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亚飞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重要媒介事件,《感动中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引领,藉由典型化叙事与仪式性阐述将镌刻在年度社会记忆相册中的震撼人心的人物或团队,以庄严的“地位赋予”以及“话语表征”进行故事再现,并在感动价值的意义书写中凿通了个体与国家的共情地带,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在这部历时二十年的感动话语叙事的知识图谱中,女性凭借超凡的魅力在媒介化盛典中被一次次“加冕”,不仅超越了传统思维中女性的“柔弱性”叙事框架,而且将新时代女性的社会价值刻画得淋漓尽致。
自2003年以来,“义务执教者”邓小岚、“公益校长”张桂梅、“古典诗词摆渡人”叶嘉莹、“扶贫书记”黄文秀、“敦煌的女儿”樊锦诗、“最美妈妈”吴菊萍、“暴走母亲”陈玉蓉、“同桌妈妈”陶艳波等女性被授予“感动中国”的荣誉称号,由此也铺陈与架构了《感动中国》节目的女性形象认知,让观众在震撼性的情感体悟中为当代女性奋力前行的时代跫音而鼓掌助威。那么,《感动中国》这档节目究竟是如何塑造女性形象的?本文将从身份赋予、性格塑造以及精神召唤等三个维度进行论析。
在社会学的意义范畴中,身份既是个体进入社会诸多场景的外显表征,又是呈现差异的重要标识,因为它能够揭示“特定文化语境中人的出身和社会地位”①。在以男性为主体的传统社会性别框架中,女性一直处于“被凝视”的状态,其身份建构依附于男性话语。而随着女性主义运动的兴起以及后现代主义对权力中心的瓦解重构,社会性别的话语框架从“他视角”向“她视角”转变,由此女性的身份建构得到了应有的重视,能够激发和唤起女性身体内蕴含的主体意识。《感动中国》对女性的书写,打破了男性话语的主导框架,激活了女性的本体性价值。
第一,女性的职业身份注入了充沛的社会能量。在传统职业的叙述脉络中,女性的共有禀赋似乎总是与“家务”“照顾”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由此纺织工人、护士、社工、保姆等职业成为传统女性的标签。然而,置身于社会转型时期,女性的职业身份日渐多样化。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女性的职业身份既有教师、医生,又有警察、军人,也有扶贫干部,充分展现了女性职业身份的多样性。正是这些不同的职业身份,将女性身体中蕴藉的各种能量激活,促使她们不断地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创造出感动中国的先进事迹。“公益校长”张桂梅,投身边疆教育四十余载,不惧重重困难,积极推动创建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女生走出大山。她虽然身患绝症,但依然坚守在自己热爱的三尺讲台,把一腔热血献给大山深处的中学教育。“扶贫书记”黄文秀,研究生毕业没有选择留在城市工作,而是到偏远农村担任第一书记,为农民修公路、建蓄水池、传授农业技术。暴雨之夜,她一心想着贫困群众,不幸被突如其来的山洪夺走了年轻的生命。“警界女神”任长霞,在人民警察的光荣岗位上,为了人民的利益,不畏黑恶势力,打击犯罪团伙,保护了一方安宁。“守岛卫国”的军人王仕花把毕生精力倾注于“开山岛”的守护上,不为利诱、不畏艰险,将忠诚爱国之心谱写在了那片孤寂的岛屿之上……虽然这些女性的故事不尽相同,但是她们身上流露出的热情和忠诚却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更好地诠释出她们对职业身份的热情与守护,为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和充沛的能量。
第二,女性的家庭角色迸发着温暖的感人力量。在女性的身份话语叙事中,职业身份是透视女性的社会化意义的重要棱镜②,而关涉女性的身份想象还涉及建基于血缘和婚姻关系的家庭层面,由此,母亲、妻子、女儿等家庭角色也成为认知女性身份的一种独特性注脚。作为母亲,陈玉蓉对儿子的爱是无私而伟大的。为了割肝救子,患有重度脂肪肝的她,每天暴走10 公里,体重从66 千克减至60 千克,最后成功为儿子进行了肝脏移植。可以说,陈玉蓉不计回报的无私之爱诠释了这颗平凡母爱之心的高贵。罗映珍在妻子的家庭角色建构中积极践行了社会美德。她的丈夫在执行公务时被毒贩打成了“植物人”,罗映珍并没有放弃丈夫,不仅每天照料他的日常,而且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思念和爱意,最终用自己浓浓的爱意唤醒了“沉睡”的丈夫。在女性的家庭角色建构中,除了母亲、妻子之外,还有一个常常被忽略的女儿角色。2011 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孟佩杰,从8 岁起就开始照顾丧失自理能力的养母,考上大学后,更是放不下养母,带着养母一起上学,一个孝顺懂事、有责任担当的女儿形象越发立体和饱满。可以说,《感动中国》在建构女性家庭角色的身份时,将一个个平凡、普通却伟大的女性形象展现给了观众。
在媒介形象的话语框架中,性格是表现人物的核心要素,因为它不仅决定着人的行为、感觉和思维方式③,还在动态属性的解释中赋予生命体意义。《感动中国》铺设的女性形象通过性格进行主题揭示,挖掘那些能够“感动中国”的优秀品质。《感动中国》在对女性性格塑造过程中,既注重个体独特风采的影像呈现,又善于在丰富的个性化表达中寻找共通的性格特征,从而在“个性”与“共性”的融合叙事中完成女性性格的全面塑造,更好地展现立体且丰富的女性荧屏形象。
第一,个性化表达展现女性风采。个性化既是自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又是与他人进行差异化区分的重要标识。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女性故事之所以能够震撼心灵,与她们自身的个性化品质有着密切联系。因为个性作为生命体在介入社会过程中显示出一种独有的品质,它既是不同行为进行区分的标识,又与相同行为有着不同的表现,由此造就出其自身的独特性。比如,叶嘉莹不仅自己热爱古典诗词,而且将这份热爱融入优秀人才培养之中,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文化传承。虽然90多岁高龄,但她仍然耕耘于古典诗词的传播创新事业中。对于很多学者而言,虽然喜欢研究古典诗词,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热爱转化成一生的事业。叶嘉莹却不同,她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执着与坚持,诠释了她的个性化特征。此外,身患残疾但依然坚强乐观的李丽、为救坠楼儿童而奋不顾身的吴菊萍、一心为民的村干部段爱萍等一个个饱满的人物形象中都蕴含着女性的个性化特征,将中国女性的风采展露无遗,让电视观众对女性的敬意油然而生。
第二,共性化书写诠释女性价值。作为弘扬主流价值观的电视节目,《感动中国》在个性叙事中实现公共价值的引领。这种价值的书写与诠释依赖于人物共性化特征的展示。相较于人物的个性表达而言,共性化是在众多人物的行为、心理以及表现之间寻找具有普适性的共同特点,从而为揭示人物群像的文化价值提供重要的参照标准。在《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每一个女性都有一个独特的性格标签,但在这些不同的性格标签之下也隐匿着共性特征,因为只有在共性化书写中,当代社会的女性群像的价值才能被更好地激活,以此实现在典型人物的故事讲述中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旨归。无论是扎根山区教育的支月英、张桂梅,还是身患残疾但不忘回归社会的朱丽华、李丽,她们身上始终都闪耀着共有的品质,即顽强、执着、坚持和奉献。这些具有共性的特征打破了人们对女性的传统认知,重构了女性在社会大众心中的形象。
第三,个性与共性的融会贯通。在形象塑造中,只有将“个性”与“共性”结合,才能让人物闪耀光芒。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中,“个性”和“共性”无法被割裂,而是始终交织缠绕在一起。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感动中国》既善于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摹写,又注重对共性品质的挖掘,从而在一种媒介化的传播中建立了女性与社会之间的深层联系。比如,为了实现让山区女生上学的梦想,张桂梅克服重重困难,即便在身患绝症的情况下,依然坚守在教育事业上。节目在讲述张桂梅的事迹时,把她顽强、坚韧的个性以及大爱无私的共性特征借助VCR和访谈来全景式展现,从而在张桂梅和社会大众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
《感动中国》在塑造和展现当代女性的荧屏形象时,持续深化电视媒介的价值功能,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本向导,不断挖掘感动中国女性人物身上的精神价值,既充分彰显了女性的主体价值,又通过榜样的力量大力弘扬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其一,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国精神的价值范畴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主旋律,是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前进的精神指南。感动中国女性人物的爱国精神构成了电视荧屏的一道靓丽风景。王仕花与丈夫守护开山岛二十余载,在丈夫去世之后,她仍然坚守这份守护的忠诚。开山岛是我国神圣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护好岛屿不被人侵犯,是对祖国的忠诚。叶嘉莹身为教书先生,把爱国情怀融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和研究中。她曾旅居海外,但仍念念不忘祖国的文化传承,之后定居南开大学进行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播。出生于中国台湾的卢安丽,致力于维护祖国统一,用亲身实践推动两岸关系融合发展,既表现了她对和平的向往,更彰显了她的爱国情怀。这一个个感人至深的女性故事,透过荧屏的传播,凝聚起强劲的爱国精神。
其二,自强不息精神。自强不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已渗透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并成为衡量社会行动和日常活动的重要标尺。在《感动中国》节目中,邰丽华、李丽等自强不息的女性让观众由衷地发出赞叹的声音。邰丽华幼年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功能,从此走进无声的世界。但她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舞台世界寻找别样快乐,她领舞的《千手观音》等成为舞台艺术的经典之作。邰丽华能够取得如此成就,与她在逆境中果敢自信、砥砺奋进的自强不息精神不无密切联系。被誉为“中国的海伦·凯勒”的李丽,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一场车祸又让她完全瘫痪。虽然一生与轮椅为伴,但李丽却有着乐观心态,积极创办了“湖南李丽心灵教育中心”,为留守儿童、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帮助,温暖了上万个未成年人的心灵。
其三,无私奉献精神。在当代中国的精神世界中,无私奉献既是一种平凡的精神,更是高尚的情操。在《感动中国》所诠释的人物形象中,不计个人得失、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女性人物,一次次涤荡着观众的心灵,并藉由这种榜样的力量来感化和教育人们。来自江西的熊庚香和丈夫万佐成原本在江西肿瘤医院旁边卖油条,后来经常有患者家属来借厨具炒菜,他们就买了十几套厨具供患者家属使用,因此形成了“抗癌厨房”,为患者家属炒菜提供服务。十余年里,夫妻二人始终无间断地为患者家庭提供便利。河北的农民林秀贞具有一颗博爱之心,义务赡养孤寡老人,资助贫困学生实现求学梦想,公益捐款始终冲在最前线,在她身上,不求回报的无私奉献精神熠熠生辉。
其四,爱岗敬业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坚守平凡的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既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路径,又成为推动国家繁荣发展的驱动力。在《感动中国》节目中,女性在各自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创造了不平凡的奇迹。樊锦诗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敦煌文化研究所工作,从事敦煌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在偏远的荒漠之地,为了这份工作和事业,她克服重重困难,将毕生精力都奉献给这份职业。这份职业对她而言,已经超越了一种简单的工作,而成为一份责任。支月英曾不顾家人反对来到海拔近千米、交通不便的山村从事教育工作,她一个人撑起了一个学校,不仅教学生知识,还照顾学生生活。支月英三十多年如一日地耕耘在教育事业中,在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成为这个时代的英雄。
在媒介形象的意义阐释中,建构策略既关联了其展陈相貌,又能在“可见”与“可视”的观感中透视其内在意蕴及精神价值。《感动中国》通过身份赋予、性格塑造以及精神召唤等三重叙事维度,生动地绘制了一幅展示当代中国女性形象的隽永画卷,让观众在心灵震撼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并在榜样力量的感召下,强化社会实践的行动逻辑,汇聚起强劲的中国力量和伟大的中国精神。
注释:
①项蕴华.身份建构研究综述[J].社会科学研究,2009(05):188-192.
②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J].社会学研究,2001(03):63-76.
③姚介厚.论亚里士多德的《诗学》[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1(05):15-2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