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应用

2023-12-10 06:56彭蕾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9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彭蕾

(临澧县妇幼保健院,湖南 常德 415200)

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合理化运用,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做好对单位内部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保障,深化事业单位的服务效能,确保事业单位在后续发展过程中能够重视做好对自身运营、发展状态的维护。自2021年以来,多个省份都在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推广、应用,事业单位作为我国重要的社会组织,自然也需要做好响应,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支持下,实现预算与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概述

全面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的有效落实,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做好对内部资源的整合,重新按照各个部门具体工作的资源需求进行资源配置,从而实现对事业单位资源使用效益的保障。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和自身特点来进行,始终明确事业单位的关键任务是在于综合职能的发挥和提供高质量社会服务上,因此必须在保证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对各项工作活动的资源需求进行合理化分析,避免出现资源浪费或者资源闲置的情况[1]。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种类较多,各个事业单位在应用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过程中,需要从自身需求出发,做好对标准化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调整,从而满足不同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手段的现实需求。

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主要是为了保证内部各项工作活动的有效落实,并为事业单位后续其他方面工作的优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具体而言,事业单位内部各项工作活动主要包括业务、财务活动,因此在绩效评价工作中也需要着眼于这两方面活动的落实过程和具体的落实情况,从而实现对业务、财务活动的全面评估,做好对相关活动实际成效的把握。分析在当前事业单位正常运营过程中,各个工作环节存在的问题,让事业单位能够在后续发展过程中借助这部分信息及时做好对风险、问题的规避,促进事业单位运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

二、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工作关键点分析

(一)全面预算管理

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应用的优化,主要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虑。

首先,在预算编制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需要有明确、科学的预算编制作为指导。在预算编制工作的处理过程中,应做好对事业单位实际运营管理情况的考虑,设定合理的预算目标,在预算目标的指导下做好对预算编制各个工作环节的考虑,从而形成预算编制方案。为进一步提升预算编制的指导意义,还需要做好对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工作计划的考虑,结合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反馈意见,保证预算编制与各部门工作计划的高度契合。经过相关管理部门审批通过后,最终形成预算编制方案[2]。

其次,在预算执行方面。预算编制需要得到有效落实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预算执行便是对预算编制应用过程实际情况的重要管理、执行手段,能够严格按照预算编制中的明确要求做好对相关工作人员、部门在实际工作活动中,行为、操作的规范,保证一切工作活动都能在预算编制的指导下有序开展。如果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必须经过充分研讨后,再来进行工作调整,保证工作调整、优化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最后,在预算决算环节中。事业单位负责该项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做好对全面预算管理中预算执行工作环节的实际工作落实情况,合理评估预算执行这一工作环节,按照具体工作活动的资源需求,做好对决算环节资源投入情况的合理化调整,从而实现对决算结果价值的有效提升。

(二)绩效评价

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的关键点在于绩效目标和对单位内部工作的考核。在绩效目标方面,事业单位绩效目标的设定需要严格按照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的可行性进行考虑,结合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预算编制的具体情况,形成更具实际意义的绩效评价目标。而在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目标得到直接明确后,还需要将目标进行细化,对各个细化目标做好分配,从而在事业单位内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3]。

在评价指标体系中,虽然需要做好对各项工作内容的全面覆盖,但是依旧要对各评价指标进行分类调整,明确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并将工作重心相关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

在对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活动的合理考核上,必须针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大评价指标的合理性做好分析,对其中不具备实际意义或者落实难度较高的评价指标进行调整,在单位内部寻找更加合适的替代指标,保证在评价指标实际使用过程中,能够将各个评价指标进行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评价指标体系可行性的有效提升。

三、当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薄弱

事业单位管理层在单位正常运营过程中,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集中于单位综合职能的发挥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服务这两项工作中,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这两方面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导致管理层存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薄弱的问题,进而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这两种重要管理手段价值的发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在事业单位管理层思想观念的影响下,单位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在这两项工作的实际落实过程中,各个部门工作人员的支持、配合度相对较低。

(二)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目标不够精确

当前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目标的设定不够精确,具体表现在目标设定过于短期,并不存在较强的联系性。相关工作人员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目标的设定上,往往会按照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周期性特点来进行考虑,将预算周期进行细化,详细到具体的周、月,按照细化周期来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导致各个评价目标之间的连续性相对不足,从整体上来看,不同细化周期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已经被截断成了联系薄弱的孤立阶段性工作。

(三)预算绩效缺乏合理的指标评价标准

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对单位定量指标的设定大多为静态指标。但是在事业单位实际运营、发展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数据信息、工作落实情况都在变化。这种长期稳定的静态指标无法为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活动提供有效指导和合理规范,其无法做到依据单位发展环境变化和单位工作预算投入调整,将相应的指标评价标准进行优化,导致在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呈现出缺乏合理的指标评价标准的问题[4]。

(四)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不能科学运用

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大多以项目为单位,以年为周期,并且这种评价工作的模式相对固定,而在部分需要跨年度或跨多年度评价的预算绩效评价工作中无法应用这一工作模式,因此最终的工作结果很难得到保证。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应用上,事业单位仍将其局限在预算方面,并未应用到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所有工作环节中,导致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价值受到了明显闲置。

(五)预算执行不到位

在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中的预算执行工作中,有部分工作人员并未意识到预算编制的重要价值,加上预算编制对单位内部工作的指导意义相对有限,导致在预算执行环节中长期存在忽视预算编制,直接开展工作活动的情况。在这一情况下,事业单位内部工作活动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行为无法得到有效规范,并且在活动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或资源闲置的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内部资源价值的发挥。

四、加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

强化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并不是一项短期工作,需要长期投入精力和成本。具体而言,需要从事业单位管理层入手,管理层主动做好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相关内容、价值的学习和明确,在充分把握这两方面工作的实际价值后,要求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做好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的强化,通过自上而下、从整体到局部的方式,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属于绩效评价的工作氛围,逐步实现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意识强化的阶段性要求。

为进一步强化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认识,事业单位管理层和财务人员还可以做好组织,聘请高校教师、专业财务人员来在单位内部针对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进行讲解,深化相关工作人员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

(二)精确预算绩效管理目标

事业单位在正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各个方面工作的处理模式都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与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指导有一定的联系。但事业单位当前在预算绩效目标的设定上存在过分重视短期目标的情况,并未站在长远角度做好对问题的考虑,甚至在部分短期目标的设定上也并未实现有效衔接。

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对预算绩效管理目标的精确化,在短期目标的设定上,事业单位已经基本能够做好对目标合理性、科学性的保障,为进一步提升短期目标的指导意义,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后续年度可能出现的变化,尽量保证短期目标设定的合理性。

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进行有效衔接,保证对各个预算周期预算目标的设定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避免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活动中出现预算远超实际需求的情况,从而实现预算管理价值的充分发挥。

(三)构建合理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标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为保证内部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事业单位需要对现行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标准做好更进一步地优化,推动评价标准的细化、量化、动态调整,朝着是科比可测的方向发展。

在评价标准优化过程中,事业单位需要基于单位战略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保证优化完成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标准,能够推动事业单位长期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充分考虑各类公共项目或业务的履行状况,结合事业单位自身所属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单位自身的特点进行考虑,在事业单位内部构建起更加合理、更具特色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标准。为始终保证评价标准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还需要针对评价标准的可行性做好分析,确保评价标准与事业单位工作需求的高度契合。

(四)科学运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

事业单位要做好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科学运用,可以考虑做好对预算绩效评价机制的建立健全,借助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来分析评价结果的应用范围,让评价结果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价值。在对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做好对绩效评价的把握,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经营管理情况,对各个部门进行绩效目标的设置,保证绩效目标对各个部门工作活动的落实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运用上,事业单位可以按照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考虑,分析评价结果的适用范围。比如,将预算绩效管理评价结果作为相关工作人员执行能力评估的重要标准,如果结果不达标,工作人员必须重新接受培训。还可以将评价结果作为相关工作人员绩效考核中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工作人员切身利益的影响有效提升相关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

(五)加强监督管理落实预算执行

加强监督管理,落实预算执行是保证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手段合理利用的重要对策。在对策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当前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优化,从实际出发,分析现行监督管理制度中与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工作内容存在差异的部分,及时做好对监督管理制度的补充,确保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监督管理制度能够通过对各个方面工作的全面覆盖,做好对预算执行力度的保障。

为进一步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事业单位还可以采取定期、不定期相互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在预算执行工作中预算执行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始终能够做好对自身工作职责的高度重视,规范自身行为和操作,确保预算执行这一工作环节的工作效率。此外,事业单位还可以考虑,以监督管理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预算管理体系,重视对服务效果、履职效率、公众评价、工作效能等方面内容的补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在当前时代背景下,需要及时做好对时代发展潮流的顺应,合理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手段,为事业单位综合职能的充分发挥提供重要的基础条件,并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做好对事业单位自身特点的把握,持续优化全面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推动实现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让事业单位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服务。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绩效评价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