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比较分析与推进策略

2023-12-10 06:35:54高彩凤
档案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档案馆图书馆信息化

高彩凤

摘 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对我国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进行了比较分析,梳理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政策法律方面的异同,对比了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服务对象需求特点,探讨了两者在实践实施层面上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总结了档案馆与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内容和范围、标准和规范、质量和效率,以及智能化和智慧化建设的理念和模式、技术和应用,比较了两者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智慧化方面的差异和水平,以及对信息化建设的贡献和价值,指出了两者在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最后,提出了加强政策法律协调完善、促进交流合作、提升服务创新质量、深化数字化智能化探索实践等推进策略。

关键词:档案馆;图书馆;信息化;政策法律;数字化;标准规范;智能化;智慧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pares and analyzes th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and libraries in China frommultiple perspectives, review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policies and laws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zationconstruction of archives and libraries, compares the technical support platforms, resource development andutilization methods, the service object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explor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of both in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as well a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hallenges. It analyzes the promotion andconstraints of the two in digitalization construction, summarizes the content and scope, standards and norms, qualityand efficiency of digital construction in archives and libraries, as well as the concepts and models, technologiesand applications of intellectualization or intelligent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differences and levelsof digitalization, intellectualization or intelligence between the two, as well as their contributions and values to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oints out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in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finally puts forward strategies to strengthen policy and legal coordination and improvement, promote practicalexchange and cooperation, improve service innovation quality, and deepen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digitalintelligence.

Keywords: Archives; Library; Informatization; Policies and laws; Digitization;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intellectualization;Intelligence

檔案馆与图书馆都是收藏、整理、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开展信息服务文化事业机构,两者之间有着类似的目标和任务,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档案馆与图书馆都面临着信息化建设的挑战和机遇,需要不断地改革创新,提高信息化水平和信息服务质量。[1]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均是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文献资源以及各项管理过程数字化,形成计算机可识别、可处理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和计算机网络的传输,实现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序、有效开发利用。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之处,通过比较分析相互借鉴,可以探求双方合作共建、共同发展的可行路径。

1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律方面的异同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律制度主要是为了规范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活动,保障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权益,维护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秩序,促进档案馆与图书馆开展高质量的信息化建设。

(1)相同之处: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律制度体系,包括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规划方案、标准规范等,明确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任务、责任、权限、程序、评估等内容,为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和保障。同时,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都需要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包括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宣传和培训、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执行、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检查和评估、加强政策法律制度的修订和完善等,为档案馆与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支持和保障。[2]

(2)不同之处: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有各自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因此也需要根据各自的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行业层面的政策法律制度。例如,档案馆信息化建设要重点关注档案保密、档案著作权、档案开放等几个方面的政策法律制度。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要重点关注图书馆采购、图书馆借阅、图书馆捐赠等几个方面的政策法律制度。

2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上实施层面的差异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实施层面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技术支撑平台、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等三个方面。

2.1 技术支撑平台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是指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依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网络环境等。

2.1.1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有以下特点:(1)专用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针对档案管理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开发和使用专门针对档案管理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如档案数字化设备、档案管理系统、档案数字资源保护系统等,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和专业性。(2)统一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遵循国家和行业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实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如遵循《全国档案信息资源建设规范》《全国档案数字化工程技术标准》等,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协调性和兼容性。(3)保密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考虑到档案的保密性和敏感性,采取了严格的安全措施和保护机制,如实行分级保密制度、加强网络安全防护、加密存储传输数据等,保证了信息化建设的可靠性和合法性。

2.1.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有以下特点:(1)通用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针对图书管理的普遍性和简单性,开发和使用通用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如计算机、扫描仪、图书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系统等,保证了图书信息化建设的便捷性和经济性。(2)开放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遵循国际和社会的开放标准和规范,实现图书信息化建设的开放化和共享化,如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数据元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分类法》等,保证了图书信息化建设的互通性和互操作性。[3](3)公共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平台主要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体验,采取了灵活的服务措施和优化机制,如提供多种检索方式、多种访问渠道、多种交互模式等,保证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吸引力,满足公共需求。[4]

2.2 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是指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对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方法和手段。两者在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方面存在属性上的差异。

2.2.1 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有序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遵循档案管理的原则和规范,按照档案的保密等级、开放范围、利用条件等进行有序的开发利用,如实行档案利用审批制度、档案利用登记制度、档案利用限制制度等,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合理性和规范性。(2)保护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考虑到档案的价值和特性,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恢复手段,如实行档案数字化保存、档案远程备份、档案灾难恢复等,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3)教育性。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体现在档案的再创作、再呈现、再传播等方面,如开展档案数字展览、档案数字出版、档案数字教育等,保证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知识性和艺术性。

2.2.2 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遵循用户的需求和选择,提供多种多样的开发利用方式,如提供图书借阅、图书推荐、图书评论等,保证图书信息化建设的便捷性和多样性。(2)协作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遵循社会的公益和共享,实现多方位的资源共享和服务共享,如参与国家文献保障体系、加入图书馆联盟、开展跨界合作等,保证了图书信息化建设的协作性和公益性。(3)知识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主要遵循知识服务的理念和模式,提供个性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知识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如提供知识服务、咨询服务、培训服务等,实现图书馆的知识传播功能。

2.3 服务对象需求特点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服务对象需求特点是指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面向的用户群体及其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的需求特点。两者在服务对象需求特点方面存在差异。档案馆信息化建设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主要有特定性、研究性、专业性、隐私性和凭证性等,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服务对象的需求特点主要有广泛性、阅读性、休闲性、公开性和补充性等特点。

3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上认识层面的差异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理论上认识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档案馆与图书馆对信息化建设的概念、目标、原则、策略等方面的理解和认识上。两者主要差异点源自于数据来源、数据属性、数据价值等方面的差别。[5]

3.1 信息化建设在概念上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在概念上有很大相似之处,都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信息资源管理业务流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服务功能等方面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滿足社会对信息资源利用和信息咨询服务的需求。同时,均强调了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数字化为基础、以网络化为特征和以智能化为目标的建设理念。[6,7]

两者之间在概念上的差异也比较明显,在资源基础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源不但包括馆藏资源,也包括各个业务系统中的电子文件资源,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馆藏资源和购置的增量资源;在信息资源管理方面,档案信息化建设主要侧重数据治理体系的信息化重构和升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侧重知识服务体系的信息化增强和迭代;档案信息化建设重在数据安全基础上的便利化服务,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重在开放获取理念上的便捷化服务等。

3.2 信息化建设在目标上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存在一定的相通之处,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相通之处在于两者的建设目标均是建立健全信息资源体系、提高信息资源数字化质量、拓展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功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借阅的信息化管理等。不同之处在于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中包含电子政务平台基础上的数字档案室建设、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档案信息安全体系建设、数字档案开放审核与开放服务、电子文件前端控制、业务数据一体化管理和专门数据库建设等方面,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目标是依托各类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特色文献数据资源中心、图书文献资源管理平台、数字文献资源共享体系等。

3.3 信息化建设的原则的差异。根据《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档案馆信息化建设须遵循以需求为导向、以标准为依据、以创新为动力和以保护为前提原则。而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原则主要是指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遵循和坚持的基本规范和要求。根据《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须遵循以用户为中心、以开放为基础和以资源为依托原则。

3.4 信息化建设的策略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对信息化建设的策略在侧重点方面有所不同。档案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主要是档案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采取的具体方法和手段,采用分级推进、统筹协调、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策略,而根据《中国数字图书馆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策略主要集中在自主创新、合作共建、重视服务和注重保障等方面。

4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践应用层面上的差异

档案馆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上应用层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上的差异。

4.1 信息资源建设的差异

4.1.1 信息资源数字化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上所采用的手段与方法具有共性,如通过扫描仪或数码相机对纸质材料进行扫描或拍摄,生成电子图像文件,并对其进行后期处理和质量检查,形成符合标准要求的数字信息资源等,两者的主要差异主要体现在数字化对象、数字化标准、数字化方式等方面。档案馆的数字化对象主要是档案文件,其主要功能是保证数字化后的档案文件与原始档案文件内容一致。图书馆的数字化对象主要是图书文献,其重点放在文献格式上。档案馆和图书馆的数字化标准依据不同,侧重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如数字档案馆建设主要依据国家档案局《文书类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DA/T 46—2009)、《版式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DA/T 47—2009)和《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DA/T 48—2009)等相关标准进行建设,而数字图书馆主要依据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标准规范体系进行建设等。

4.1.2 信息资源库建设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库建设方面的共同点在于通过搭建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采集、整理、编目、检索、利用等功能,完成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和有效利用。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信息资源库的结构、内容、管理等方面。

4.1.3 信息资源共享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共享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共享对象、共享方式、共享范围等方面。档案馆的共享对象主要是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和公众。图书馆的共享对象主要是教育机构、科研机构和公众。档案馆的共享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全国档案网或各级档案网来实现。图书馆的共享方式主要是通过建立中国数字图书馆或各类数字图书馆来实现。

4.2 信息服务能力建设的差异

4.2.1 信息服务内容的差异。服务内容上,图书馆与档案馆均要提供查阅、复制、检索、咨询、培训等服务,以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需求。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内容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目标、服务内容、服务形式等方面,如除馆藏资源外,档案馆还包括已公开现行文件在内的政府公开信息服务、档案展陈服务、教育基地服务等,而全民阅读服务、文化讲堂、文献传递服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等则是图书馆特有信息服务功能。

4.2.2 信息服务模式的差异。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服务模式方面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服务对象、服务方式、服务质量等方面。档案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特定需求和目的的用户,需要根据用户的身份、资格、权限等进行审核和授权,实行有偿或免费的差别化服务。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有广泛需求和目的的用户,需要根据用户的类型、层次、特点等进行分类和定位,实行免费或低价的均衡化服务。档案馆的服务质量主要是以准确性和权威性为核心,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主要是以及时性和友好性为核心。

4.3 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的差异

4.3.1 信息资源建设的目标与策略。档案馆与图书馆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分别有自己的目标与策略。档案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位主要是以保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益为宗旨,以保存历史记忆和传承文化遗产为使命,以满足政府决策、社会管理、科学研究、文化教育等需求为导向。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的定位主要是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为宗旨,以传播知识信息和提供文化产品为使命,以满足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娱乐等需求为导向。

4.3.2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與技术。档案馆和图书馆拥有相似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与技术,如馆库、装具、规范、制度、防护、设施、平台、工具、检索、查询、开发、利用等,但两者在方法和技术运用的重心存在差异,如档案馆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的重在工作活动的原生记录全生命周期流程化管理,保障信息资源的过程性、同步性、完整性、真实性、准确性、可信性、系统性、成套性、安全性、凭证性、依据性等方面,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和技术应用的重在图书文献信息的知识聚合与智能服务,包括知识追踪和组织、文献资源采编、知识产权保护等,保障文献资源的有效性、可靠性。

5 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合作与发展

档案馆与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机构,都肩负着收集、保存、传播和利用文化遗产的重要使命。在数字化环境下,档案馆与图书馆面临着共同的机遇和挑战,也存在着互补的优势和资源。因此,档案馆与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档案馆与图书馆的合作与发展可以从资源共享、专业协同、服务拓展等方面展开。[8,9]

5.1 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档案馆与图书馆都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但它们的内容、形式、属性和价值各有不同。档案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反映历史事实和社会变迁的原始资料,具有权威性、真实性和独特性,但也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局限性。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主要是反映人类知识和文化创造的成果,具有普遍性、系统性和多样性,但也有一定的主观性和相对性。档案馆与图书馆可以通过建立信息资源目录、数据库、平台等方式,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互补,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深入和多元的信息服务。

5.2 业务工作的协调与创新。档案馆与图书馆可以通过加强沟通交流、开展培训学习、参与合作项目等方式,实现业务工作的协调与创新,促进彼此的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例如,档案馆可以借鉴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数字出版、知识管理等经验,提高档案资源的利用率和社会影响力;图书保红色档案叙事的过程性、真实性,从而打造具有过程性的真实档案范例,以供观众参观和研究者参考。

3.3.2 综合运用多元叙事主体。对于红色档案而言,叙事主体包含档案资源的亲历者和接触者,如讲解员、档案管理员以及红色档案文本中的叙述者等。[6,7]这些叙事主体都可以运用到红色档案展览中来,尤其是红色档案的亲历者,他们对事件的感受是极具说服力的红色资源,讲解员在讲解过程中可以融入亲历者的感受,来增强感染力,与参观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3.3.3 重构体验式红色档案叙事场景。重构红色档案叙事场景是通过打造一个极具体验性和感染力的革命历史场景来还原革命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档案馆要主抓红色档案资源中具有故事性的真实事件,通过对真实事件体验式打造,在对红色档案的叙事重构中,对中国革命一路走来的艰辛和努力寻求红色文化的传承和革命记忆的升华。体验式叙事场景的打造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

一是打造红色档案叙事场景要注重革命历史的真实性,讓参观者能很容易回忆起那段革命历史。二是打造红色档案叙事场景要注重立体性,参观者步入叙事场景,可对角色进行选择,选择不同的角色,在革命事件中具有不同的革命任务,并有强烈的体验感促使参观者完成此项任务,让档案展览的内容入脑入心,使参观者获得沉浸式观展体验,并留下深刻印象。三是打造红色档案叙事场景不拘泥于某一事件,可根据具体情境,跨越不同历史时空,让不同历史时空和不同人物通过某一故事串联并置于同一叙事场景,构建起一个体验式的红色档案叙事时空。

*本文系2 0 2 1年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

参考文献:

[1]克里斯蒂娃.符号学:意义分析研究//朱立元.现代西方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947.

[2]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84.

[3]任文.延安时期的大事件[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4]姜辉.革命想象与叙事传统:“红色经典”的模式化叙事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5]杨靖,余心怡.数字叙事视角下档案微视频特点及传播优化策略研究[J].档案管理,2022(05):80-82.

[6]周耀林,张丽华,刘红.叙事传输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社会共建模式与实现路径研究[J].档案学研究,2023(01):102-104.

[7]梁斯佳,张帆,任妍,刘永.档案信息化发展指数研究之实证分析[J].档案管理,2021(01):50-52.

(作者单位:郑州轻工业大学档案馆 刘丹心,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来稿日期:2023-06-19)

“河南红色档案信息资源整合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21BZH017)和2022年河南省档案局科技项目“河南省高校红色数字档案资源建设困境与解决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22-X-010)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档案馆图书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图书馆
小太阳画报(2018年1期)2018-05-14 17:19:25
关于县级档案馆馆藏档案开发利用的思考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1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浙江档案(2017年10期)2017-03-31 06:27:31
飞跃图书馆
when与while档案馆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
去图书馆
信息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