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翠
(浙江贝盛控股有限公司,浙江 湖州 313000)
我国自1992年引入市场经济机制以来,快速步入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这与各行业的共同奋进密不可分,各类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包括公司类企业在内。与其他类别的企业不同,公司类企业关注获取经济效益,这也使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需要加强自我管理,以实现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规避[1]。
我国主要以《企业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引导企业发展,在内部审计机制提出、应用后,《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法规、文件也得到关注,效果较好。然而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并不能在所有企业达到最佳水平,在此背景下,就其在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基本作用、制约其发挥作用的因素以及优化建议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内部审计(Internal audit)是审计工作的一种,是组织在内部开展的、独立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强调运用科学的方法、手段,选用专业的人员,完成组织本阶段内业务活动、财务态势的分析,以了解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情况,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2]。现代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公司类企业均普遍开展内部审计,一方面,从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上述组织需要了解内部业务、财务等工作的基本情况,另一方面,我国针对企业、事业单位组织的外部审计,也要求其提供内部审计结果作为参考,提升审计工作的总体效率。
内部控制(Internal Control)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既定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段与措施的总称。
内部控制一般包括六个部分,即明确合理的职责分工制度、严格的审批检查制度、健全的会计制度和企业管理制度、严密的保管保卫制度、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胜任的工作人员。公司类企业的内部控制更多考虑实现经济目标,也关注企业资产安全、运营稳定性、人才培育等一般性工作,其价值在于提升企业对各类经营内部外部因素的控制能力,以便有序进行管理[3]。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是指在项目或者企业一个肯定有风险的环境中,通过各类管理手段、活动,将风险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消除或降低到较低水平的管理过程。风险管理对现代公司类企业而言十分重要,面临市场开放、法规解禁、产品创新环境,公司类企业面对的变化、环境波动更多,增加了经营的风险性。良好的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决策错误概率、避免损失可能、相对提高企业本身附加价值、生存能力[4]。
内部审计可以优化内部控制效果,内部控制的六个组成要素中,“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占据重要位置。实际工作中,内部审计获取的资料以及据此产生的定性分析,有助于公司了解当前运营、收益等态势,以组织后续管理。如内部审计表明,公司本年度以内部控制指导营销管理,使新市场营销反响良好,大大提高了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公司可通过内部控制调配资源、资金,下一年度继续加大对新市场的管理、投资力度,使内部控制工作的作用进一步发挥、优化[5]。
内部审计能够提供比较客观、全面的经营信息,包括财务信息、业务信息等等,这些信息的分析和利用,则有助于公司规避各类经营风险。在市场经济开放竞争环境下,多项因素制约公司发展、运营,内部审计能够从内部角度对此类信息进行挖掘,作为管理、处置的依据。如内部审计提供的财务和业务信息表明,公司的产品大量滞销,资金回笼困难,资金链存在断裂风险,公司可以采用折价甩卖、加强融管理等手段,使资金快速回笼、扩大资金来源渠道,应对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公司类企业关注经营回报,在其持续发展、运营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数据均具有一定利用价值,有助于其通过数据挖掘,获取高价值信息,服务经营管理和利益追逐。内部审计产生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以及其他信息,均能客观、真实反映对应阶段内企业的经营情况,如公司是否能够盈利、决策是否合理、风险控制是否有效等,这些信息得到存储后,可以持续为公司的管理提供参考,尤其是在管理需求、环境相似时,参考价值更为突出,有助于公司组织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活动,也有助于公司及时察觉问题隐患,做到防患于未然。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视角下,公司需要重视内部审计,但如果公司采用的审计方法不当,可能制约其作用发挥。对我国的审计制度进行分析,可发现外部审计的强制性意味较明显,内部审计与此不同,企业、组织均可根据自身需要灵活进行内部审计,只要其方式方法符合国家和行业要求即可,公司类企业亦然。当采用的方式方法不能充分契合本公司特点时,发挥的作用也会比较有限。
如部分公司以内部审计提供财务相关信息,理念上偏重于了解数据的客观性,采用了财务会计工作方法,审计工作也以此为依据,重点了解数据的完整性、客观性,不重视分析其内在价值,难以从管理会计角度为公司提供高价值信息,其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均难以达到最佳水平。
内部审计工作质量受到人员因素的直接影响,包括人员能力、人员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前者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结果质量,使其不能充分用于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后者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也带来类似的破坏作用。
我国对公司内部审计的干预强调引导性而非强制性,公司类企业可以根据《内部审计实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等组织内部审计,是否与第三方合作、是否选派内部人员组织内部审计,均由企业自行决定,此模式提升了公司工作的灵活性和自主性,也可能因人员能力、职业道德素养不佳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部分公司通过内部审计伪造变造各类凭证,以掩饰问题、营造公司经营繁荣的假象,可能蒙蔽外部管理人员和投资人,破坏性较大,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质量也无从谈起。
部分公司对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予以了一定关注,也尝试通过内部审计提升上述工作的质量,但受到工作机制不佳等因素的影响,难以充分实现内部审计作用的发挥。典型表现如内部审计责任不明、权力配置不当等。内部审计权责不明的问题在中小企业比较多见,此类企业管理比较粗放,人员、财务、业务管理的迫切性不高,企业没有针对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分析,未能或不能构建与之匹配的工作机制,以致内部审计工作浮于形式、作用有限。
权力配置不当的问题则比较普遍,任何企业均有可能发现此问题,该问题是指公司在组织内部审计时,选用了职业经理人、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或管理人员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内部审计关注财务、业务情况,在职业经理人、管理人员参与、领导的情况下,与其工作有关的、需要通过内部审计呈现的问题可能被掩盖,不利于企业获取客观真实的审计结果,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影响,出现质量下降问题。
动态因素是指难以预知的、影响内部审计发挥作用的因素。以市场的变化为例,公司提供的产品、服务,有可能因一些动态因素受到波及。这些因素并不直接影响企业内部审计,但企业同类产品往往受到影响,使市场出现波动。当前大部分公司对此类因素的预知、应对能力不足,也不能通过内部审计改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能力。
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视角下,尝试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应首先选用合理的工作方法,要求公司根据内部、外部情况,确定管理需要,其次根据管理需要确定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的具体对象,最后据此拟定内部审计的工作方法。
如公司关注面向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其内部控制的核心关注点为服务质量,风险管理重视了解市场对手的竞争,以及政府社会保障政策变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该公司的内部审计应重视业务稳定性,并保证财务安全。具体工作中可采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并行的模式,以财务会计提供精准、全面的信息,以分析业务是否稳定、收入和利润是否变化、如何变化,管理会计根据上述信息进行核心信息的提炼,如业务波动的原因、利润变化的促因和规律等。上述信息提炼完毕后,再以内部审计确定其科学性、合理性,用于服务本公司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确保工作方法有效、得当。
考虑到工作人员能力和职业的道德水平对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影响,未来应设法保证人员能力和素质,可通过加强管理、培训两项工作,为此目标提供保障。
管理方面,要求在招聘环节设定明确门槛,入职、参与内部审计工作的人员必须拥有一定的专业资质和从业经验,能够通过企业设定的入职测试,且无任何与内部审计相干的不良记录、违法犯罪记录,才能予以聘用。人员入职后还应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本企业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一般信息,同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使人员能够自觉提升道德素养,避免内部审计过程中出现舞弊等问题。
部分公司的成立时间较短,缺乏内部审计工作经验,还应重视专业队伍的培养,可在工作中选取一到两位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组织能力的人员,将其作为核心,建立一支能够服务本企业内部审计需要的队伍,该队伍的人员数目不宜过少,达到三人以上为宜,以应对人员离职、流失的影响,保持公司内内部审计工作队伍的能力。
从机制上看,内部审计工作的优化需要加强责任、权力相关管理,以内部审计工作需要为指向,明确内部审计工作责任,并做好权力的配置。
内部审计责任方面,需要以专业队伍为基础,确定负责人和执行者、参与者,在此基础上确定不同人员的责任和权限。如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队伍共三人,应包括至少两名具有专业素质的人员,另外一位内部控制负责人、监事会人员等监督工作人员充实到工作队伍中,发挥领导、监督方面的作用。
权力的配置方面,除内部审计工作小组之外,还应关注协调、统筹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内部审计牵涉到多个部门,需要做好协调,以保证审计工作的开展科学有序,另一方面很多企业会以职业经理人参与内部审计,此问题也应予以控制。建议各公司出具明确的管理条文,禁止职业经理人参与内部审计,或限制其参与形式,将其作为工作制度予以推行,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力配置科学合理,以服务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活动。
现代公司的经营管理环境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政策、竞争对手、企业人员流动等,均会影响其经营效益,这些因素的共同特点在于客观存在,但不能被公司提前发觉,应对难度较大,使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受到直接或间接影响。
加强内部审计,应着眼于动态因素的控制,可在工作中构建内部审计延伸工作模式,每个审计阶段,均配置一定数目的人员,针对各类动态因素进行收集和分析,不同因素单独予以罗列,市场因素由市场管理部门进行分析,财务因素由财务部门进行分析,完成分析后,形成报告提交给内部审计工作负责人(部门),由后者将相关分析结果纳入内部审计的报告中,一并予以提交,最大限度尝试提升内部审计的覆盖效应,发挥其在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
综上,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比较突出,有助于优化内部控制、规避经营风险,积累的管理数据也能发挥复用价值,使一些未出现的隐患及时得到察觉和处理。目前来看,多个因素制约内部审计发挥应有作用,包括方法因素、人员因素、机制因素和动态因素等。以进一步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为目标,应在未来工作中选用合理的工作方法、确保人员能力和素质,同时构建科学的工作机制,加强动态因素的控制,使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工作能够在内部审计活动的支持下有序开展,提升其综合管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