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第二中学 陈文静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包含众多璀璨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教师应担负起教学渗透之重任,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英语教学之间的关联,结合2022年全新课程标准优化教学方案,让学生以文化视角完成课程的学习,实现学生学科素养以及文化素养的全面提升。
为何选择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作为研究核心,其缘由包含下述两点。第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内容。2014年教育部推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学任务的相关文件,提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2017年教育部继续启动高中英语文化素养培养改革工作,继续落实“文化意识”的育人目标。由此可见,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应以此为核心研究内容。第二,高中英语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以学科教学为剖析重点,强化学生文化素养与学科素养,应该成为课堂教学的重任。其原因是文化自信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高阶价值,应以此作为研究重点。
为确保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科学性,需要侧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剖析。第一,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该理论是研究语言、文化、思维三者之间关系的关键内容,差异性文化背景下,学生所学习的词汇、语用规则以及交际风格各不相同。以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为核心内容,依据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教师需要关注第二语言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联系。以词汇含义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课堂教学延伸重点,为学生“讲明白”语用规则,根据高中生思维特点,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第二,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该理论简称为二语习得,是指非母语教学过程中,文化渗透需要从语言学、心理学以及社会学等多视角完成。课堂教学环节,需要以语言监控作为文化渗透的基本方式,以课堂教学环境论作为保障措施。同时关注文化适应以及全新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以二语习得增进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
通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需要关注文化意识培养的属性。第一,优秀传统文化众多所造成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孝亲、知礼,爱国、团结、仁义、忠信等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的重要内容。第二,英语学习的漫长性决定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长期性。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全过程中,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应该是主要基调,由此更能保证英语教学与文化渗透的交融。以此培养属性为核心,教师应该制定长期、可行的教学方案。第三,课堂教学渗透效果的内隐性。学生是否通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积累到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短时间内无法通过“测评”等方式检验。以内隐性培养属性为关注点,教师需要持之以恒完成并落实教学实践方案。第四,语言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困难性。以此培养属性分析,教师应该化“应为”为“作为”,将课堂教学渗透困难问题总结成“难为”内容,循序渐进地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
课程目标应该是逐渐丰富的,这是教师“应为”的原动力。起初,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是完全缺失的,过度重视教学效率以及学生成绩,忽视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的夯实,导致学生无法实现全面发展。中段,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初步觉醒,更关注对学生学习“内涵”的培育,但并未落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植。近期,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立足于课程改革背景,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教学意识得到逐步强化。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更关注仁义、忠孝、礼让、廉耻等内容。
课堂教学渗透,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关注三点内容:第一,全球化并非西方化,高中生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学生需要“应为”。通过课堂教学,在教师的指引与教导下,客观剖析高中英语课程学习与中国文化复兴的重任。第二,高中生需要面向世界大声讲出中国故事,学生需要“应为”。通过高中英语课堂学习,拓宽中华文化的传播路径,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树立优秀传统文化弘扬能力,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第三,民族化学习方能世界化交流。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秉持着与世界文化沟通的目标,坚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在学习中厚积薄发,以优秀传统文化底蕴让自己走得更远。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不是一味地埋头学习,客观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方能彰显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价值。第一,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化对比。以优秀传统文化培植为根本任务,客观地完成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对比。以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有机会感知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第二,不可形成民族中心主义。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是其他民族文化,均有其特殊的、高阶的价值,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以渗透为主要教学方式,以培植为主要教学目标,避免让学生形成民族中心主义。第三,规避文化失语问题。课堂教学中,以英语学科教学为重任,但是不可让学生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失语现象,应给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学习进行交流的机会,深度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案例一,以外研社版教材为研究重点,教学环节更重视在课堂教学中完成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为了不让学生形成民族中心主义,通过阅读或写作教学,让学生学会客观分析问题。为了避免学生文化失语问题,为学生整合出有关优秀传统文化与风俗的相关词语。以课堂教学方案为剖析重点,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晨背词汇内容,其主题是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单词。如belief信念、behave表现、concern关系到、typical典型的、ancient古代的、arouse唤醒激发。词组包括adaptoneselftothe newenvironment适应新环境、followacustom遵循习俗、spreadChineseculture传播中国文化等。通过单词、词组的学习,让学生更能做好每一道阅读题、完成好每一次写作。同时在单词与词组的积累下,更能读懂每一篇高中英语阅读理解,通过掌握基础,理解语言文化的差异,并在教师的讲解中,共同研究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学习的关联,实现文化素养的培养。
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作为”的冲锋人。为了做好学生文化培养的领路人,教师应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第一,教师客观纠正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要利用备课环节,设计出更为全面、科学的教学方案。第二,深度挖掘外研社版教材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以教材中的文化素材作为渗透内容,不仅可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更有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及课堂学习效果的强化。第三,拓宽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教师可以根据教育教学信息化发展的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可以吸收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线上学习平台。师生共同学习,提升文化素养。
教学案例二,以教师素养提升为重点,在为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之前,教师需要先提升教学能力。利用课下时间分析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素养积累的情况,分析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过程中的“难为”问题,逐渐纠正教学偏差。以外研社版教材为例,为了帮助学生拓宽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教师应设计出不同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课例,以教材为素材,充分发挥其教学价值。如拓展课外阅读内容,用英语阅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升学生英语阅读理解的做题准确率,更可以通过阅读夯实学生对文化的解读。又如,“Stageandscreen project”单元中,以项目合作方式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将渗透目标与教学目标在本单元教学中深度融合。再如,“Intothewild”单元中,通过走进动物习语感悟文化差异,帮助学生客观理解文化内容。
对高中生而言,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更有助于提升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第一,以学校文化氛围营造为保障,师生共同完成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校园内可以增设“优秀传统文化活动墙”,用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或者以校园活动为文化渗透契机,开展以班级为主体的活动。在活动中、在校园文化氛围中,进一步增强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效果。第二,加强课堂教学环境营造。课堂教学中,为让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得更透彻,教师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教学互动探究环境。结合课时教学内容,选择更贴合的课堂教学环境,给予学生更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有得学、有得想。最终在校园文化营造、课堂教学氛围营造中,实现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全面培养。
教学案例三,对外研社版教材“Earthfirst”一课进行教学时,课堂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把握主题,以教材学习为重点,建立各个语篇间的关联。以“人与自然”为主题,让学生通过阅读内容正视气候环境、海洋环境等环保问题,以单元写作充分认识绿色生活并增强环保意识。课堂教学中环保作为渗透重点,可能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关联较少。为此,特选取中国古代“天地人”共生理念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内容,让学生掌握:古人早已提出“环保”的理念。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各个班级规范班级活动范围,并在校园内以及教学楼中的各个角落,增设优秀传统文化中英文宣传内容。学生不仅可以感知校园文化,更可以吸收到英语学科中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上述内容提及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外显不易所带来的渗透效果内隐性,以此为教学研究重点,教师更需要利用教学评价,进一步促进渗透效果。第一,在评价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融入整体教学测评中。通过测评的方式让学生重视起来,为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提升夯实基础。此时,教师可以调整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增设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考查方案。第二,教学评价应该全面且具体。第二语言学习能力、优秀传统文化夯实意识、通过课堂学习激发思维品质以及综合读写与口语交际学习能力,这是教学评价需要关注的重点,这四项内容应该作为核心内容,最终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下,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第三,科学利用智能教学助手平台,立足互联网时代分析教学评价方式。以线上评价作为学生日常打分的记录方式,为最终评价以及学生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素养表现做好每一次登记工作。
教学案例四,关注学生的文化素养而落实的教学评价,其教育价值巨大,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师生之间的互评,三者对于英语课堂教学而言缺一不可。以高中英语试题完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累的考查。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随堂测试中,可以选取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试题内容,让学生完成,以此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再培育。为此,教师特选取“中西方文化”欣赏作为课堂教学重点,以“SamuelUllman”的散文作为阅读重点,以英文散文阅读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提升。并在完成阅读后,让学生以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讲一讲有哪些中华名言与此篇文章主题相符。在学生完成回答后对其进行评价,客观与具体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又如,教师调整对学生的期末评分方式,以英语学科为例,增加文化素养评分项目,让学生自己关注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与滋养。
综合上述,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魂,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基因。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是让学生扎根于民族之中。以“文化育人”作为教学整体目标,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将教学“应为”与“作为”作为教学重点,结合学生课堂学习体验,关注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效果,创新教学方式,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