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视域下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思考

2023-12-09 15:27李明超
公关世界 2023年18期
关键词: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文/李明超

引言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思想建立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探索发展的过程之中,并在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与实践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意识形态管理规律的科学阐述和理性概括,是建设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科学凝练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现实启示,对于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从而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理论支撑、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管理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统治阶级是意识形态管理的主体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1]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现着阶级性,统治阶级不仅掌握着社会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掌握着精神力量,而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的重要精神资料和精神工具,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不仅要接受统治阶级的领导与管理,也要为统治阶级的利益而服务。

(二)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家”是意识形态管理的主导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他们把编造这一阶级关于自身的幻想当做主要的谋生之道”[2]。马克思认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资本家致力于培养一批专门进行意识形态生产的专业队伍。这一批专业队伍运用理论化、学术化的观点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行论证与维护,在思想上影响广大人民群众,使得他们对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表现出“满意”与“赞同”。

(三)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管理的关键在于意识形态本身

人们的实践总是在一些思想的指导下开展的,如果广大社会成员接受并赞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进而也会接受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经济统治。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统治阶级会“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唯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3]长期以来,所有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阶级均高度重视对社会意识形态资源的掌握,通过对资源的组织、管理与协调,使之与社会发展相一致,与社会成员的利益相一致,从而取得广大社会成员的支持与信任。

(四)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形态管理的重点在于加强对无产阶级的教育、宣传和熏陶

马克思、恩格斯高度重视思想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积极作用。马克思指出,“占有他人的意志是统治关系的前提”[4],因此,无产阶级必须凝聚属于本阶级的思想力量才能取得政治上的领导权。然而,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工人阶级和广大群众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不是凭空出现的,也不是一种自然发生的行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运用宣传、教育等手段,使群众掌握并认同无产阶级理论知识,才能让他们从旧有观念、陈旧思想的束缚中摆脱出来,进而掌握追求自身解放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呼吁:“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5]。

(五)马克思主义认为报刊是意识形态教育、宣传与管理的重要武器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青年时代就高度重视报刊的价值与作用,把报刊看作是反抗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为人民发声的“喉舌”。《新莱茵报》作为世界上第一家无产阶级日报,是第一个共产党实际上的机关报,体现着马克思恩、恩格斯的办报思想。在马克思直接领导下,《新莱茵报》始终以《共产党宣言》所确立的政治纲领和思想原则为指导,坚持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发动群众、宣传革命、组织斗争,为无产阶级政党进行共产主义宣传与教育提供了重要渠道和精神武器。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管理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鲜明地书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实践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科学性、真理性和实践性已得到完全验证。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之所以能够战胜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走上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康庄大道就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任马克思主义。当前,我们党正带领人民进行一场伟大斗争,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等。在新的伟大斗争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体系,它对于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和引领力,马克思主义才可以真正融入人心,并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第一位就是要明确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毛泽东就曾阐述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历史中积累的重要经验,也是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应有之义。当前,国际环境面临新情况、新局势,这些新挑战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了新任务和新要求。因此,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必须牢牢掌握在真正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忠诚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工作队伍,不断巩固党的宣传思想阵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有效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确保全党全国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与内在灵魂。在意识形态领域,坚持“以人为本”就是牢牢地竖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大旗,强化人们的价值自觉和价值自信。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管理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仅要切实反映人民的利益要求和现实呼声,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真正做到尊重人民、关心人民、引领人民。尊重人民,把工作目标与实现人民的切身利益有机结合起来,使人民深切感受到精神文明给他们带来的精神富足感;关怀人民,就是通过人文关怀,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人民奋发向前的动力;引领人民,就是引导人民自觉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坚决抵制错误的思想,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四)坚持齐抓共管工作格局

意识形态工作是由宣传部门负责的,但也需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党管意识形态是党委主体责任的核心要求,党要从严治党、管好党,就必须加强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意识形态工作是全局性、综合性工作,涉及不同领域,涵盖不同战线,是各级党组织、各职能部门共同的责任,需要全党动手,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形成工作合力。当然,意识形态工作“齐抓共管”的方法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他们从不同的工作角度对“齐抓共管”的方法论有着相关的表述,为意识形态管理工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奠定了坚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石。马克思在《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一篇章中论述了“协作”在劳动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马克思强调在复杂劳动过程中,需要劳动者互相协作、紧密配合才能提高劳动的生产率。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协作”思想,并将其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相结合,创新发展了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管理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习近平强调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即构建“齐抓共管”的大宣传格局。因此,无论是意识形态工作的直接责任部门还是间接责任部门,都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把意识形态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形成上下联动、密切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五)建立健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各级党组织要全面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强化党建主体意识,认真履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与政治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绩效考评,定期研究工作,层层传导压力。党委书记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管阵地、把导向、强队伍,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坚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要问题亲自过问、重大问题亲自处置;坚持经常在党内通报和研究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定期主持召开党委会,分析研判情况;将意识形态工作列为党委班子民主生活会、述职述廉述法报告的重要内容。党委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分管部门、单位和分管业务领域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对分管范围内出现的错误思潮和言论,及时发声、敢于亮剑,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六)加强对领导干部与青年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

一方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让领导干部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领导干部要利用好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这一学习渠道,在理论基础扎实的前提下,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正确方向,拓宽工作眼界,全面认识和客观把握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敏锐地识别各类错误思潮、错误观点。加强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还要把党校、干部学院作为开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阵地和主要渠道,第一时间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新理念、新论断、新要求,充分利用各类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各种集中学习活动增强领导干部抵御意识形态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与管理。大学生历来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思维比较敏捷,富有激情,想象力非常丰富,易于接受各种新生事物,乐于并善于创新。但由于社会阅历少,缺少现实经验等使得他们对问题的认知有时会不全面,对问题的考虑也可能欠周详。特别是当他们处在一个全面信息化社会,面对复杂多样的各类信息时,他们很难对所有信息加以甄别并作出比较客观、全面的分析。由此,要从思想上、理论上提高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学校要紧跟时政、时事做好话题、专题策划,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时政时事紧密结合起来,和学生所想、所盼结合起来,不说“假话”“套话”“空话”,把生动实践转化为教育、宣传的热点内容,“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才会丝丝缕缕浸入学生心田,意识形态工作才会有情怀、有感动。青年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紧密团结起来,就会自发地维护校园的和谐与安定,保证校园的良性发展。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劲。但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凸显,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非常复杂,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管理思想与管理原则,把好各类宣传文化阵地的导向,筑牢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阵地。

猜你喜欢
恩格斯马克思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