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建设性新闻的本土化策略

2023-12-11 05:35杨锐
传媒 2023年21期
关键词:建设性新闻报道受众

文/杨锐

主流媒体肩负着做大做强主流舆论、贯彻引领媒体融合、全面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重要使命,在我国媒体生态中居于主导地位。近年来,通信技术引发了媒介环境的嬗变:一方面多样化的生产主体借助网络平台掌握了信息传播权力,主流媒体不再是信息传播中心,其媒体地位显著下滑;另一方面多样化的生产模式进一步拆解了新闻受众、重塑了新闻偏好、改变了新闻内容,主流媒体亟待深化改革。建设性新闻(Constructive Journalism)起源于丹麦,早期指代跳脱传统新闻框架、致力解决社会问题的新闻实践,后经由西方学者的广泛参与和深入讨论演变为一种抽象的新闻理念。在此,文章通过引入建设性新闻,旨在为主流媒体提供新的视角,进而探讨中国语境下主流媒体的实践方向。

一、建设性新闻溯源与价值取向

新世纪以来,以负面冲突为基本框架的新闻报道在西方新闻界持续引发争议,受众对这类新闻产生真实质疑和同情疲劳。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新闻报道的传播主体激增、传播渠道泛化、传播范围扩展、传播效果得以同步放大,而资本主义利益至上的传播逻辑严重影响到西方新闻界的媒体生态。为了扭转这种局面,西方新闻界进行了广泛的实践探索,建设性新闻则是其中最具代表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新闻理念。

1.建设性新闻的溯源。建设性新闻提出于2008年,时任丹麦广播电视台新闻总监的乌瑞克·哈根洛普(Ulrik Haagerup)在报纸专栏中重申媒体社会责任,强调记者的介入姿态、积极的叙事风格和主动的问题导向,期望建设性新闻抵抗西方新闻界的市场化浪潮。尔后,同样具有丹麦广播电视台工作背景的凯瑟琳·戈登斯特(Cathrine Gyldensted),以及受其影响的凯伦·麦金泰尔(Karen McIntyre)将积极心理学引入建设性新闻,尝试将这种新闻实践理论化。随着实践与理论的持续结合,建设性新闻得以在全球范围发散,从北欧到北美、从媒体机构到高校校园、从新闻从业者到普通受众,建设性新闻成为新世纪以来西方新闻界重要的学术成果。国内对建设性新闻的引入大致发生于2015年前后,部分学者通过访学、译介、对谈推动了建设性新闻的学术传播,政府部门、高等院校以及媒体机构也同步启动了建设性新闻的项目研究。

2.建设性新闻的价值取向。尽管建设性新闻研究还处于进行时状态,但它已从单纯的新闻实践演变为抽象的新闻理论,并具有明确的价值取向。

第一,方案导向。解决方案是建设性新闻的基本要素。建设性新闻吸收了“方案新闻”的某些要素,提出新闻报道不止于新闻客观主义要求的真实揭露,同时强调新闻从业者应主动介入和持续跟踪,从而推动有效解决方案出现。为此,建设性新闻在传统5W新闻要素之外增加了“what now”,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期望对未来发展有所启发。

第二,积极情绪。积极性是建设性新闻的核心构成。建设性新闻突破了惯用的“破坏性”新闻框架,以正面姿态报道新闻事件,重塑公众新闻体验,增加社会良性示范。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引入,通过量化分析新闻报道对人们心理健康的实际影响,确认了积极叙事的合理性。

第三,受众参与。受众参与是建设性新闻的必由之路。在“去中心化”的新信息传播环境下,一方面建设性新闻要成为受众沟通者,提高受众在新闻报道中的位置,切身实地考虑受众所思所想,吸引受众关注新闻报道;另一方面要成为受众调节者,使用不同渠道、调动多方资源、触及多个对象,提供更多新闻从业者与普罗大众的对话空间,实现新闻报道协同生产。

第四,理性讨论。理性讨论是建设性新闻的追求目标。建设性新闻通过吸纳更多观点抵御新闻报道的两极化,从而维护媒体环境向好发展。以消极为主的新闻报道带来了群体极化现象,特别在网络空间充斥着以情绪为主导的传播内容,对于触及事件深层原因并无益处。为此,建设性新闻被视为公共协商的重要方式,应增益公共理性;与之相应的媒体机构需要承担理性养成责任,如作为意见表达和社会行动空间,主导或参与公共讨论规则的制定等。

二、建设性新闻对主流媒体的参考价值

主流媒体,指的是以严肃新闻为主要报道内容,具有专业理念和文化自觉精神,着力弘扬主流价值观,在竞争区域处于重要地位,在社会发展中勇担社会责任的媒体。在我国,主流媒体集中体现为党报、党刊、党媒。随着通信技术升级,主流媒体在新媒体生态中日益被动,转型之声不绝于耳。建设性新闻对西方新闻界起到了正面作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为我国主流媒体转型带来了较好的参考价值。

1.媒体身份:参与社会治理。当前,新闻实践已经超越信息传播层面,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以对话者、参与者、实践者等身份直接发挥作用,媒体机构也日益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重要参与者。建设性新闻坚持问题导向,推动了媒体机构从旁观者身份向参与者身份转变,不仅确保了信息的真实有效,维护了媒体权威,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媒体机构深入社会治理,承担媒体责任。主流媒体作为我国媒体机构的排头兵,实践建设性新闻能够扩大报道范围,切入到社会议题的方方面面;并通过全方位、多角度、连续性呈现新闻事件发挥媒体监督功能,为我国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例如,2022年1月,15岁的刘学州在海南三亚自杀身亡。在大量碎片化新闻资讯之外,澎湃新闻立足新闻事件、扩展新闻事件外延,分别从法律层面的遗弃罪、拐卖罪,观点层面的网络暴力、青少年心理健康以及新闻伦理层面整合为“刘学州系列报道”,不仅使得该事件获得持续关注,而且推动了拐卖儿童与网络暴力相关政策出台。

2.新闻生产:改变叙事模式。负面/冲突是新闻生产最常见的叙事框架,能够迅速吸引受众注意,刺激受众情感,影响受众的心理判断。通信技术使得负面/冲突的新闻生产成本极低,但长期浸淫于负面/冲突新闻报道容易引发心理创伤,进而导致受众对现有环境产生消极心理甚至厌恶感。建设性新闻引入了积极心理学,并经大量实证研究表明相较于恐惧、焦虑等负面的情绪,当外界信息传递出积极的情绪时更容易激发人们获取信息的兴趣,增加人们的幸福感。为此,主流媒体借助积极情绪能够有效调整新闻生产的叙事模式,从语言、修辞、主题等方面创造出更具吸引力的新闻内容。新冠疫情发生后,焦虑和恐慌是弥漫在公众层面的普遍情绪。《中国青年报》在感染病例实时报道基础上,关注生活物资保障、出行指南等问题解决,增加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等正面人物特写,并通过文字、图片、H5、小程序等富媒体文本提高群众的抗疫信心。

3.受众意识:鼓励协同生产。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设备的普及,自上而下的传播格局被打破,受众不再被动地接受新闻,主动成为新闻的传播者与生产者。在“把关人”角色空缺之后,受众的信源误判引发了虚假信息滥觞,特别是专业门槛较高的领域如医疗健康、国际政治。建设性新闻尊重受众,创造多种途径鼓励受众参与到新闻生产中,使得新闻内容更有价值;同时,建设性新闻特别强调媒体机构在尊重受众需求之余的主导性,由专业人员进行信息筛选判断,从而夺回媒体话语权。鼓励受众参与,一方面主流媒体能够从开放、便捷的网络渠道收集多种信源,拉近主流媒体与普罗大众的距离;另一方面由主流媒体对信源进行交叉引证,也能够回归新闻专业主义,做好信息的良性转化。央视新闻近年来针对不同层次的新闻受众,加快完善微信、微博、抖音、快手、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内容建设,体现出主流媒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生产逻辑。

4.舆论引导:重视网络空间。舆论生态在融合发展中发生了结构性变化,舆情发生、发展的机制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对舆情治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受众受限于自身媒介素养,在“众声喧哗”的网络空间中时常处于认知失调状态;如若缺乏理性内容规训,会对舆论生态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引发次生舆情。建设性新闻通过吸纳更多观点维护理性讨论,为主流媒体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选项:重视网络舆论。

三、主流媒体在建设性新闻实践中的本土化策略

建设性新闻拓宽了新闻传播领域的研究范畴,为我国主流媒体转型带来了重要启发。然而,中国同西方国家存在截然不同的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一味照搬西方建设性新闻理念而不考虑我国新闻舆论工作具体情况,不仅无法有效发挥建设性新闻的应用价值,而且容易带来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因此,主流媒体实践建设性新闻必须坚持本土化路径。

1.树立“四个坚持”,构建系统化发展路径。基于不同的文化土壤,主流媒体实践建设性新闻必须使其符合中国语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四个牢牢坚持”,即“牢牢坚持党性原则,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牢牢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牢牢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为此,主流媒体应结合我国社会发展需求和新闻实践特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建设性新闻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从宏观层面,主流媒体应将西方建设性新闻理论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机结合,从我国新闻事业的百年发展史和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汲取经验,为中国特色建设性新闻理论提供合理根据。在微观层面,主流媒体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进一步增加政治定力与政治智慧,用主流的观点引导社会认识,为人们提供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崭新框架。

2.坚守新闻价值,平衡主观性和客观性。建设性新闻提倡积极介入,媒体机构以报道者和参与者的双重身份进行新闻报道。但在具体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可能脱离科学指导,片面追求“方案导向”和“积极心理”。前者盲目下定结论,误判事件走向,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正处于转型期的大国而言影响巨大;后者则侵蚀了新闻专业主义的客观性原则,使得新闻报道沦为心灵鸡汤。为此,主流媒体实践建设性新闻应控制好介入程度,在新闻生产中维护好主观性和客观性的平衡,传递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以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为例,由人工智能参与的新闻采集、新闻内容、新闻分发提升了新闻传播效率,但技术理性不能确保内容理性,亟需新闻从业者的合理把关。为此,主流媒体应招募兼具新闻素养和技术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接受技术红利的同时能够从价值层面做出前瞻预判,维护好新闻生产的内容建设。

3.恪守人民原则,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尽管建设性新闻的传播主体是媒体机构,但在西方商业媒体的传播逻辑下,新闻内容常常与软文营销混为一谈,损害了媒体机构的公信力。主流媒体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原则,确保新闻媒体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首先,开阔新闻选题。主流媒体应拓展报道议题,特别是伴随社会快速发展衍生的各类新兴议题如人口老龄化、教育公平化、女性主义等,真正做到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共振。其次,增强新闻交互。主流媒体应创新媒介形式,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赋予受众留言建议、探讨解决办法的权利,并重视受众反馈信息对完善报道的建设性作用,提升受众对报道和问题后续的参与感。最后,做好新闻服务。主流媒体还应探索政务和媒体相结合模式,不仅为人民答疑解惑、排忧解难,而且打通新闻实践和日常生活的“最后一公里”,让主流媒体成为人民谋求福祉的工具。

4.创新正面宣传,传递社会正能量。媒体机构具有公共属性,在凝聚公共意见、形成社会共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设性新闻能够以理性讨论修正社会舆论,与我国新闻舆论工作长期坚持的“以正面宣传为主”不谋而合。但是正面宣传不等同于避重就轻,回避问题,而是通过提升拆解问题的能力实现舆论引导。因此,主流媒体应当创新正面宣传方式,一方面把发现问题视为正面宣传的起点,以分析问题为核心、解决问题为目标,培养受众建立讨论社会议题的科学方式;另一方面持续拓宽正面宣传的覆盖面,加快媒体融合建设综合利用广播媒体的伴随性、电视媒体的生动性、纸质媒体的权威性、移动媒体的及时性以及各类新媒体的交互性,让正面宣传辐射得更远,正面力量深入人心。

四、结语

建设性新闻来自于西方,其方案导向、积极情绪、受众参与、理性讨论的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媒体转型带来了启发。与此同时,主流媒体应辩证看待建设性新闻理论,在继承中有所创新,真正做到为我所用,更好地助力我国新闻事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建设性新闻报道受众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舆论监督报道要注重“建设性”
建设性舆论监督:让公共治理的“大树”免遭“虫蛀”
推进社会治理:建设性舆论监督新探索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