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邱 宇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学华幼儿园
自然材料在幼儿园大班建构区的投放对于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幼儿展开探究性学习,使其从学习中获得更多乐趣,并且丰富了幼儿的游戏素材,让幼儿在游戏中获得使用自然材料的成就感。
幼儿园大班自然材料建构区的设立可以丰富幼儿的游戏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选择并完成自主表达、自主创作、自主想象,幼儿会在游戏过程中获取更多精神上的体验,进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自然之美。自然材料在大班建构区的投放与运用可以有效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然材料也可以用于各种活动,如制作手工艺品、拼图、搭建模型等,能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自然,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总之,自然材料在大班建构区的投放与运用能够有效挖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素养。
注重建构区自然材料投放的艺术性。自然材料的品种非常多,并且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如大自然中的松果、砂石、树叶、树枝、花朵、小草等。教师在大班建构区投放自然材料时,要提升投放的艺术性,让自然材料交相辉映,突出材料的美感,让幼儿在体验中提升自己的审美素养。自然材料品种繁多,但在游戏中出于对大班幼儿安全的考虑,可供选择的品类会减少,教师要发挥出个人的创造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自然材料,使幼儿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增强自然材料的利用价值,无限拓展自然材料的运用可能性。
例如,树叶就是适合大班幼儿使用的自然材料,满足大班幼儿自然材料建构区对材料绿色环保、无毒无害以及安全卫生的要求。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彩色的画笔在树叶上作画,赋予一片树叶画板的功能属性,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自然材料,还可以提高大班幼儿的作画能力、观察力和创新力,提高自然材料运用的艺术性。教师还可以通过树叶染色、改变树叶颜色、在布上拓印树叶等不同形式延展树叶利用功能,让大班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
结合孩子发展,合理投放材料。教师要针对不同幼儿的不同需求,提高自然材料的投放层次性,发挥出不同自然材料的价值和效用,提高幼儿对自然材料使用的充分性。要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适合的自然材料,在考虑幼儿安全问题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柔软的木头、棉花、棉絮等作为自然材料。大班幼儿的智力发展相对来说比较快,可以根据大班幼儿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的自然材料,如可以适当地参与木头、绳子、石头等自然材料的运用。同时,教师要多关注不同孩子的兴趣特点和个人爱好,根据孩子的兴趣投放适合的自然材料,可以将不同类别的植物和不同颜色的矿物投放到建构区,迎合幼儿的喜好,激发幼儿的兴趣。另外,要考虑到自然材料的安全性,选择无毒、无污染、适合的自然材料,如木头、石头、玻璃等。在建构区投放自然材料要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投放的层次感和系统性。
控制自然材料数量。大班建构区自然材料的投放要保持数量上不断增减,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类型和主体,通过新材料的添加替换掉旧材料,在自然材料的投放过程要学会做“减法”。教师需要将实效较短的自然材料去掉,如花朵和小草,这类自然材料的保鲜期过短,经常会出现枯萎、凋谢等状况,树叶投放时间过长也会失去颜色、变得脆弱。对于这些具有时间限制的自然材料,教师要做到经常更换、补充。还有一部分自然材料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旧、变黄,教师要经常维护这些自然材料,及时进行更换,确保建构区的清洁卫生。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将不再具有使用价值的自然材料彻底清除,对于建构区自然材料的数量进行控制,并结合班级的使用人数随时调整,提高自然材料的利用率。对于具有教育意义但是却无人问津的自然材料,教师要适当地对幼儿进行合理引导,拓展大班幼儿的思维和兴趣爱好。
增强自然材料投放的目的性。教师在投放材料时要提高自然材料的教育价值和使用价值,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在日常活动中关注孩子的发育水平与心理状态,发挥建构区引领成长的重要作用,要有意识地将具有特定意义的自然材料投放在建构区,及时了解大班幼儿身体与智力的发育情况。例如,可以将四季的变化作为更换自然材料的主导因素,结合四季特征投放自然材料。冬天可以投放与雪相关的材料,秋天可以投放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树叶,夏天可以投放一些应季的瓜果蔬菜,春天可以投放色彩缤纷的花朵,让大班幼儿意识到季节的交替会演变成自然的变化。教师还可以结合不同的传统节日投放不同主体的自然材料,也可以与时下热点话题结合,通过投放与之相对应的自然材料,提高大班幼儿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为幼儿的生活增添色彩与活力。选择多元化的自然材料,能够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幼儿园大班建构区自然材料的投放需要结合班级幼儿的生长发育水平,合理地进行投放。在投放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自然材料投放的科学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将自然材料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提高自然材料对大班幼儿的吸引力,同时要关注幼儿使用自然材料的安全性,定期维护建构区的各类自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