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渐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的主力军。然而,受社会、学校和个人等因素的影响,近年来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愈演愈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因此,探究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以及产生的原因,并针对性提出解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对于有效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更好履行历史责任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职业倦怠最早由Freudenberger于1974 年提出,他认为职业倦怠是一种最容易在助人行业中出现的情绪性耗竭的症状。随后Maslach 等人把对工作上长期的情绪及人际应激源做出反应而产生的心理综合症称为职业倦怠。Freudenberger 认为,职业倦怠是指服务于助人行业中的工作人员因工作强度过高、工作时间过长,并且自身的个人需要被无视所引起的疲惫不堪的状态,也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Freudenberger 认为,职业倦怠具体可表现为情绪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是一种心理与行为均表现出倦怠的综合症状。职业倦怠概念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广泛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而且由于教师群体的特性,其职业倦怠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并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总结来看,教师群体职业倦怠研究成果表现在三个领域:第一类研究成果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由身体透支、情绪耗竭、社会期望值差距、自我心理控制和组织无效等引发;第二类研究成果认为教师在职业倦怠状态下呈现情感衰竭、去人性化、低成就感、低教学效能感的特征;第三类研究成果主要是国内学者根据中国高校实际情况,从评价考核机制、政策体制、人际交互等方面开展消除教师职业倦怠的尝试。
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表现为:认为传授知识是简单的重复劳动,枯燥无味,对教学工作没有兴趣;缺乏职业责任感,不做教学研究,教学方法机械单一;对于来自学生的负面反馈怨天尤人,破罐子破摔,甚至产生了逃离高校教师岗位的念头等。由此可见,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有以下特征:一是情感衰竭。高校青年教师对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热情,缺少干劲,但却总是感觉处于非常疲惫的状态;二是去人格化。高校青年教师不能适应学校及其管理制度,和学生、同事保持较大距离,没有亲近感和信任感,对工作对象冷漠忽视,无法融入校园环境;三是职业彷徨。因编制、职称、科研竞争和评审产生焦虑甚至挫败感,无法客观准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工作动力和能力不断下降,对个人职业发展空间感到机遇渺茫,甚至提出辞职申请。
首先,高等教育改革持续深化对高校青年教师形成压力。高等教育改革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专业知识、科研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提出较高要求,但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实现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变。短时间内,高校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厚度不够,教学理念先进性不足,教学模式尚不成熟,对高等教育改革适应性不强容易诱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其次,社会期望值不断攀升对高校青年教师提出更高要求。高校青年教师担负着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如果其教学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会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产生怀疑,进而增加职业倦怠的发生概率。
首先,高校管理机制与高校青年教师之间存在适配性不足。部分高校青年教师面临期刊资源少、竞争激烈、审稿周期长等问题,在申请省级和国家课题时面临巨大困难和压力,在教学和科研奖励竞争中普遍处于不利地位,在取得编制和职称晋升等方面存在焦虑,甚至出现失落感、挫败感和厌倦感;其次,超负荷工作诱发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高校青年教师几乎都承担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部分工作时间边界模糊,投入产出比失衡,让高校青年教师产生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再次,非教学任务挤压高校青年教师精力。部分高校青年教师忙于应对监考、会议、培训类事务,年度工作考核以及与教学相关的诸多资料填写挤占大量工作时间,导致其没有更多精力冷静思考学术和教学问题;最后,教学成果未达学生预期对高校青年教师造成心理压力。一方面,大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变得越发凸显,每一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不同,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新知识的诉求不断增加。如果高校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不符合大学生需求,就会造成大学生对参与课堂学习产生厌倦感,对高校青年教师的付出不予接受,必然会导致高校青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
首先,高校青年教师从业缓冲期过短引发职业倦怠。大多数高校青年教师未经历专业的教学实践,教学能力、科研水平相对比较低,教学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强,时常感到能力欠缺;其次,角色众多是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高校青年教师具有多重身份,既是教学者,又同时承担着父母、伴侣、子女等家庭和社会角色,背负较高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由此带来的压力也是其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再次,经济压力容易引发高校青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收入不高,而依靠科研及职称晋升提高收入的阻力较大,严重影响其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对自我身份产生认知偏差,甚至诱发不良价值取向;最后,高校青年教师的价值感和满足感匮乏引起职业倦怠。高校青年教师大多面临自我学术价值和理想难以实现的困局,造成职业精神动摇,职业理想消解,职业信念迷失,长此以往便形成职业倦怠。
一方面,高校青年教师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一旦出现职业倦怠,就会出现备课不认真,课堂教学按部就班,缺乏创造性和授课激情,对大学生的提问敷衍了事,削弱大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高校科研资源对青年教师分配不足,而科研工作量化考核的竞争机制始终存在。在长期得不到科研机会情况下,让那些具有闯劲和激情的高校青年教师产生严重的挫败感,久而久之便不愿参与科研工作,不仅使高校科研队伍出现断档,而且对高校保持和提升科研实力造成严重影响。
高校青年教师一旦产生职业倦怠,会导致工作积极性丧失,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降低,情绪长时间处于疲惫状态。高校青年教师自己时常感到压抑、低落、焦躁和身体失衡,精神萎靡不振,导致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下降,甚至还会引发身心疾病[1]。此外,高校青年教师也不愿与同事和学生互动和交流,对人对事表现冷淡,导致人际关系发生变异。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高校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对高校青年教师更是给予厚望。青年教师是高校的骨干力量,也是教学一线、科研创新的主力军,逐步成为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此背景下,如果高校青年教师出现职业倦怠,不仅影响高校教师队伍的稳定,削弱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而且对高校服务支撑国家战略的改革动力机制造成不利影响。
首先,全社会要努力营造尊重高校青年教师的良好氛围。从政策取向、社会舆论等方面对高校青年教师的成长给予高度关注,切实提高高校青年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提高全社会高校青年教师的认可度[2];其次,健全高校青年教师政策支撑体系。进一步提升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健全对高校青年教师配偶就业、子女入托入学、住房、出国等支持体系,解除其后顾之忧;再次,健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围绕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等科研领域向高校青年教师加大倾斜力度。进一步丰富政产学研体系,为高校青年教师提供更为广阔的施展才能的舞台。
针对性地加强人才工作综合治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人才帽子的身份附加,让人才称号回归学术性、荣誉性本质。进一步强化干事创业的平台建设和以贡献论英雄的人才评价指挥棒,尝试打破人才为单位所有的传统理念,树立人才为国家所有、为国家所用的共享理念。着力完善青年人才揽蓄和人才旋转门机制,真正做到以事业吸引人、以平台凝聚人、以贡献评价人。对优秀青年人才破格晋升、大胆使用,根据学科特点确定青年教师评价考核周期,鼓励大胆创新、持续研究。切实提高青年教师收入水平,对扎根教学科研一线、从事基础学科教学的青年教师在绩效评价中适当增加比重。
高校要切实提高青年教师对学校工作和建设的知情权,使青年教师更多的参与决策,提高青年教师的主人翁地位。高校管理者要对青年教师的生活状况给予时刻关注,对遇到的实际困难要给予帮助,以便使青年教师的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高校应积极培育和谐团队氛围,细化青年教师合作共事的义务条款,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合作预期。高校管理者要对青年教师给予充分信任,激励其专心提升教学和科研能力,增强归属感,并及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建立常态化的培训教育体系,组织高校骨干教师和校内外专家,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全方位培训,进而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青年教师国内外访学和进修,以此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青年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切实提高学历层次。引导青年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增加青年教师的工作动力,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激励青年教师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要求,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制订有效的行动计划,使其在较好的工作完成度的激励下避免职业倦怠的产生[3]。
首先,有效拓宽青年教师科研领域。鼓励青年教师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开展有价值、有意义、有影响的科研工作,为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提供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其次,切实向青年教师倾斜科研资源。细化高校总体财务预算,加大对青年教师科研的扶持力度,建立青年教师科研经费投入与补偿机制;再次,积极为青年教师搭建科研平台。为青年教师搭建高校与企业、科研机构的对接桥梁,实现创新资源信息对接多样化、定期化和精准化,实现青年教师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最后,创造条件让青年教师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增强竞争力,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方法,促进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高校应有针对性地指导青年教师进行心理学理论学习、情感训练、意志训练、感知训练等心理训练培养,从而提高青年教师心理适应能力。高校应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加强青年教师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思想交流,为青年教师提供心理支持和情感支持。高校要持续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和情绪变化,在及时疏导的基础上,构建组织关怀、人际关系、工作环境等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4]。
综上所述,高校青年教师是支撑高校教育的中坚力量,但近年来出现的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已经成为制约高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系统分析了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的特征、产生的原因及不良后果,并提出健全高校青年教师社会支持体系、完善高校针对青年教师的治理体系、打造促高校进青年教师职业良性发展的柔性校园生态、积极构建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支持体系、切实发挥高校青年教师科研主力军作用以及真情呵护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等对策措施,以期有效缓解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切实提高高校教育教学水平,更好履行高校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