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有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 长春 130500)
羊焦虫病是一种血液寄生虫病,主要导致羊出现高热、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的症状,死亡率较高,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影响养殖业发展。
羊焦虫病的病原主要是泰勒科的山羊泰勒虫和巴贝斯科的莫氏巴贝斯虫,两种病原寄生虫可寄生于宿主羊的红细胞中,大量繁殖后导致羊的血液病变。莫氏巴贝斯虫体形态有梨籽形、椭圆形和不定形等多种形态,梨籽形虫长度较红细胞半径长,每个虫体有两个染色质团,典型虫体形态为双梨籽形,虫体相连接部位位于红细胞中间,以锐角相连或是不相连。山羊泰勒虫入侵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网状内皮细胞,随后侵入红细胞,山羊泰勒虫形态多样,以圆形或卵圆形较多,杆状、圆点状少见,一个红细胞内可见1~4个虫体,在病羊内脏器官涂片中可见淋巴结内或是游离其外的石榴体。
羊焦虫病可发生于各个年龄和品种的羊,年龄较小的幼羊发病率较高,病程急,死亡率高,6月龄以上羊发病率低,病情较轻。羊焦虫病的传播媒介是蜱,疾病的流行与吸血蜱虫活动关系密切,吸血蜱喜欢炎热、雨水较多的夏季和秋季,吸血蜱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可大量繁殖,所以该病的高发期为每年的5~8月,气候骤然变化可加重病情。吸血蜱主要在河边、草坡和农区等地活动,所以放牧饲养的羊比圈养的羊更易患病。
羊感染焦虫病后,表现为精神不振、呆立不动、行走摇晃、食欲降低、体形消瘦。病情进展后,病羊体内病原大量繁殖,导致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大量转变为胆红素,出现心率加快、黄疸、蛋白尿以及贫血的症状,病羊卧地不起,最终因器官衰竭死亡,整个病程一般在1~2周。羊感染山羊泰勒虫和莫氏巴贝斯虫的症状有差别,感染山羊泰勒虫的病羊体温可升高至42℃以上,淋巴结肿胀有痛感,疾病后期排出粪便可带有黏液或血液,结膜充血、口腔内有黏液。羊感染莫氏巴贝斯虫后体温会升高到41~42℃,并可持续一周,可出现腹泻,排恶臭水样便,少数可出现兴奋狂跑,倒地死亡。
剖检感染莫氏巴贝斯虫的病死羊发现,头颈部有蜱寄生。结膜和部分皮下组织充血、黄疸。内脏肿大,表面有出血点,胆囊肿大,有干硬的物质充满第二胃,血尿。感染山羊泰勒虫的病死羊外观极度消瘦,皮下脂肪呈现胶冻状,皮肤黏膜黄染,贫血。血液稀薄颜色浅淡,不易凝,全身淋巴结以及肝脾充血肿大呈灰白色,心包积液,心脏和肠道黏膜有出血点,肾脏呈黄褐色,有小的结节和出血点,胆囊充满胆汁肿大,腹水严重,尿液颜色为红色。
取病羊的血液进行涂片,使用无水甲醇固定后,进行吉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红细胞内有1~4个圆形、梨籽形或卵圆形的虫体,染色质为红色,原生质为蓝色,可确诊为焦虫病。或采取羊肩前淋巴结组织液进行涂片,经吉姆萨染色后镜检发现存在石榴体可确诊为焦虫病。
可根据病羊体重肌肉注射相应计量的血虫净,或可给病羊口服焦虫散,连续使用3天可有效杀死焦虫。同时给体质较差的病羊注射抗生素,避免继发细菌感染,焦虫病严重损害病羊身体,驱虫的同时进行强心、退热、消炎、健胃消食和止血生血等对症治疗。可使用安钠加等强心剂治疗病羊心衰,使用甲硝唑、氨基比林或柴胡配氟苯尼考等治疗焦虫病引发的炎症和发热,使用乳酶生、胃蛋白酶或酵母粉等可改善病羊胃肠功能,注射葡萄糖药剂给病羊补充能量,添加牲血素和多种维生素可改善病羊贫血。
羊焦虫病的主要预防措施是切断疾病传播途径远离蜱虫和灭蜱。一旦发现蜱虫及时杀灭,使用药物喷雾消灭寄生蜱虫。做好羊舍日常清洁工作,保障卫生环境良好,定期给羊进行药浴,可有效消灭蜱虫,春天对羊体表进行消毒,杀死体表寄生的幼蜱和若虫,夏季做好羊舍和周围的卫生清洁工作,减少蚊蝇数量。做好消毒和杀虫工作,给羊注射伊维菌素、贝尼尔或三氮脒等驱杀羊体内外的寄生虫,秋冬季节使用泥土堵严实墙壁缝隙,消灭越冬的幼蜱,放牧养殖的羊要在高处放牧。注重日常饲养管理,不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