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课程设计探论

2023-12-10 07:55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时代化中国化思政课

张 政

(山东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高校思政课”)的关键任务,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不断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讲清楚、论深刻、谈明白,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又一重大理论贡献。高校是论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政课必须承担并正在发挥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意蕴及其实践要求,需要在深刻领会这一论断深刻内涵的基础上,从价值引领和知识培育相结合的视野进行整体设计,并向课堂外拓展,以便及时反馈优化,提升意识形态领域回应能力,最终实现“知信行”相统一。

一、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深意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这一最新论断在核心逻辑上进一步揭示了高校思政课的思想内涵与理论旨归,同时也提出了寻求具体阐明路径的紧迫要求。换言之,只有明确这一论断的理论内涵,对接课程逻辑,把握创新之处,确定设计方向,才能以“化”之深意和“行”之自信为高校思政课提供源头活水。

第一,“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实事求是的属性,强调了高校思政课立足国情、把握时代的学科要求。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为更好地体现中国化、时代化情境下实事求是的新时代表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应着重突出以下几点内涵。首先,这一论断站在中国国情之基础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深耕中国国情的实事求是本色。毛泽东多次强调实事求是,为实事求是提出了经典释义。邓小平也指出,违背实事求是就是“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应”[2]128。高校思政课要讲好中国故事,就必须秉持“中国化”的设计原则,这既是一个实事求是地认知中国国情的知识性问题,也是在此基础上培育爱国情怀的价值性过程。其次,这一论断站在回答“时代之问”的高度,具有突出的时代特色。新时代之“新”,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系统性变革,呈现出直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挑战的决心。这些挑战也决定了高校思政课整体创新设计的迫切诉求,世界大变局带来的新挑战也蕴含着高校思政课不断革新的新机遇。注目“时代化”,高校思政课要以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任务,回答“时代之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中培育时代新人,既要夯实信仰之基,又要培植知识之技。一方面,要厚植理想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另一方面,也要求知明理,深刻理解党的精神谱系,并应用于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工作中,“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以知识更加深入理解世界,以专业支撑自身能力,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价值。

第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蕴含守正创新的深意,突出了高校思政课立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讲道理的基本课程结构。守正创新立足于“中国化”,首先体现为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解决中国问题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产生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系统过程,并在新时代进一步求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过程。其次,“中国化”要落实在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上,深刻理解在党的领导下辩证系统地思考人类社会一般规律和中国国情特殊语境的结合。最后,“中国化”饱含“国之大者”的价值关怀,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统领之下,培育爱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国之大者”情感的系统工程,对青年群体更有特别意义。以守正创新申明“时代化”,突出体现为对新时代新语境的把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进行理论筑基和实践指导,这一成就在党的二十大得到进一步阐发,面向未来,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时代化”还体现为青年“生逢其时”,青年在新时代的广阔舞台中向光明前景拼搏奋进,新时代也因为广大青年的奋斗而更加坚实地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守正创新还要坚信“马克思主义行”,特别体现为在从一个“行”到两个“行”的转换中对“理论自信”的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行”,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改变了世界和中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领悟马克思主义守正创新、与时俱进的要求,站在中国之基和时代之境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的理论自信。

第三,把握“化”之深意和“行”之立意,认识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价值与紧迫性。“化”是将马克思主义贯通于国情与时代的过程,更是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理论成果教化陶染、春风化雨、入脑入心的过程。在高校思政课中,理应通过价值引领和知识培育的协同推进,进一步突出“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之于实践创新的指导力,在具象化角度和微观层次更好阐发“中国化”的国情实际、“时代化”的历史特点、“马克思主义行”的理论自信。以“化”的过程讲清楚“行”的原因和必然性,既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进一步武装头脑、入脑入心的过程,也是高校思政课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紧迫要求。首先,在理论需求层面,要全面、系统、深入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思政课高质量发展。其次,在理论教学方面,这一阐释性诉求面临着抽象知识与事实性知识的结合、学理思想与教学模式的融合、论断义理与章节知识的深度对接等进一步开展的问题;在实践方面仍需积累材料,如具体某一科目及其章节如何以最优教学设计讲清“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其完整的教学方案如何、试验效果如何、反馈机制如何,如何向大学生讲清楚,这些都是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基础上长期探索的实践过程。最后,高校思政课亟待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理论武器提高防范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在“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论断指引下,考察中国国情的独特性,把握时代潮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何走得对、走得通,回应国外社会思潮。

“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实事求是底色、守正创新意义、“化”与“行”协同呈现,为高校思政课的新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源,也提出了更高的设计要求:深挖这一论断的深刻意涵并以之为原则性指导,价值引领厚植精神根基与知识培育层层筑基同步推进,在“大思政课”视角下探索课堂教学向社会实践拓展的渠道,并通过成熟的反馈机制实现调整优化,在讲清楚的基础上获得理论提升,形成新的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起点。

二、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容设计

习近平指出:“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达到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3]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需要遵循价值原则,引领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知识体系的对接,用“讲道理”说明价值的内涵结构;需要以“大思政课”寻求向社会实践拓展的途径,在更广泛层面实现价值性;需要推动反馈机制的不断优化,最终以思政课自我创新和自我变革保持整体设计的生命力。

第一,确立价值引领的教学原则,在把握政治高度和个人情感体验的统一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首先,树立价值引领的全局意识,把握教学的政治高度。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核心问题,思政课要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育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课程设计中,具体章节要贯穿党的使命任务,特别要围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这一精神实质设计课程。其次,树立价值引领的情感目标,把握学生的情感尺度。高校思政课教师“情怀要深”,要培育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怀,以“国之大者”看待国家发展与个体命运的统一性。讲好思政课既要有宏大叙事的整体性,更是与大学生说“贴心话”的细致过程,用春风化雨的方式为学生种下真善美的种子,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原理”课)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基础,基于物质决定意识和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讲清立足国情的必要性以及时代的物质基础和实践条件的变化,从而回答为何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实现了从“一个行”到“两个行”的转化,最终落实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讲授中。同时,要把政治高度和情感目标的辩证统一落实到高校思政课的内容设计中。在课程设计中,具体国情变化、时代发展都可以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物质决定意识与实践决定认识的原理,可以借助生活案例说明,将追求美好生活的进程与学生个人生活体验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巨变中领悟“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第二,把握教学原则,还要探索知识讲解的高效模式,用完整的思政课知识体系阐释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思政课的“讲道理”,讲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不是单纯的符号和标语,只有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求下做好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讲解,才能真正向培根铸魂迈出坚实步伐。知识讲解落实到具体课程中,主要是依托课本和课程标准,以具体章节作为切入点,以学理逻辑阐释“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道理和哲理。一是单一课程的史论结合问题。“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在课程教学中的系统讲授与深刻阐发,本身就是学习“四史”与“讲道理”的过程,是历史性与逻辑性的统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和“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有比较明显的时间序列,是事件史和思想史的统一,但在具体教学中往往有不同的侧重点:其中“纲要”课侧重事件史,“概论”课的思想史色彩更明显。而“原理”课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以下简称“德法”课)则在突出逻辑线索的同时兼顾时间线索。因此,无论是哪一门课程,都必须以史论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例如,“概论”课要说明每个历史节点对应的思想需求,这些历史节点的正确抉择如何体现历史唯物主义,因而具有必然性。事件的必然性让不同阶段思想的显现顺序有了现实支撑,这也可以拓展联系到“原理”课的“实践决定认识”等知识点。“纲要”课也有同样的史论结合诉求,而且“纲要”课的历史事件色彩更加明显,虽然每一章节都有意义总结和述评,但章节之间的连续性和必然规律需要教师去进一步强化。否则,由于阅历和知识储备问题,教材中的史实被部分学生误当作偶然性事件,就背离了历史唯物主义,甚至为历史虚无主义留下了可趁之机。二是课程衔接与党的最新论断的结合设计。高校思政课在章节设计方面,已经融合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内容,但这一融合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根据国情变化、时代特点而创立并不断丰富发展的,是“中国化”和“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之体现。相对而言,高校思政课教材的修订需要一定周期,并不能及时纳入最新的重要论断,这一任务需要一线思政课教师完成。因此,如何体现中国国情的最新变化,紧随时代步伐,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对最新事实的解释中,并向学生讲清楚,是评判高校思政课教学时效性强弱的重要指标,这需要在高校思政课备课中进行补充性设计。另一方面,党的最新论断是在守正创新前提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中国化、时代化阐发,是“行”的强有力证明。因此,思政课教学必须以守正创新的思路,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支撑下理解和传播党的最新论断,不能把党的重要会议、重大论断过于简单化讲授。以“纲要”课为例,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阐释,可以根据党的历次代表大会进行一个具体设计。如“六个必须坚持”中的“胸怀天下”,与历届党代会中战略视野和天下情怀进行一个继承与发展的叙事讲解。同时,也可以与“原理”课中“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一节中的苦苦追索相结合而进行设计,帮助学生思考前赴后继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何可以做到“胸怀天下”,在新时代又如何体现这一品质。在“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历史进程”与“胸怀天下”结合基础上,还可以联系到“斗争精神”等,从而扩大课堂教学的广度与深度。

第三,“大思政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性设计,即在社会大课堂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站在新时代的语境解释中国问题、回应时代思考,更加深刻地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解释力和实践指导力。“大思政课”视域下课内与课外的融合,主要体现为如何实现课堂的“迁移性”,真正做到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4]。一方面,迁移性体现为研究从课堂向家庭和社会迁移,推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建设思政课的局面,从“学校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在具体设计中,思政课教师要在课堂上把握社会关注点,及时回应社会热点,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和知识培育的双重功能。因此,必须提高教学案例的更新速度和与教学知识的匹配度,不能故步自封、墨守成规,过分依赖旧案例解释新时代,从而与学生的认知拉开距离。例如,在讲授“原理”课的政治经济学部分时,应该用课程知识切实帮助学生理解党的经济政策和当下的经济现象,实现抽象原理与具体实例的结合。具体如“商品”的“满足需求”的表述和“使用价值”等知识点,如何与供给侧改革的政策结合,解释物质领域海外抢购潮、精神领域“低俗文化产品供应较多”[5]的困局等。当然,也决不能为了求新而偏离马克思主义的底色,或为求新求奇而不当地使用案例。知识的迁移性也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实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中国”、捕捉“时代”,深刻领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如何引起生活巨变。在发挥教师能动性的同时,也要依托实践考察、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发现社会生活中值得关注和讨论的热点。另一方面,还要向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方面拓展。在课程中设计大中小学教材对比环节,让学生探讨自己对“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行”等概念在不同阶段教材、教学的表达及如何层层递进或互为补益。大中小学思政课衔接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两种状态:连续性问题的处理重在衔接,如在“德法”课中,思想品德培育有强烈的连贯属性,同一价值取向在大中小学接连出现,如何依据学生年龄段进行衔接和延展成为重中之重;非连续性问题的处理重在结构调整,在“原理”课中,应当看到高中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比例较高,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相对较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应以精进为设计导向,多以专题深入研究,课时稍微集中,而政治经济学部分则安排更多课时,从基础概念的普及进行设计,教材通讲多于专题式深入。此外,在教学研究的衔接设计层面,应依托课题等形式,主动联系中小学进行教研活动,让大中小学思政课真正实现面对面。

第四,“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高校思政课的反馈机制提出了较高要求,即是否讲清楚以及如何优化。引导学生关注国情、分析时代、信仰马克思主义,并确立“行”之信心,绝不是一蹴而就的设计过程,而是通过不断反馈调整以趋于完善的探索过程。具体而言,高校思政课反馈机制包括政治立场反馈、知识掌握反馈、情感态度反馈、实践作业的完成度等。一是政治立场反馈。在课堂设计中,知识性必须以政治性为旨归和引领,永葆思政课的红色风貌。如学生在实践作业中,应以是否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评价实践作业的质量。二是知识掌握反馈,主要体现为多样化的后测方式。后测,是指教学阶段性节点或整体结束后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在高校思政课中,后测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根本目的是对教学效果的反馈,为下一步教学调整提供依据。高校思政课的后测设计,包括案例分析中是否可以系统利用课程知识分析中国国情、时代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表现等。三是情感与态度目标的反馈。这主要体现为研究如何为专业知识注入“国之大者”的家国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学生关注中国国情、思索新时代新形势,对马克思主义产生理论感情和实践信心。四是实践作业设置,包括访谈和实践报告两部分。在访谈层面对访谈对象的选择、访谈问题的设计、访谈结果的归因分析等做好引导;在实践报告方面,主要是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分析材料中的信息,提取反映社会核心的问题,最终形成对新时代中国的科学认知。

总而言之,从价值引领、知识培育、拓展性设计和课程反馈四个方面考察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内容设计,可以更加全面地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高校思政课的新要求落到实处。同时,“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否有效融入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评判,必须体现为对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潮的回应能力,以此作为反馈和调整根据。

三、在高校思政课中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对防范错误思潮能力提升的针对性设计

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政课要做到“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6]。无论是在高校思政课中贯彻“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理论深意,还是从价值引领、知识培育、拓展性设计等方面促进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效果,都必须最终落实为对意识形态领域错误思潮回应能力的提升,以此作为做实工作、讲清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反馈和后测标准,真正将“传导主流意识形态”和回应“错误观点和思潮”的要求落实。“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为高校思政课意识形态风险防范方面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资源:以“中国化”引领对中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以“时代化”指导对时代的准确理解,以“马克思主义行”夯实应对意识形态挑战的根基。

第一,研究“中国化”对高校思政课防范错误思潮能力的提升。“中国化”跳出了西方中心主义的传统话语体系,高校思政课应以把握中国国情、申明中国立场为基本知识目标。高校思政课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讲好中国故事,选用具有问题性、典型性、真实性的案例支撑章节原理,回应扭曲中国实际、扭曲历史阶段和扭曲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由于历史原因,西方长期占据话语中心位置,西方中心主义宣扬“西方文明最优越”“西方价值的普适性”“西方道路的唯一性”等论点,以傲慢和偏见对其他文明进行不负责任的评判,甚至宣传历史终结等论调。这种观念无视人类发展的历史性,与唯物史观背道而驰,也无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陷入独断的形而上学。在意识形态领域,冲击“中国化”的形式有多种,如抹去西方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差异,用所谓“普遍性”抹杀特殊性,以人类的名义灌输西方价值观;以知识性名义推进意识形态,否认知识输送背后的价值目的;以思想的自我解释代替整体性解释,无视现实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等等。以“普世价值观”为例,这一思潮以“人类”的名义宣传统一的发展模式,但这个“人类”概念只代表生活在西方文明的国家与人,难以代表多元文明中的人类愿景,甚至以“自由、平等、博爱”为幌子延续殖民思维,干涉他国内政。总而言之,“普世价值观”中的概念有其产生的时代因素和民族特色,无法作为解释人类所有问题的共识。因此,高校思政课把握“中国化”,必须做到“以我为主”。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中国发展的矛盾特殊性,邓小平提出“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2]163,习近平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深刻含义。这一系列重要成果,都应熔铸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设计中,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高度回应与批判某些错误思潮。例如,在“德法”课中,要讲清楚西方宪政民主思想为何不能解释社会主义法治运行,必须指出西方宪政民主在西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阶级属性,讲清其以公平的名义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实质,揭露这一思潮的核心目的是取消党的领导。应对西方宪政民主思潮,必须立足“中国化”阐释国情,立足“马克思主义”阐释社会主义法治的法理基础,从《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五四宪法》的颁布到新时代的法律建设历程,说明法律不是生搬硬套和简单移植,而是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过程。

第二,研究“时代化”对高校思政课防范错误思潮能力的提升。发挥“时代化”对高校思政课的引领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方法论,帮助学生回溯党史和国史,正视当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展望新时代。一方面,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无法走向美好的未来,要求以辩证的视野看待过去,正视当下,展望未来,实事求是地确定时代任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世界也进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要求高校思政课紧跟时代,把握潮流,及时回答学生关心的新热点。随着新媒体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步入深水区,新兴事物更具迷惑性,在意识形态领域学生对各类思潮的辨别和判断更加困难。因此,高校思政课需要实时出场,紧盯意识形态领域走向,防范错误思潮,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予以引导回应。另一方面,唯物史观要求用历史分析法探究史实,重视“时代”现实,辩证地理解国史、党史中的论断和事件,反对“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形而上学的机械方法达到否定或抹黑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目的。在应用层面,“时代化”原则要求高校思政课向学生讲清党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并进行全面而辩证的评价。如“概论”课中“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一小节,内容涉及党在探索时期的经验教训,在此需要进行立体设计,从经验和教训两个层面呈现特定事件的多面性。习近平指出:“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7]在“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小节的课堂设计中,将“两个不能否定”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以实践作业的形式,让学生通过访谈整理口述史资料,辩证理解历史教训,思考“两个不能否定”,自觉反对将“挫折”问题扭曲为否定党的历史的错误思想。

第三,研究“马克思主义行”对高校思政课防范错误思潮能力的提升。“马克思主义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也是对“行”的信心。毛泽东指出,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一遇见中国人民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新文化,即科学的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就要打败仗”[8]。在新时代,必须以“六个必须坚持”和 “四个自信”为原则,提高学生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实的能力。一方面,“行”是做得到、有效果,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行”是马克思主义切实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效果,在新时代,尤其体现为以“六个必须坚持”深思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运用好贯彻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抵御各种意识形态挑战和社会思潮。“六个必须坚持”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的结晶,充分解答了为什么“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是高校思政课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系统支撑,为高校思政课回应力、战斗力的提升提供了最新资源。“六个必须坚持”可以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贯通于各个知识点中:联系群众史观、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等知识点,讲清楚必须“坚持人民至上”;联系“两个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知识点,讲清楚“必须坚持守正创新”;联系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推进各项事业等知识点,讲清楚“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联系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多样性等知识点,讲清楚“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联系坚定崇高信念、弘扬中国精神等知识点,讲清楚“必须坚持胸怀天下”,等等。另一方面,“行”是行得通,信得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上坚定砥砺前行的自信。高校思政课要以“四个自信”和家国情怀实现情感目标,体现“行”之自信。如果说,应对意识形态领域各种错误思潮挑战而做的具体应对设计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如针对不同社会思潮,利用特定知识点加以设计从而实现具体回应;那么信心层面更能体现“以我为主”、以马克思主义为本的理论根基。马克思主义是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系统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回应意识形态的多样化挑战的。在高校思政课课堂上,确实存在着为了回应问题而忽视整体理论根基的问题。因此,高校思政课不能仅仅照顾到不同社会思潮的特点,也要防止为了单纯技术性的反驳而缺乏立场,从而让教学失去系统性,伤害了课程的整体性。例如,在“原理”课中,为了回应2008年次贷危机,完全使用西方经济学去分析和回应,可以达到一定的反驳效果,但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这可能导致课程出现割裂的危险。

四、结语

在高校思政课中做好“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课程设计,是高校思政课整体布局并付诸教学实践以更好地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一环。这一设计过程,并不意味着一次性教学过程和固定化结构,而需要联系更多贯通和阐释的空间和主体,落实于各门思政课的知识体系、课程延展、实践对接等方面的具体设计中,这都值得进一步探索。对高校思政课一线教师而言,应在“中国化”要求下把握国情并保持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在“时代化”要求下,在教学中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在“马克思主义行”的要求下涵养理论“内功”,在具体课程实施过程中更加精进地实现情感与理论的双提升。总而言之,必须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提升“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解释力。

猜你喜欢
时代化中国化思政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
试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