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永刚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学校是专门的育人机构。家校协同育人是促进中小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保障。2023 年1 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要“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既是贯彻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的现实要求,也是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和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作为一种有效的社会活动和形式,家校协同育人对于整合育人力量,促进育人理念深化和提升育人实效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是家校协同育人可以整合力量,取长补短,形成育人合力。家校协同育人之所以是重要的和必要的,是因为育人是家庭和学校的共同责任,任何一方均不可缺席。这主要是因为家庭和学校在育人工作中都有相应的“限度”:在家庭是一个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勤俭节约的孩子,也很难保证他在校就能表现出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爱护公共财产等文明行为。同样,在学校是一个言行如一、忠诚正直、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并不能表明他在社会上不去违法乱纪,也不能保证他的行为不与社会道德要求背道而驰。现实中不少孩子的“两张皮”现象就是有力的佐证,即在学校表现的是一个样子,在家庭却是另一个样子。现实生活中“5+2 =0”的例子也说明,倘若不能很好地协调学生5 天在校教育和周末2 天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育人效果自是难以保证。只有家校协同,才能发挥育人合力,促进育人成效得以延续和巩固,并得到最大化发挥。
二是家校协同育人可打破传统教育思维,规避非此即彼的育人困境。在人类历史上,由于时代条件和思维拘囿,在家校协同育人的认识上存有拔高或贬低的一些误读,在家庭和学校层面各执一端,使协同育人工作陷入二元对立的境地。无论是对学校寄予厚望与期待的学校育人“万能论”,还是贬抑学校作用的学校育人“无能论”,均是对家校协同育人的误读。这些观点之所以经不起推敲,是因为都一厢情愿地将学校育人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影响绝对化了,必将钳制与束缚育人实效。由是观之,唯有强化整体育人的自觉性,才能构建良好的育人生态,促进学生整体的、全面的发展,充分彰显协同育人的价值。
家校协同育人的扎实推进和健康持续发展,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联动作用,既不能简单应付,也不能敷衍塞责。唯有在行动中自觉地将家庭与学校联结在一起,家校同频共振,方可取得积极成效。然而,尽管不少中小学建立了家校育人计划,甚至健全了学校层面、年级层面和班级层面的家校协同育人委员会制度等,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依然停留于表面,只管呼吁不管实干,甚至存在内心抵制但又不得不为之的嫌疑,自是无法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
一方面,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中,不少学校和家庭缺乏教育默契,协同意识不强,没有达成育人共识,甚至出现一些片面的、错误的甚至是偏激的认识,致使育人活动走向短期化和表面化。如一所中学的教师形象地将家校协同育人活动比喻为“补窟窿”,即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不连贯,或是为了响应上级号召而采取应急性行为,或是为了解决一些学生的严重“问题倾向”不得不采取临时行动。一些班主任也应付差事,仅是按照学校要求僵化地执行制度,在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大讲堂等活动中草草了事,最后以几百字总结而告终,而不注重提升家长的合作能力。部分学校坚持“学校本位”,不能与家长平等相处,将家校协同育人视为学校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帮助,在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中颐指气使,大有一种“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强势姿态,并没有给家长应有的话语权,致使家长的自主性与独立性不足,家长被学校“绑架”的现象较为突出。这极大贬抑了家校协同育人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严重制约了家校协同育人实效的提升。
聚焦实践,不难发现,许多中小学虽然建立了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三级家校合作的工作制度,推选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秘书长、常务委员以及委员,建立了相应的家校合作制度及其实施机构,并明确了各自的职责,也进行了具体的组织分工,但仍存在形式化运作的不良情形,缺乏一贯性与连续性,协同育人成效甚微。在问询“您是否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积极推进家校沟通与协作”和“您是否每学期对家校协同育人的效果进行充分交流、反馈总结与调整改进”时,一个普通中学的班主任说:“我们已经按照规定和要求做了,可是效果却不是很理想。一方面,我们面临的升学压力很大,我们也知道要加强家校协同力度,可是我们的时间、精力也有限。最主要的工作还是提高班上学生的成绩,家委会什么的就只能是先放在一边。另一方面,班主任的工作本来就很繁杂,现在又加上家校协同这事,工作量就更大了。每学期能够开展一两次活动就很不容易了,根本没有多的时间去交流、反馈和总结。”如此种种,着实令人担忧。
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在协同育人中参与程度不够、推诿育人责任也导致家校协同育人难以有效推进。一位高二学生的家长,在谈到家校合作时抱怨道:“孩子在学校由老师教还不够吗?还用得着我们家长吗?况且,我们也不是很专业。再者,孩子马上就要高考了,时间那么宝贵,家校合作能给高考加分吗?孩子道德品质高能保送大学吗?我不是反对家校合作育人,但为了高考,我还是希望在高中就不要进行家校合作了。”加之一些家长缺乏必要的家校协同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使得家庭和学校难以形成有机的共同体,导致家校协同育人的质量大打折扣。不少班主任在谈及家校协同育人效率低下时,也是颇感委屈与无奈,认为家长推诿扯皮,有针对性的家校协同育人难以有效开展。洛克告诫我们,倘若父母从小不把道德的种子根植于孩子心田,为孩子德性大厦奠基,就等于自己在泉水的源头下毒。穆勒也认为,如果人们把孩子生育出来并带到世界上,仅满足孩子的经济来源而不注重他的心灵修炼与道德人格培养,无论对孩子来讲,还是对整个社会而言,那就是一种道德犯罪,是家长失职的表现。家长对孩子的抚育不仅在于经济上的投入,更重要的是道德上的投入,即“育”。提升家长协同育人素质刻不容缓!
警惕家校协同共育中的形式化和表面化,推进家校协同共育落地落实,需要我们从以下方面不懈努力。
一是要加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家庭和学校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增强协同育人的自觉意识,不推卸责任,使协同育人理念落到实处。既要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协作观念,从旁观者、抵制者转变为参与者、拥护者,也要增强教师推动家校协同育人的行动自觉。通过激发家校共育热情,才能形成全新的伙伴关系,在自觉行动中构建育人共同体。
二是要丰富家校协同育人内容。要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培养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为出发点,摒弃功利主义倾向和家校协同育人中漠视道德培养的错误心态,将品德培养、文化修养、身体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性发展等内容有机融入家校协同育人活动中,为培养大批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奠基。
三是要锤炼家校协同育人实战本领。家庭和学校要各司其职,厘清协作的边界,在提升协同育人本领中达成共识。本着对子女高度负责的态度,家长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家庭教育素养,用正确理念、科学方式和示范行为塑造孩子良好品行。学校要充分整合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和活动育人等方面的经验,为家庭提供适时的指导、支持和帮助,凝心聚力,将实战本领转化为推动家校协同育人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四是要畅通家校协同育人渠道。秉持民主、平等、信任的原则,家校应携起手来,增强互信度和协同度,平等参与,相互促进,共同发力。以系列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实践活动等为载体,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做好家访工作、举办家长开放日等形式,推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结合,破除家校联系不畅壁垒,架起家校深入交流与沟通的桥梁,确保家校协同育人落到实处。
五是要建立健全家校协同育人长效机制。要建章立制,将家校协同育人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之中,总体布局,统筹推进,久久为功,扎实稳妥地推进家校协同育人步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发展轨道。要严格贯彻落实制度,保持家校常态化密切联系,促使家校协同育人机制高效有序运行,让家校协同育人成为新常态,打造家校协同育人一体化新格局。如此,家校协同共育效果才能落地生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可落细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