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全
(河南省潢川高级中学)
在高三复习备考中,有部分老师错误地认为:历年高考真题已经属于历史,在今后高考中不会再出现,因此,已没有任何利用价值,应该放在垃圾堆中。于是,在复习中,将其弃之不用,专练新题,大练新题,以期在高考中能押中原题。殊不知,高考真题是由一群中国顶尖专家在研究课标、教材和众多习题的基础上,呕心沥血、花费大量时间命制的结果,每道题都是经过众多专家深思熟虑、层层筛选、反复论证才最终出现在考生面前,其质量远远高于市面上我们所能见到的任何一套模拟试题,更不是单个人或学科组所出习题所能比拟的。高考真题代表的是高考考点考查情况和考向,我们高三老师如能用好高考真题,必将提高复习备考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那么,我们高三老师在教学中,如何用好高考真题、提高复习备考效率呢?下面,就以近几年高考全国卷历史试题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如有不当之处,恳请各位同行指正。
教育部考试中心研究院、全国高考命题组长刘芃曾经说过:“与其大量做题,不如抽出时间认真研究往年的试题。这些试题是精雕细琢的产物,反映了命题人对考试内容的深思熟虑、对设问和答案的准确拿捏、对学生水平的客观判断。研究这些试题,就如同和试题制作者对话”。通过研究这些试题,我们必然会发现背后的诸多规律。下面,就以近几年高考全国卷文综第31 题为例,通过其考查的命题点来探究其背后的命题规律。
2020—2023 年高考全国卷文综第31 题命题点统计
续表
通过对近四年高考真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规律:第31 题一共有9 道题,有7 道题都在考查改革开放史:或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或考查改革开放以来的思想变迁或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经济建设)成就。可以说,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转型以及思想观念的变迁是考查重点,强调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因此,根据这一考查规律,我们可以作出大胆预测:今后高考全国卷考查改革开放的具体过程、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的可能性较大。明了这一高考命题规律,那么,在今后的复习备考中,我们就应有的放矢:1.立足时空观念,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2.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个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认同,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这样进行针对性复习,必将事半功倍,提高备考效率。
通过探究近几年高考真题,我们可以发现高考命题的规律,结合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进行专题复习和训练。例如高考第31 题注重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及改革开放后的成就。那么,我们在复习时,就可以针对这一命题规律进行专题复习与训练。
(1)改革开放的进程
1978 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
第一阶段(1978 年底—1984 年):初步探索和局部实验阶段。
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为主要形式,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因而成效显著;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少数大型国有企业开始试点工作,出现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深圳等四城市被设立为第一批经济特区。
第二阶段(1984 年—1992 年):以城市为中心的全面改革开放阶段。
改革的重点逐渐转向城市,以扩大企业自主权、搞活国有企业为中心环节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从经济领域向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社会生活等领域扩展;开放大连等沿海14 个港口城市,开辟了长江三角洲等一批沿海经济开放区,扩大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第三阶段(1992 年—2012 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
通过前期的艰难探索,中国正式确立改革的最终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的从增产向增效转变,从重量向重质转变,从体制外先行到体制内攻坚克难,改革进入综合阶段;2001 年12 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
第四阶段(2012 年—至今):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改革紧紧围绕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涵盖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以及生态文明,五位一体,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
对于改革开放进程的四大阶段,我们在讲解时,要特别留意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改革开放初步探索和局部试验阶段及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的综合改革阶段。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变迁,是近几年高考全国卷考查的重点。
(2)改革开放后的成就
①形成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四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②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经济建设发展;基础建设发展;科学技术发展;教育文化发展;国防力量增强;中国在国际金融中的影响力逐步升级;对外关系繁荣发展;
③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根据高考命题特点,对于上述改革开放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讲解时,要特别留意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等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这是复习备考的重中之重。
专题讲解完之后,我们教师可针对这一考点考查规律命制习题,进行专题训练。
例1.被誉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一人”的陈光说:“十年改革,改来改去企业还是躺在政府的怀抱里。从今天开始,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他的这段话旨在 ( )
A.强调经营方式转变
B.主张所有制方式转型
C.推动分配方式改善
D.揭示国企改革必要性
答案:C
解析:根据“咱两家的关系变了,变成你注册我登记,你赚钱我收税,你发财我高兴,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同情”可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要发生变化,政府不应该再对企业进行计划和干预,由此可知这段话旨在强调国企改革应该加快推进政企改革,推动分配方式的变革,C 项正确;经营方式的转变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A 项;材料强调政企分开,而非所有制变革,排除B 项;材料并未涉及国企改革必要性,排除D 项。
例2.毋庸置疑,我国经济改革成就巨大,家庭联产承包带来的是农村生产力的巨大释放。然而,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如农村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一些基层干部干预农民经营自主权的问题,农民进城打工造成土地抛荒等。这说明 (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B.农村的生产关系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
C.农村的基层干部应充分尊重农民的经营自主权
D.国家应采取行政手段严禁农村的土地抛荒
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家庭联产承包……却暴露出愈来愈多的问题”并结合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可知,这是由于生产关系已经不再适应如今生产力导致的,因此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B 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现了部分问题,不适应时代的需要的说法过于夸张,A 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基层干部对农民经营权的干涉,C 项排除;D 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实际,不能体现题意主旨,排除。
例3.到1981 年3 月,徐州、扬州、镇江等6 个地区统计,已经有75.8%的生产队,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主要有“定额承包,超包全留,自主分配”“定额承包,超额分成,计件工资”“定额承包,超额提奖,固定工资”“定额生产,超额奖励,利润分成”等。这些举措 ( )
A.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
B.促进了城市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
C.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D.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答案:C
解析:徐州、扬州、镇江等6 个地区实行了各种形式的责任制,丰富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故C 项正确;1978 年安徽开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序幕,排除A 项;B 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 项。
通过探究高考真题,可以发现其命题特点,根据这些特点,我们教师可在平时模拟考试或周考中,仿照高考真题,命制试题,进行变式训练。
【高考真题1】(2022 年·全国乙卷·31)下图是1978 年与1986 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该题考查改革开放的进程,我们可以仿照这一真题,命制模拟题,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1】例4.下表为1984 年至1988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情况(单位:元)
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 ( )
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农业发展速度下降
D.城乡差距不断缩小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可知,1984 年至1988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农村居民人均农业收入都呈现出不断增长的发展势头,即在人口不断增长的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才出现农村人均收入增长的现象,故选A 项;21 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排除B 项;这一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排除C 项;材料中并未提及城市人均收入的情况,不能得出此结论,排除D 项。
【高考真题2】(2020 年·全国卷Ⅰ·31)1983 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 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 个月就盈利12 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 ( )
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
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
该题考查国营企业改革,我们可以仿照这一真题,命制模拟题,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2】例5.1981 年7 月,首钢在国务院和北京市的支持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的办法,开始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自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制。此后,首钢得到快速发展,职工福利也有了大幅提高。这说明( )
A.国企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B.扩大自主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C.承包经营制度是国企改革的方向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答案:B
解析:由材料“改变了国家与企业之间分成的办法,开始实行‘包死基数,确保上缴,超包自留,歉收自补’的承包制”“首钢得到快速发展,职工福利也有了大幅提高”可知承包制调动了企业生产积极性,扩大了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强了企业活力,故选B 项;1981 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排除A 项;承包制是企业改革的形式之一,不是方向,排除C 项;1984 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排除D 项。
【高考真题3】(2022 年·全国甲卷·31)下图为1978 年和1987 年全国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各经济成分所占比重图。图示占比变化反映出( )
A.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实现
B.民众就业观念的转变
C.计划管理调控作用的增强
D.经济结构调整的完成
该题考查改革开放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变迁,我们可以仿照这一真题,进行变式训练。
【变式训练3】例6.1982 年,甘肃兰州某街道办事处对80 余名待业青年进行就业意愿的调研,其中竟没有一个人愿意选择从事个体经营,原因是觉得“干个体低人一等”,担心将来政策改变“受批判殃及子女”。这反映了当时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缓慢
B.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就业观念
C.“左”倾错误思想尚未得到纠正
D.私营经济落后制约青年就业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干个体低人一等”可知就业观念狭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初期,部分人思想还没有解放,不愿意选择从事个体经营,说明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就业观念,故选B 项;1984 年推进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排除A 项;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纠正“左”倾错误思想,排除C 项;材料强调观念禁锢制约青年就业,排除D 项。
高考前我们教师要指导学生回归教材,回归真题。
教材是我们复习的根本材料,因此,高考前我们教师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再次复习教材,熟悉教材内容。在复习教材内容的同时,我们教师还要把近几年高考真题(五年较宜,至少三年)及详细解析打印出来,在高考对应的时间:上午9:00—11:30,文综政史地三科联合考试。高考文综每场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在前面的复习中,学生可能已经做过或零星做过这些真题,因此,在限时练习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提高速度,压缩时间,在120 分钟—130 分钟内做完,在最后一段时间把近几年高考真题做完。通过训练这些真题,学生会提高时间把控能力、做题速度,熟悉真题,熟悉真题命制特点,那么,在高考实战中,就会迅速适应高考试题,在考试中能够正常发挥,取得较好的成绩。
总之,高考真题价值无穷,值得我们高三教师探究,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必将提高复习备考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