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3-12-10 06:56王瑞霞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素养

王瑞霞

(聊城市东昌府区排灌工程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000)

随着当前事业单位改革不断深化,对财政资金配置、使用公开化、透明化处理要求较高,注重预算管理,有利于科学配置资源、提高财政资金利用率、防范运营风险,以便于提升事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但是,从当前实际现状分析可知,部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进程中,受多方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导致预算管理效果和成效,难以发挥其自身效用,阻碍了事业单位健康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应着重掌握预算管理的意义,正视预算管理中的不足,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提升事业单位服务水平。

一、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并不是以营利为目标,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实施预算管理活动,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减少单位不必要成本支出。事业单位通过强化预算管理,能够对自身各项运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管控,在实施工作时,可以对事业单位各项成本消耗情况进行合理约束,保证职工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高度重视成本支出,减少事业单位不必要成本支出,以较少的成本获取良好的服务质量。

其次,压实职工职责,提升单位运营效率水平。部分事业单位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资金主要源于财政拨款,要想保证每笔资金支出合规、透明,可以强化预算管理,逐层确定各部门、岗位的主要权限和职责,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通过有限的资源获取较佳的经济效益,从源头上提升单位运营效率。

最后,科学配置、使用单位资源。事业单位通过落实预算管理,就保证各项收入、支出具有明确的记录,确保单位能够科学、合理的经营和管控,最大程度避免财政资金高效配置和使用,从根本上有效缓解国家财政资金压力,保证各类资源规范、合理的使用,以便于提升服务质量[1]。

二、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组织机构不完善

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管理时,需要职责明确、高效的预算组织机构,才能将各项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各机构,以保证每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以实现预期目标。但是,通过实际调研可知,部分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尚未注重预算管理组织机构的构建,也没有参考优秀企业的经验,使得预算管理实施中不能获取较佳的成效,难以提升财政资金利用率。

同时,事业单位也没有遵循岗位不相容的原则,科学设置各岗位,尚未撰写不同岗位的说明书,难以明确各机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使得预算管理目标难以达成,不能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难以展示自身效用,无法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二)预算编制缺少有效性、合理性

预算编制作为事业单位预算管控的出发点,只有将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科学编制预算,以免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互脱节,以实现预算管理精细化,提高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效率,帮助单位可持续发展。然而,部分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具体表现如下。

教师丰富的跨文化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好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前提,因此,高职院校跨文化师资的培训与发展迫在眉睫。学校可以选派优秀教师去相关参与合作办学的国家进修或访学,或者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对教师进行培训,也可以开展院校之间的交流活动,取长补短。此外,教师还要注重教学技能的提高,加强自己在传播本土文化上的素养,最大的发挥双重文化的优势。

第一,尚未合理使用预算编制方法。部分事业单位在具体实践中,习惯运用增量预算法、固定预算法等,没有主动学习和引进先进的预算编制方法,导致预算编制方法滞后、单一,其内容缺少科学性、合理性,不满足事业单位业务实际,难以实现预期目标。第二,预算编制业务部门参与度较少。事业单位编制预算,主要将其交由财务部门,与其他部门沟通和交流不畅通,难以全面、深入地掌握各部门现实需求,编制预算与各职能部门现实状况不相吻合,导致预算在执行中可能出现调整或追加资金等现象,无法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三)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不到位

预算执行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将其贯彻到位,才能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科学配置单位资源、减少财政成本支出。通过当前实际调研可知,预算执行力薄弱的主要原因较多,核心是对其执行过程把控不到位,主要体现在:其一,预算执行监督流于表面。部分事业单位在实践过程中,忽视了预算执行监督,难以结合实际要求,不能建立完善的预算监督制度,不能实现全过程把控和监督,明确预算执行中的不足,使得预算执行流于表面,不能发挥预算监督的效用,难以提升预算执行力。

其二,预算执行差异分析不及时。预算执行过程中,尚未第一时间明确预算执行差异金额、原因,对其没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难以做好纠偏和调整,致使预算执行力较为薄弱。

其三,预算执行过程中,可能受国家政策等影响,需要进行调整,应做好定性、定量分析,严格依照预算调整流程、制度实施,才能保证预算调整合法、合规。但是,事业单位预算执行调整不到位,难以严格遵循预算调整的原则、要求和程序,导致预算调整混乱、无序[2]。

(四)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滞后

信息时代下,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实施中,为了实现预算精细化管理目标,提升预算管理效率、质量,就应借助信息化手段,更高效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帮助事业单位又快又好地发展。

但是,部分事业单位忽视了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特别是管理层,接受新鲜知识能力较为薄弱,没有全面掌握预算管理信息化的优势,无法使用当前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搭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能突破各部门间壁垒,难以实现信息互通和共享,不能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支持,弱化预算管理的效用。同时,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不健全,难以动态追踪预算执行状况,不能将执行数据与预算目标进行比对,找到两者间的差异,难以主动纠偏和调整,难以保证预算执行处于正确轨道。

(五)预算管理人员素养较低

人员是事业单位的核心要素,只有明确预算管理的基本要求、目标,不断提升人员专业素养,主动适应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岗位要求,以实现预期目标。目前,预算管理人员素养较低,主要是人员缺少系统化、常态化培训,特别是人员信息能力,不能创新预算管理人员培训模式和方法,提供精准的培训内容,导致预算管理效果不理想,阻碍了预算管理高质量地开展,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组织机构

目前,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管理时,要想获得较为理想的管理成效,就必须结合自身实际现状,构建预算管理组织机构,将每项任务和职责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人员,以保证每项工作开展都有负责人,以便于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帮助事业单位稳定、健康地发展。事业单位应抽调专业的人员,组建预算管理委员会,遵循岗位不相容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各岗位,并且预先撰写各岗位的职责和范围,保证人员依照工作流程、制度实施,预算管理工作高质量地实施,在各部门配合和支持下完成预算工作,不能切实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二)保证预算编制有效性、科学性

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较为专业且复杂,而是全体职工参与,通过多次讨论研究、多部门协商,综合平衡后达成,可以保证预算编制内容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符合当前事业单位现实需求。

为了提升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水平,就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第一,科学使用预算编制方法。事业单位在具体编制预算时,要基于单位性质、运营特征进行选取,如零基预算法、弹性预算法等,确保预算编制内容贴合实际,避免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互脱节。第二,确保全员主动参与。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涵盖多个部门、职工,应主动与各部门做好沟通和交流,依照各职能部门的实际状况,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预算编制,使得其内容更具有效性、可靠性,实现预期目标[3]。

例如,某单位主要负责全区引黄用水计划的编制和水量调配,对农业、工业用水等进行水量计算、汇总,负责全区排灌工程及灌区建筑物、机械渠道的建设、管理和维护。为了保证财政资金支出可控化,强化单位预算管理,将焦点放在预算编制方面,按照单位基本职能、工作计划,严格遵循“量入为出,收支均衡”的基本原则,结合单位年度工作规范的重点,在不同项目、不同用途间科学配置资源,保证预算编制内容更科学、有效。

同时,本单位为了从根本上防范和避免资金浪费和预算松弛的现象,基于单位现实状况,充分考量各方面的因素,科学使用预算编制方法,对于各职能部门支出预算展开逐项审核,激发人员工作主动,减少支出费用,能够做实预算。

(三)严格把控预算执行过程

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最终预算管理的成效,应将重点放在该环节,制定强有力的方法和措施,增强预算执行刚性,明确各部门、岗位的职责,真正展示预算对不同业务的把控作用。

要想提升预算执行力,就应严控以下几方面:其一,注重预算监督。为了增强预算执行力,应基于自身实际现状,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预算监督制度,对预算实施全过程进行监督,及时明确预算执行中的痛点,采取纠偏和调整措施,提升预算执行力,真正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

其二,强化预算执行差异分析。预先掌握事业单位各部门预算执行差异金额、原因,多维度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保证预算执行到位,真正提升预算水平,推动事业单位良好发展。

其三,强化预算执行调整。事业单位执行预算时,可能受政策波动的影响,需要及时进行预算调整,必须明确预算调整流程、内容、重点,主动分析预算调整的必要性、合理性,提出调整的预算部门主管应主动编制全面、合理的预算调整报告,并且上报到预算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4]。

(四)注重预算管理信息化建设

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应主动迎合市场发展趋势,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与预算管理进行深层次融合,以便于提升预算管理效率、质量,以实现预算信息化管理,以提升事业单位服务质量。要想达成该目标,事业单位应主动转变自身思想观念,使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 术,搭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消除各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能够为各部门提供信息支持,以便于保证预算管理执行到位。

与此同时,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可以实时追踪预算执行状况,使用大数据技术主动汇总相关数据和信息,将预算执行与目标预算进行比对,判定二者间的偏差,及时调整和纠偏,保证预算执行到位。另外,事业单位应主动将预算管理信息系统与业务系统进行高度集成,实现横纵向信息贯通,保证信息传输时效性,持续性扩展和延伸系统使用功能,增强预算管理效用,推动事业单位稳定、健康的发展。

例如,某事业单位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积极响应政策有序推动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使用5G、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并且参考和借鉴《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按要求规范统一的业务流程、技术标准,搭建预算管理信息系统,获取了一系列的成就。

一是借助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动态追踪预算执行状况,可以将实际支出与预算目标进行动态比对,能够客观、全面分析二者间的差异,及时做好纠偏和调整,保证预算资金使用更具规范化、标准化。

二是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将资金用于“刀刃”上。在财政资金处于紧平衡状态、收支矛盾较为突出的阶段,使用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强化管理,将全部预算支出以项目的形式归集到项目库内,可以保证有限的财政资金用于“刀刃”上,全过程记录从项目入库到预算安排、资产入账等阶段信息变化,实现项目全过程管控。

(五)提升预算管理人员素养

预算管理人员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效果,应切实提升人员综合素养,符合预算管理职责的要求,才能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以便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建议强化预算管理人员培训,选取线上培训的方式,结合人员知识薄弱点,提供精准的培训内容,尤其是信息素养,保证人员能够主动更新自身操作技能,熟练操作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更好地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保证每项活动顺利开展。

另外,扩展人员招聘途径,在具体实务中,事业单位应主动招聘预算管理人员,既要考量人员实践技能、工作经验,又要评估人员信息素养、市场预测能力等,保证人员综合水平符合岗位基本要求,打造一支高素养、复合型的预算管理人员队伍,能够高质量地开展各项活动,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5]。

四、结束语

在预防违规违纪工作的高压态势下,要求事业单位应注重预算管理,科学配置预算资金,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社会效益,从根本上防范财政资金浪费或低效使用。事业单位在推进预算管理时,受多重因素的影响,仍面临着一些痛点,导致预算管理目标难以实现,阻碍了事业单位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事业单位在具体实务中,预算管理仍面临着一些痛点和误区,没有主动深究各类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保证预算管理实现预期目标,更好地提升服务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事业单位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