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子璇 董革非
东北大学 沈 阳 110000 中 国
20世纪80年代,Sperber和Wilson在《关联性:交际与认知》中提出了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聚焦交际与认知,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过程。此后,Gutt率先将该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提出了关联翻译理论,认为最佳关联性是译者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为翻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在2023年3月5日召开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代表国务院作了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报告包括两个部分:过去一年和五年工作回顾以及对今年政府工作的建议。该报告中蕴含了大量的隐喻,在新华网最终发布的英译本报告中,为了便于译语读者的理解,译者针对不同的隐喻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有利于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但经查阅相关文献,笔者发现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隐喻翻译研究甚少。因此,本文试图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为例,分析其隐喻的翻译策略。
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聚焦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并挖掘其中的隐含机制,为认知语用学和翻译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线索。
关联理论认为,语言交际是一个明示——推理(ostensive-inferential process)的过程。在交际的过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说话人通过明示交际行为使听话人获得相关信息。对说话人而言,交际是一个明确的示意过程,即清楚地表示自己的意图;对听话人而言,交际是一个推理过程,听话人通过说话人所明示的信息推断出说话人的意图从而达成交际的目的。Sperber和Wilson认为,对话语的理解取决于听话人构建的认知语境。语境效果越好,听话人推理时付出的努力就越小,关联性也就越强;语境效果越差,推理时付出的努力就越大,关联性也就越弱,用公式可表示为:关联性(R)=语境效果(C)/推理努力(E)(赵彦春,1999:278)。因此,交际的关键在于交际者可以从认知语境中选取最佳关联假设,以最小的努力处理话语,从而达到最大的语境效果和最佳的关联性。
隐喻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关于隐喻的研究主要是与修辞学紧密相连;20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之间,隐喻过渡到了语义学的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后,隐喻的研究逐渐超越了单一的语言现象,成为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重点也逐渐从语言本身拓展到人类的认知、社会行为和文化交际等多个方面(束定芳,1996:9)。因此,隐喻的研究不仅仅是对语言现象的探究,也是对人类认知和文化的研究。Lakoff和Johnson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1980)中首次提出概念隐喻理论,并认为:“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体现于语言,而且贯穿于我们的思维及行动”(1980: 8)。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中提到“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一种人类的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的经验的一种认知活动”(2000:28)。这意味着隐喻不仅仅是语言层面的现象,而是与人类的认知和文化紧密相关。
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中,有两条重要原则。第一是关联认知原则,即“人类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第二是关联交际原则,即“每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为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性”(Sperber & Wilson, 1986: 158 )。需要进行区分的是“最大关联”与“最佳关联”这两个概念,“最大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而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而最佳关联性就是话语理解时付出有效的努力之后所获得的足够的语境效果。”(何自然 冉永平,1998:96)人类认知通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而交际的过程只期待最佳关联的产生。由此可知,人们在对话中的假设与推理越成功,话语的内在关联就越明显,从而可以帮助听话者付出较少的认知努力,以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从而正确理解说话者的意图,成功地进行交际。因此,本着探索交际本质的目的,本文所探讨的隐喻翻译策略分析主要是基于关联交际原则。
而对于隐喻这一现象,Sperber和Wilson认为,隐喻是对于语言的创造性使用,“隐喻属于一般话语,无须特殊的理解能力和程序,它是言语交际过程中一般认知能力自然发展的结果”(Sperber & Wilson, 1986:237)。在关联理论提供的理论框架基础之上,Gutt率先将其应用到翻译研究之中,在《翻译与关联:认知与语境》进一步解释了翻译的工作原理。他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寻求最佳关联”,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译文与读者有足够的关联”,即“提供充足的语境效果”;二是译文的表达无须“让读者付出不必要的努力”(Gutt, 2000: 107)。在隐喻翻译的过程中,关联原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译者对于源语的解读和目的语语码的选择。作为信息的传递者,译者首先需要根据自身语境假设,充分理解原隐喻作者的意图,再选择合适的目的语语码进行信息的明示,译语读者进行新一轮的推理从而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关键点在于,译者需要从原作者明示的交际行为中寻找到最佳关联,再把这种关联传递给译语读者,从而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
本文选取的语料来自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由新华网经两会授权后发布,最具权威性,该报告中文版共18193字,英文对照版14684词。
为便于后续的隐喻翻译策略分析,本文首先采用Pragglejaz Group提出的“隐喻识别程序”(MIP,Metaphor Identification Procedure)对中文版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隐喻分类。Pragglejaz Group的隐喻识别程序主要包括下书几个步骤:(1)通读文本,理解大意;(2)确定文本中的词汇单元;(3)根据上下文,确定词汇单元在该语境下的意义并查找该词汇单元在其它语境下是否有更基本的意义;(4)如果某个词汇单元在其他语境下有更基本的意义,则将词汇单元标记为隐喻(2007: 3)。
以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为例,简述其中“台阶”的隐喻性识别的关键步骤:原文语境下的“台阶”是指我国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而“台阶”的基本意义是指在门前或其他坡道上建造的一级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而我国的经济发展并非是迈上了建筑层面的台阶,因此语境意义与基本意义不同,但可以通过观照基本意义来进行文本理解。因此,文本中的“台阶”被识别为隐喻,属于建筑隐喻类别。
基于该隐喻识别程序,本文首先对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进行人为识别筛选隐喻关键词,之后再利用语料库分析软件AntConc 4.2.0 对自建语料库重新检索分析,确保统计数量的准确性。经统计分析,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文版中的隐喻类型及隐喻关键词如下表所示:
隐喻统计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隐喻类型丰富多样,本文仅列出了出现频次在5次及以上的隐喻类型,共统计了7种隐喻类型,分别为建筑隐喻、战争隐喻、旅行隐喻、方向隐喻、人类隐喻、竞赛隐喻及器物隐喻。隐喻数量高达302,其中建筑隐喻为报告中数量最多,关键词最丰富的隐喻类型,占比57.62%。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使用了大量的隐喻表达,形象化的语言有利于国民深入、全面的了解政府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以及新一年的工作部署与政策导向。而英译过程中受众的改变促使译者应该充分考虑译语读者的认知语境。在关联理论的框架下,译者应当努力增强语境效果,使译语读者可以付出较小的推理努力,获得最佳关联性,达到最大的话语理解效果。
虽然中西方所处地域不同,文化各异,但在交际与认知中仍存在许多共性思维与共同语境,可以对同一事物产生相同的认知和判断。因此,在具有共同语境的情况下,译者可以保留隐喻进行直译,使得原文与译文基本对等,这不仅可以明示原作者意图,避免译语读者对源语造成曲解,同时读者可以付出较小的推理努力,实现最佳关联。
例1: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译文:We secured victory in the critical battle against poverty within the set time frame and consolidated and built on our gains in poverty alleviation.
东西方对战争等事件具有相似的认知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的体验有相似之处。源语中的“打赢”“攻坚战”等词属于战争隐喻,其基本义常用来描述战争的结果和类型,而此处的语境意义是我国成功达成脱贫目标和任务。英文中的“battle”同样可以用于描述与“问题”或“困难”的“斗争”,突出了局势的紧迫与问题的艰难,很好地传达了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同时还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认同和理解中国文化意象,有助于讲好中国故事。
Sperber和Wilson认为,交际成功的关键取决于话语交际者与接受者能否找到最佳关联(1986)。为了实现最佳关联,译者需要让读者付出有效的推理努力,获得充足的语境效果。
而在翻译的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文化负载词,在特定的语言文化背景下,具有特定的隐喻含义,如引申义,联想义,或情感义等,而译语中指称含义对应的词的引申义或比喻义不对应,无法传递源语的交际意图,此时需要采用隐喻转换的翻译策略。
例2: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
译文:We continued to increase inputs in areas important to people’s wellbeing,meet people’s basic needs, provide a cushion for those most in need, and promote social fairness.
原文中的“兜底线”意思是指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需求,对特殊困难群体进行社会救助。如果采取直译,会让译语读者付出较多的努力去推理语义,而译者将其译为“cushion”,英文中“cushion”除了“坐垫”的基本义外,也具有“缓冲”“保护”的意思。因此,译者译为“provide a cushion for those most in need”,很好地表达了“对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的含义,生动形象地明示了原文作者意图,同时减少读者付出的推理努力,达到了最佳关联效果。
“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翻译是一个对原语(语内或语际)进行阐释的明示——推理过程,译者要根据交际者的意图和受体的期待进行取舍。”(赵彦春,1999:276)因此,在隐喻翻译过程中,当译语读者对某一概念有完全不同的认知语境时,译者可以考虑消除隐喻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
例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使经济社会活动更好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译文:We stepped up efforts to develop a law-based government and ensured economic and social activities were carried out in compliance with the law.
源语中的“轨道”属于建筑隐喻,通常指供火车、电车行驶的由条形钢材铺成的路线,而此处的语境意义为“人们应遵守的规范和程序”,译者为了避免译语读者不必要的推理努力,直接删去“轨道”这一隐喻,译为“in compliance with the law”,达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
在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框架下,本文通过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进行了隐喻翻译策略分析。由以上分析可知,作为源语作者与译语读者成功交际的桥梁,译者需要着重考量两者之间的认知环境,对于不同类型的隐喻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具有共同语境的情况下,可采取直译获得隐喻对等;在出现认知语境偏差时,可以进行隐喻转换甚至删除隐喻,以达到最佳关联和成功交际的目的。本文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关联理论在隐喻翻译方面的应用与研究,突出了关联交际原则对于外宣翻译的指导意义。但本文仅考察分析了2023年报告中的隐喻翻译,隐喻数量与类型有限。后期研究还需扩大样本数量,从而进一步拓展隐喻类型,丰富隐喻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