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磊, 查天柱, 王利昕
(1乌鲁木齐市中医医院软伤科, 乌鲁木齐 830002; 2新疆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康复科, 乌鲁木齐 830000)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ofascial pain syndrome, MPS)又称为肌筋膜炎,是临床中最常见的软组织疼痛性疾病之一,是指筋膜的病理性改变,与肌肉拉紧压缩带引起的局部骨骼肌损伤、缺血性反应有关,可以发生在全身各个部位,引起机体肌肉筋膜各种不适的表现,比如疼痛、肌肉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皮肤麻木、运动障碍等[1]。查体触摸疼痛部位时,有可能触摸到较硬的肿块或条索状结节,触摸、按压时可引起疼痛加重。肌筋膜是人体中连结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具有弹性、控制过度伸缩及保护肌肉骨骼的作用[2]。在肌肉过度使用或受到损伤容易发生牵拉、挛缩、痉挛等异常形态学改变,造成疼痛伴功能受限症状。肌筋膜损伤性的疼痛通常出现在颈部、肩部、背部和下肢等区域,如若长时间未合理治疗可导致慢性疼痛而经久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滞针原为针灸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是指进针后或行针时针下感觉非常沉重、紧涩,甚至捻转不动,进退困难[4]。产生原因多由患者精神过度紧张或疼痛致局部肌肉用力或痉挛,留针时间过长,行针不当,向单一方向捻转太过,以致肌肉组织缠绕针体所致[5]。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是一种以存在肌筋膜扳机点为特征的局部肌肉疼痛综合征,虽其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但肌筋膜扳机点多位于受累骨骼肌的条索或硬结上[6-7]。有研究[8]观察到TNF-a、IL-6在MPS患者血清中及MTrPs部位细胞外增加,但没有明确其位于肌细胞内的变化。本研究采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模型,研究滞针对肌筋膜痛大鼠扳机点骨骼肌病理形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实验动物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30只,6~8周龄,体重(225±25)g,由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动物生产许可证号:SCXK(新)2018-0002)。实验于新疆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SPF级动物实验室进行(许可证号:SYXK(新)2018-0003),室温(22±2)℃,相对湿度60%~80%,昼夜节律,自由进食、饮水。
1.2 试剂舒泰50(法国维克公司);盐酸赛拉嗪注射液注射液(圣达动物药品有限公司);甲醛(上海麦克林生化有限公司);生理盐水注射液(河南双鹤华利药业有限公司);磷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粉剂、苏木素染液、DAB显色试剂盒(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抗体稀释液、中性树胶(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二甲苯、无水乙醇、H2O2(天津市富宇精细化工有限公司);Anti-IL-6 Antibody、Anti-TNF Antibody(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
1.3 仪器DY15K型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FA2004N型精密电子天平(上海菁海仪器有限公司);SF-TDL-5C型台式低速离心机(上海菲恰尔分析仪器有限公司);DNP-9272型恒温箱、DHG型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1.4 方法
1.4.1 混合麻醉剂的配置 将舒泰50和盐酸赛拉嗪注射液分别稀释至5 mg/mL,按体积比4∶1混合,备用。
1.4.2 模型建立 取20只SD雄性大鼠仰卧固定,用自制打击器(1.2 kg)从20 cm的高度自由下落,打击大鼠右侧股内侧肌,造成局部钝挫伤。打击接触面积约为1 cm2,皮肤无破损,第2、3天将大鼠放置于-16°电动跑台上进行连续下坡跑(速度16 m/min)持续90 min,休息4 d,以此方法连续干预28 d,建立肌筋膜痛扳机点模型。模型建立标准:(1)触诊局部有肌紧张带或结节出现;(2)股内侧肌病理HE染色有炎性浸润、肌纤维收缩(挛缩)结节、纤维増生或肌纤维宽度不等现象。
1.4.3 分组与干预 将建模成功的2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滞针组。模型组大鼠肌肉注射麻醉后固定于固定板上,不进行干预;滞针组大鼠肌肉注射麻醉后固定于固定板上,给予滞针(将针迅速刺入板机点,达一定深度,然后将针稳定于该处,用右手拇指向前、食指向后的力量,轻轻将针柄向同一方向捻转3~5转,至肌肉缠针、针体不动,出现滞针现象)治疗,每天1次,连续7 d。另取10只正常大鼠为对照组,肌肉注射麻醉后固定于固定板上,不进行干预。
1.4.4 指标的测定 (1)HE染色实验:将各组大鼠取血后以脊髓脱臼法处死,解剖分离股内侧肌,在肌筋膜痛扳机点局部取下1 cm3的肌组织块,用生理盐水漂洗3次,投入40 g/L的多聚甲醛4℃下固定24 h。将固定好的组织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制成4 μm的切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股内侧肌肌筋膜痛扳机点局部组织形态及病理变化。(2)免疫组化实验:将各组大鼠取血后以脊髓脱臼法处死,解剖分离股内侧肌,在肌筋膜痛扳机点局部取下1 cm3的肌组织块,用生理盐水漂洗3次,投入40 g/L的多聚甲醛4℃下固定24 h。将固定好的组织常规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制成4 μm的切片,置于柠檬酸抗原修复缓冲液(pH=6.0)中进行抗原修复,加入3%双氧水溶液阻断内源性过氧化物酶,滴加3%BSA均匀覆盖组织,室温封闭30 min,加入一抗(Anti-IL-6 Antibody,1∶100)和二抗(Anti-TNF Antibody,1∶100),经DAB显色,苏木素复染脱水封片,拍摄并观察。结果参照文献[9-10]的方法进行评分: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组织切片,(1)按染色强度进行评分(未着色计0分、淡黄色计1分、浅褐色计2分、深褐色计3分);按阳性细胞比例进行评分(无阳性细胞计0分、1%~25%计1分、26%~50%计2分、51%~75%计3分、76%~100%计4分),将两评分得分相乘进行比较。
2.1 HE染色实验结果对照组骨骼肌横切面观察可见肌细胞呈多边形,细胞饱满,细胞核形态规则,细胞质染色均匀;纵切面观察可见肌纤维排列紧密、均匀,骨骼肌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横切面观察可见肌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可见较多核固缩。纵切面观察可见肌纤维结构紊乱,部分肌纤维扭曲、萎缩或断裂,部分肌纤维之间界限模糊,部分肌纤维间隙增大,肌细胞水肿,可见较多核固缩,细胞质染色不均,间质散在较多炎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滞针组肌纤维紊乱程度降低,扭曲、萎缩或断裂明显减少,肌细胞水肿程度降低,核固缩及炎细胞浸润减少,见图1、2。
组名40×100×400×对照组模型组滞针组
组名40×100×400×对照组模型组滞针组
2.2 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滞针组骨骼肌纤维IL-6及TNF-α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滞针组骨骼肌纤维IL-6及TNF-α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4,表1。
表1 各组大鼠骨骼肌纤维IL-6及TNF-α蛋白阳性表达量评分比较 分)
组名40×100×400×对照组横切纵切模型组横切纵切滞针组横切纵切
组名40×100×400×对照组横切纵切模型组横切纵切滞针组横切纵切
本研究大鼠查体时可触及肿块或条索样结节,多为局部多发肌细胞水肿,炎症细胞浸润,肌间隙变宽同时伴有肌纤维结构紊乱,部分肌纤维扭曲、萎缩或断裂。由于损伤及病理改变,局部亦可形成缺血性改变或循环障碍,进一步出现缺血乏氧状态[11]。本实验采用滞针手法,直接作用于损伤或病理改变组织,通过微观挤压、旋转、穿刺,为正常组织中的修复因子、富氧血供进入病理组织建立了通道,同时便于病理组织中的炎症因子和疼痛因子循环代谢,为加速修复创造了条件。本研究镜下可见滞针组肌纤维紊乱程度降低,扭曲、萎缩、断裂明显减少,肌细胞水肿程度降低,炎细胞浸润减少。
滞针手法亦是一种创伤,通过改变肌肉纤维的微观结构,纠正至其再平衡的同时再次激发创伤应激反应,激发机体再修复过程,达到加速愈合的效果[12-14]。本研究通过人工读片,以阳性细胞百分率和染色强度作为最终判定标准,通过表达量评分比较可见,滞针治疗手法对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大鼠扳机点骨骼肌形态影响较大,可使骨骼肌纤维IL-6及TNF-α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为滞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