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撑体系赋能科技创新的构建思路

2023-12-10 11:08陆晓昕成都金螺科技有限公司
现代经济信息 2023年32期
关键词:科技类金融服务金融

陆晓昕 成都金螺科技有限公司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金融是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在推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杠杆作用。无论是初创期的企业还是发展期、成熟期的企业,都对金融具有很强烈的需求,科技创新对金融的需求尤为明显。科技创新从立项到研发再到成果的转化、市场的应用等需要很长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任何一个环节的金融资本不到位,都会导致整个科技创新活动的失败,进行科技创新必须具有强有力的金融支撑体系赋能。而我国实际的科技创新中又存在融资难的难题,如何让金融支撑体系为科技创新赋能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

(一)为科技创新分担成本和风险

科技创新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活动。科技创新是一项新事物的诞生,而新事物往往具有稀缺性。科技的创新不仅需要精密的仪器设备和大量的人力、财力的投入,还需要优越的实验环境和优秀的科研人才。与其他创新活动相比,各种投入要素更加高端,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高。这种高额的成本仅仅依靠科技创新企业自身的资本是很难实现的。而科技性的企业大多处于中小企业阶段,其资产大多为无形资产,价值的波动比较大且难以量化,有形的固定资产相对较少,资金实力一般,缺乏贷款抵押物。同时,投入与产出是不一定成正比的。科技创新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应用、实现财富的转化。但科技创新的成果有可能不被社会所接受或者在社会中的使用范围有限,那么科技创新就面临着极大的成本损失,将科技创新的主体带入艰难的境地。当然,如果科技创新的成果被社会所需求,且需求旺盛,具有广阔的市场,那么就会给科技创新的主体带来良好的经济收益。因此,科技性企业的规模发展、自身的科技性、高成本和高风险的特点,决定了科技创新需要外部的金融承担共同成本和风险。实践表明,科技创新企业的发展是需要机遇的,一旦错过发展的黄金时期,那么整个企业都会陷入低谷状态,恰恰大部分企业错过发展的机遇期是由于资金不足导致的,因此,金融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资本,并承担科技创新所带来的投入风险、共享经济收益。

(二)为科技产业的不同周期提供特殊支持

科技创新的主体主要是科技性企业。大多数科技性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都是要经历以下周期的:研发期、种子期、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饱和期和衰退期。在研发期提出科技研发创新的概念,在种子期科技成果开始转化,在创业期,研发创新的概念转化为实体,成长期企业获得快速的发展,成熟期科技产品使用率高,饱和期收益最大,但成本也提高,衰退期科技产品被淘汰,企业进入下一个科技创新周期。金融可以为各个阶段的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有针对性的资金支持。在研发期、种子期、创业期,科技创新处于初创阶段,在流动资金方面的需求旺盛,金融可以为企业提供强有力的流动性资金支持;在成长期,企业对产品升级研发的资金需求旺盛,金融可以为企业注入产品升级的资金;在成熟期和饱和期,企业对工序升级的资金需求旺盛,金融可以为企业提供工序升级的资金;而在衰退期,金融又企业的下一次创新投入资金支持。如此全周期的资金支持,仅仅依靠科技性企业自身的资金是实现不了的,各种类型的金融主体的介入,可以为科技产业的全周期提供个性化的资金支持。

二、我国金融支撑体系赋能科技创新的实践现状

(一)机制和政策稳步发展

建立了科技金融工作机制。各级有关政府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建立政银企合作模式,构建了多层次的工作机制。从中央到地方不仅主管科技的部门与“一行三会”建立了合作机制,与中国银行、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而且主要的政府机关也全力发展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关系。比如,广东省科技厅与招商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全面合作关系,乌鲁木齐市与银行、担保机构、产权交易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科技金融的投入机制也日渐完善。北京、江苏、宁夏、四川等多个地区进行了经费管理改革,强化科技专项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建立了贷款风险补偿金、科技金融计划等资金项目,实现科技资金的专款专用。如贵阳市在计划中增加了“科技金融计划”,专门用在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信贷等方面,成都市建立了创业投资基金、贷款担保补贴等各种专项资金,为不同阶段的科技性企业构建了全方面的融资体系。在政策方面,金融助力科技创新的政策也不断地优化。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科技金融政策,助力科技金融的发展,各级地方政府积极推动中央政策的落地实施,结合地方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大量的地方政策,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如苏州市从银行到保险、从资本市场到中介服务等制定了十几项科技金融的政策,涵盖了各个方面。

(二)科技金融业态丰富

天使资金、政策性金融与专营机构、科技保险等多种业态,积极促进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挥金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在创业投资方面,天使投资成为重要的力量,天使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平台等快速发展,助推科技创新,助力科技性企业的发展,分担科技创新的前期成本风险。在此基础上,政策性金融与专营机构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不断的加大。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大银行纷纷成立科技支行,专门为科技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科技小额贷款公司等专营金融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致力于科技金融的服务。比如,中国建设银行根据科技产业的不同阶段、不同客户的需求和风险,推出了个性化、差异化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民生银行持续加大对科创型小微企业的服务支持,自2021 年11 月份以来,民生银行大连分行深化与科技担保公司的合作,梳理科技性中小企业名单,为多家科技性企业申报了融资项目,不仅如此,民生银行大连支行近期发放了第一笔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将科技性企业的无形资产变为资产,助力金融发展科技。科技保险对于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大。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了全国第一家科技保险分公司,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泰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等6 家保险公司与交通银行合作,设立了第一各科技类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共保体。江苏、上海等南方地区开展的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效果显著,而北京中关村自主创新的专利执行保险等险种为科技企业应对风险提供了保证。各种有关科技类企业的金融保险项目产生,满足了科技类企业科技创新的资金需求。

(三)科技金融平台发展迅速

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是助力金融体系赋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主要有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专业投融资平台、科技金融服务中心、科技专家咨询服务系统等。在政府良好的政策环境下,武汉、成都、天津等联合建立了科技类中小企业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苏州、无锡等全国多个地区成立了专门的科技类企业的投融资机构。银监会、科技部牵头成立了科技类中小企业信贷项目科技专家咨询系统,为全国的金融金钩提供多项咨询服务。除此之外,阿里金融、京东金融、百度贷款、微粒贷等中小企业融资平台发展迅猛。

(四)科技金融区域特色显著

九部委联合颁布政策,在北京设立了“全国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形成了有特色的“一个基础、六项机制、十条渠道”的体系。上海杨浦成为“资金+基金”的创新融资模式的典型代表地区,也是上海著名的国际金融中心科技金融功能区。陕西自贸区西咸新区沣东新城功能区通过建立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科技金融超市”,为科技类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近期,福建省出台了《福建省“十四五”金融也发展专项规划》,着力打造福州数字金融和科技金融特色功能区。

三、金融支撑体系赋能技术创新的问题分析

(一)金融体系需进一步完善

我国科技类企业的金融融资主要以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为主,银行信贷融资的标准高、要求严,但由于科技类企业属于高风险性的企业,在进行信贷时达到银行门槛的难度大,从而导致金融服务和产品不能满足科技类企业的需求。我国在税收方面的政策还不完善,国有创业投资基金被当做一般性的经营资产管理,受此影响,我国的创业风险投资对企业发展的前期投资不足,不利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科技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其他一般企业相比,科技创新企业具有轻资本、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的上市门槛主要针对的是一般的企业,科技类企业获得直接融资的难度大。

(二)财政资金职能较弱

财政资金主要发挥着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的作用,通过放大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通过政府背书增加信用程度,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发挥作用,通过税收等措施降低融资成本,或者通过金融机构来分担风险的方式,引导资金流向。当前,我国的财政对科技的投入主要体现在国家科技计划中,而对于科技支持的方式以无偿的方式为主,这种模式没有增信的手段,也没有为科技类企业分散风险,对金融资本和民间资本的引导力度不够,财政资金的职能作用没有有效地发挥。

(三)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展不足

科技金融的快速发展,催生了一大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产生,但由于对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缺乏全面有效的监管和引导,此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投入不足,导致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能力有限,涵盖的范围窄,不能有效地为科技类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

(四)科技信用体系需进一步健全

科技类企业的融资难度大,在金融融资上不足,一方面,与科技类企业自身有关,受到传统企业发展的影响,企业的管理人员在资金和发展上相对比较保守,满足于自己企业资金的慢慢积累,在利用金融整合资源方面缺乏魄力和眼光。或者由于科技类企业的融资成本高,很多企业的管理人员为了降低成本会舍弃金融服务的方式。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所以对科技类企业提出较高的融资成本要求,一是由于科技类企业的可抵押有形资产少,但融资的金额却较大,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比其他企业更大;二是科技类企业属于专业性非常高的企业,对于科技产品,金融机构了解的较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科技类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公开透明度不足,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对信用的重视程度低,在金融机构对科技类企业掌握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不敢对其提供服务和支持。

(五)科技金融人才队伍薄弱

科技金融类的人才属于高精尖的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金融理论知识,而且需要具备敏锐的金融眼光,具有能够发现科技商业价值的能力。科技金融在我国的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处于滞后的状态,既懂科技又懂金融和企业运作的人才太少,这也是制约我国科技金融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金融支撑体系赋能科技创新的思路

(一)建设多元的赋能科技创新的金融体系

科技类的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科技创新的过程需要企业来实施,科技创新的成果需要企业来转化,而科技创新的资金也需要企业来投入,但科技类的企业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主,在资金方面力量有限,非常需要金融的支持,赋能科技创新,必须建立多元化的金融体系。创新金融组织的形式,鼓励科技类专业金融机构、金融公司的发展,引导银行建立科技类专业分行,开发适合科技类企业的金融产品,完善能够涵盖科技类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产品,引导投资向企业的中前期流入,建立多层次的科技金融体系,强化金融也支持科技的信贷投放,扩大直接融资的规模,拓展融资渠道,建立多渠道的科技金融体系。

(二)发挥财政资金的职能作用

创新财政引导方式,通过运用贷款贴息、已奖代补、后补助等措施,盘活存量的资源,推动金融资本向科技创新的流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引导性投入,鼓励创业投资子基金、贷款风险补偿等的应用,加大增量资源向科技成果转化的参与;采用资本金投入、研发资助等措施,扩大科技类企业的创新基金规模。

(三)增设综合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加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引导性投入,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为抓手,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强化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导和规范,提高中介服务机构的能力,强化其在金融赋能科技创新中的功能。

(四)强化科技类企业信用体系的重视

信用是当今社会一种重要的资源,在融资贷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科技类企业需要加强对自身信用体系的重视,通过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公司的财务制度,强化企业管理的形式,不仅实现对企业的规范化管理,而且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为争取到金融的支持加分添项。国家加大对科技类企业的信用体系的建设,针对科技类企业建立符合其特点的信用体系和评级制度,健全信息共享机制。

(五)加强科技金融人才的培养

人才是最重要的创新资源。金融职称体系赋能科技创新的实现,离不开科技金融人才的聪明才智。科技金融人才既需要会熟练地使用金融工具,又要具备整合各种资源的能力,能够实现金融与科技创新的各种要素的对接。金融机构在招聘时,需要加强对具有理工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的招聘,并加强对其后续的培训教育,使其能够在金融体系中发光发热,发挥金融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综上所述,科技创新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巨大,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金融不仅能够分担科技创新企业的成本和风险,而且能够为科技创新企业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服务,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构建金融支撑体系,赋能科技创新,可以从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科技金融人才等角度着手,为科技创新提供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支持。

猜你喜欢
科技类金融服务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月度荐书单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P2P金融解读
二维码在科技类学术期刊中应用的思考
我国食品科技类高影响力期刊近年学术影响力动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