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婷 刘婷/文
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意核心是创新,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帮助其形成独立的设计理念。目前本专业普遍更注重学生的模仿和软件操作能力的培养,知识体系较为单薄。因此,采用多样化的课堂模式,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十分必要。制定科学的培养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视觉传达的专业知识以及形成自我独特的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是高校教学工作的关键。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起步较晚,因而,在高校教学中更需要不断地创新、改革、积累、更新、完善学习素材库,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以提升教学效果和价值。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的审美观念在不断改变,越来越关注设计内涵与理念,对视觉传达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应对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和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传统的视觉设计方式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市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设计出更具有时代特色、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尤其重要。为此,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应采用有效的教学计划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实践技能,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避免设计的单一性,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说到重视程度,需要从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来分析。先说学生,在日常教学中能明显看出,绝大多数的学生将学习重点放在“如何做出效果”上,即如何呈现设计作品,更重视技术和方法方面的内容。再说教师,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和近年来对企业真实案例应用流于“复刻”这一表面应用的双重影响,对学生的要求也侧重于技术和方法方面的考核,部分教师意识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苦于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不强,难以落实。专业课程的考核标准也偏向于“短平快”的呈现效果,故难以将创新提升到真正的重要地位上来。最后说学校,学校虽对教师提出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但没有具体量化的标准,也没有对教师进行专业的创新思维培训,多数教师不知何为创新、如何创新,更别说教人创新了。在视觉传达设计的创新意识不仅需要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经验、管理经验,才能够真正实现设计的创造性[1]。但普遍情况是学校并未提供以上支持,教师和学生也并未真正重视起来。
多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日常教学多以传统的理论与案例实践相结合,这样出来的教学效果会使学生在学习时“习惯性”地模仿,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也难以在实践中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跨越学科界限的创新。所以,教学中不仅需要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还需要确保其具有较为深厚的艺术涵养以及扎实的美术基础,但现有的教学内容还无法满足这些要求。此外,目前很多学生由于对职业发展等方面的理解存在差异,更注重对消费学、营销学等的学习,旨在与大众的需求相结合,把满足外部环境的要求放在第一位,导致很多与文化和内涵结合的创新设计,仅停留在基础内容层面,无法实际提升。
在这个充满活力的信息、数据和技术的时代,传统的设计方法难以满足当今的现实要求,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在努力探索更具前瞻性的设计方法和思想,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尤其需要重视与进步。然而,从我国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专业分配的标准并未得到充分的考虑,而且教育方法也相对滞后[2]。尽管许多中国的高等院校都开设了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但是由于缺乏创新的教学模式,很难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优秀人才。因此,学校应跟上当前的趋势,深入调研市场对设计师的迫切要求与需求,并且持续改革和完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中的不足,并且不断进行完善,进而形成创新教学意识,为实现创新能力培养目标奠定良好基础[3]。高校应打造一支优秀的、具有专业知识和经验的教师团队,以确保课程更加有效和有内涵。除了师资力量应根据当前的形势动态进行适当的调整,高校还应为学生营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升专业技能,让其在专业课程中保持新鲜感和学习动力。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企业和高校应积极推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多元化技能的高素质人才,包括但不限于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教育既要注重传授理论,还应精细地把握和运用实践教学,从而更好地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技术、创造性和动手能力,高校应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培养,积极探索和推广各种有效的实际项目,加强和企业的联系,为双方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当前,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正面临着一系列极具挑战性的问题:如何唤醒学生的思维?如何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如何与市场建立有效的沟通?如何促进学生设计新思维的形成?这些都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焦点问题。提高教学质量,高校应将教学理论和实际工作有机地融为一体,采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技巧和方法来提升师生素质;根据当前的市场环境、行业标准和公司的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创造性地设计和使用课程内容和技巧。同时,继续努力推进视觉传达设计的教学改革,帮助学生在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作之间找到平衡。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校可以采取阶段式的教学模式,通过丰富的教学课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视觉传达设计的基础知识。还可以通过设立学习小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分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实践,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视觉传达设计教师可以结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探索不同领域的设计技巧[4]。例如,学生可以实践设计饮料包装、产品推广和营销策略、广告宣传等,从而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实践设计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从而达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高校与教师应帮助其拓展创新思维,从制作技巧、材料选择、设计语言、画面构图等方面入手,鼓励其创造出具有高级美感和时尚感的艺术作品。
随着跨境设计的不断发展,“百花齐放”“百花争鸣”的设计标准已被广泛认可。因此,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素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和实际操作技巧,十分必要且更加迫切[5]。可以通过分享精彩的设计作品,打开学生眼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的技术和理念。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包括参加各类设计展览和研讨会,以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设计的核心价值。在日常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为教学提供宝贵的灵感和重要的素材[6],在教学中强调文化的传承、保护等内容,使学生能够具备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信念,从而更好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程中涉及的视觉传达设计手法,结合设计的基本要求,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挖掘和分析,引导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全新的思路,支持学生多元化的发展,成为技术全面的设计人才。最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探索和融入各种新元素,营造一个崭新的教育环境,激励学生不断探索和挖掘,保持设计热情和竞争优势,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设计中,应将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紧密联系起来,通过不断的教育创新,提升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育质量,以期培育出更多具有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的设计人才,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应深入理解当下的市场趋势,把设计理念和技能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可通过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和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为未来的设计事业做好准备。高校应不断扩大本科专业的视野,利用各种资源,与校外企业进行合作,开辟“产学研”合作的新领域,将合作企业作为实际操作中心,搭建起一个全面的、有效的沟通桥梁,拓宽校企合作的范围和领域,充分体现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特色。此外,高校应依据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和当前设计行业的人才标准,完善相应的教学制度,以提高学科专业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可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上,引入绘画、摄影、营销、消费者心理等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加强课程内容设置,创新的教学计划,将学习和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针对当前就业市场的需要,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构,以提升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技能,使学生能够胜任社会市场的考验,更好地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
为了更好地发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优势,高校应继续改进教育课堂管理,设置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课程,推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改革,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为学生构建最佳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包括寻求知识积累、技术突破、文化熏陶、社会参观等。此外,还可以组织教师团队参观调研一些丰富教学经验的名校,向具备国际视野的名师交流教学经验,以获取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进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的成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变革,市场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开设创新课程已成为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应不断关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的发展趋势,推进课堂改革,并给予学生们充足的自由设计空间,帮助其培养良好的人文修养和艺术修养,培养具有创造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
引用
[1] 陈昕.“数字福建”背景下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2(3):179-183.
[2] 房开柱.视觉传达设计课程跨学科合作教学方法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19):138-139.
[3] 周桢.浅谈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86-87.
[4] 田静.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中旬-双),2020(6):101-102.
[5] 王旋.浅谈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国际公关,2020(1):58-59.
[6] 邱璟,傅妍,郑天奇.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研究生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大学,2020(30):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