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媒体深度融合抢占新时代创新发展制高点

2023-12-11 05:35刘健
传媒 2023年21期
关键词:新华社总书记融合

文/刘健

盛夏时节,大家共聚世界“媒体艺术之都”长沙,共话媒体融合十年成就,共谋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未来,对宣传思想战线和传媒行业发展来说十分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作为这个时代最大的变量,互联网为媒体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推动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持续深刻变化。建设新型主流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对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登高望远,从治国理政的高度紧抓信息化时代战略机遇,就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作出重大部署。作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主力军主渠道主阵地,新华社见事早、行动快、方向对、措施实,媒体融合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显著成效。十年来,我们坚持内容为王、终端为重、技术为先、人才为本,在国内,新华社新闻信息产品覆盖全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国际,我们正在依托融合发展优势实现“换道超车”,全球到达迈上新台阶。

十年磨一剑。本次大会以“融合十年 笃行致远”为主题,共同探讨主流媒体如何在全媒体时代守正创新、融合发展,一定能为媒体融合发展下一程开拓新思路、探索新方向、开创新局面。

以总书记报道为龙头,唱响时代最强音

新华社始终把用心用情、出新出彩做好总书记报道作为履职尽责“第一工作”,大力推进融合创新,2023年上半年共有400余组融媒体产品全网置顶,同比增长12%。加强总书记报道融合创新,积极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新手段,精心策划思想境界深、创意形式佳、能量密度大的重点产品。迎接党的二十大重点融媒体产品“近镜头·温暖的瞬间”,以“特写照片+创意海报+故事叙述+音频短剧”形式,生动讲述总书记治国理政感人故事、动人细节,引起网友“追剧”热潮。持续深入研讨“第二个结合”重大理论创新,近期独家策划“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系列融合报道,围绕国内22个城市制作精美视频,放大融媒传播力,充分反映文化自信生动实践,彰显神州大地“郁郁乎文哉”的万千气象。加强总书记报道栏目建设,做强“第一观察”“学习进行时”等重点栏目,打造基于社交平台的短视频常态化栏目“学而时习之”,2022年共播发500期,累计播放量近45亿,深受网络受众特别是青年网民喜爱。把讲好总书记故事这个“中国封面故事”作为重中之重,加强对外话语创新,历时半年精心采制人物特稿《新征程领路人习近平》,被海外主流媒体大篇幅转引。策划推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时代特质和实践价值》《习近平主席倡导的全球治理观深刻启迪世界》等智库报告和重点报道,实现全球采集、全球到达、全球反馈,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大党大国领袖的形象风范。

以总书记贺信精神为引领,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大事业取得良好开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新华社建社90周年贺信中指出,新华社要“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这为我们指明了新的奋斗目标,是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为此,新华社党组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研,制定《新华社努力建成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工作方案》,明确到2025年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即在忠实履行党中央喉舌耳目智库职责上深化“五个巩固”,在全面提升国际传播工作水平上做到“七个增强”,形成全媒体机构治理“六个体系”。2022年以来,我们重点聚焦“新型”和“全媒体”,把握“四全媒体”发展态势,用好信息化之利,探索具有通讯社特色的融合发展道路,加快构建与国际一流新型全媒体机构相适应的新闻采编组织体系、调度机制、业务流程,健全统合有力的全媒体生产传播体系,推动采编力量、媒体资源 整合,采集、制作、传播方式统合,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要节点报道聚合,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汇合,推动融合报道生产关系更好适应新生产力发展要求,实现“守正+创新+务实+高效”的有机统一。

以融合创新、渠道建设为重点,加快构建全球全媒体传播体系

我们坚持胸怀天下,瞄准国际一流,以融合发展带动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努力当好中国故事“主讲人”、国际舆论斗争“扛旗者”、对外传播工作“生力军”。我们生动讲好中国故事,结合今年全国两会宣介阐释全过程人民民主,统筹制作双语视频《时政科普:中国两会为何如此重要?“洋记者”为你解答》,被CNN黄金时段新闻节目大幅采用,海媒平台浏览量超1100万。我们深化对美舆论斗争,坚持长短结合、起底反制,亮剑发声,2023年上半年舆论斗争稿件被境外媒体采用转引17万家次,境外网络总传播量约24.7亿次。抓住国会山骚乱2周年、伊拉克战争20周年、北溪管道被炸等舆论热点、斗争靶点、事件节点,推出“起底美国”系列报道和《扯牌屋》等融合产品,有力揭批美西方劣迹。我们强化全球到达覆盖,对1900家海外主流媒体覆盖率达87.3%,海外社交媒体账号粉丝量达2.8亿,培育粉丝量百万以上级“大V”账号20个、十万以上量级“网红”账号23个,外宣“网红”粉丝总量近5000万。近期,新华社记者徐泽宇应邀在美国知名期刊《外交学者》上发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的署名文章,被其官方网站首页重点展示,并在其推特账号重点推荐,徐泽宇工作室积极进行二次传播,海外总浏览量超600万次,引发海外学者广泛讨论和积极反响。

以技术赋能为关键,抢占创新发展制高点

新华社始终保持对媒体融合发展的前瞻性和敏锐性,登高望远、锐意进取,抓住技术有效赋能的机会,把握新媒体形态,努力走在全球媒体融合第一方阵。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推出覆盖采编发全流程的智能化工具超190个,发布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建设移动在线直播平台“现场云”,打造“媒体创意工场”,不断提高智能化融媒体生产传播效率效能。创意赋能、技术赋能、美学赋能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依托XR、卫星大数据、数字人等技术,策划播发一系列“内容+技术+灵感+美学”有机统一的重点产品,推动“正能量”产生“大流量”。卫星政论片《C位是怎样炼成的》,首次将党在中国大地上的“C”字轨迹与“中国C位”的意象打通,融合使用卫星遥感、三维建模等前沿技术,制作数个党史经典红色地标从太空到天空到地面到人物“一镜到底”式画面,赋予政论片罕见的视觉冲击力,系列产品总浏览量超10亿次,互动量超500万次,受到海内外受众认可肯定。近期,我们推出AIGC短视频《“棱镜门”十周年,美国监控帝国的本质从未改变》,通过14种语言播发,海媒平台总浏览量超过258万,总互动量超1.8万,国外网友评论积极。该片脚本和图像生成、剪辑特效、语音合成等全流程AI制作,实现技术赋能国际传播新突破。

作为通讯社,近年来,新华社通过供稿服务、技术支持、传播推广等形式,与全国媒体同行建立紧密联系。独行快,众行远。推进媒体融合,需要汇聚各方智慧力量。我们将以开放、协作、联接的思维,加强与媒体同行的横向联合,与产业实体的跨界融合,促进媒体资源、政务资源、公共服务资源的融会贯通,努力把社会思想文化公共资源、社会治理大数据、政策制定权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的综合优势,共绘融合发展未来新篇章。

十年融合,在这个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新起点,让我们携起手来,继续用好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新华社总书记融合
再创新高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视界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