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居家健身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展望

2023-12-10 12:47:51滕希铭张国庆
运动精品 2023年6期
关键词:居家体育锻炼疫情

滕希铭 张国庆

后疫情时代居家健身可持续发展思考与展望

滕希铭 张国庆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群众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对我国国民体质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提升国民体质愈加关键。文章通过文献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逻辑论证,梳理当前居家健身存在的问题,理清影响居家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当前居家健身存在受家庭空间限制、扰民、缺乏有效指导与反馈等问题。由此,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体育资源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2)增强锻炼意识,激发内生动力;(3)发挥互联网优势,为居家健身服务,以期对我国群众体育的长效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路径,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后疫情时代;可持续发展;居家健身;思考与展望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今群众体育意识不断增强,近年来,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国民整体的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没有针对性可治疗药物的情况下,体育活动可以在后疫情期间发挥提升免疫力、调节身心状态等重要的作用。随着国家防控措施的调整,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为避免短时间内大规模感染,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少外出、多居家”。但是为增强自身抵抗力,提高免疫力与调节身心状态,适当的体育运动必不可少。于是,民间自创的各类家庭体育健身方式层出叠现,家用体育健身器材如动感单车、龙门架等更是涌现了一波购买热潮。业内人士表示,与体育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家庭体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却推动了我国家庭体育的兴起,丰富了家庭体育生活,提高了体育意识、改变了对体育的看法,从而营造了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1]。

1 研究目的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经国务院批准,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当前,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2]。这对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免疫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虽然体育活动在各方面都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但也看到人们对体育活动的新需求,为体育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以上原因,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研究法及统计分析法,调查与梳理当前居家健身中存在的问题,理清影响居家健身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期为居家健身更好的发展及政府相关部门做好治理和服务提供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

2 居家健身发展机遇

2.1 国家政策的倡导

为了满足疫情期间广大人民的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广居家科学健身方法的通知》,倡导居家开展科学健身活动。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指导,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编写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健康教育手册》中,倡议疫情传播期间以个人居家锻炼为主,每周至少运动3次,累计运动时间在150分钟以上[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运动科学研究所提供了一套《体育居家锻炼(全年龄方案)》,号召家长和孩子一起居家锻炼,在方案中专门在第四部分注意事项中介绍了运动中要注意的问题[4]。国家政策的倡导,为居家健身提供了极大的支持与理论依据。

2.2 减少聚集的需要

2022年12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全国高校抗疫讲座时表示:“中国人口基数很大,如果短时间内大规模感染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秩序,更有可能导致新的变异株出现。”这虽然导致居民的户外体育活动受到了影响,大众体育赛事的举办受到制约。在疫情扩散较为严重的地区,未感染居民的活动范围甚至直接限制到了家庭之中,为居民进行体育活动带来了些许的不便。

2.3 居民健康的需求

不同的体育参与动机会对体育行为产生不同的效果,健康需求与体育兴趣是人们体育参与的主要动机之一[5]。《“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2020 年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人[6]。在国家政策支持、居民健身意识和收入水平提升的背景下,人们对于健康十分渴求,部分居民在非疫情期间就养成了较好的到户外或者健身房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受疫情影响,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于是许多家庭纷纷“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进行体育锻炼,满足自身体育锻炼的需求。平时体育锻炼较少的人群,在疫情期间也进行相应的体育活动,达到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的目的,特别是家庭体育锻炼方面,有良好的代际传递效应,促进家庭和睦。

2.4 互联网平台的支持

2020年初疫情爆发至今,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为居家体育锻炼提供了大力支持。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各个团体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腾讯视频等,制作体育锻炼专辑、拍摄健身指导视频,相继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居家锻炼文章与视频的推送,丰富了体育学习视频。此外,人们也可以在淘宝、京东等互联网购物平台下单健身器材。Keep、咕咚等一系列手机健身教学应用(APP)推出在线健身指导课程供消费者选择,受到广大人群的喜爱。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快手、抖音等直播平台在线进行科学有效的居家体育锻炼指导。互联网平台的大力支持,为居家健身的科学普及与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影响。

3 后疫情时代居家健身的发展趋势

3.1 活动形式多种多样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全面发展是“全面体育观”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体育强国的基础在于群众体育”[7]。随着群众体育的不断推进以及各体育团体的指导,居家健身的锻炼形式多种多样,且呈现年龄段特征和性别特征。总体来讲居家健身方式主要有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韧练习、综合练习等,具体到体育锻炼的方式,跳绳、哑铃、跑步、健身瑜伽等兼而有之。对于青壮年来说,男性多注重力量性练习,女性更多注重柔韧性练习,体能练习兼而有之。对于老年人来说,活动强度不宜过大,多进行的是传统体育项目的锻炼,如太极拳、八段锦等健身气功,既锻炼身体,又可以修身养性,延年益寿。

3.2 活动时间比较固定

在疫情期间,人们活动时间相对较为自由,居家随时随地即可锻炼。随着国家政府与全体国民的不断努力,复工复产的持续推进,逐步恢复到正常的工作周期中去,居家锻炼的时间也变得较为固定,一般为上班前和下班后,以及周末的休息时间。运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的人群较少,部分企事业单位会在上午或者下午工作间隙组织员工进行工间操,保证体育运动量。

3.3 活动范围逐渐扩大

在疫情防控初始,特别是疫情严重地区,居民按照防控要求须居家不得外出,只能在家庭范围内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但随着进入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回到正常的生活节奏之中,参与广场舞、太极拳等户外体育运动的人数逐渐增加,相应的户外体育活动也相继举办。在某种意义上讲,“家”的概念已经扩展到“社区”甚至更大范围。加之部分小区配套体育设施比较完善,在此期间,居民进行体育锻炼所受影响微乎其微,总体来说,都是呈良好趋势发展。

3.4 参与积极性逐步提高

疫情期间,居家健身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居家生活,对增强居家人群体质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居家健身一直客观存在,受疫情影响,居家健身的参加者越发增多,对于初次进行居家健身的参与者来说,亲身体会到居家健身带来的好处,这无疑是特殊时期带来的一段美好的体验。长时间的居家也已经让不少人养成居家健身的习惯,居家健身将成为部分人群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4 当前居家健身面临的问题

4.1 居家健身空间有限

对于大多数居家健身的人来说,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运动空间有限,在家庭之内只能进行对空间要求不大的运动,这也从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居家健身的可持续发展,在疫情期间进行相对简单的居家健身,提高体育参与度。在后疫情时代,人们的活动范围不再是本家庭,早已经扩大到疫情前的单元、小区甚至更大的范围。同时部分健身人群对于健身的环境和氛围等有一定的需求,如:喜好亲近自然,注重运动时的人际交往等。这些内容是居家健身所较难解决的问题。

4.2 健身噪音扰民

扰民是居家健身历来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对城镇居住楼房的人群来说,在进行居家健身时会受选择的运动项目的影响。居家健身过程中,人们对体育锻炼的场地布置、练习强度与密度、居家器材的选择、防扰民意识的提高等方面应更加重视。

4.3 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反馈

当前,居家健身的人群大多采用的形式是模仿练习,对照相关体育团体的公益健身指导视频进行锻炼,或者从各大健身教学APP购买相应的课程来遵照练习。如此一来面临的重要的问题就是人们在居家练习中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反馈,居家健身人群通过模仿教学视频中的标准动作来进行练习,而无法察觉自身动作是否标准合理,未能得到有效的反馈,出现动作变形,甚至由于错误的动作姿势导致运动损伤。

5 建议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越发增强,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堂深刻的全民健身教育,从长远角度看,历次重大疫情发生后,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以及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的意愿度往往会大幅上升,树立正确体育意识,积极主动进行锻炼,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为了能够使居家健身更好的发展,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5.1 加强体育资源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随着《“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国家战略的推行,人们在未来的时期内对于健身指导的需求会越来越多,针对教练缺口的问题,可以由体育明星、高校体育院系学生参与到健身指导中来,同时鼓励社会团体参与进来,结合众人的聪明才智,建立居家健身指导资格培训制度。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强大的号召力。进入后疫情时代,可活动的范围扩大,因此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应加强体育器材和配套体育设施的建设,以此来弥补家庭内体育器材不足和健身空间不足的问题。其中包括社区健身场所与健身设施,努力实现“15分钟”健身圈,此外着力解决全民健身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一定区域内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让人们快乐进行体育锻炼,加强自身免疫力。

5.2 增强锻炼意识,激发内生动力

在“非典”疫情后的相关统计数据中,85%的消费者希望通过锻炼增强免疫力。此次新冠疫情期间,在武汉方舱医院患者进行了太极拳、八段锦的练习,不仅疏解了患者心理压力,同时也帮助患者强身健体,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运动是良医,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在未患病时,增强疾病的抵抗能力,患病后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康复。通过媒体宣传结合自身体会,让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意识到进行锻炼的重要性,也会有更多的人群自发的进行体育锻炼。当然这一方面需要社会媒体进行积极的宣传,另一方面也需要健身领域内的专家、学者、教练员更为积极、主动地向大众传播科学健身技能,使其掌握正确的健身方法,进行科学有效地锻炼。

5.3 发挥互联网优势,为居家健身服务

互联网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不断普及,使得通过互联网平台指导居家健身成为了可能,此次疫情期间更是一次实践的检验,结果表明效果良好,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弊端。疫情期间,包括戴尔、盒马鲜生等23家企业加入互联网运动平台Keep的“守护健康运动联盟计划”,其员工可以利用Keep的定制居家运动内容来进行科学的居家运动,确保疫情期间的健康安全。北京体育大学等高校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现有互联网直播平台,通过在抖音和快手直播的方式,推出奥运冠军、健身专家指导观众居家健身,收效良好。一方面由国家体育总局牵头,相关高校联合,共同编制居家健身的系列课程,来进一步指导居家健身的群体进行合理练习。另一方面整合相关资源,进行市场化运作,与互联网健身平台合作,与线下健身房合作,充分发挥专业人做专业事的优势,指导居家云健身,满足不同消费层次居家健身的指导需求,促进居家健身群体对于器械、服装、课程的消费,带动体育产业的发展。

6 结语

居家健身是促进群众体质健康的重要形式之一,应受到社会的重视。在二十大倡导的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的指引下,促进居家健身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后疫情时代,应进一步促进群众体育全面发展,群众竞技、全民健身与休闲康养缺一不可,通过体育运动提供的精神与意识形态层面的巨大价值,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1]慈鑫.足不出户居家体育悄然兴起[N].中国青年报,2020-02-26(008).

[2]《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解读问答[J].中国新闻发布(实务版),2023(1):21-24.

[3]胡德刚,宗波波,王宝森,等.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居家体育锻炼行为与促进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6):80-86.

[4]王清梅.疫情时期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策略[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2,30(1):116-118+133.

[5]罗静逸,黄鑫.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发展的契机与路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21,43(6):9-12+18.

[6]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6(32):5-20.

[7]李树旺,金子微,张荣子.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体育”的新价值与新路向[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3,57(1):14-19+26.

Thinking and Prospec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me Fitness in the Post-epidemic Era

TENG Ximing, etal.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Siping 136000, Jilin)

滕希铭(2000—),硕士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张国庆(1977—),博士,教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

猜你喜欢
居家体育锻炼疫情
战疫情
《居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甘肃教育(2021年12期)2021-11-02 06:30:02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自我保健(2020年10期)2021-01-15 00:54:42
抗疫情 显担当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22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24
疫情中的我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时代邮刊(2020年8期)2020-06-22 08:13:56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37°女人(2020年5期)2020-05-11 05:58:52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英语文摘(2019年2期)2019-03-30 01:4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