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昕怡 刘思
麓山苍苍,湘水茫茫,惟楚有才,于斯为盛。
“周之末屈原出其间,《离骚》诸篇为后世言情韵者所祖。”早在先秦时期,这里便诞生了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留下了千古楚骚,自此风骚并举。宋代儒家士大夫在湖南建起岳麓书院,开辟湖湘学派,潇湘八景闻名天下。到了近代,湖南人以自身热血写就半部中国近代史,伟人毛泽东面对“湘江北去”亦吟咏出“谁主沉浮”的壮阔诗句。可以说,湖南既拥有极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又兼具近现代的革命热情。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南诗社作为一个同时包容新诗与格律诗写作的社团应运而生。
建社之初,一群来自中南大学各个学院的诗歌爱好者自发组成了中南诗社,创办社刊《惟楚》,即取“惟楚有才”之意。一群满怀诗歌热忱的人就这样相遇了,或坐在情人坡賞月,望月怀远,吟咏佳句;或于天鹅池边雅集,仿效兰亭,畅叙幽情。中南诗社走过十年风雨,其中坎坷颇多,我们曾无数次追问诗歌的边界,探讨新诗与古典诗的交融和创化。中南诗社一度面临新诗与格律诗爱好者的对立,但总有优秀的社长带领精干的社员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在兼容并包中寻找融合,在揽古思幽后寻求新变,以互译和比较欣赏建立起沟通的桥梁。
建社十年,中南诗社走出了谢小青、贺予飞、康承佳、师飞等一批全国著名青年诗人,3人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人入选国内诗坛最高品牌“青春诗会”,1人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诗集十余部,作品散见于《青春》等省级期刊。今年夏天,曾担任中南诗社副社长的中文系2017级毕业生康承佳入选第39届青春诗会——中国诗坛的“黄埔军校”,格律诗方面亦有社员参加诗词大会等文化盛事,彰显了中南诗社兼容并包的独特魅力。这对诗社后辈社员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激励意义。
诗歌是藏在水底的火焰。生活的水面波澜不惊,但我们始终持守着心中滚烫沸腾的情感,那火将永不熄灭,代代相传。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互相交流对于现代诗歌的思考和见解,在思维的交锋中获得新知,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践行“揽古今之诗文、发时代之新声”的社训。新声从何而来?既求新泉于异邦,且释古语入今朝。
我们以现代的开放姿态感应时代的呼吸,触摸新的感官生活的纹理,也始终坚持描绘传统在当下的面孔,将其作为第一要义。没有传统的人是不可思议的,一切反崇高、零碎、破坏的不和谐音符有其历史价值,但终究只是一阵无法持久的热闹,一场深陷囹圄的悲喜剧,且结局注定一片狼藉。我们要复活的传统一定是充满生命力和日常温情、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诗境。借用湖南著名诗人张枣的话:“只有这样,我们的语言才能代表周围每个人的环境、纠葛、表情和饮食起居。”也唯有如此,诗语才能携着细腻的风声进入千家万户的灯与尘。
(责任编辑/李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