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沉随浮

2023-12-11 04:31王陌书
西湖 2023年10期
关键词:杜梨科幻文学

王陌书

上次见到杜梨还是在上次……

好了,这里并不适合抖废话文学的机灵,黑色幽默不分场合的话,那也不成其为幽默,只有冷场的尴尬。今年是我在北京的第三个年头,同样在这座巨型城市里奔波生活,同样是写作者,当杜梨邀请我参与写“双重观察”时,我还是有一丝犹疑的,因为这不仅仅是双向视角的记忆素描,实际上是三向的,即把关于对方的印象呈现于读者这个隐藏的第三视角。相较于如镜面般的反射,我的观察更近似一种折射。

我跟杜梨认识六年了,相识的契机很符合我们小说作者的身份,因为小说。2017年我读到她一篇小巧精致的科幻短篇《我能看看你的小纳米羊吗?》,篇幅很短,却呈现复杂的奇趣切面,有如奥妙无穷的核舟。之后,我们开始互相阅读并评论作品,那时她连续创作了一系列用科幻外壳诠释人类情感的小说,在我看来她有着将赛博科幻和《金瓶梅》式情欲两种差异元素熔炼的本领,而这些小说大多收录进了她第一本小说集《致我们所钟意的黄油小饼干》。

在这本书中,我个人最钟爱的是《一孤花零落之山》,这篇可以说让我感到惊艳,我当时是如此评价的:

开头的玫瑰漂流到结尾,这既是一篇小说,也是一首情诗,还是关于男人与女人的谜题。在流动中,仿佛一只没有脚步声的猫走过浮动的情欲走廊,被语言的镜子分割出无数剪影。关于零画与骆之山的故事,一抹科幻色彩完成了幻想与现实的过渡,剥开重叠的剪影,读到埋藏在最深处的伤感,一如在镜子中找到一种左右相反的真实。

那段时间的我,对于文学有着过度热情与不切实际的幻想,2017年在朋友介绍下去北京干一份编剧工作,很快匆匆落败收场。在这期间和杜梨第一次碰面,那是在秋冬之季,我们吃了铜炉火锅,期间我想着《我能看看你的小纳米羊吗?》里也有火锅片段,之后我们在附近闲逛,漫谈文学、历史、电影、生活等几乎所有话题,我像是阿拉伯神话打开能不停倒东西的魔法袋,一个劲说个不停,输出一个“中二病”少年对世界的妄想,而她笑眯眯地听,还讨论《神秘博士》里的戴立克和赛博人哪个更可怕的问题。通常,人的微信形象会和生活有落差,杜梨是少见的,见面前与见面后的形象重叠,一样热情、阳光、外向、不弯来绕去,只是更活泼一些。

当时我们都有第一本书要出,对未来虽有疑虑,但仍旧怀抱期待,仍旧以文学青年的视角看待世界,我说要回江西老家专门写作,她说想去好莱坞写剧本,我们都爱幻想,觉得世界是围绕自己转的,这注定了接下来几年的阴霾。我的出版很是不顺,困在老家不知出路,而她换了几份不如意的工作,写了一些勉强去写最后没收到稿费的稿子,还扎身于沼泽般的考博之路。

那段岁月我们不停地在微信里互相诉苦,质疑文学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吐完苦水接着写作寻找文学在这个时代的意义,如此循环。大约也在这期间,她出版了长篇科幻小说《孤山骑士》,某种意义上算是这场生活灾难的纪念碑。从创作到出版,这本书刚好横跨了几年的岁月。小说中少女陆咪貉遭遇陷害,在仿生人菊地的帮助下展开绝地反击,揭穿阴谋的同时,对生态灾难、机器人伦理等问题发出杜梨的思考。

女主角被逼入绝境后反抗,这不仅是反转套路,也隐喻了她对生活的态度,她有着汲取逆境作为养料的顽强。她雕刻了自己,削掉天真,凿空脆弱,砍下犹豫,这算血淋淋的改造,但她幸存了下来。2019年她参加澎湃“镜相”写作大赛,开始创作以家族往事为蓝本的纪实作品《你好,我是核三代》,最终摘取二等奖。从天马行空的科幻一下子过渡到考证出处的非虚构,对这样的跨越我并不惊讶,因为她一直懂得,科幻也好意识流也好非虚构也好都是外壳,重要的是内在的感情,这是写作的内核,没有它作品不过是一具空壳。而她的底色一直没变:认知世界灰暗的前提下寻求光明的栖息地,悲观覆盖着坚韧的信念,冒着被伤害的风险去爱一切值得爱的事物。

对此我曾在《孤山骑士》的书评里写道:

杜梨爱猫、爱鸟、爱松鼠、爱假面骑士、爱略萨、爱汉服、爱《神秘博士》……我一直觉得对于这个世界,她爱的远远多于她所厌恶的,正因如此,她的小说无论有着怎样悲伤的底色,都会凸显一种暖色调的信念。她在北京长大,正因如此,无论小说时代为何,都能嗅到一点她记忆中的北京散发的独特味道。

变幻写作类型的时候,她的底色始终没变,并且源源不断地给她提供能源、创造动力。这让她拎着一盏灯走黑暗的创作之路,也走出了生活的泥沼。她考上了颐和园的编制,有了值得托付的伴侣,走进了婚姻。人生不存在一个临界点:走过去前惨淡无比,走过去以后万事大吉;还是会遇到坎坷、风雨,但这两年她的步伐确实平稳地迈向理想之地。她获得了香港青年文学奖、“贺财霖科幻文学奖”以及其他奖项,出版了以颐和园为主题的文集《春祺夏安》。

话说回来,上回见杜梨是她要去雍和宫祈福,我公司很近,于是她顺路过来,在咖啡馆聊了一会。她前段时间在观鸟时意外受伤,而且家里的小猫帕尼也刚动了一场手术,经常往医院跑,让她怀疑感染了霉运这种病菌,要去转一转那些佛殿,拜一拜菩萨慰藉心灵。

我个性孤僻、游离,确切地说是不擅长表达感情,觉得自己是局外人。在这些年中,认识了许多人,而多数熟悉的文学友人慢慢生疏,断了联系。维系友谊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别人看来我这是孤僻,慢慢也就避而远之。在我精神状况快要烂掉的2022年,是杜梨把我拖出萎靡的沼泽,让我跟她一起去爬长城。她捎上我自驾上路,路上我还是像往常一样吐槽自己写作之路的不顺,这回她没有像以往那样迁就我,说些写下去迟早有出头之日的安慰话,而是打断我,告诉我这样的状态继续下去只会烂掉,提醒我我已经二十五岁了,一味地逃避下去并不是办法,无论是去考试还是确定一份好的工作才是实际的。像以前那样觉得要么得到一切要么一切都不要,那注定会一无所得。当时的我觉得她的话有些伤人,毕竟对朋友强调自己的悲剧,本质上还是在寻求安慰,愿意向他人展现自身的软弱已经需要很大勇气了。但——她说的又何尝不是事实呢?我擅长逃避,逃避人群,逃避责任,逃避一切,可我能逃到什么时候呢?也是那段时间,我转到现在的工作岗位,去真正地面对他人。

是的,生活仍在继续,除了死亡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称为结局。

杜梨家里有一只鸟、一只松鼠和一只猫,无异于养育着三个孩子,在操三份心之余她未曾停下对动物的救助,几乎隔一段时间都会看到她转发救助信息。她救助过不少动物,其中有一只雨燕,这件事杜梨写进《春祺夏安》当中,在评论中我如此写道:

我已经做好了结局悲惨的心理准备,尤其是我还见过那只小家伙,当时还是雏鸟,受了伤,蜷缩在纸箱角落里。我说着一些无关痛痒又不用负责任的安慰话,而心里却在嘀咕,这样脆弱的生命很容易夭折,一旦夭折,作者会遭受一次更大的痛苦,不如一开始推脱掉这份救助的责任。没想到后续里,我在作者朋友圈看到这只雨燕茁壮成长,最后放飞。虽然细微,但这依然是一份奇迹。

太多的人会寻找借口为自己的怠惰而无情开脱:既然努力也不一定有用,那还不如放弃;既然救了不一定活,那还不如不救……小到对一只雨燕,大到对天下大事,这都是逃避的万能药。她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不管结果如何去做一些事情,在我看来已经比多数人勇敢。

在这番回顾与梳理中,我在当下插入过去的写作观察,虽有偷懒之嫌,可不同时间段同一个作者对另一个作者的评论,犹如地质运动中不同年代的土层累叠,透过其剖面的记忆化石,更能看出一个作者的变化。正如看到树木化作煤炭,我看到一个作者正逐渐成长为作家。评论应该是动态而非静态的,不是定论的总结,而是通过诸多定点连起来的线,梳理出文学脉络。

下次见杜梨肯定是下次,她最近发我一篇散发仙气的小说《小娃撑小艇》,文章满是魏晋隐士的飘逸,以及童话般的志怪奇谭,人于繁华闹市中也能躲进书中世界的净土,和王摩诘谈天说地,不知归处。这也正是她自己的人生哲学。没什么可担忧的,我有理由相信,杜梨能如驯兽师一样驯服未来狡黠莫测的种种变化,把遭遇改造为素材,驱赶这些新故事往文学迁徙,所有的苦难终究化作回首的盐柱。

猜你喜欢
杜梨科幻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PL-01:科幻飙车党
到达科幻里的未来
酿酒酵母对制取杜梨种子的影响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梨子变形记
瞎想什么呢
如何挑选100本科幻书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