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鹏 蒙祖敏
新时代幼儿武术兵道教育价值与路径研究
韩云鹏 蒙祖敏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 贵阳 550000)
以新时代文化传承为视角,分析幼儿武术兵道项目教育问题,探讨武术兵道历史起源、产生背景、内涵价值,理清相关概念。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角度找出武术兵道项目在幼儿群体中教育与传承的意义。以幼儿武术兵道教育意义、特点、内容与方法,提出了增加幼儿武术兵道师资的培训,组织多样的武术兵道文化活动;以演促教,提高幼儿体质水平;研发课程体系,建立武术兵道课程标准;加强幼儿园武术兵道的环境创设;武术兵道项目与家庭互动的文化传承路径。
幼儿武术兵道;教育价值;文化传承
器械武术,既是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武术文化及其民族与区域特色的形成的重要基础[1]。武术兵道是在武术器械的基础上演变而来,具有竞技对抗体育项目。武术兵道运动最早在我国古代盛行,是一项极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2]。在学前教育阶段,开展武术相关运动能够激发幼儿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练习武术除了强身健体之外,还可以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升幼儿的精气神,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幼儿习练武术相关内容来看,主要是武术套路编创操类展演活动,对于武术器械类活动相对较少。武术兵道的出现,给予幼儿对于武术器械上的突破,丰富了幼儿武术教学手段,提升民族尚武精神。此外,在教学中还应该抓住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并将简单的武术动作串接到符合幼儿活动中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增进健康的目的。
剑刀文化是泱泱华夏五千年璀璨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从原始的生活劳动中孕育产生的,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紧密相连[3]。从远古狩猎,到人与自然外界的对抗,武术兵器呈现在不同的用途。作为器械武艺的兵道运动,其发展历程自然也符合这一文明化发展的历史规律[4]。每一种事物的起源,背后都有其历史原因,以武术为主体外延内涵,它与同一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经济结构、社会变迁、人民主体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5]。在春秋以前,作战以车战为主,车战所用兵器以长兵戈、矛、戟为主,短小的剑对战车上的甲士而言,无直接斩杀之用,主要用途是防身,用于弃车后的短兵相接[6]。这是对中国击剑格斗,武术兵道产生的前身的最早历史文化阐述,标志武术兵道起源。
中国武术兵道历史文化悠久,早期它主要用于冷兵器时代战场搏杀技能,进入中国近代史,中国武术兵道第一次出现在赛场上,进行对抗,是在中央国术馆,简称“国术”,当时的社会背景是饱受外国势力的欺压,因此,特需要通过“国术考试”,选拔武术人才,并振奋民族精神,来实现“强国强种”[7]。武术兵道的刀剑对抗形式,在1979年正式开展试点以来,竞赛规则,经过不断的试行,赛事和技术体系不断完善,武术兵道项目在群体得到了发展,后经过对其整理和挖掘演变成现在体育运动形式,并统称为武术短兵。
新时代我国体育事业进行空前发展,体育强国政策更为我国体育事业指明方向。在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下正式成立武术兵道项目,并负责监管武术兵道技能培训、赛事推广等活动。这标志着继武术套路、散打后推出第三个正式比赛项目,先后成立了武术兵道国家集训队,并积极组织武术兵道教练员、裁判员培训班,增加武术兵道项目的群众基础,扩大武术兵道的社会传播。这体现出国家对于武术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重视,同时也体现出武术在新时代发展中,不断进行创新的成果,成为民族体育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
比赛对抗中运动员要身穿具有复古武士铠甲特质护具,手持器械进行格斗,格斗是人在遇到外界威胁和侵犯而力求自卫一种本能。对于现在的幼儿来说,正处于人生学习的启蒙时期,通过练习武术兵道,让幼儿了解武术兵道历史文化、礼仪文化、技击文化,为未来建立对民族传统文化理解,具有较强的意义。因此,在幼儿群体中开展武术兵道项目,具有较高传承价值,可组织幼儿园武术兵道展演等活动形式,宣传武术兵道项目,也可以通过幼儿武术课程,进行改革试点,将武术课程的学习,不再是之前的简单的武术操单一演练形式,而应该在武术课堂中加入武术兵道学习内容,提升武术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
从文献研究来看,早期主要研究成果为武术短兵,对于幼儿群体中武术兵道的研究较少。围绕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热爱武术兵道、培育武德修养、塑造运动技能、围绕培养健康行为、热爱运动来进行武术兵道课程教学设计。首先热爱武术兵道方面,对幼儿来说思想整个处于活跃阶段,而武术兵道最大的魅力在于技击,让学生参与练习的过程享受对抗格斗快乐。其次,运动负荷应要遵循幼儿生理特点,能够达到增强武德修养、塑造运动技能、培养健康行为标准,但在其中要有针对性进行调控,根据学生体质状况差异性,合理运用因材施教原则,从而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水平。武术兵道赛场中的礼仪文化抱兵动作和比赛结束胜方发出“承让”,失败方发出“受教”的口令,规范行为促进幼儿人格发展。训练与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良好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武术兵道属于格斗项群,要求运动员在训练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胆量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关键时刻要敢于出手,达到锤炼幼儿运动品质目的。
幼儿武术兵道要将礼仪贯穿于整个教育内容全过程,礼仪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在幼儿阶段要将武术兵道礼仪文化除了日常的训练达到统一规范的礼仪意识外,还应该在生活中要幼儿形成并具备高尚的礼仪情操,突出礼仪教育的重要性。武术兵道技术方面主要是以短兵,短兵对抗分为劈、砍、斩、刺四个主要的技术动作,可与转身、跳跃、防守反击,换手技术相结合,经过改良后的短兵技术还原了幼儿对于武术技击术认识,增强武术格斗观赏性,运动员在实战的过程中,身穿复古大秦武士的护具,保护幼儿安全,兵道的器械为橡胶软质,从总体的设计来看能够有利于技战术的发挥。安全性是前提,极大增加武术兵道的竞技魅力,因此突出竞技性是武术兵道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幼儿园开展武术兵道项目有利于促进幼儿对于武术技击格斗对抗的新认识,在练习的过程中主要以培养学生兴趣为首要原则,兴趣是最好原动力,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兵道项目的认识和理解,将武术兵道中华传统精神文化融入到幼儿教育过程,丰富幼儿体育活动的形式。
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与运用是实施教学顺利达到教育目的的保障,也能够有利于学生对技术熟练掌握学习任务。从运动训练学项群理论来看,武术兵道属格斗项群,因此在训练手段与武术散打、击剑较为相似。教学方法上,采用基本技术与培养兴趣相结合的训练方法,从教师讲授的基本技术和游戏性的反应性训练,抓住幼儿的心理特征,不可操之过急。激发幼儿学习动力,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到这项民族传统体育,使得幼儿在对武术兵道产生较好求知欲望。游戏训练法,要依据器材的特征,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来进行教学,也可通过文化作品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还可以在重大的节日时间,把兵道基本技术改编成操类进行展演,可增加幼儿“炫武”的机会。
幼儿园是武术兵道文化传承的启蒙地。根据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导,对于武术兵道应该在幼儿园层面加强宣传,由体育和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对武术兵道幼儿师资培训,提高幼儿教师技能水平和教学组织能力,确保教学质量。在进行培训时,也可采用段位制的形式,分层次对幼儿教师进行武术兵道技术、裁判规则的培训。开设丰富多彩的活动,可将传统户外体育课堂,尝试进行武术兵道的教学,提高学生全面发展[8]。在组织教学的基础上,建立展演活动,民族体育趣味运动会等形式,增加习练的人数,促进幼儿园传统体育文化建设。
用展演活动的形式推广传承武术兵道,是具有实效性的路径。目前,幼儿阶段武术兵道的展演活动较少,但可在幼儿园开展起来,做好启蒙。目前武术兵道在全国建立的比赛机制,例如俱乐部联赛、锦标赛等。赛制定期成功举办,大大增强青少年参与的积极性,并且人群越来越广,在校际比赛中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面对幼儿体质况状不容乐观的现象,武术短兵是能够通过长期有效的练习,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锻炼学生的协调性和反应速度,并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锻炼的积极性[9]。通过比赛扩大武术兵道的宣传,参加武术兵道项目,提高幼儿体质健康水平。当幼儿成长到青少年时期,就会形成较好的体系,为未来的兵道技术打下坚实的基础。
武术兵道项目是一个新兴项目,目前还未有相应的统一教材来支撑并完善课程内容。建立武术兵道课程标准,有利于武术兵道课程的实施和教学,有利于师生更好理解武术兵道项目技术特点以及兵道文化。研发武术兵道课程体系,要让武术兵道形成规范的课程标准,进入学校更好地走进体育教学。在推进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幼儿园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让体育教学活动变得不枯燥[10]。因此,建立标准的武术兵道课程体系,可以更好地传承武术兵道项目文化。
环境资源的教育性不够全面、稳定和持久,满足不了幼儿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需要[11]。武术兵道作为一种武术兵器的创新物品,将器材的重量根据幼儿的身高进行了划分。在幼儿园中,应该开设相应的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相关的环境创设,比如选择适宜的场地,布置相应的场景,营造武术兵道赛场文化。让孩子在武术兵道的场地中释放快乐。从原始时期,人类就有手持木棒进行狩猎的方式,必须通过搏斗获得生存,这是人类对于自然界的抗争。幼儿园设置相应的武术场地,就让幼儿走入到场地中,产生对武术的热爱,喜欢上练习武术兵道,达到传承的目的。
幼儿除了幼儿园接受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场所就是家庭环境。在幼儿成长中,家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谐的家庭环境,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更为重要的是每个家庭成员之间有效的沟通,需要一定的娱乐活动和方法作为桥梁,丰富家庭活动,达到有效增加家庭成员关系的目的。幼儿的教育成长需要家庭和园方共同努力。目前,家庭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效的陪伴时间太少,家长受手机、电视等娱乐产品干扰的信息太多,幼儿学习到的兵道内容,会带入到家庭之中,增加家庭体育文化氛围。武术兵道项目本身的趣味性较强,技术较为简单,家长可以跟幼儿利用武术兵道项目器材和简单技术进行互动交流,与幼儿一同进行游戏,增添家庭和谐的氛围。
幼儿时期作为教育的起始阶段,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武术兵道作为幼儿时期体育活动项目,对于幼儿提升对于武术器械认知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幼儿参与武术兵道活动培养知礼仪,懂礼仪文化熏陶,塑造身体运动技能发展,形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这是幼儿时期建立的基本素养。同时,武术兵道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历史车轮的不断推动下它是武术不断发展创新的成果,要想被更多人熟知这项运动,就应该从更为科学的角度深入研究制定武术兵道课程标准,适应于幼儿群体的教学内容,让武术兵道教育得到回归,体现出武术技击实用价值,让幼儿正确树立武术技击核心理念,多种途径促进幼儿阶段武术兵道文化传承。
[1]宋言鹏.论历史武术竞技体系对器械武术传承的改良[J].武术研究,2021,6(7):46-52.
[2]姜喜平,宋平.我国短兵运动发展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5(3):172-175.
[3]孙玉峰,刘存忠,杨扬.竞技武术短兵近百年嬗变[J].中华武术,2021(11):104-107.
[4]刘志豪.中国武术兵道历史形成的理论诠释[J].武术研究,2021,6(11):34-38.
[5]薛浩,郑国华,喻和文.从叙事史到结构史:近代以来中国武术史研究的反思与转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22,46(9):73-89.
[6]马明达.长剑与短剑[J].少林与太极,2013(9):6-8.
[7]麻晨俊,汤卫东,高亮.中央国术馆武术教学模式及启示[J].体育学研究,2021,35(2):58-65.
[8]赵景发,欧阳天宁.短兵运动促进中小学体育文化建设研究[J].武术研究,202,6(5):54-58
[9]王兆北.简析武术短兵文化在校园中的普及[J].运动,2018(11):96-97
[10]王成盼,郭井双.“健康中国”理念下幼儿体育课程科学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21(10):134-135.
[11]张崩崩.浅析美育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实现路径[J].教育观察,2021(12):11-12.
Study on the Value and Path of Martial Arts Education in Childr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HAN Yunpeng, etal.
(Gui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0000, China)
韩云鹏(1989—),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