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产业振兴为统领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12-10 04:59贺仁波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3年10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县域高质量

贺仁波

一、前言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单位,它的发展质量事关发展大局。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也是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高效对接的需要,有利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时期,为了使经济发展有一个新的飞跃和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我们必须按照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理清思路,确定重点,使县域为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多做贡献。

二、产业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所在和重中之重,只有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另外四条振兴路径才会事半功倍。对于产业振兴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第一,乡村的产业振兴必须从农业振兴开始。农村要实现产业振兴,就必须先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形成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第二,要推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将资本与生产要素吸引到农业乡村中去,促进农业组织化发展,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第三,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是产业振兴的重点目标,居民富裕、乡村富裕是产业振兴第一要义,也是衡量其发展水平的关键。

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高效”为内涵与核心,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则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高(提供绿色优质,多样化的农产品)、产业效益高(产业融合)、生产效率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等)、经营者素质高(高素质的农民,诱人的事业)、国际竞争力高(价格优势,质量优势,服务优势)、农民收入高(小农户同样可以共享产业增值收益)六个方面[1]。从发展现状来看,我国农业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但还是呈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与高质量发展、现代化目标相去甚远。农产品质量、粮食安全压力、耕地资源紧张、农民种粮热情不高等问题逐渐成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瓶颈与短板。因此,要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与技术进步的步伐,不断补齐短板,走农业现代化道路。

三、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

特色产业兴则县域经济兴,特色产业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最主要的增长极,在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一第一要务,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各县域产业发展中彰显生机和活力,有利于壮大县域特色产业、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有利于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当前,我国县域城镇化还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居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消费规模与层次偏低。发展高质量县域经济,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扩大县区居民消费主体空间。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发展县域经济,就会吸引技术、资金、产业和其他发展要素,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有利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和提升,是推动县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县域内的各区域因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各具特色,只要抓住这些特色,让各个区域根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制定产业发展策略,加强地区间的协同合作,就能更好地推进县域内区域协调发展。

四、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产业结构单一

由于我国县城总体范围小、人口众多,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同时,所面临的产业结构性调整也更为复杂。再加上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依靠相对全面化的经济基础和发展根基,但现实中县城地区和偏远落后地区却没有这种根基。大部分县城都是以第一产业或第二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以传统的基础性制造行业较多,服务业和新兴行业发展势头较弱,规模普遍偏小,生产管理模式也比较单一。在这种情况下,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度不大,产业经营链条也不顺,县域经济发展受到制约。

(二)缺乏新兴产业支撑

从现实状况来看,我国大部分县域还是以传统的农业产业为发展主线,对新兴产业的引进和发展重视程度不高,新兴产业在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发展障碍,主要表现在:第一,新兴产业技术类型呈现多样性特征,受技术适用性、未来发展上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供给者议价能力强、专业技术人员少等影响,县域企业在专有技术的选择、取得和运用等方面存在难点;第二,技术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标准的缺失容易加大购买者购买风险,县域内很多企业都对县域新兴产业的投资持观望态度,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较小;第三,部分县域内与新兴产业相关的原材料、零部件、资金等供应不到位,缺少发展所需的多种基础设施,导致发展需求与供给无法满足。

(三)区位条件相对落后

我国县与县之间的发展条件存在很大的差别,包括空间尺度、人口规模、空间区位等多个方面。发达地区的县域已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拉动,逐步成为城市群和都市圈城市连绵地区,许多县域已经撤县设市或撤县改区,初步拥有了较为完备的现代化城市职能;而那些位于农业生产区,距离大城市较远的县城,仍然肩负着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的重要功能;位于生态保育地区的县域则多为地理偏僻、人口众多之地,区位条件相对落后[2]。

(四)缺乏开放发展的平台和机遇

数字乡村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县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但是,虽然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数字化开放发展平台的搭建,但是仍存在诸多不足。多数基层政府没有建设涉农信息化服务平台,乡村服务中信息分散化问题突出,包括农业数据资源分散、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和农业农村基础数据等资源体系构建缓慢、农民对信息化的应用意识与知识不足、公众对信息化乡村治理的参与度较低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乡村和城市之间信息的互联共享,乡村的产业振兴也因缺少开放发展的数字平台而止步不前。

(五)创新能力和人才储备不足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均需头脑灵活,了解农业科技知识和引领群众富裕起来的带头人。更加需要“乡贤”能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更好地协调好村民邻里关系,保持村落团结安定的环境。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青年人才严重不足,部分农村已经出现了“空心村”的现象,多数青年进城打工或经商,很少关注农村生产生活状况。这就导致农村地区很难及时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大数据技术,创新能力十分有限,人才储备严重短缺。

五、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应的策略

(一)构建以产业振兴为统领的发展格局

首先,要以稳增长为根本发展前提。当前,我国县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对全国低,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迫切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运用好宏观调控的手段,强化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避免县域经济增速出现大幅波动,为产业振兴奠定良好经济基础,打造优质发展环境。其次,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促进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各县区要突出重点,加快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在建立现代化产业体系时,一要“少量多次”从各地区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发展地区特色主导产业,以园区、示范区等为载体培育各具特色、专业化强、配套成龙的产业集群;二要聚焦当地产业布局,狠抓细分行业的培育[3];三要主动把握技术革命及产业变革发展趋势,加快推进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发展,占领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再者,要集聚优秀人才,以项目建设为重要依托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促进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必要措施。地方政府要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和经费,促进县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后发优势,弥补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建设运维上的不足。各区域要积极推进高速公路、铁路、普通国省道,新一代通信网络和大型水利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高县域经济内生发展能力。要积极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民生项目,加大农村资源、旅游等开发工程建设力度,加快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构建,扎实推进农村基础设施改造工作,为广大群众带来更加可见可感的利益。

(三)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力度

首先,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要以“科技产业”为重点,深化“产学研”合作,瞄准特色产业发展需求,进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关。抓好创新平台的建设,着力引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激励龙头企业有的放矢地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引进工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系,打造地方特色产业技术研究院,开辟产业研发基地和高端数字平台。引进和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把创新作为主导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科技成果向县域转化。县域应实施高企税收优惠与企业研发财政补助相结合的政策,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发挥,让企业在研究开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与创新成果应用中发挥主要作用,从而促进县域整体创新水平的提高。

其次,要坚持以人才为第一资源支撑县域创新发展,以产业形成聚集人才,持续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在各个领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保障。第一,要“精准引才”,根据大城市周边县市、专业功能县市、农产品主产区县市等各类县市的发展需要,对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推动人才引进和县域经济发展需要有效衔接,让人才充分展示其价值;第二,要积极探索同周边先进地区进行人才交流的新模式,与高校、重点科研院所等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加强技术合作,提升县域人才引进工作效率;第三,要强化本地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育,促进县域发展后备人才力量储备,引导本地人才增强创业活力。

(四)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产业是支撑经济的核心与根本,而县域产业发展重在特色,县域经济实质上是特色经济。因此,在产业振兴过程中,要想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就要突出地方产业特色,找到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地区产业现代化,搞活、做大、做强县域经济。县域内各地区要明确自己的地区功能定位,坚持用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思维来发展当地产业,积极探索促进“产业+”融合的模式,以优势特色为重点,完善县域产业结构,各地要打造若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具体来说,专业功能县域要合理界定产业功能分区,空间布局及发展规模等,逐步形成以龙头企业为龙头、集约集聚、全产业链推进的特色产业集群,持续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产品主产区县域要在打造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上作文章,通过品牌战略引领农产品种植、加工等全链条化发展,实现农民创富增收;生态功能区县域要坚持全域一体生态发展思路,通过生态旅游业的拉动来引导经济绿色高效发展;城镇化水平高的县,要充分发掘地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休闲娱乐、社区服务和体育健身特色服务业。

(五)打造特色优势产业集群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托,各地要在挖掘当地特色产业的基础上,以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提升为重点,加快构建较高层次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产业振兴。首先,要建设若干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提高农业产业集群的品质与竞争力。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崛起,线上与线下融合程度加深,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物流效率提升,县城必将成为打造县域创新创业的“大平台”,特色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地区要不拘泥于传统产业发展道路,重点选择若干特色产业进行培育和成长,运用高标准、高起点打造创业园区,建设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提高农产品的整体品质与效益[5];其次,要打造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指引着未来产业的走向,凝聚着地区发展的新动能并决定着地区核心竞争力的强弱。应以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为重点,积极促进传统产业集群的改造升级。通过先进的科技研发和设计,全面提高传统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促进产业集群的改造和提升,优化产业振兴发展路径;再者,要搭建特色产业平台,加大对产业集群的扶持力度。要创新产业园区合作机制,科学研判和定位,搭建多点支撑平台体系,助推产业腾飞。

六、结语

综上所述,要实现产业振兴,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加强共识,推进县域经济强县工程;就要以县域特色为根基,把地区产业改革的方向集中到激发县域发展的动力上来,把县域经济做大做强,推动县域产业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县域高质量
党建引领谋发展,特色产业促振兴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
多个特色产业在全国领先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