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建
——以“教育实习”为例

2023-12-09 15:19
文教资料 2023年14期
关键词:教育实习教师职业师范生

谢 晗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教育部在《“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保障机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针对普惠性资源短板、师资培养力度不够、幼儿园教师认同不高等问题,强调推进普惠性资源扩容增效,深化学前教育专业改革。在当前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鼓励生育政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最大的短板是教师,尤其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合格教师严重短缺,制约了各地学前教育资源的有效扩大”[1]。幼教工作具有高期待、高情绪投入、高工作强度与高责任感的特点[2],与之相对应的却是社会地位不高、待遇保障较差、人事管理不精等现实问题。幼儿教师职业倦怠与幼儿教师流失问题成为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矛盾,如何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职业认同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职前教师的职业认同是形成职后教师职业认同的基础和前提。师范生作为未来幼儿园教师队伍的核心力量,只有对将来从事的职业产生认同,才能形成持久动力。[3]因此,如何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亟待解决。

一、职业认同

(一)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概念

教师职业认同感属于教师积极职业心理的研究课题,既指教师“从自己的经历中逐渐发展、确认自己的教师角色的过程”,也指教师当下“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的认同程度”。[4]如贝加德(Beijaard)等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感(teacher professional identity)是指教师能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5]魏淑华等人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对其职业及个体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的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6]师范生职业认同不同于教师职业认同,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更多地指向对当下专业身份的感知和未来要从事这份职业的认识。

(二)师范生职业认同的价值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能够影响他们在学校期间的学习质量。已有研究表明,教师职业认同和学习动机、学业成就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且教师职业认同对学业成就有稳定的预测力。[7]谢剑虹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水平与其职业认同感、学习动机呈显著正相关,并指出要提高学前教育师范生的学习投入,就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其职业认同感,利用期望效应激发其学习动机。[8]

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水平除了对师范生就读期间的表现产生作用,同时还影响着未来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质量和幼儿园的教育质量。已有研究显示,教师职业认同影响着教师的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9]陈亮华等人在对农村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的研究中发现了类似的结果,即农村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和心理幸福感可以显著地预测幼儿教师的离职意向。[10]此外,朱平等人在对451 名教师工作投入的研究中发现,提升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有助于增强幼儿教师的工作投入。[11]因此,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提升能够不断激发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稳定幼儿园师资队伍,端正教师岗位工作态度,提升教育活动开展质量。

(三)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构成

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维度分析了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内涵以及结构组成,虽各具特色,但基本围绕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不同的方面展开探究。吴晓玮等人基于现代效度理论的效验框架,在对已有量表进行内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题项代表性取样编制量表,以 1510 名师范生为样本,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多维结构进行初步效验,提出师范生职业认同最优结构为“二阶二因子一阶四因子”模型,由 “职业价值观”(内在价值观、外在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角色接纳、从教承诺) 构成。[12]“职业价值观”和“职业归属感”的构成方式为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二、教育实习对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影响

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形成是一种动态变化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范生经历着感知和认同的分化。在接受教师教育过程中,个人的实习经验在职业认同的诸多影响因素中占据关键地位。[13]因此,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中,实践课程,尤其是教育实习这一环节的开展对于构建师范生职业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师范生通过实习进入幼儿园这一真实的实践场景,在这个场景下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理解实现由专业感知到职业感知、职业体验,获取了基于真实岗位情境下对幼儿园教师职业的初步理解。实习的经历影响着师范生对于幼儿园教师的职业认同和对这一职业的选择。

大量的研究表明,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满意度影响着他们的职业认同感的构建[14],实习场所能够为师范生提供直观且丰富的实习活动案例与真实的实践情境,帮助实习生在专业理论与实践活动逐步融合的过程中建立自己的专业认识和职业态度,塑造对职业的认同。吕立杰等人在研究中同样发现,教师的实习满意度能够正向预测职业认同感。[15]张岩等人对大三年级师范生的问卷和访谈调研发现,教育见习经历对提升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感有显著影响。[16]高敬在对师范生教育实习前后职业认同的现状差异的分析后发现,教育实习提高了师范生的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职业行为倾向。[17]

在实习过程中,职业效能感同样影响着职业认同感的构建。研究表明,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与职业认同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 职业人际交往效能感、职业身心效能感两个维度对职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18]姚崇在对839 名公费师范生的调查中探究公费师范生政策满意度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和职业结果预期在政策满意度和教师职业认同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实习生根据专业实习的要求和自身实践能力成长的需要,在实习之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实习内容和实习目标。实习中,实习生依据已有的规划和设定的目标在实习过程中不断地展开自我评价,进行自我监管,依据评价的结果对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改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习质量。这种依据预设目标展开评价进行不断反思、不断改进的过程能够极大地提升实习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帮助他们在专业上建立自信,不断成长。反思与成长恰恰是师范生感受幼儿教师职业价值感的源泉。如果反思与成长源源不断,实习生的从教动机、职业认识、从教选择意愿必然提高。[19]

实习幼儿园的环境、工作内容、实习课程安排、待遇保障等诸多因素会动态地影响师范生未来的从业选择和职业认同。师范生在真实的岗位场景中重构着自己对于教师职业的认识。李琼等人在对学前教育公费师范生的职业认同研究中发现,师范生在实习后普遍地表现出了“敬而远之”的认同态度。职业认同发生转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① 待遇保障与社会地位等外在价值的现实震撼;② 学前教师专业性应然与现状间的差异;③ 在实习与反思中形成的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的敬畏。[20]不难发现,外在价值的冲突深刻影响着部分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韩增霞等人在对地方师范院校学前专业学生职业认同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大一学生的职业认同度最高,大四学生的职业认同度最低,且二者在职业认知和职业意志上存在显著差异。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四学生的职业认同,尤其是职业意志方面更多受到现实因素的影响。[21]

教育实习是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过程,是师范生深刻感知幼儿园教师这一职业,发现自身与该职业是否匹配、适宜的关键实践环节,这一环节能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从教选择以及将来的职业认同。2022 年初,教育部等八部门修订了《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在新的经济形势和岗位背景下,实习等实践性教育环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院校在课程设置和实习安排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专业获得与个人成长。

三、推动教育实习改革提升师范生职业认同的建议

(一)提升教育实习课程的内在价值

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核心要素。因此,教育实习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重新思考该课程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位置以及对于人才培养目标达成的影响。

1. 重构实习目标,重视师范生对于职业的正确感知与实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实习环节是师范生培养过程中为数不多的能够长时间、近距离接触学前儿童,组织一日生活,开展幼儿保育与教育的机会,是师范生将已有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初步融入真实教学场景的过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方案的设计中,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获得,往往忽视了学生初入实习场景的情感体验和对于未来职业的客观感知。想要通过教育实习来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就必然需要关注教育实习的情感价值,重新审思教育实习的课程目标。

2. 开展教育实习的阶段性考核,重视教育实习的过程性评价

师范类院校对于教育实习的安排通常都较为集中,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实习指导教师无法精准地把握学生在工作岗位中的实践情况,很难做出有价值的、针对性的反馈与即时指导,发挥的作用较小。在现实情况下,教师在实习环节结束后对学生开展一系列评价与反馈在时效性上已不能帮助学生获得更高质量的实践经验的提升。因此,教育实习的考核与评价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实时动态和即时需要,开展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考核,了解学生实习全过程的情况,给予更具针对性的指导。

3. 强调师范生实习结果的转化与推广,传递正确价值观念与职业认知

低年级师范生对于毕业生的实习结果和实习体验尤为关注。教育实习课程的考核结果不应仅作为毕业师范生的评比依据,应进一步转化为低年级学生理论课程学习的真实素材和案例,并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与判断。学校通过毕业生的实习结果和实习体验,向低年级师范生传递正确职业认知,引领更广泛的职业认同。

(二)整体设计教育实习时间安排

1. 保障充分实习时长

已有研究表明,充分的实习时长和顶岗实习经历能够帮助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建立更加清晰的专业认识和更高水平的职业价值感,使师范生对于将来从事学前教育专业相关工作的定位更加明确。[22-23]师范生的教育实习是一个将自身专业知识融入专业实践的过程,随着实习工作的开展,师范生逐渐从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转换为参与者,在参与幼儿保育与教育活动、组织一日生活安排、指导幼儿游戏开展等活动的过程中,开始建立自己的专业理解和专业自信,在与幼儿互动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儿童的认识和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因此,无论是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活动开展还是师幼互动建立起的对儿童的情感,都能够帮助师范生重新认识学前教育专业,结合现实基础再次审视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因此,充分的实习时长能够帮助师范生提升实习满意度,促进专业认同。

2. 灵活安排实习时间

通常情况下,本专科师范院校的实习教学活动基本安排在毕业学年。在实习期间,学生在实习单位开展实习任务进入了具有一定强度和考验的岗位情境,与此同时,师范生面临着巨大的现实压力,如毕业(设计)论文、转本、考研、考公、考编、毕业安排等多项工作同时开展,师范生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实习工作中。在教育实习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如何在其他学年安排短期顶岗实习,帮助师范生在毕业季快速顺利进入岗位角色成了不可避免的考虑内容。通过多段式实习安排,灵活设置实习时间,师范生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贯通理论学习和岗位经验,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提升对职业的认同。

(三)强化双导师交流,促进学生专业成长

在实习过程中,高校的实习带队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对于师范生的专业指导和工作帮扶极为重要。在现有的实践经验中,各高校针对师范生的实习指导相关工作采取“双导师”甚至是“三导师”的相关制度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出现实习带队教师与师范生互动较少,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对师范生的指导过于宽泛,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等诸多问题。此类问题的根源仍在于高校和实习单位双向培养、双向指导的工作并未深入。高校实习带队教师与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应当在指导学生实习过程中,实质性地开展相应选题的教学、科研项目,在项目共建以及双方加强合作和交流的基础上才能对学生的专业成长、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以及学生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思考、系统性的设计和实质性的指导,提升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获得和职业认同。

(四)搭建平台助力学生师生研讨交流

在实习指导过程中,高校实习带队教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专业指导和反馈。专业技术公司或学校自行搭建的线上实习管理平台成为目前师范生实习过程性监管和专业指导的广泛手段。高校在使用网络化、信息化的实习管理平台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实践教学的质量,如通过实习作业的布置与批阅、学生实习感受的分享与交流、师生的交流与活动、实践问题的思考与讨论等功能板块的设置显著地提升师范生群体在实习过程中的专业思考、在不同实践场所下的经验交流与情感的共鸣,加深实习带队教师对学生实习情况、实践教学活动开展效果的掌握。

(五)推动实习基地遴选与建设

实习基地的选择对于实习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实习学校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实习单位的管理要求、实习单位的文化氛围等多方面的因素均会影响学生的实习体验。因此,高校需要从推进实践教学课程质量建设、提升校企合作质量、促进实习活动开展等实际角度出发开展实习基地的建设和遴选工作。

1. 实习基地应当充分保障学生的实习参与行为

实习单位对于实习生的要求差异极大。高质量师资的实习单位往往对教学质量要求更加严格,对于实习生的劳动力需求不高,因此这些实习单位极少为实习生提供参与班级管理、教学活动等真正意义的实习机会。何宇璐等人在研究中发现实习生的行为投入水平能够显著影响他们的从教选择意愿。[24]因此高校在实习基地遴选和建设过程中,可考虑将课程管理模式更加宽松、对于实习生工作需求更加明显的园所作为实习单位,并在类似省会、一线城市对于教学质量要求较高、教学管理较为严格的实习园所,为实习生争取更多的实践和专业教学机会。

2. 提升师范生在实习基地的外在价值感知

工资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社会地位等现实因素是师范生将来就业选择的主要依据,也是高校在实习安排过程中需要面对的客观问题。在实习安排过程中不同的实习单位的待遇保障和发展前景不同,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获得的个人效用价值会直接影响他们在实习过程中的价值感知。高校在遴选实习单位、建设实习基地的过程中,需要从现实角度、学生角度出发,选择资薪待遇好、专业发展空间大、地方政策保障高、园所氛围佳的幼儿园作为实习基地,帮助师范生建立客观的职业体验,加强实习生的外在价值感受,提升实习生的职业认同。

3. 强化实习单位育人责任意识

高校、实习单位、政府部门应当形成协同育人共同体,把实习单位作为真正意义上的校外课堂,帮助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职业理解,不断促进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形成职业认同。

猜你喜欢
教育实习教师职业师范生
实习日记在师范生专业成长中的应用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
中等卫生学校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分析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