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朝旭
(乌兰县林场,青海乌兰 817100)
在各地区林场开展管理工作时,积极提高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增强林业生态工程的建设效果,提高森林资源的储备量,促进林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合理的营林工作可以提高造林的速度和质量,不断增加的森林面积可以有效净化当地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合理的护林工作可以确保营林工作的价值得到发挥,且能降低林火的影响。结合当前部分地区的营林护林工作可以发现,营林护林工作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仍存在较多问题,基于林场管理在信息时代发展中的价值,有必要进行问题及对策的研究,使其管理工作具有可持续性。
在以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为了快速提高各行业的发展水平,过于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出现了水土流失、酸雨、雾霾和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不过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我国愈发关注环境的保护工作,先后在各类会议中强调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尤其是要做好林场的营林护林工作,借助林场规模的不断扩张,实现对空气的净化和保护。同时,林场的有效发展可以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引导地区经济不断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为全国范围内做好林场的营林护林工作提供借鉴。
对于林场的发展而言,其首要建设目标始终是改善生态环境,确保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协调性。林场具有生态环境价值的同时,其经济效益也较可观,可以借助其经济效益满足林场发展管理的经济需求,带动区域林业的发展。整体上看,林场的经济价值较高。例如,林场中的木材资源较为丰富,可以进行有规划的应用,满足造纸和建筑生产等较多行业的需求。同时,在营林工作中,也能结合地区的气候特点进行珍贵树种的移植,既可以满足造林的需求,也能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1)林场的育苗与抚育工作是营林工作的重点之一,既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深刻了解当地气候条件,进行高质量林苗的移植,也需要管理人员结合林木生产需求和水文土壤的情况,加强幼苗的抚育,提高优良树种的成活率。
(2)在林场的管理工作中,林地面积是营林工作的基础,要求对林地进行有效的保护,确保现有的森林和林地面积不减少,同时也要注重对树苗的管理,减低病虫害的影响,提高幼苗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3)在进行林场规划时,要结合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家政策需求,不断对现有的低产林和残次林进行改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发挥林场管理的价值。同时,可以结合林区特点培养经济价值较高的速生林和用材林,在增强营林工作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林业工程的持续发展。
(1)在防火工作中需要做好岗位责任制度的完善,在确保管理人员充分落实岗位职责后,提高防火工作的质量。此外,在实际的防火工作中,需要做好无人机巡视、人工检查工作,加强与消防部门的沟通联系,增强防火质量。
(2)在防害工作中,需要对林场各区域的种植品类做好统计分析,明确其主要的病害与虫害,在合理的时间和位置借助生物、化学和人工手段进行病虫害的预防,提高林场的防害能力。
(3)在防汛和防灾工作中,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和手段,对气候环境信息进行有效收集和分析,在了解汛期时间和影响的基础上,可以提前制定应急方案,提高林场的防汛和防灾能力。
(1)部分林场在运输方面会受到道路及运输设备的影响,不仅无法提高木材外运的效率,还会增加人工方面的成本,不利于林场经济的发展。
(2)虽然我国愈发关注林场管理,加大了资金的支持力度,不过资金大多用在了优质苗木的培养和养护中,在林场基础设备及设施的建设中缺乏资金的支持。
(3)在信息闭塞和技术落后的背景下,其护林的手段也较为单一,以农药喷洒为例,不仅使用传统的人工喷洒方式,也未强调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的应用,使林区害虫具有耐药性,加大林区病虫害的发病概率。
(1)地方林业管理部门结合林场的发展实际进行指标任务的设计,但过于关注林场发展的绩效成绩,盲目提高林场的发展绩效,容易出现树苗养护质量低、占用农民耕地等问题。
(2)林场管理人员缺乏营林规划,随着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容易出现营林质量低的问题,需要林场管理人员结合林场的气候、水文特点,选择适种树木和高品质树木,体现规划的价值性。
(1)培训容易受到交通和通信的影响,在山区信号弱和交通不便的情况下,其线上及线下的培训工作无法有效展开,而林场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林场的管理需求。
(2)人员管理容易受到环境恶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无法吸引大量的护林人才。因此,员工队伍容易存在工作员工少和员工受教育水平低的问题,既无法发挥人才的引导带头作用,也不能为培训提供支持和保障。
(3)林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低,使新政策的宣传教育、新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先进理念的升级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制约。
(1)地方林业管理部门要重视林场的管理工作,充分了解林场的管理现状,适当加大资金的支持。
(2)林场管理者也需要发挥林木种植的经济效益,在提高林场管理的经济价值后,获得林业部门的认可和重视,获得林业部门相应的资金支持。
(3)主动地扩大融资渠道,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为了确保资金的应用具有合理性,有效改善林场内的基础性设施和管理技术,对林业生产及管理的制度进行完善。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为营林护林工作资金的应用提供引导和监督。充分发挥资金的价值,提高各类基础设施的完善性和管理的先进性[1]。
(1)加强宣传工作,提高营林工作规划的积极性,既可以选择线上的宣传模式,也可以选择线下的宣传模式,选择适宜的宣传模式的同时,提高员工规划管理的理念。
(2)在营林工作中需要降低外在因素的影响,分析地方林业管理部门工作指导的合理性,对地区木材需求和当地水文情况进行了解,在营林规划中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栽培,持续更新现有的低产林和残次林。
(3)林场管理者要认识到生态平衡、林业经济和林业生产之间的关系,促进林场可持续发展,对不同区域的营林工作内容分开设计,保证营林工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2]。
(1)明确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基于林场工作者所处位置的偏僻性,需要借助线上的培训方式,降低时间和空间对培训的影响,由于部分山区存在信号差等问题,需要当地林业部门和通信部门做好沟通合作,加强山区附近的通信信号,既可以改善民生,也能提高培训质量。
(2)对培训内容进行完善,结合新时代对先进林场管理人才的需求,进行培训内容的补充和完善;结合当前林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培训内容的优化,使培训内容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为林场的管理奠定人才基础。针对部分地区林场员工受教育水平低的问题,可以进行分层次的培训。
(3)除了培训工作外,还需要做好招聘工作,在提高薪酬、扩大晋升空间的基础上,增强招聘效果,快速组建林场管理的人才队伍[3]。
(1)不断完善激励工作和考核工作的相关细节,确保在有效的激励和考核中,提高林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需要对相应的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对应考核和激励工作可以具有制度的支持和引导,发挥其工作价值。
(2)在护林工作中提高林区的监管工作,在各个交通路口设置宣传牌、监督岗,提醒外来人员已经进入林场,同时也要在林场内进行语音提醒播报,应有防火和偷伐等方面的提醒[4]。
(3)明确林场内的各类树木类型、林场结构、整体林场面积、区域划分等数据信息,整合分析各类数据,为管理和灭火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更好地提高林场的管理效果,满足新时代发展对林场管理的需要。
(1)结合当前产业培育的新背景,建设林业科技创新平台,使林场发展具有多样化的特点。首先,在林业科技创新平台及基地的打造中,要结合林场内的资源情况,进行创新性的产业发展模式研究,如林业康养、绿色种植等业务的发展,更好地释放林场的发展潜力,提高其经济效益[5]。其次,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加强对各类树木资源价值、育苗工作和病虫害治理等方面的研究,且在平台的支持下,还可以加强该科技创新平台和林业高校的合作,有利于构建科研实验室、数据资源库等,提高林场营林管理的质量[6]。
(2)打造一流的教学科普基地。首先,借助教学科普基地进行科普活动,帮助人们了解林场中各类珍贵树木资源,实现科普价值。其次,该科普平台的构造会深化林区生态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挖掘,形成特点鲜明的生态文化基地,基于实际资源的挖掘及特点,进行文化馆、科普馆、博物馆和植物园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林场发展的经济效益。
(1)加大对林木资源的保护,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严禁出现乱占林地、滥砍滥发和毁林开荒等行为,提高林木资源的安全性,更好地展现其环保价值。
(2)优化树种结构调整,严禁多层次混交林的建设,提高林场的生态稳定性和林场的抗病害能力,在抗逆性和提高林木产量方面也有一定的价值[7]。此外,要关注优质树种和珍贵树种的培育,提高林场树木种植的多样性。例如,林菜、林药、林牧、林菌等多种林下种养模式的应用,可以发挥多样性林下种养的价值。
(3)加强林业科技研究,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意识,对日常管理中的技术升级进行专利技术申报。
(4)加强林木资源的利用,要合理延伸林业产业链,使林木资源得到多次增值,并在木材的综合性利用下,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积极做好林场的营林护林工作可以满足我国的环境保护需要。然而,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目前部分地区的林场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基础设施及护林手段单一、营林质量较低、管理能力不足等问题,需要林场结合管理的实际情况提供林场管理的资金支持,引进管理的先进理念,做好林业人员的培训招聘工作。此外,为了增强林场的管理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加大对林场的管理力度,不断完善管理体系,促进林场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林场的营林护林质量,更好地发挥其管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