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饮溪
翻阅《中学生百科·大语文》时,在两篇文章里,发现了一个问题。一篇是《如何安于做普通人》,一篇是《把生活的真相还给你》,后者引用了一段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誓词的目的是激励中学生成为高骞之鸿鹄,成为“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的大鹏,而《如何安于做普通人》则是劝我们安于做一只燕、一只雀。这不是矛盾吗?表面上看,的确是矛盾,不过,本质上却很合理,正如白天与黑夜,虽然矛盾着,却依旧每天合理地降临人间。
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以为身边的同学个个胸怀大志,个个都立志成就一番伟业。所谓的胸怀大志,对当时的我们来讲,无非是牛角挂书、圆木警枕,考上县里最好的高中,最不济也得上个普高。直到上初三时遇到我同桌,这一观念才有所改变。
同桌的成绩上普高没问题,努力点的话还可以上重点高中,然而她最后拿着普高的分数上了职高。问她原因,她说自己天生有点儿散漫,心理承受能力弱,普高的學习压力会让她崩溃,而且,她只想当一条“咸鱼”。让我惊讶的是,她的家人也全力支持她的选择。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毕卓说的一段话:“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同桌就是这样的人,没有大的志向,不想在自己认为不擅长的领域付出太多,只想快乐地、安稳地、平凡地生活。
事隔多年,我也渐渐地理解了同桌。
北大钱理群教授在一次讲座中说:“你打扮自己、你整天玩,那也是一种人生追求,不能说读书一定就比玩好。不过你要想清楚,这边花得多那边就有损失,你打扮的时间、玩的时间多了,那就会影响读书。想多读书就不要过分想去玩、去打扮自己。”当我得知表弟学习压力大导致抑郁住院的时候,我觉得,钱理群教授说的是对的。
在学习上,有两种人没有痛苦:一是沉浸于学习,把学习当作乐趣、当作挑战并且成绩优异的学生;二是知道自己学习成绩不佳,对自己取得出类拔萃的成绩不抱希望的人。表弟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种。
有两种人很痛苦:一是付出了努力却看不到收获的人;二是不自律还想要很多收获的人。后者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没有强大的意志力将口头上的努力落实到行动中去。表弟偏偏属于后者,一心想上一个好大学,却管不好自己,然后开始后悔,开始绝望。由于严重的精神内耗,久而久之,他的身心都出现了问题,最终住进了医院。
鲁迅在《华盖集·忽然想到》里说:“我们目下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苟有阻碍这前途者,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
没错,人生的第一要务是生存。当读书威胁到生存的时候就该让步,以使身心健康。像我表弟,书没读好,身心也受到创伤,就是钱理群教授说的读书不见得一定比玩好。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让大家别学习了,只管去玩。学习讲究心态和方法,也讲究尽力而为。当我们在任何一个方面陷入困境时,都不应该埋头死磕或者坐以待毙。只要能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成绩的好坏也没想象的那么重要。
其实,鸿鹄之志也好,燕雀之志也好,没什么对错之分,只是适合与不适合的问题罢了。世上只有鸿鹄是不现实的,只有燕雀也是不现实的,二者并存才构成了错落有序的世界。
如果你想当鸿鹄,就沉潜下来,心无旁骛,在日居月诸之间锤炼自己,像汪曾祺说的那样,“把自己生命的精华都调动出来,倾力一搏,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进自己的剑里”。
如果你想当燕雀,也可以,那就使出燕雀的劲头,在榆树和枋树之间蹦蹦跳跳,寻找生活的另一种可能,不要好高骛远,妄图以燕雀般的努力获得鸿鹄般的成就,那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害得你当燕雀也当得不舒心。