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思考

2023-12-10 06:56乔晓雷
大众投资指南 2023年29期
关键词:转型财务财务管理

乔晓雷

(陕西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68)

作为国家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国企要做好自身定位,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加快财务管理转型,掌握财务管理转型的紧迫性,提升财务工作效率、质量,推动国企保值、增值。但是,国企财务管理转型不是一蹴而就,需各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在实践中若财务管理转型不成功,会弱化财务管理职能,无法推动国企稳定、健康的发展。

因此,国企要充分迎合市场发展趋势,掌握新时期带来的机遇、挑战,准确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财务管理转型,分析财务管理转型中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摒弃传统工作模式,为国企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一、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意义

新时代下,国企市场竞争压力骤增,探索一套先进的财务管理模式,主动做好转型,强化财务部门对内外部环境的敏锐度,扩展部门职能,了解业务工作重难点,将各环节成本支出把控在合理范围内,防范运营风险,调整财务管理工作模式,以实现战略目标,现如今,国企注重财务管理转型,拥有多方面的重要性。

首先,深化业财融合,避免业务、财务部门各自为政。国企财务管理转型后,能够转变自身工作重点,从原本单一核算模式向经营型、价值型转变,不再仅为外部人员提供服务,转向为内部管理者提供决策服务,真正突破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传递速度,深化业财融合,以便于获得最新的财务数据和信息,能够为管理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提升决策水平。

其次,降低财务成本支出。当前,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降本增效、优化资源配置,是国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国企改革不断深入,通过强化财务管理转型,将先进信息技术与财务管理融合,高效地处理财务工作,能够精简人员,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财务工作成本,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1]。

最后,有效把控财务风险。目前,国企发展过程中,多个因素的影响,可能引发多个财务风险,如投资风险、融资风险等,主动创新财务管理模式,主动进行转型和优化,客观、全面辨识不同环节中的财务风险,布设财务风险监测点、指标,实现财务风险全过程监控,确保各类风险管理更具针对性,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不良影响。

二、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企财务管理转型是否成功,取决于财务管理体制是否完善,应对其加以重视。经过实际分析可知,国企财务管理体制不完善,主要是制度体系缺位,无法严格按照国企现实情况,制定一套可行性较高的财务管理制度,不能明确各部门职责、权限,产生问题不能确定责任人,难以保证国企财务管理转型顺利推进。

同时,国企财务转型不断深入,对管理制度体系进行优化、调整,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加快财务管理转型,但是部分企业尚未重视这项工作,没有动态追踪管理制度体系应用现状,对其做好调整和优化,这导致管理制度缺少创新、约束力不足,进而影响财务管理转型的进度、质量。

(二)缺少应用信息化技术

数字经济时代下,先进的信息技术普遍使用,为各领域创新和升级提供新机遇,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是国企财务管理转型的趋势,应主动借助信息技术,使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搭建财务信息系统,以消除各部门信息孤岛,提高财务管理效率、质量,推动国企可持续发展。

但是,部分国企在财务管理转型中,忽视信息化建设,对于信息技术应用不到位,没有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协同高效的财务信息系统,不能突破各部门壁垒,实现信息共享,这导致财务部门沟通、交流不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财务信息化建设的进度、质量。同时,财务信息系统的缺位,无法实时追踪各项管理数据、信息,通过数据挖掘和分析,快速明确财务活动中的薄弱点,深层次分析核心原因,制定解决方案,不能有效呈现财务信息化的价值、优势。

另外,部分国企整体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各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仅为本部门提供服务,各系统间接口、规范不统一,难以将财务信息系统与各系统高度集成,不能实时为各部门提供可靠的信息,使得财务管理转型速度缓慢[2]。

(三)财务风险多且管理难度大

国企财务管理转型时,可能面临着一系列风险,做好财务风险预警、把控,提高抗风险能力,对于国企转型及自身长远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目前,国企财务管理转型时,将重点放在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忽视了财务风险的防范,存在以下两方面的不足。

第一,风险管控意识薄弱。国企财务管理转型中,不少管理层及员工忽视财务风险把控,不能与各部门沟通协作,部分业务人员素质较低、职业素养缺失,不能树立先进的财务风险管理理念,主动做好财务风险控制,不利于财务管理快速转型。

第二,财务风险预警、防范机制。结合目前发展形势来说,国企在财务风险防范、规避等方面缺少完善的制度支撑,难以做到有章可循,无法主动辨识、应对各流程中的财务风险,按照不同种类财务风险特征、影响程度分类,难以实现财务风险可控化,将会直接阻碍财务管理转型进度、质量。

(四)缺少规范化的预算管理

预算管理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也是国企提高资金利用率的举措,为了保证财务管理转型到位,应将预算管理归集到重要工作范围内,以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实现预期目标。

但实际上是,部分国企预算管理开展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在:其一,预算编制缺少科学性、有效性。国企预算编制时,尚未明确战略目标,筛选恰当、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使得预算编制内容不可行,与实际偏差较大,也没有及时修改完善,无法将其落于实处。

其二,预算执行不到位。预算执行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预算管理最终成效,因一些国企将重心放在预算编制等方面,对于预算执行过程把控不重视,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提升预算执行力,如预算执行监督、考核机制,难以动态追踪预算执行中的问题,并且进行改进和优化,导致预算执行效果不理想,大大降低了预算管理水平,阻碍国企财务管理转型[3]。

(五)高素养财务人员匮乏

信息时代下,国企财务管理只有主动转型,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从根本上创新了工作模式、方法,对于人员综合素养较高,特别是信息素养,必须熟练操作财务信息软件,了解各岗位工作流程和重点,以便于相互间良好沟通,高效协作实施工作。

经过一系列调研可知,当前部分国企缺少高素养的财务人员,与实际岗位职责的要求差距较大,尤其是数据挖掘能力、信息素养等,分析其核心原因是缺少常态化、系统化培训,不能预先掌握财务人员知识盲区,提供丰富、全面的培训知识,创新培训模式和方法,使得人员不能借助培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导致各环节工作开展不顺利,制约了国企财务管理转型。

三、新时期背景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策略和方法

(一)完善财务管理体制

新时期背景下,国企财务管理转型目标的实现,完善财务管理体制不可忽视,尤其是制度体系,应结合财务管理实际情况,汲取优秀企业的精髓,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体系,如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费用现金报销制度、往来账目清理制度、会计报表制度等,不断完善和有效执行,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制度保障。

国企各部门应将财务管理制度渗透到各经济活动中,发挥制度监督、控制和约束的作用,确保每个负责人都能掌握自身工作范围、职责和而南无,一旦出现问题可以确定责任人,以免各部门、人员间责任相互推诿,影响财务管理转型目标的实现。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国企要主动修订、调整管理制度,及时做好复盘分析,积累良好的经验,去除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内容,保证整个管理制度使用更具先进性、可靠性,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建设财务信息管理系统

财务信息化建设,是国企财务管理转型的必由之路,其在收集、分析和应用财务数据方面具有较大的作用,从而优化财务管理工作,获取较佳的质量,为管理层提供最新的数据信息,以便于运营决策更加科学、合理,促进国企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企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得人员对财务信息化建设重视度较强,保证在开展这项工作提供全面的资源和资金,将其落实到位。

同时,借助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先进技术,搭建财务信息系统,可以从源头上突破部门间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联互通,避免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各自为政,有效加深业财融合,扩展财务部门工作职能,逐步向业务前端扩展,真正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目标;同时,利用数据技术自动收集、汇总各类信息,通过数据挖掘找到管理中的痛点,及时改善和调整,实现信息化技术快速响应,可以减少财务管理漏洞。

另外,在财务信息系统构建、运行时,应主动做好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分别从人员安全信息意识强化、建立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引进安全防护技术等方面入手,避免信息外泄、篡改等,保证财务信息系统高效、安全运行[4]。

例如,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资金信托;股权信托;动产信托;不动产信托;有价证券信托;受托经营国家有关法规允许从事的投资基金业务等。公司面对数字经济、供给侧转型、降本增效的转型期,财务转型迎来新机遇,利用RPA、OCR、机器学习等技术,搭建财务信息系统,获取了一系列示范性成效,实现了财务职能转型,为国企运营决策提供数据信息。

借助财务信息系统,全面落实智能化应用场景,助力财务从“监督者”转向“军师参谋”、从“价值守护”迈向“价值创造”,打破业务、财务部门壁垒,有效加深业财融合,推动管理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

实现资金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利用财务信息系统,摒弃传统的资金管理模式,实现内部资金统一、集中配置和管理,动态追踪和掌握各部门资金余额,按照各项业务实际需求进行配置,提高资金利用率,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缩短业务流转周期。全体业务流程搬到线上,实现闭环控制,解决逐层审核和传达的弊端,缩短工作流程周期。

(三)强化财务风险分析和防控

面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环境,国企财务风险的控制尤为关键,能够为财务转型提供良好的环境,结合各职能部门财务活动开展科学管理,避免资源浪费或低效使用,保证财务管理转型成功。

一方面,增强财务风险防控意识。在国企财务管理转型中,应强化人员防控意识,尤其是管理层,作为国企运营和发展的“一把手”,要充分认识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价值,主动契合时代发展,转变财务风险把控意识,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配合和支持,为后续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思想支撑,以实现预期目标。

另一方面,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控制机制。国企财务转型时,主动辨识、评估和控制财务风险,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国企构建财务风险预警、控制机制,明确各部门、人员在财务风险控制中的职责,细化风险管理目标,改进和优化工作流程和制度,保证全体人员参与到财务风险控制中,利用先进的风险排查工具、方法,对各业务流程进行无死角排查,形成完整的财务风险清单,逐一采取解决措施和方法,把控各类风险可控化,推动财务管理快速、良好转型。

(四)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预算管理是国企财务管理的重心,应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分别做好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

第一,保证预算编制科学、有效。国企应综合性分析内外部环境,明确战略目标,按照国企运营规模、业务特征,选用恰当、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科学、高效完成预算编制,严格依照工作流程和制度实施,以获取较佳的工作效果,确保预算编制到位,以实现预期目标。

第二,强化预算执行。国企预算执行过程中,建议做好过程把控,要求建立预算执行监督、考核机制,动态监控预算执行全过程,找到预算执行中的痛点,深究其原因,提出解决措施和方法,保证预算执行到位,发挥预算管理的效用[5]。

(五)培育高素养财务人员

国企财务管理转型到位,对人员素养的要求较高,应主动结合实际情况,培育高素养财务人员,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国企财务人员要主动增强和提升业务技能、协作沟通能力等,通过制定立体化、多方位的培训体系,为各层级人员提供丰富、全面的培训内容,使得人员及时掌握最新的知识和政策,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反应能力、创新能力等,适应财务管理转型需求,高质量地开展各项活动,保证每项工作顺利开展,以实现预期目标,推动国企财务管理快速转型。

四、结束语

国企是国民经济的核心支持,做好财务管理转型,有利于增强核心竞争力、防范运营风险、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必须从思想、行动层面高度重视,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国企财务管理转型中,仍面临着一些困境和阻碍,导致财务管理效果不理想,这不利于国企长期发展。因此,国企要梳理当前财务转型的现状,分别从思想、行动等方面提出策略,加快财务管理转型进度,保证转型质量,为其发展创设良好的空间。

猜你喜欢
转型财务财务管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财务管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转型
水利财务
沣芝转型记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