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双全
(四川省能源地质调查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事实上,事业单位在开展自身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明确认识到当前信息化建设对事业单位所能起到的作用,明确单位管理过程中的需求,掌握其当前所处的市场经济环境以及自身当前的经营管理形式,在单位内部尽快推动财务信息化建设,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工作模式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创新。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下,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处理等工作内容主要是依赖人工来完成,而财务管理工作本身较为繁重。再加上事业单位的不断发展壮大,其所涉及的数据信息量以及业务工作量逐渐增大,导致财务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需要面临较大的工作压力,工作任务较为繁重,将大量的工作精力都放在了财务数据信息的整理以及报表、报告的编制方面。且人工处理的方式,极易存在信息的错算漏算等弊端,导致财务数据失真[1]。
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综合实力方面并未达到单位的要求,使得其财务管理工作难以高效开展。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得到了明确的方向,事业单位通过积极引进信息化建设,并将其应用到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推进自身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开展,实现部分会计凭证的自动填写、对账以及生成财务报表等功能。同时,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极大地减少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使其将更多的精力由原有的数据核算转向对数据的分析,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使财务管理工作应有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财务信息化工作在事业单位的开展和实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财务管理与业务活动之间的进一步融合,打破了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壁垒,确保各类信息在财务与业务部门之间能够得到有效的互通。
如:业务人员在将需要报销的账目上报至财务部门后,想要了解报销的进度,可以直接在财务信息化系统中进行查询。而财务人员也可以利用财务管理系统高效的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和分析能力,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等各环节工作进度的跟踪与管控,并将其及时整理上报至管理部门知晓,方便管理人员对单位内部当前的财务、业务、经济等方面的状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为经营决策的制定提供充足的数据依据,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利用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事业单位能够对自身的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流程进行进一步的规范,优化当前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实现财务管理工作质量的有效提升[2]。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一些事业单位虽然已经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求,将信息技术逐渐融合到会计核算工作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大多事业单位现有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仍然不够完善。
如:在进行日常报销时,很多事业单位仍然采用原有的手工填制的方式,使得报销审批工作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较大;在进行账务处理时,事业单位当前仍然更多地采用手工录账的形式,账目的录入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增加了记账工作的出错率。且会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内容单一重复,不利于财务工作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提升。存在这类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单位的领导层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作用未能在单位的发展过程中得到突出的展示,导致一些事业单位对于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重视,难以满足单位经营发展的实际需求。
另外,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必然会导致财务人员现有操作要求和方式的改变,需要财务人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学习和适应。而单位现有的财务人员受到传统的财务管理思想的限制,不愿意做出改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排斥情绪,不利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3]。
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制度,财务信息化建设也是如此。现阶段,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财务信息化制度不够完善,在财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由于财务管理制度的粗放,容易发生工作的紊乱。尤其是在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财务管理岗位的职责以及内容发生了一定的变动,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一旦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管理人员通常会存在互相推诿的现象,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
当前,很多事业单位虽然已经逐步加强了对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但在构建的过程中并未将其与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系统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企业的财务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此外,财务部门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与其他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使得财务部门的各项数据信息很难在各部门之间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互通,对财务工作的最终成效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部分事业单位发展时间较久,其内部现有的财务工作人员工作年限较长,大都存在资历较高、年龄较大、工作稳定等情况。部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懈怠,对于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和管理模式的接受能力较差,不愿意就现有的工作模式做出改变,且对于行业外的信息也很少关注。因此,事业单位内部现有的、同时掌握财务管理、业务处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较少。一般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具备较高操作难度的计算机操作技巧很难熟练掌握;而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人才,又未能掌握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导致事业单位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受到了一定的阻碍[4]。
事业单位在推动其自身的财务信息化建设时,应当对财务信息化建设方面各项软硬件的使用具备明确的了解,并充分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建设对单位发展的积极影响。但较多的事业单位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通常仅采用单一的硬件配置,对硬件设备的应用范围较小,应用效果不够明显,使得单位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容易存在一定的疏漏,甚至会受到黑客、病毒的攻击,信息化软件的应用安全问题无法得到妥善的解决,容易发生财务数据泄露、丢失等问题,致使单位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若不能进行及时的处理,甚至会为单位的发展造成更为严重的风险。
事业单位在进行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其内部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人员应当对此加强重视,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自身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将信息化建设列入单位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有效推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可以尽快提升其内部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工作强度,优化现有的业务工作流程,提高单位整体的财务管理水平。
事业单位在将信息化建设引入财务管理工作中后,应当尽快对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适当的调整,优化传统的财务管理工作流程。
首先,应当对当前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工作流程进行重新规划,确保财务管理工作流程的透明公开,推动财务信息化管理体系的顺利实施。
其次,应当对现有的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和补充。在财务信息化推进的过程中,事业单位还应当积极调整现有的业务流程和财务管理工作,重新建立精细化的财务管理岗位职责,确保各财务管理人员都能够对自身应负的工作职责进行进一步的明确,使财务信息化体系的预期效果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
最后,还应当建立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确保各项财务数据在各部门之间能够进行及时的传递和共享,维护财务数据安全。单位应当根据财务数据的分类,进行分级管理,制定不同的流转权限和方式,既要确保财务数据能够在各部门间形成有效的流通,又要保障财务数据的安全。
在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事业单位想要维持自身的快速发展,就应当不断推动业财一体化建设工作的进行,加强ERP系统与财务信息系统之间的联动,确保财务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服务,并根据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站在多个层面对企业业财一体化建设的工作进行探索。
其一,应当加强单位的预算管理。预算管理工作具体可以划分为预算的编制、执行以及调整等多个模块,在管理过程中应当加强与采购成本、经费审批等多项活动的结合,确保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能够进一步加深合作和交流,实现对单位经营活动的动态监管,提高预算管控工作的效果。
其二,应当加强会计核算工作。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事业单位应当在其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中建立双核算体系的功能,通过凭证的自动生成、按凭证开展预算等内容,实现财务管理工作与财务预算之间的紧密联系。并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在单位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业财一体化财务处理系统[5]。
其三,要加强资产管理。财务信息系统的构建,能够帮助单位加强对各项资产的信息统计效率,并加强对资产入库、计提折旧、分类记账等工作的动态化管理,实现资产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其四,加强报表的管理。事业单位在进行报表管理模块的构建过程中,应当推动其与其他模块进行有效的对接。并针对各部门的工作需求,设置不同的查阅权限,确保财务数据信息能够在各项业务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应用。
财务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离不开高质量人才的支撑。对于现有的财务人员,单位应当定期组织相关的技能培训,或与高校进行合作,使财务人员能够在高校内接受相关的培训,充分掌握信息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将其与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充分的融合,对自身当前的知识结构以及职业素养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提升,实现融会贯通。
同时,还可以通过与高校合作的方式,引进一批同时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以及信息化操作能力的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并针对其开展一定的岗前培训,帮助其尽快了解单位具体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便于其入职后能够尽快参与到单位的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有效节约单位的人力资源成本。此外,单位还可以在其内部建立完善的激励和考核制度,通过定期开展业务操作能力等方面的测试,了解财务管理人员当前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并对测试中表现优异的人员予以一定的奖励,激发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实现整体业务水平的快速提升。
为了有效应对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内部软硬件设施不足的现象,单位应当加大对信息化系统的资金投入,为单位构建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单位可以通过和口碑较好的软件开发公司合作的方式,对财务信息化软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和解决,并不断优化现有的财务信息管理模式,确保会计核算工作的高效开展。在工作过程中加强对信息数据的管控和维护,以免发生信息数据丢失的情况,确保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6]。
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事业单位通常会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单位应当积极整理其中发生的各项财务数据信息,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应用。并通过对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对各项财务数据的有效整合,对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发现,积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尽快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进一步实现单位财务管控水平的提升,推动事业单位维持自身的良好发展。
综上所述,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时,事业单位应当积极了解新的社会发展阶段,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要求,并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引进,尽快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实现自身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在当前的发展阶段,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在企业内部尤为重要,能够实现对传统财务管理工作中各类问题和风险的有效规避,提高工作效率,减缓财务人员的工作压力。因此,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完善自身现有的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对财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关注财务数据的安全,加强对复合型财务管理方面的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有效推动事业单位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