文化元素与创新型文化产品的有效融合,有效提高公众对于历史文化名村旅游非遗产业的关注度,助力当地居民建立强大的村落文化自信心。目前我国以传统村落为主体的遗产景观区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旅游业开发,旅游业开发为历史文化名村带来了一系列依托于村落文化的发展业态,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历史文化名村的基础设施环境更新后,整体村落的风貌全面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提高,村风更加具备文化内涵,有利于后续的生产生活,彰显村落文化品质。
漆桥村位于南京市高淳区漆桥镇,坐落在游子山脚下,固城湖畔,占地48.21 hm2,约有村民4 000余人,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漆桥村环境优美,明清古建筑遗存丰富,村内还保存着宗祠遗址、古井、古树等文物古迹。这里不仅是南京地区保存完整的“金陵第一古村落”,还是孔氏家族繁衍生息的“江南第一聚居区”。2014年,漆桥村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通过梳理分析漆桥村现状的文化景观构成(图1、表1),对于苏南地区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研究具有代表性。
图1 漆桥村文化景观现状平面
通过实地调研,结合相关资料研究显示,漆桥村对于本地旅游资源的传承相对较好,旅游业发展也有助于本地文化的宣传推广,但对于现有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仍不够充分,还存在以下问题。
2.2.1 村落规划碎片化问题严重
自2012年开始,南京市政府对漆桥村逐步进行立体式修缮工作,但是对于漆桥村的保护范围不应仅局限于村落内部的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而应将村落外围与新漆桥村的过渡地带也纳入规划范围。漆桥村三面环水,现存的主入口空间紧邻双牌石客运站和高速公路,是发展旅游的村落门户,然而其外围存在大量的荒废田地,植物长势杂乱,更有部分现代建筑废弃无用,并未与良好的漆桥村形成内外景观呼应,使得村落整体的风貌环境受到损害。
2.2.2 原住民流失、文化传承困难
随着村落发展重心逐步向双牌石方向迁移,原住民大量流失,村落空间缺乏功能性。漆桥村内目前无医疗设施服务空间、运动健身空间缺乏、生活设施不够完善,文化娱乐场所也仅有一间内部设施简陋的老年活动中心,村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证。因文化景观受人的行为影响而演变,现村内本就面临文化展示不突出的问题,原住民大量流失将会对漆桥村非物质文化传承雪上加霜。
2.2.3 传统建筑风貌受损、村内业态衰弱
漆桥村核心区内街巷格局及文物保存良好,沿街商用型建筑目前已转为业态功能型建筑,现存业态效果较差,建筑保存质量一般。漆桥老街两侧传统民居建筑破损严重,严重影响建筑风貌。大部分商业衰落倒闭,目前漆桥老街游客的步行体验也较差,饮食、休闲等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古村落旅游产品匮乏,旅游活动不够丰富,不利于村落的文化旅游发展。
历史文化名村旅游适应性可引申为村落文化景观的各组成要素通过某种方法适应旅游发展带来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旅游适应过程和旅游适应特征。旅游适应性视角下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本质上是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旅游化研究。因文化旅游的内容与文化景观的构成具有一致性,故旅游适应性保护思路研究尝试从“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出发。从旅游开发的规模、强度、产业三方面寻求物质类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适应性保护方法;从旅游文化模式、传播方式两方面寻求非物质文化景观构成要素的适应性传承举措。
旅游开发规模与土地结构适应化平衡,可以有效促进村落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使村落土地结构的布局转变趋于向上化。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构成首要影响因子就是地形地貌、气候水文等天然的环境要素,因此该元素也是决定旅游开发规模的首要要素。通常旅游开发介入村落的布局进行微调,一定程度上对部分村落土地结构产生更替。原住民积极参与开发,影响村落文化景观的演变,促进旅游规模扩大化;原住民若反对不配合,通常采取搬迁的方式或其他负面行为,宅基地进行转移,村落用地功能属性出现大量变化,容易造成村落旅游文化内涵空壳化,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村落土地结构;外部资本方介入后大兴土木,对村落土地结构的转变速度起到加速作用。
通常历史文化名村旅游资源开发强度与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核心景观区和建设控制区的协调关系相互影响。旅游开发强度对于历史文化名村核心景观区的开发程度,决定了整个村落的文化景观基调,通常历史文化名村的核心景观区主要以文物保护建筑为主,占地面积大,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科学研究及文化价值高,是整个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核心区域。因此核心区主要以文化景观观赏的保护方式为主,旅游开发的新增配套设施只能在新开发区建设,并以建设区域内的深度设计协调外围的文化氛围区域,再对一些有特殊景观需求的空间进行旅游化保护,通过不同深度的旅游开发,形成新区域景观格局。
历史文化名村空间功能属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建筑功能的改变,建筑功能随着旅游的发展,从原本的私人权属空间,以居住、生活为主的功能转变为具有参观、展示、业态置入更新的经济运营功能的公共性质空间。历史文化名村旅游产业发展与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建筑功能相互影响,实现旅游产业与历史文化名村建筑的适应性平衡,有助于给村落带来品牌效应、生态效应、幸福价值效应等多方面效益。一方面,通过建筑功能的多重转换将历史文化名村的空间属性进行旅游功能升级,文化景观进行旅游表达的形式外显,直接影响景区的口碑、文化品牌等旅游价值;另一方面,旅游产业置入建筑内部更新,也决定了建筑的新型功能的方向,两者呈现出互相影响的关系。
类型 构成内容 图示文物保护建筑images/BZ_92_836_486_1145_712.pngimages/BZ_92_1161_486_1498_708.png孔氏宗祠images/BZ_92_1514_485_1855_706.pngimages/BZ_92_1872_485_2225_705.png土地庙 娘娘庙 圣恩殿建筑景观核心构筑物images/BZ_92_836_775_1230_1027.png古漆桥(保安井)images/BZ_92_1418_764_1803_1030.pngimages/BZ_92_1999_773_2198_1028.png保平井 石碑传统民居及商铺images/BZ_92_836_1078_1304_1324.png民居建筑images/BZ_92_1664_1078_2018_1322.png漆桥村临街商铺以主街为村落布局核心、呈线性发展外扩场所景观鱼骨状的街巷空间、主街南北弯曲呈梭子状images/BZ_92_836_1377_1319_2027.png平面形态布局images/BZ_92_1507_1375_1973_2013.png街巷格局分布图聚落景观 平面布局一字形态,呈现半包围状、东西向布局自然景观圩田、水系(查家塘、新连塘、三角池、娘娘池、漆桥河等)区域景观 以田环村,四面环水,游子山北麓,古丹阳湖东岸images/BZ_92_836_2064_1319_2714.png空间格局分布图images/BZ_92_1507_2067_1986_2715.png圩田水塘现状图村落原住民文化冬至时吃南瓜糯米饭、春节前炒糖米、抛欢团、蒸包子、晒被褥、晒藏书非遗文化、传统技艺打铁技艺、竹器编制、特色豆腐工艺、米糕工艺等民风习俗、节庆活动入学仪式拜孔子、舞龙灯、跳马灯、狮子灯、荡旱船、蚌舞、挑花萝、出台阁、木偶戏、高腔戏等images/BZ_92_836_2785_1181_3043.pngimages/BZ_92_1197_2791_1537_3041.pngimages/BZ_92_1554_2793_1887_3039.pngimages/BZ_92_1904_2782_2200_3040.png竹器编织工艺品 米糕制作 舞龙灯表演 高腔戏
旅游业的发展也带给村落文化景观多方面的冲击,其中村落人群行为就会有两种不利的走向,一种是原住民作为开发村落景观旅游的一分子投身旅游事业,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文化景观的传承途径和非遗文化的传播方式;另一种就是迁出村落,留下祖房交给旅游运营商代理经营。两种行为都违背了村落原住民文化本身,对于村落文化内涵产生直接的冲击,没有原住民自然生活行为的村落空间称不上是传统村落,没有原住民的村落失去了文化景观的“生活气”,景观也很难突破同质化问题,游客市场及数量随之降低,称不上历史文化名村。通过多种文化模式的规划,实现原住民文化与旅游文化的整体发展,使其呈现均衡、相互影响的关系,一定程度上突出了文化和旅游的学科属性特点。
推动非物质类文化景观旅游化开发,核心点在于聚焦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绝对优势,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化动态保护有助于增强其空间生命力和竞争力。一方面,旅游传播方式对于历史文化名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动态传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不同的文化传播方式对于文化的宣传程度、受众人群不同,因此展示文化景观内涵的深度与效果也不同,通过有效策划实现文化景观的最大旅游效益;另一方面,文化景观是旅游传播活动策划的核心内容,对于文化景观的剖析深度决定了旅游的传播效益,有助于历史文化名村树立文旅品牌,也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景观的旅游适应性平衡。
针对漆桥村的旅游发展困境,融入适应性理论,提出以下漆桥村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策略。
4.1.1 保护核心,开发边缘旅游发展下的文化景观的传承,应始终秉承着原真性与整体性,坚持保护优于一切的原则。对待重点核心区域,需要保留一定数量的历史信息实体,保证后期规划的景观风貌协调,形成场地的整体文化氛围。适应性优化设计调整漆桥老街外立面,进行墙面粉刷、出新,店招设计增加差异性,沿街点缀小型绿化空间;将村落入口空间的道路两侧的废弃用地重新利用起来,延续场地西侧的樱花种植,打造成片的樱花海景观,在村落入口形成壮丽恢宏的景观效果,提升漆桥村旅游的入户景观体验感。
4.1.2 依托主体,串联各点
在文化景观规划核心主体的确定下,以漆桥老街为核心节点,各个节点位于边缘文化区,构建多层级文化景观节点与多样化文化景观轴线规划体系的目标定位。因文化景观各节点受地形、地貌、人文、移民等因素呈现多状态分布的特征并具有很大差异性,当其处于旅游开发的浓度区域下,旅游作为文化流线在外环内旋转、串联各个文化节点空间,实现文化景观要素的点聚集效应,多方因子碰撞逐步充满文化区域环,进行景观因子阵列的浓度递进,实现从边缘向内部的过渡。
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带具有自身的文化属性,是受村落核心景观区影响而形成的,通常分布在村落周边的多种文化景观点组成的环线状景观区域,也泛指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区域集合体。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带具有条件局限、区域交通现状限制、文化景观价值差异、现状保护与开发情况参差不齐等问题,采取分层级开发的方式构建文化网络体系。
4.1.3 轴线突出,延展外围
漆桥村保留的民居布局、祠堂及建筑组团、街巷道路格局几大特征形成天然的文化空间轴线,是村落文脉的轴线序列,呈现层级关系,并作为骨架向周边辐射文化因子。目前漆桥村存在建筑布局较为混乱、建筑密度整体偏高、建筑类型及功能混乱不清晰等问题,部分传统村落由于开发或人口问题,原本独立的民居建筑逐渐扩展为建筑群,导致村内区域建筑密度升高,景观风貌受到侵蚀。为解决以上问题,突出文化轴线是实现土地结构均衡的关键,有助于理清建筑的多重功能身份。适应性设计通过对祠堂巷增加孔儒文化的宣传展示,整合破损的地面铺装,加设草花等,目的是以点连面,将整个核心区域的景观进行适应性设计,在保留主体文化景观的基础上进行景观的旅游化创新。这种方式可以使漆桥村土地结构达到有序的优化状态,旅游赋予村落土地不同的文化功能,一定程度上优化平衡土地结构。
漆桥村主要以漆桥老街及特色小巷形成的鱼骨架的空间布局形成独具特色的景观格局,它们既是漆桥村的特色文化景观,也是整个村落的文化基底。漆桥老街目前的驿道功能已经停止,现主要是村落旅游的文化街道,同时具有商业功能。特色巷子则是连通村落支路,通向两侧的水系和码头。老街上现存商铺多半倒闭,其中业态重复性较大,单调乏味,缺乏景观点缀。此外,村内许多特色小巷铺装破败,地面脏乱,沦为废弃空间,严重影响漆桥村的人文氛围。针对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景观格局保护可以进行分步骤处理景观格局,依据景观格局的不同特征和特殊性,进行针对渗透保护。
4.2.1 首要保护核心历史区
漆桥村核心保护区是以老街为中心的古驿道及其巷道,是漆桥村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针对核心保护区,应确保名村视觉景观的连续性,区内新建或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社会服务设施时,应与核心保护区内的历史风貌相协调。在对老街基础设施更新基础上进行业态的优化,针对漆桥老街在整个村落规划定位为慢食街区,在高淳旅游规划中将漆桥老街的饮食文化进行扩大化,促进村落业态的更新和发展,在保留村落鱼骨格局的基础上,强调居民自发加入经营老街商铺,避免业态重合,新增创意茶叶商铺、手工艺商店等。
4.2.2 逐步渗透建设控制区
漆桥村建设控制区主要指围绕老街外围的一系列历史风貌建筑,该地带范围以延续性保护为主,严格控制新增建筑物的体量和风貌。建设控制区域的文化景观价值浓度较高,并具备更多的可塑造性,针对文化景观的不同景观因素进行多种建设方案的实践,是整体文化景观格局中旅游外显的重要一环。适应性设计通过增设儒学文化游园,打造一处满足居民日常活动需求同时具备文化内涵展示的景观空间,与旅游研学、自然教育活动结合。儒学文化空间的建设一方面可以保证文化景观区域格局的文化完整性,最大化地将文化氛围进行价值宣传,使公众对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认知及发展态度呈现积极方向;另一方面也能保护文化遗存遗迹的文物价值,辅助文化景观的核心区域,既保护又强调,增加文化景观的多重延展性。
4.2.3 延伸协调文化氛围区
文化氛围区指历史文化名村景观本体向外围城市建设空间过渡的一种媒介方式,又称为环境协调区。漆桥村的文化氛围空间主要为村落的入口空间。适应性设计针对村落入口空间增加孔子文化元素、绿化、座椅、花池等特色景观设施,丰富漆桥村村口广场的景观内容,将建筑外立面出新并增加特色彩绘,原有裸露的草坪地被增种花草、灌木,打造一处文化与景观并存的特色村口广场,给游客和居民新的景观体验。通过文化氛围区形成的区域空间范围的环境,可以从一级保护核心历史区内将各种特色的历史景观文化因子,从高浓度的历史文化中心区域地带向现代化的外围城市环境逐渐过渡。
4.2.4 建立特殊景观空间区
景观格局的时空变化会影响景观功能及其服务,特殊景观空间区是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区域传统空间范围内的高敏感区域。适当的旅游规划后的乡村个体,其景观空间格局的体系更加完善,用地分区结构更加明确,生态红线、保护区域的地域开发更有条理性[22]。漆桥村的特殊景观空间区域主要为村落建筑群外围的圩田、漆桥河沿岸大量的湿生植物带,是漆桥村生境的主要区域。在尽可能保留村落自然格局的基础上,优化植被调整生态模式,通过去除杂草、增加代表性乡土植物、增设水车构筑物等方式提升沿河绿化景观,保障漆桥河流沿岸的生态稳定和景观丰富度,赋予河流景观新的生命。
4.3.1 建筑工艺翻新及活化
漆桥村建筑保留原有结构进行加固,对破损建筑材料进行梳理,整理可再利用的原材料,对破损建筑的结构进行混凝土加固,在木材结构外面加刷防腐材料,椽子上方加铺防水层后设瓦,增加房屋使用寿命。针对漆桥村严重破损类建筑在其旧址上进行设计,调整土地结构将居住功能转变为旅游服务功能的民宿建筑,开辟漆桥村特色民宿小院。民宿选址位于漆桥河南岸,植原植被丰富,景观效果极佳。针对周边城市人群打造以老街为中心,集购物、休闲、住宿为一体的周末短途旅游商业街区。
4.3.2 在地性理念设计
在历史建筑保护的过程中,修缮和功能更新是一个动态的平衡模式,因此应始终将“修旧如旧”“修新如旧”的理念贯彻整个村落的建筑风格设计。针对不适应居民生活使用或局部损毁的建筑,应进行局部建筑的修缮,修缮优先采用同源头材料和原始工艺,若受限于现代村落环境要求及旅游需求,可以适当更换相似材料进行替代。适应性设计可以将漆桥村门头进行突出设计,结合美丽乡村庭院评选活动,进行建筑院落环境整治,适当增设乡土物件和花池,整理破损铺装,调节建筑外围的植物组团景观,保障建筑的私密性。
4.4.1 挖掘内涵品牌形象
历史文化名村作为古村落,应该摆脱传统的单一旅游模式,以往的以纯游览为主的景观保护与传承并不符合时代需求,实现漆桥村非物质文化景观的创意传承,设计IP及品牌尤为重要。此次漆桥村的LOGO配色选自漆桥村的四时之景。漆桥村文旅IP卡通人物形象为孔漆漆,灵感来源于中国儒家学派代表人孔子先生。漆桥古村一直以来被称为孔子后裔聚集地,针对孔漆漆的发型设计采用传统的中式男子古代发髻,手部姿势为传统手势“拱手礼”,表达虔诚恭谦之意,也是漆桥村村民举办孔氏祠堂祭祀时候的拜礼姿势(图2)。
图2 漆桥村品牌形象
4.4.2 创意故事线结合空间
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内涵以艺术结构化的模式进行凝练,编织成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空间网络,将整合好的文化景观构成要素填入空间网络进行串联,形成合理的一二级递进关系。旅游作为文化景观空间的外接媒介,以品牌化的形式向外输出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化景观的品牌转译。村落以文创为发展引擎,通过孔漆漆视角向游客进行展示,通过第一视角体验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空间,有助于打造沉浸式的景观体验,历史文化名村故事线可以结合当地的历史传说、特色故事进行创意演绎。
4.4.3 新媒体多方面宣传
进入5G时代,绝大多数旅游消费者都会主动或被动通过各种网络平台获取旅游讯息,新媒体推广具备多种创新的旅游营销方式。除了传统的新媒体推广方式,还可以结合当下的主流互联网软件,进行景观功能的选取,如UGG(User Generated Content)、定位服务(LBS)、签到(Check-in)模式、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开发的传统村落APP等都对历史文化名村的文化景观旅游发展提供强力技术支持。
4.4.4 延伸多系列周边产品
历史文化名村可以延伸开发多系列周边产品,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村落文化的输出。根据漆桥村文旅品牌衍生一系列周边产品,将村落IP人物孔漆漆结合村内新增业态奶茶店,打造网红奶茶杯,满足游客拍照打卡的习惯,消费饮品的同时增加旅行参与感,同时出售外带产品茶壶套组、帆布包等伴手礼;此外也可以大力宣扬漆桥村的孔儒文化,作为周边的特色制作,如孔子文创书签、儒学文化周边(图3、图4)。
图3 漆桥村奶茶杯
图4 漆桥村茶壶及茶叶
4.5.1 不同人群沉浸式生活态、专职人员表演特色
村落原住民在不同人群进行的各类活动所形成的文化集合被称为行为文化景观,是村民最基本的日常生活态的展示,这类生活景观是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中生活化最强的景观要素。除了村民的沉浸式生活态以外还可以由旅游专职部门聘请专业的情景演员进行特色非遗文化表演,将村民的生活景观进行艺术化再现,表演人员可以采用当地人或专职演员,同时对村落重大节日进行大规模策划,对村落特色活动进行常态化旅游表演,对于整个历史文化名村旅游规划下的非遗景观传承十分重要。
4.5.2 非遗文化研学活动策划
依托漆桥村最具代表性非遗文化策划活动展览体验,结合数字博物馆建设形式,利用丰富的数据资源开发遗产传承利用主题板块,为村中的闲置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等遗产的活化利用以及非遗、民俗活动的举办等引入社会资源,让公众真正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23]。定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知识科普研学,组织夏令营活动,让游客参与文化景观的传承工作,为游客提供多样的文化旅游方式。
4.5.3 沉浸式体验活动促进营销
通过演员表演还原故事场景,打破舞台边界,游客可参与剧情的互动环节,让游客沉浸其中,游客甚至可以直接成为剧中角色,推动剧情发展,决定故事结局的走向。在正常沉浸式活动中,适当将非遗文化遗产融入,文创周边带入制作纪念币作为破案、解谜的剧情中的道具,一场活动下来,不仅给予了游客极强的文化景观体验,也促进了旅游产品的消费,将文化景观保护与传承与旅游发展与经济进行了良好融合。
本文提出通过多角度规划平衡土地结构、分层级保护区域景观格局、完善核心历史建筑群保护、艺术介入村落塑造旅游品牌、村落情景演绎文化景观态五大方法进行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的适应性保护与传承。针对历史文化名村文化景观要素的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村落的文脉骨架,保护在历史长河的发展进程中形成的景观内涵,通过一系列规划举措,展示历史名村文化景观的丰富价值,为其他同类型村落旅游发展提供相应模板,为历史文化名村的保护工作和乡村文化遗产进程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